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
譚柏翔(湖北長久律師事務(wù)所)
譚寅(湖北亙恒律師事務(wù)所)
張某某
黃勇(湖北法正大律師事務(wù)所)
湖北省工業(yè)建筑總承包集團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劉天銳(湖北紫霄律師事務(wù)所)
丁云海
原告王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譚柏翔,湖北長久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代理權(quán)限為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譚寅,湖北亙恒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代理權(quán)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張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黃勇,湖北法正大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
被告湖北省工業(yè)建筑總承包集團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簡稱省工建三公司)。
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qū)中南二路12號
。
法定代表人董鴻雁,省工建三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劉天銳,湖北紫霄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
委托代理人丁云海,省工建三公司法務(wù)部員工。
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
原告王某某因與被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7月2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被告省工建三公司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quán)提出異議,本院于2014年8月29日裁定駁回省工建三公司對本案管轄權(quán)提出的異議。
2014年9月5日,本院依據(jù)原告王某某的申請,作出財產(chǎn)保全裁定。
2014年12月5日,本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
原告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譚柏翔、譚寅,被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黃勇,被告省工建三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天銳、丁云海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王某某訴稱:2011年6月21日,被告張某某掛靠在被告省工建三公司名下,并以該公司的名義承包了十堰市林森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鎮(zhèn)的“水岸新都”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并簽訂了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
之后,被告張某某全權(quán)負責該項工程項目任務(wù),與原告王某某簽訂了鋼材供應合同,對鋼材供應的規(guī)格、價錢、支付方式、驗收方式、違約金的計算等作出了明確的約定,并且約定,若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爭議且協(xié)商無法解決時,雙方應向乙方(即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起訴。
合同簽訂后,原告王某某即開始履行供貨義務(wù),截止到2013年3月21日,原告王某某供貨結(jié)束。
但被告張某某卻遲遲未結(jié)清貨款。
原告王某某曾多次向被告張某某催款,但都索要未果。
請求法院
依法判令
:被告張某某立即支付所欠原告鋼材貨款2496453.33元;被告張某某承擔違約金839564.84元;被告省工建三公司對上述二筆款項的支付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本案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
被告張某某答辯稱: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鋼材的事實屬實。
需要澄清幾個問題:張某某未掛靠省工建三公司承包工程。
鋼材是張某某從王某某處購買的,加手續(xù)費后又轉(zhuǎn)賣給省工建三公司,省工建三公司已將鋼材款全部付給了張某某,張某某付了一部分給王某某。
欠王某某多少鋼材款,要看王某某提供的證據(jù)。
王某某主張的違約金過高,請求法院
核減。
鋼材供應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是個人,張某某愿意獨立承擔責任。
被告省工建三公司答辯稱:省工建三公司未購買過王某某的鋼材,也未委托任何人購買王某某的鋼材,也未與王某某簽訂合同,王某某所稱,張某某掛靠省工建三公司或者省工建三公司將工程分包給張某某,均是省工建三公司與張某某之間發(fā)生的合同關(guān)系,與本案沒有關(guān)聯(lián)性,并不能說明張某某是省工建三公司的代理人,王某某要求省工建三公司支付鋼材貨款、對支付鋼材貨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法院
駁回王某某對省工建三公司的訴訟請求。
