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留青,河北金箭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被告:曹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被告:耿玉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以上三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忠起,北京市大嘉(德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三被告之間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1991年我的母親王秀英(已故)購買鄭口鎮(zhèn)衛(wèi)生院家屬院一處房屋。1992年我的母親與被告陳某某結婚。2008年故城縣衛(wèi)生局征用我母親購買的位于鄭口鎮(zhèn)衛(wèi)生院家屬院的房屋,將位于故城縣衛(wèi)生局東南角的房屋補償給我母親。2011年我的母親和被告陳某某共同出具一份《房產證明》,我的母親將其個人財產位于故城縣衛(wèi)生局東南角的房屋明確贈與我本人。最近被告陳某某擅自將該房屋轉讓給被告曹某某、耿玉華,并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被告陳某某辯稱,原告所訴不是事實,原告也舉不出涉案房產是其所有的相關有力證據(jù)。其請求確認我與同案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其訴訟請求應依法予以駁回。被告曹某某、耿玉華辯稱,答辯人不知道原告是否是我們購買房產的受贈人,我們只知道同案被告陳某某占有該房產,我們也不認識原告,我們從陳某某處購買的該房產,是善意的也支付了合理的對價,且占有住進了房屋。依照有關的法律規(guī)定,我們的買賣合同是合法的、有效的,應依法予以保護。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依法予以駁回。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1991年原告的母親王秀英(已故)購買鄭口鎮(zhèn)衛(wèi)生院家屬院一處房屋。1992年王秀英與被告陳某某結婚。2008年王秀英(乙方)與故城縣衛(wèi)生局(甲方)簽訂《協(xié)議書》,主要內容為:因甲方擴大院落,征用乙方住宅一座,乙方同意將位于衛(wèi)生局樓南的房屋賣給甲方所有,土地面積16m×14m,合計224平方米,甲乙雙方商定成交價格為80000元,同時甲方將本單位東南角一處16m×14m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即為訴爭房屋)補償給乙方,并辦理房產證,如日后乙方轉讓給第三方,甲方應不予干涉。協(xié)議簽訂后,王秀英、陳某某一直在爭議房屋內居住。后王秀英去世,被告陳某某分別于2017年4月25日和2017年4月27日與被告曹某某和被告耿玉華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各一份,將上述位于衛(wèi)生局東南角房屋八間中的西四間以82000元價款賣與曹某某,東四間以102000元價款賣與耿玉華。另查明:爭議房屋位于故城縣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局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范圍內,至開庭審理時,未取得單獨的《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原告王某與被告陳某某、曹某某、耿玉華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留青、被告陳某某、被告曹某某、被告耿玉華及三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忠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訴爭房屋原系王秀英個人所有,無論其生前是否將該房屋贈與原告王某及被告陳某某是否簽字同意或知情,原告王某作為法定繼承人對訴爭房屋均有財產份額,因此,原告王某作為被告陳某某處分共有房屋行為的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對處分行為的合同效力提起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四)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五)權屬有爭議的;(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的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土地使用權人未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被告陳某某就與原告共同共有且存在權屬爭議的房屋與被告曹某某、耿玉華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并直接導致了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未經批準隨附轉讓,被告曹某某、耿玉華也未盡審查注意義務,三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當認定合同無效。綜上所述,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陳某某與被告曹某某、耿玉華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案件受理費40元由三被告共同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孫建峰
書記員:郎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