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建筑工人,住湖北夷陵經濟開發(fā)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道炎,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邢誠,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葉友發(f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湖北夷陵經濟開發(fā)區(qū)
被告顏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址同上。
上述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宋懷斌,湖北群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向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汽車駕駛員,住宜昌市夷陵區(qū)。
委托代理人鄭桂權,宜昌市夷陵區(qū)夷陵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向波產品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2年2月13日立案受理,因本案必須依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該案尚未審結,本院依法終止本案的審理。本案恢復訴訟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辛雪蓮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杜新、人民陪審員李先伸參加的合議庭于2012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邢誠,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宋懷斌,被告向波的委托代理人鄭桂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訴稱,我與被告向波達成協(xié)議,由我為其建房,承包方式為包工,材料由被告向波提供。2011年1月8日下午,嚴某在4樓運輸砂漿時,被告向波從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處購買的一塊預制板突然斷裂導致嚴某從4樓墜落受傷,經法醫(yī)鑒定,傷殘等級達八級和九級。為此,夷陵區(qū)法院判令我向嚴某賠償各項損失共計147381.62元。被告向波作為房屋的所有人、使用人及管理人,在建設房屋中應當保證其建設房屋的材料符合安全標準,由于其提供的材料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造成嚴某受傷,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該預制板由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生產,依照侵權責任法及產品質量法之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嚴某受傷,是因為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生產的預制板斷裂造成的,其生產的板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而造成損害的,其二被告應當承擔責任。綜上,請求判令三被告連帶賠償我各項損失共計147381.62元。
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辯稱,1、原告是承建人(承包人),向波是發(fā)包人(受益人),我們是供貨人,原告對建設的房屋和財產不具有所有權,不是本案的受益人。2、原告訴稱“本案正在審理中”,原審的案件與本次案件不是相同法律關系,原審原告是以人身損害為由提起訴訟,本案原告是以產品責任為由提起訴訟。原告以法院認定的原審原告的損失總額為起訴標的,目的是為轉移責任。原審判決認定原告無建筑資質,無建筑資質的人實施建筑行為發(fā)生事故,直接承擔責任或者與他人承擔連帶責任,不存在追償的問題。同時,原告在本案中存在著嚴重過錯,也應該承擔責任。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向波辯稱,1、原告起訴事實與理由表述基本屬實,我予以認可,嚴某起訴時已判決原告承擔賠償責任,由我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王某某作為原告起訴適格。2、本案審理的是產品責任糾紛,我與另二被告構成購銷合同關系,在本案中作為被告不適格,應為具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經審理查明,2010年11月,被告向波將其私房的勞務施工承包給原告王某某,原告雇請嚴某挑磚。2011年1月8日下午1時許,嚴某在四樓吊磚和混凝土時,預制板突然斷裂,造成嚴某從四樓墜下受傷,后送往醫(yī)院住院治療。2011年9月26日,嚴某訴至本院,要求本案原告及被告向波賠償其經濟損失,本院于2011年12月5日作出(2011)夷民初字第1163號民事判決書,判決由本案原告賠償嚴某經濟損失147381.62元,并由本案被告向波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本案原告不服該判決,向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民事判決。該判決生效后,嚴某已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本案原告及被告向波未向嚴某履行賠償義務。2012年2月13日,原告王某某訴至本院,要求三被告連帶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147381.62元。
同時查明,上述房屋修建所用的預制板在被告葉友發(fā)個體經營的預制廠購買,該廠辦有營業(yè)執(zhí)照,湖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為該廠頒發(fā)了湖北省產品執(zhí)行標準證書,該證書同時在宜昌市夷陵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備案。被告顏某某系被告葉友發(fā)之妻,其二人共同經營該預制廠。
另查明,庭審過程中,原告王某某及其申請出庭作證的證人丁某均陳述事發(fā)時嚴某所站位置的板與過梁同時斷裂。同時,事發(fā)時沒有對斷裂的板進行封存或質量鑒定,現原、被告對哪一塊系斷裂的板意見不一。
上述事實,有原告與被告向波簽訂的建房協(xié)議、本院(2011)夷民初字第1163號民事判決書、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鄂宜昌中民一終字第00286號民事判決書、湖北省產品執(zhí)行標準證書、營業(yè)執(zhí)照、被告葉友發(fā)為被告向波房屋供板的明細、照片以及雙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等證據在卷佐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失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責任。本案原告認為由于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生產的預制板不合格從而斷裂致使嚴某受傷,進而導致自己損失的發(fā)生。同時,由于被告向波作為房主沒有保證建筑材料的安全,應當由三被告對其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對于產品質量責任糾紛這類特殊侵權案件,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無過錯責任下,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由違法行為、因果關系以及損害事實組成。受害人需要對上述三要件承擔舉證責任,而對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則不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就本案而言,原告僅證明了損害事實的發(fā)生,對“違法行為、因果關系”兩要件并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原告在庭審中陳述,預制板和過梁同時斷裂,此種情況下,我們無法判斷是預制板存在質量問題斷裂,還是因為過梁斷裂從而導致預制板斷裂,最終致使嚴某受傷。綜上,原告要求三被告連帶賠償其損失的訴訟請求理由不能成立,本院難以支持。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達不成一致意見。經合議庭合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第四十一條、《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要求被告葉友發(fā)、顏某某、向波連帶賠償其損失147381.62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辛雪蓮
審判員 杜新
人民陪審員 李先伸
書記員: 廖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