張某某陳述的事實與本案無關(guān)。
資金占用費和違約金是重復約定違約責任,且約定過高,請求核減為以同期人民銀行貸款利率為標準確定違約責任。
王某某所主張的鋼材數(shù)量、鋼材款總價、已付鋼材款不明確,王某某未盡舉證義務(wù),王某某主張鋼材貨款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原告王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證據(jù)1:王某某的身份證。
證據(jù)2:王某某與張某某于2012年3月15日簽訂的鋼材供應合同。
證據(jù)3:王某某所屬公司的周會計與劉峰的對話錄音。
證據(jù)4:送貨單24份;鋼材提貨明細表1份。
證據(jù)5:王某某申請法院
調(diào)取的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
(2014)鄂十堰中民四終字第00224號
民事判決書
。
被告張某某質(zhì)證認為:對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的真實性認可,但認為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核減;證據(jù)3不能證明鋼材供應合同中確定的收料員劉峰與收貨單上簽字的劉時峰是同一個人;對證據(jù)4中的簽字和供貨價格需要核實;對證據(jù)5的真實性認可,但張某某并沒有完成招標,張某某開始想掛靠省工建三公司,但未成功。
被告省工建三公司質(zhì)證認為:不認識王某某,故對證據(jù)1不質(zhì)證;證據(jù)2與省工建三公司無關(guān);對證據(jù)3無法核實;證據(jù)4與省工建三公司無關(guān);證據(jù)5是關(guān)于建筑物倒塌的責任,與掛靠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
本院認為:證據(jù)1系原件,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張某某對證據(jù)2的真實性認可,本院對證據(jù)2的真實性予以認定;證據(jù)3的內(nèi)容表明鋼材供應合同中確定的收料員劉峰與收貨單上簽字的劉時峰是同一個人,且被告未提出反駁證據(jù),本院對證據(jù)3予以認定;證據(jù)4系原件,24份送貨單中的23份送貨單上由樊銀功或者劉時峰作為收貨人簽字,另1份送貨單上雖無樊銀功或者劉時峰的簽字,而是由張軍作為收貨人簽字,張某某在該送貨單上簽署意見,“張軍如屬實認帳,如不屬實不認帳”,但鋼材提貨明細表的內(nèi)容與上述24份送貨單的內(nèi)容一致,且劉時峰在鋼材提貨明細表上簽署意見,“以上屬實,貨已收,未付清”,樊銀功、劉峰是張某某在鋼材供應合同中指定的收料員,劉峰與劉時峰是同一人,送貨單和提貨明細表上明確載明了提貨日期、鋼材規(guī)格、噸數(shù)、單價以及鋼材款,被告張某某對收貨人的簽名雖未明確認可,認為需要核實,但并未提出反駁證據(jù),被告張某某對價格雖未明確認可,認為需要核定,但并未提出相反的證據(jù),故本院對證據(jù)4予以認定;證據(jù)5系生效的民事判決書
,被告未提供相反的證據(jù)推翻該判決書
所確認的事實,故該判決書
所確認的事實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被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均未向本院提供證據(jù)。
經(jīng)審理查明: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開發(fā)了位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鎮(zhèn)的“水岸新都”房地產(chǎn)項目。
2011年7月2日,張某某借用省工建三公司的名義和資質(zhì)與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簽訂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約定: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發(fā)包人)將“水岸新都”商住樓1、2號
樓建設(shè)工程發(fā)包給省工建三公司(承包人)承建,承包人在合同簽訂后3天內(nèi)向發(fā)包人支付3000000元保證金。
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和省工建三公司分別在合同書
的發(fā)包人欄和承包人欄加蓋了單位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私章,張某某以省工建三公司委托代理人的名義在承包人欄內(nèi)簽名。
2011年7月4日,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甲方)和省工建三公司(乙方)簽訂一份補充協(xié)議,張某某在乙方欄簽名。
合同簽訂后,張某某于2011年底組織機械和工人進入“水岸新都”建筑工地,張某某將辦公地點設(shè)在現(xiàn)場二層板房內(nèi),財務(wù)室設(shè)在板房二樓。
該工程于2012年3月10日正式開始建設(shè)施工。
2012年3月15日,張某某(甲方)與王某某(乙方)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約定:經(jīng)雙方友好協(xié)商,就甲方六里坪“水岸新都”工程項目鋼材由乙方全部供應一事達成如下各項協(xié)議;供貨數(shù)量與價格供貨數(shù)量:以甲方施工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全部由乙方獨家供應;供貨價格:所有當日供應的Φ6.5至Φ10線材,各規(guī)格、級別的螺紋鋼價格,以當日襄陽市鋼材市場價為基價,前期甲方現(xiàn)款提貨不少于1000000元,而后所欠鋼材款在基價的基礎(chǔ)上按貨款總額的月3%支付資金占用費,作為甲方對乙方的結(jié)算價格,此價格不含稅價;交貨期限和運輸方式:甲方所需鋼材,在要貨時應提前3-5天將所需各種規(guī)格型號
