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月,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再審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路北區(qū)。再審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波(王五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qū)。三再審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國昌,河北邦友律師事務所律師。再審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
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上訴請求:撤銷一審法院(2017)冀0133民再7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支持我們訴訟請求。再審被上訴人非法拆除我們的房屋,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為我們恢復原狀天經地義,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首選是恢復原狀,其次才是賠償損失。而一審判決不讓其恢復原狀,只讓其賠償我們一萬元,還說再審被上訴人認可賠償我們一萬元,所以賠償一萬元,我們曾經要求賠償六萬元,為什么不判決賠償六萬元呢?王某某和王波雖然到了外地工作生活,但是我們的財產權利還存在。幾十年來村委會也沒有說我們喪失了土地使用權,我們合法的財產是被再審被上訴人違法拆除的,侵占了原本屬于我們使用的土地,一審判決認為我們的使用權已不存在,是對違法行為的縱容。王玉辯稱,我在1990年就在訴爭宅基地上修建了五間南屋,三再審上訴人在知曉的情況下也并沒有對我建房干預阻撓,并且正常使用至今。如果說宅基地是他們的,他們會允許嗎?1994年爺爺和村委會協(xié)商,由我贍養(yǎng)送終,將宅基地歸我使用,并頒發(fā)宅基地使用證,由我每年向村委會繳納宅基地使用費。為什么繳納宅基地使用費的時候,怎么不說宅基地是你們的?有村委會證明我從頭到尾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再審上訴人說幾十年來村委會也沒說他們喪失了土地使用權,該宅基地就不是你們的,村委會提得著嗎?村委會給我發(fā)的宅基地使用證,土管局說只是查無存檔,承認或許是他們工作失誤,并向我聲明不是注銷,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該宅基地的老房年久失修,自然坍塌,20多年來,一直由我養(yǎng)護修繕,為防止發(fā)生危險所以我找人拆除。因為人工因素,房屋拆除、清理的費用遠高于處理所剩幾根木料的費用,這恐怕也是再審上訴人不再要求對房屋進行評估的原因。原有老房一經清理,標的物歸于滅失,物權也隨之滅失,恢復原狀已是不可能。老房因缺乏維護而坍塌不能歸因于我。再審上訴人提交的訴訟請求變更申請書中也已承認房屋已被拆除,無法恢復原狀的實際情況,只要求賠償其損失。我并不認可賠償再審上訴人1萬元,只是不想再折騰而放棄了上訴。宅基地和自留地屬集體所有。王某某和王波已將戶口遷出謝莊村,不再是村集體成員,王某月已婚嫁,另有村集體發(fā)放的宅基地,原來的房屋不復存在,即便沒有我建的南屋和大棚,該宅基地使用權也不能歸再審上訴人所有。王某月、王某某、王波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其私自拆除我們房屋的損失6萬元;2、依法判決被告騰清該宅基自西向東東西12.6米、南北23米面積范圍內的一切附著物,并不得干涉我們自行建設;3、依法判決由被告承擔本案的一切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在1972年時,王某月的家庭人員為其父親王京州、王京州的妻子、王京州的母親,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王某月共兄弟姊妹四人,王某月,大哥王同維、二哥王同須、三哥王同斌。王同維(又名胡笑云)在北京武警黃金部隊工作,已離休,現住北京;王同須即王某某、王波之父,1965年已去世;王同斌即王玉之父,于1978年去世;王京州的母親、妻子也已相繼去世,后王京州于2006年4月去世。爭議的五間北屋于1972年建造,坐落在趙縣謝莊鄉(xiāng)謝莊村從南往北第三條東西大街,坐北朝南,四至為南鄰大街、北鄰殷雙軍、西鄰過道、東鄰王玉,南北長23米,東西長16.8米。2008年該房屋被王玉拆除,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以宅基地糾紛訴至法院。法院審理時發(fā)現已拆除的涉案五間舊房在訴前并未分割明確權利,經釋明,本案當事人提起了繼承之訴,本案中止審理。案件經趙縣人民法院審理于2017年12月7日作出(2017)冀0133民初2134號民事判決,判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對坐落在趙縣謝莊鄉(xiāng)謝莊村從南往北第三條東西大街,坐北朝南,四至為南鄰大街、北鄰殷雙軍、西鄰過道、東鄰王玉,南北長23米,東西長16.8米面積上被王玉拆除的5間北屋享有3.735間的份額。該判決生效后本案恢復審理。關于王某月、王某某、王波提出的房屋損失,其沒有提交證據證實,在法院規(guī)定的時間內也沒有提交損失評估申請。在法院組織的調解過程中,王玉認可拆除房屋的損失可給付三人10000元補償。王玉提交的落款為1994年12月5日戶主王玉的無編號宅基地使用證,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申請行政機關注銷其證件并被行政機關受理,后王玉自愿將宅基地使用證交回了趙縣土地管理局。王某某、王波二人戶口已遷出謝莊村,不再是謝莊村村民,王某月已婚嫁另有村集體發(fā)放的宅基地。上述事實由當事人陳述、村委會出具證明、證人證言、現場圖片、趙縣人民法院(2017)冀0133民初2134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證實。