的鋼材計劃單交給乙方,乙方在接到計劃時按照計劃單的數(shù)量、時間向甲方供應到位,如計劃調(diào)整,甲方必須提前2天通知乙方,若甲方通報計劃時遇市場整體斷貨及生產(chǎn)廠家由于特殊原因無法保證資源的情況時,此時雙方應本著合作的原則妥善協(xié)商解決;甲方所需鋼材由乙方安排車輛送到工地,卸貨和運費由甲方負責,每噸按60元支付;質(zhì)量要求與質(zhì)量確認方式:乙方根據(jù)甲方提供的計劃數(shù)量,負責提供正規(guī)廠家的鋼材;乙方負責貨到現(xiàn)場后向甲方提供各種鋼材型號
的質(zhì)量合格證明書
;甲方應在乙方貨到工地起6個工作日內(nèi)對所供鋼材進行抽樣送至相關(guān)部門檢驗,抽檢合格后使用,逾期未檢或先使用由甲方自行負責,與乙方無關(guān);對抽檢不合格的鋼材由乙方負責換貨,并承擔換貨運費;數(shù)量驗收方式:所有鋼材到甲方工地后,由甲方收料員樊銀功、劉峰等人清查數(shù)量,出具收貨單據(jù)作為結(jié)算依據(jù);所有定尺鋼材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理論重量計算(以五金手冊為準),線材按照過磅重計算;結(jié)算方式及期限:第一次甲方先預付1000000元,第二次甲方施工到地面4層付乙方1000000元,甲方工程建8層付總欠貨款的80%,剩余20%一個月內(nèi)付清,以后現(xiàn)款提貨,封頂后一個月內(nèi)或從送貨之日起6個月內(nèi),任意一個達到標準,付清全部貨款;若因甲方原因?qū)е轮型竟こ掏=?,或?qū)е乱曳酵V构┴?,甲方須在停工之日?5個工作日內(nèi)付清乙方全部鋼材款;所有付款方式以現(xiàn)金或支票為主,其他付款方式只有在乙方同意的情況下方可支付(若承兌匯票支付貼息,費用由甲方全部承擔);違約責任:甲方若不能按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間履行付款義務(wù)的,則每日按不能付款部分折合噸位按每噸每日8元向乙方支付違約金;其他未盡事宜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執(zhí)行;乙方若不能按時和數(shù)量供應貨物則負同樣違約金;甲方計劃數(shù)量每車在50噸-70噸;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了,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
起訴;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鋼材供應合同簽訂后,自2012年3月16日起至2013年3月21日止,王某某分24次向張某某供應鋼材共計1425.711噸,按照供貨當日襄陽市鋼材市場價為基價計算,鋼材款共計為5421599.46元,供貨明細(按基價計算鋼材款,各種規(guī)格型號
的鋼材的基價為每噸4000元左右)如下:2012年3月16日供應鋼材59.93噸,鋼材款為249348.46元;2012年3月17日供應鋼材203.271噸,鋼材款為834380.26元;2012年3月17日供應鋼材57.866噸,鋼材款為237427.34元;2012年3月19日供應鋼材39.679噸,鋼材款為163752.25元;2012年7月7日供應鋼材151.942噸,鋼材款為610452.86元;2012年9月28日供應鋼材45.097噸,鋼材款為162674.61元;2012年10月5日供應鋼材41.405噸,鋼材款為146573.70元;2012年10月17日供應鋼材49.442噸,鋼材款為192733.04元;2012年10月21日供應鋼材53.197噸,鋼材款為191835.08元;2012年10月23日供應鋼材51.747噸,鋼材款為187880.10元;2012年10月23日供應鋼材48.932噸,鋼材款為177039.11元;2012年11月5日供應鋼材44.493噸,鋼材款為168645.48元;2012年11月8日供應鋼材49.376噸,鋼材款為182684.20元;2012年11月22日供應鋼材50.418噸,鋼材款為180292.56元;2012年11月28日供應鋼材51.49噸,鋼材款為183448.60元;2012年12月4日供應鋼材47.745噸,鋼材款為167147.20元;2012年12月7日供應鋼材51.005噸,鋼材款為178117.90元;2012年12月22日供應鋼材52.627噸,鋼材款為195054.40元;2012年12月28日供應鋼材48.093噸,鋼材款為171915.15元;2013年1月9日供應鋼材51.504噸,鋼材款為198233.82元;2013年1月19日供應鋼材28.087噸,鋼材款為101489.04元;2013年3月7日供應鋼材46.884噸,鋼材款為173410.06元;2013年3月9日供應鋼材49.53噸,鋼材款為177804.35元;2013年3月21日供應鋼材52.224噸,鋼材款為189259.89元。
上述最后4次供應鋼材的運費,張某某已即時支付。
上述前20次共供應鋼材1248.98噸,張某某未即時支付運費,張某某應支付該20次的運費共計74938.80元(60元/噸×1248.98噸)。
自2012年3月16日起至2013年5月23日止,王某某自認張某某分7次向王某某付款共計3725260元(不包括即時支付的4次運費),明細如下:2012年3月16日支付1000000元;2013年1月18日支付80000元;2013年2月8日支付100000元;2013年3月7日支付166000元;2013年3月9日支付190000元;2013年3月21日支付189260元;2013年5月23日支付2000000元。
張某某主張,其從王某某處購買的鋼材全部轉(zhuǎn)賣給了省工建三公司,省工建三公司已向張某某付清了鋼材款,省工建三公司對此認可。
本院認為:張某某借用省工建三公司的名義和資質(zhì)與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發(fā)包人)簽訂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承攬了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開發(fā)的“水岸新都”商住樓1、2號
樓建設(shè)工程,并組織機械和工人進入“水岸新都”建筑工地進行施工建設(shè),故張某某是“水岸新都”工程項目的實際承包人,也是該工程項目的負責人,省工建三公司是該工程項目法律意義上的承包人。
為購買“水岸新都”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張某某與王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
鋼材供應合同的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
從張某某的身份來看,張某某是省工建三公司承包的“水岸新都”工程項目的負責人,從鋼材供應合同的內(nèi)容來看,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鋼材用于“水岸新都”工程項目,且省工建三公司也認可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鋼材省工建三公司已全部接收,雖然張某某系以自己的名義與王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省工建三公司也未書
面委托張某某代表省工建三公司簽訂鋼材供應合同,但王某某有理由相信張某某與王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的行為系代表省工建三公司的行為,故應當認定鋼材供應合同中的買方主體是省工建三公司,省工建三公司應當承擔鋼材供應合同中買方的民事責任。
鋼材供應合同是張某某以自己的名義與王某某簽訂的,張某某作為“水岸新都”工程項目的實際承包人是鋼材供應合同中買方的實際履行主體,張某某從該工程項目中獲取利益,張某某也愿意作為鋼材供應合同中的買方承擔責任,故張某某應當承擔鋼材供應合同中買方的民事責任。
即使不能認定張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的行為系代表省工建三公司的行為,但張某某借用省工建三公司的名義和資質(zhì)承攬“水岸新都”工程項目,取得了不符合自身情況的信用擔保,王某某與張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供應該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是基于對省工建三公司的信任,鋼材供應合同的簽訂與省工建三公司為張某某承攬該工程項目提供便利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鋼材已由省工建三公司全部接收,省工建三公司從該工程項目中獲取利益,對該工程項目的實際承包人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該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而對王某某所負的債務(wù),省工建三公司作為該工程項目法律意義上的承包人應當與張某某共同承擔。
鋼材供應合同約定,王某某供應鋼材后,張某某應當向王某某支付以供應當日襄陽市鋼材市場價為基價計算的鋼材款、所欠鋼材款在基價的基礎(chǔ)上按貨款總額的月3%計算的資金占用費、按每噸60元計算的運費。
上述約定按所欠鋼材貨款總額的月3%計算資金占用費明顯高于給王某某造成的損失,省工建三公司請求對資金占用費的計算標準予以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資金占用費的計算標準可按所欠鋼材貨款總額的月2%計算。
王某某請求支付鋼材貨款2496453.33元,從其計算明細來看,應付款項由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及其按月3%計算的資金占用費、按每噸60元計算的運費三部分構(gòu)成,張某某在2012年3月16日至2013年3月21日期間支付的款項均抵充了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截止2013年4月5日,張某某尚欠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3696339.46元、資金占用費725173.87元、運費74940元,共計4496453.33元,減去張某某于2013年5月23日支付的2000000元,尚欠鋼材貨款2496453.33元。
經(jīng)本院審查,其中,資金占用費725173.87元過高,應核減為483449.25元,運費74940元數(shù)額有誤,應為74938.80元,其余部分計算正確,既符合鋼材供應合同的約定,也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據(jù)此計算,截止2013年5月23日,張某某尚欠王某某鋼材貨款2254727.51元(已支付2000000元應先沖抵資金占用費及運費)。
對王某某要求支付鋼材貨款2496453.3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全部支持,僅支持2254727.51元。
鋼材供應合同約定,逾期付款時每日按不能付款部分折合噸位按每噸每日8元計算違約金,因各種規(guī)格型號
的鋼材的基價為每噸4000元左右,故約定的違約金的計算標準約為按欠款數(shù)額的月6%計算,明顯過高,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請求對違約金的計算標準予以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違約金的計算標準可按所欠鋼材貨款的月2%計算。
截至2013年4月5日,張某某尚欠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3696339.46元、資金占用費483449.25元、運費74938.80元。