一審法院認為,趙縣人民法院(2017)冀0133民初2134號民事判決判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對被王玉拆除的5間北屋享有3.735間的份額,該判決已生效。因此,王玉拆除的5間北屋中3.735間的份額屬于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的財產,未經王某月、王某某、王波許可王玉即拆除三人份額內的房屋屬明顯的侵權行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要求其賠償損失于法有據,應予支持。鑒于王某月、王某某、王波提出的房屋的損失6萬元,其沒有提交證據且在法院規(guī)定的時間內也沒有提交損失評估申請,因此對其主張的損失數額難以支持。在法院組織的調解過程中,王玉認可拆除房屋的損失可給付三人10000元補償,根據上世紀七十年代房屋建造情況,法院酌定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主張的房屋損失為10000元。關于王某月、王某某、王波提出在屬于其所有份額房屋范圍內(5間北屋中3.735間)自行建造房屋的請求,因農村宅基地屬集體所有,王某某、王波二人戶口已遷出,不再是謝莊村村民,王某月已婚嫁另有村集體發(fā)放的宅基地,按照農村宅基地的相關管理規(guī)定,房屋拆除后三人的相應宅基使用權已不存在,該宅基地應由村集體收回,因此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的這一請求在法律上得不到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九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一審法院判決:一、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王玉給付王某月、王某某、王波房屋損失賠償款10000元;二、駁回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00元,由王某月、王某某、王波負擔100元、王玉負擔100元。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
再審上訴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王五輩)與再審被上訴人王玉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一案,趙縣人民法院于2011年9月20日作出(2008)趙民初字第00481號民事判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1年12月31日作出(2011)石民一終字第02284號民事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30日作出(2013)冀民申字第812號民事裁定,駁回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的再審申請。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仍不服,向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于2015年5月13日作出冀檢民監(jiān)[2015]13000000075號民事抗訴書,對本案提起抗訴。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5年8月28日作出(2015)冀民抗字第83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于2016年12月29日作出(2016)冀01民再73號民事裁定,撤銷趙縣人民法院(2008)趙民初字第00481號民事判決和本院(2011)石民一終字第02284號民事判決,發(fā)回趙縣人民法院重審。趙縣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9日作出(2017)冀0133民再7號民事判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再審上訴人王某月、王某某及三再審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賈國昌、再審被上訴人王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再審上訴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在一審法院訴訟過程中,已明確將其訴訟請求變更為“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其私自拆除我們房屋的損失6萬元;2、依法判決被告騰清該宅基自西向東東西12.6米、南北23米面積范圍內的一切附著物,并不得干涉我們自行建設;3、依法判決由被告承擔本案的一切訴訟費用。”,現三再審上訴人認為本案應判決“恢復原狀”,已超出其訴訟請求范圍,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審法院判決再審被上訴人王波賠償三再審上訴人房屋損失1萬元,系一審法院根據上世紀七十年代房屋建造情況,酌定的房屋損失數額,并非因再審被上訴人認可而確定的數額。因再審上訴人王某某、王波不再是謝莊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再審上訴人王某月已享有謝莊村集體發(fā)放的宅基地,根據農村宅基地的相關管理規(guī)定,在訴爭房屋被拆除后,三再審上訴人對訴爭宅基地已不再享有使用權,其提出的在訴爭宅基地上自行建房的請求,不應支持。綜上所述,再審上訴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河北省趙縣人民法院(2017)冀0133民再7號民事判決。二審案件受理費200元由再審上訴人王某月、王某某、王波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郝俊賢
審判員 王彥松
審判員 高玉坡
書記員:趙亞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