其中,所欠的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運費合計3771278.26元應起算違約金至2013年5月22日,所欠的資金占用費不應計算違約金,張某某于2013年5月23日付最后一筆款2000000元后,張某某尚欠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2254727.51元,該鋼材欠款應起算違約金至清償之日止,如違約金計算至判決之日,違約金的數(shù)額為1093561.84元,王某某僅請求支付違約金839564.84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王某某主張的資金占用費過高,請求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納。
因資金占用費并不具有違約金的性質(zhì),且資金占用費與違約金的計算期間并不重復,省工建三公司辯稱,資金占用費和違約金是重復約定違約責任,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辯稱,鋼材供應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納。
張某某辯稱,王某某主張的違約金過高,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采納。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資金占用費和違約金應核減為以同期人民銀行貸款利率為標準確定違約責任,法律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
王某某請求判令
省工建三公司對張某某的債務(w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確定省工建三公司對張某某的債務(wù)承擔共同清償責任。
張某某辯稱,應由張某某單獨承擔責任,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采納。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王某某請求省工建三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納。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其與王某某不存在合同關(guān)系,省工建三公司不應承擔責任,王某某請求支付鋼材貨款和違約金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應駁回王某某對省工建三公司的訴訟請求,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應共同向王某某支付鋼材貨款2254727.51元、違約金839564.84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三十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第一百五十九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張某某、湖北省工業(yè)建筑總承包集團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共同向原告王某某支付鋼材貨款 ?2254727.51元、違約金839564.84元,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履行;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33489元,財產(chǎn)保全申請費5000元,共計38489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1934元,被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共同負擔3655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繳款時須在銀行憑據(jù)用途欄內(nèi)注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或單位編碼“103001”,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賬號
:052101040000369-1。
上訴人也可以將上訴案件受理費交給本院或直接到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交納。
上訴人在上訴期限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當事人簽收本判決書
后,視為已向當事人送達了繳納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院認為:證據(jù)1系原件,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張某某對證據(jù)2的真實性認可,本院對證據(jù)2的真實性予以認定;證據(jù)3的內(nèi)容表明鋼材供應合同中確定的收料員劉峰與收貨單上簽字的劉時峰是同一個人,且被告未提出反駁證據(jù),本院對證據(jù)3予以認定;證據(jù)4系原件,24份送貨單中的23份送貨單上由樊銀功或者劉時峰作為收貨人簽字,另1份送貨單上雖無樊銀功或者劉時峰的簽字,而是由張軍作為收貨人簽字,張某某在該送貨單上簽署意見,“張軍如屬實認帳,如不屬實不認帳”,但鋼材提貨明細表的內(nèi)容與上述24份送貨單的內(nèi)容一致,且劉時峰在鋼材提貨明細表上簽署意見,“以上屬實,貨已收,未付清”,樊銀功、劉峰是張某某在鋼材供應合同中指定的收料員,劉峰與劉時峰是同一人,送貨單和提貨明細表上明確載明了提貨日期、鋼材規(guī)格、噸數(shù)、單價以及鋼材款,被告張某某對收貨人的簽名雖未明確認可,認為需要核實,但并未提出反駁證據(jù),被告張某某對價格雖未明確認可,認為需要核定,但并未提出相反的證據(jù),故本院對證據(jù)4予以認定;證據(jù)5系生效的民事判決書
,被告未提供相反的證據(jù)推翻該判決書
所確認的事實,故該判決書
所確認的事實應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
被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均未向本院提供證據(jù)。
經(jīng)審理查明: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開發(fā)了位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鎮(zhèn)的“水岸新都”房地產(chǎn)項目。
2011年7月2日,張某某借用省工建三公司的名義和資質(zhì)與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簽訂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約定: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發(fā)包人)將“水岸新都”商住樓1、2號
樓建設(shè)工程發(fā)包給省工建三公司(承包人)承建,承包人在合同簽訂后3天內(nèi)向發(fā)包人支付3000000元保證金。
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和省工建三公司分別在合同書
的發(fā)包人欄和承包人欄加蓋了單位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私章,張某某以省工建三公司委托代理人的名義在承包人欄內(nèi)簽名。
2011年7月4日,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甲方)和省工建三公司(乙方)簽訂一份補充協(xié)議,張某某在乙方欄簽名。
合同簽訂后,張某某于2011年底組織機械和工人進入“水岸新都”建筑工地,張某某將辦公地點設(shè)在現(xiàn)場二層板房內(nèi),財務(wù)室設(shè)在板房二樓。
該工程于2012年3月10日正式開始建設(shè)施工。
2012年3月15日,張某某(甲方)與王某某(乙方)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約定:經(jīng)雙方友好協(xié)商,就甲方六里坪“水岸新都”工程項目鋼材由乙方全部供應一事達成如下各項協(xié)議;供貨數(shù)量與價格供貨數(shù)量:以甲方施工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全部由乙方獨家供應;供貨價格:所有當日供應的Φ6.5至Φ10線材,各規(guī)格、級別的螺紋鋼價格,以當日襄陽市鋼材市場價為基價,前期甲方現(xiàn)款提貨不少于1000000元,而后所欠鋼材款在基價的基礎(chǔ)上按貨款總額的月3%支付資金占用費,作為甲方對乙方的結(jié)算價格,此價格不含稅價;交貨期限和運輸方式:甲方所需鋼材,在要貨時應提前3-5天將所需各種規(guī)格型號
的鋼材計劃單交給乙方,乙方在接到計劃時按照計劃單的數(shù)量、時間向甲方供應到位,如計劃調(diào)整,甲方必須提前2天通知乙方,若甲方通報計劃時遇市場整體斷貨及生產(chǎn)廠家由于特殊原因無法保證資源的情況時,此時雙方應本著合作的原則妥善協(xié)商解決;甲方所需鋼材由乙方安排車輛送到工地,卸貨和運費由甲方負責,每噸按60元支付;質(zhì)量要求與質(zhì)量確認方式:乙方根據(jù)甲方提供的計劃數(shù)量,負責提供正規(guī)廠家的鋼材;乙方負責貨到現(xiàn)場后向甲方提供各種鋼材型號
的質(zhì)量合格證明書
;甲方應在乙方貨到工地起6個工作日內(nèi)對所供鋼材進行抽樣送至相關(guān)部門檢驗,抽檢合格后使用,逾期未檢或先使用由甲方自行負責,與乙方無關(guān);對抽檢不合格的鋼材由乙方負責換貨,并承擔換貨運費;數(shù)量驗收方式:所有鋼材到甲方工地后,由甲方收料員樊銀功、劉峰等人清查數(shù)量,出具收貨單據(jù)作為結(jié)算依據(jù);所有定尺鋼材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理論重量計算(以五金手冊為準),線材按照過磅重計算;結(jié)算方式及期限:第一次甲方先預付1000000元,第二次甲方施工到地面4層付乙方1000000元,甲方工程建8層付總欠貨款的80%,剩余20%一個月內(nèi)付清,以后現(xiàn)款提貨,封頂后一個月內(nèi)或從送貨之日起6個月內(nèi),任意一個達到標準,付清全部貨款;若因甲方原因?qū)е轮型竟こ掏=?,或?qū)е乱曳酵V构┴?,甲方須在停工之日?5個工作日內(nèi)付清乙方全部鋼材款;所有付款方式以現(xiàn)金或支票為主,其他付款方式只有在乙方同意的情況下方可支付(若承兌匯票支付貼息,費用由甲方全部承擔);違約責任:甲方若不能按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間履行付款義務(wù)的,則每日按不能付款部分折合噸位按每噸每日8元向乙方支付違約金;其他未盡事宜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執(zhí)行;乙方若不能按時和數(shù)量供應貨物則負同樣違約金;甲方計劃數(shù)量每車在50噸-70噸;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了,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
起訴;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鋼材供應合同簽訂后,自2012年3月16日起至2013年3月21日止,王某某分24次向張某某供應鋼材共計1425.711噸,按照供貨當日襄陽市鋼材市場價為基價計算,鋼材款共計為5421599.46元,供貨明細(按基價計算鋼材款,各種規(guī)格型號
的鋼材的基價為每噸4000元左右)如下:2012年3月16日供應鋼材59.93噸,鋼材款為249348.46元;2012年3月17日供應鋼材203.271噸,鋼材款為834380.26元;2012年3月17日供應鋼材57.866噸,鋼材款為237427.34元;2012年3月19日供應鋼材39.679噸,鋼材款為163752.25元;2012年7月7日供應鋼材151.942噸,鋼材款為610452.86元;2012年9月28日供應鋼材45.097噸,鋼材款為162674.61元;2012年10月5日供應鋼材41.405噸,鋼材款為146573.70元;2012年10月17日供應鋼材49.442噸,鋼材款為192733.04元;2012年10月21日供應鋼材53.197噸,鋼材款為191835.08元;2012年10月23日供應鋼材51.747噸,鋼材款為187880.10元;2012年10月23日供應鋼材48.932噸,鋼材款為177039.11元;2012年11月5日供應鋼材44.493噸,鋼材款為168645.48元;2012年11月8日供應鋼材49.376噸,鋼材款為182684.20元;2012年11月22日供應鋼材50.418噸,鋼材款為180292.56元;2012年11月28日供應鋼材51.49噸,鋼材款為183448.60元;2012年12月4日供應鋼材47.745噸,鋼材款為167147.20元;2012年12月7日供應鋼材51.005噸,鋼材款為178117.90元;2012年12月22日供應鋼材52.627噸,鋼材款為195054.40元;2012年12月28日供應鋼材48.093噸,鋼材款為171915.15元;2013年1月9日供應鋼材51.504噸,鋼材款為198233.82元;2013年1月19日供應鋼材28.087噸,鋼材款為101489.04元;2013年3月7日供應鋼材46.884噸,鋼材款為173410.06元;2013年3月9日供應鋼材49.53噸,鋼材款為177804.35元;2013年3月21日供應鋼材52.224噸,鋼材款為189259.89元。
上述最后4次供應鋼材的運費,張某某已即時支付。
上述前20次共供應鋼材1248.98噸,張某某未即時支付運費,張某某應支付該20次的運費共計74938.80元(60元/噸×1248.98噸)。
自2012年3月16日起至2013年5月23日止,王某某自認張某某分7次向王某某付款共計3725260元(不包括即時支付的4次運費),明細如下:2012年3月16日支付1000000元;2013年1月18日支付80000元;2013年2月8日支付100000元;2013年3月7日支付166000元;2013年3月9日支付190000元;2013年3月21日支付189260元;2013年5月23日支付2000000元。
張某某主張,其從王某某處購買的鋼材全部轉(zhuǎn)賣給了省工建三公司,省工建三公司已向張某某付清了鋼材款,省工建三公司對此認可。
本院認為:張某某借用省工建三公司的名義和資質(zhì)與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發(fā)包人)簽訂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承攬了林森房地產(chǎn)公司開發(fā)的“水岸新都”商住樓1、2號
樓建設(shè)工程,并組織機械和工人進入“水岸新都”建筑工地進行施工建設(shè),故張某某是“水岸新都”工程項目的實際承包人,也是該工程項目的負責人,省工建三公司是該工程項目法律意義上的承包人。
為購買“水岸新都”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張某某與王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
鋼材供應合同的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
從張某某的身份來看,張某某是省工建三公司承包的“水岸新都”工程項目的負責人,從鋼材供應合同的內(nèi)容來看,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鋼材用于“水岸新都”工程項目,且省工建三公司也認可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鋼材省工建三公司已全部接收,雖然張某某系以自己的名義與王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省工建三公司也未書
面委托張某某代表省工建三公司簽訂鋼材供應合同,但王某某有理由相信張某某與王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的行為系代表省工建三公司的行為,故應當認定鋼材供應合同中的買方主體是省工建三公司,省工建三公司應當承擔鋼材供應合同中買方的民事責任。
鋼材供應合同是張某某以自己的名義與王某某簽訂的,張某某作為“水岸新都”工程項目的實際承包人是鋼材供應合同中買方的實際履行主體,張某某從該工程項目中獲取利益,張某某也愿意作為鋼材供應合同中的買方承擔責任,故張某某應當承擔鋼材供應合同中買方的民事責任。
即使不能認定張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的行為系代表省工建三公司的行為,但張某某借用省工建三公司的名義和資質(zhì)承攬“水岸新都”工程項目,取得了不符合自身情況的信用擔保,王某某與張某某簽訂鋼材供應合同,供應該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是基于對省工建三公司的信任,鋼材供應合同的簽訂與省工建三公司為張某某承攬該工程項目提供便利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的鋼材已由省工建三公司全部接收,省工建三公司從該工程項目中獲取利益,對該工程項目的實際承包人張某某向王某某購買該工程項目所需用的鋼材而對王某某所負的債務(wù),省工建三公司作為該工程項目法律意義上的承包人應當與張某某共同承擔。
鋼材供應合同約定,王某某供應鋼材后,張某某應當向王某某支付以供應當日襄陽市鋼材市場價為基價計算的鋼材款、所欠鋼材款在基價的基礎(chǔ)上按貨款總額的月3%計算的資金占用費、按每噸60元計算的運費。
上述約定按所欠鋼材貨款總額的月3%計算資金占用費明顯高于給王某某造成的損失,省工建三公司請求對資金占用費的計算標準予以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資金占用費的計算標準可按所欠鋼材貨款總額的月2%計算。
王某某請求支付鋼材貨款2496453.33元,從其計算明細來看,應付款項由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及其按月3%計算的資金占用費、按每噸60元計算的運費三部分構(gòu)成,張某某在2012年3月16日至2013年3月21日期間支付的款項均抵充了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截止2013年4月5日,張某某尚欠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3696339.46元、資金占用費725173.87元、運費74940元,共計4496453.33元,減去張某某于2013年5月23日支付的2000000元,尚欠鋼材貨款2496453.33元。
經(jīng)本院審查,其中,資金占用費725173.87元過高,應核減為483449.25元,運費74940元數(shù)額有誤,應為74938.80元,其余部分計算正確,既符合鋼材供應合同的約定,也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據(jù)此計算,截止2013年5月23日,張某某尚欠王某某鋼材貨款2254727.51元(已支付2000000元應先沖抵資金占用費及運費)。
對王某某要求支付鋼材貨款2496453.3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全部支持,僅支持2254727.51元。
鋼材供應合同約定,逾期付款時每日按不能付款部分折合噸位按每噸每日8元計算違約金,因各種規(guī)格型號
的鋼材的基價為每噸4000元左右,故約定的違約金的計算標準約為按欠款數(shù)額的月6%計算,明顯過高,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請求對違約金的計算標準予以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違約金的計算標準可按所欠鋼材貨款的月2%計算。
截至2013年4月5日,張某某尚欠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3696339.46元、資金占用費483449.25元、運費74938.80元。
其中,所欠的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運費合計3771278.26元應起算違約金至2013年5月22日,所欠的資金占用費不應計算違約金,張某某于2013年5月23日付最后一筆款2000000元后,張某某尚欠按基價計算的鋼材款2254727.51元,該鋼材欠款應起算違約金至清償之日止,如違約金計算至判決之日,違約金的數(shù)額為1093561.84元,王某某僅請求支付違約金839564.84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王某某主張的資金占用費過高,請求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納。
因資金占用費并不具有違約金的性質(zhì),且資金占用費與違約金的計算期間并不重復,省工建三公司辯稱,資金占用費和違約金是重復約定違約責任,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辯稱,鋼材供應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核減,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納。
張某某辯稱,王某某主張的違約金過高,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采納。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資金占用費和違約金應核減為以同期人民銀行貸款利率為標準確定違約責任,法律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
王某某請求判令
省工建三公司對張某某的債務(w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確定省工建三公司對張某某的債務(wù)承擔共同清償責任。
張某某辯稱,應由張某某單獨承擔責任,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采納。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王某某請求省工建三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納。
省工建三公司辯稱,其與王某某不存在合同關(guān)系,省工建三公司不應承擔責任,王某某請求支付鋼材貨款和違約金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應駁回王某某對省工建三公司的訴訟請求,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應共同向王某某支付鋼材貨款2254727.51元、違約金839564.84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三十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第一百五十九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張某某、湖北省工業(yè)建筑總承包集團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共同向原告王某某支付鋼材貨款 ?2254727.51元、違約金839564.84元,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履行;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33489元,財產(chǎn)保全申請費5000元,共計38489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1934元,被告張某某、省工建三公司共同負擔36555元。
審判長:陳守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