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優(yōu)
鐘驚龍(北京大成(武漢)律師事務所)
湖北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馮興啟(湖北龍吟律師事務所)
劉天奇
原告王某優(yōu),男,1984年10月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鐘驚龍,北京大成(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湖北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越燕,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馮興啟,湖北龍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天奇,該公司員工。
原告王某優(yōu)與被告湖北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雅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4年10月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10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優(yōu)委托代理人鐘驚龍、被告中雅公司委托代理人馮興啟、劉天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能夠證明被告中雅公司單方面與原告王某優(yōu)解除勞動合同,對此本院予以采信,而對于是否屬于違法解除,本院將結合雙方當事人提交的其他證據予以認定。
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金山支行出具的客戶名稱為王某優(yōu),自2014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19日的銀行交易查詢單,以及被告中雅公司出具的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的工資表。擬證實原告王某優(yōu)前11個月的工資發(fā)放情況、加班的具體時間、工資構成情況及2014年7月份工資異常情況。
被告中雅公司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原告王某優(yōu)依據上述證據提出的加班工資計算方式有異議。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能夠證明原告王某優(yōu)工資發(fā)放的基本情況,對此本院予以采信;而對于是否計發(fā)了加班工資,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予以認定。
被告中雅公司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庭審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一、2014年7月24日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公司變更通知書》及同日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擬證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自2014年7月24日起,原湖北中雅包裝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現為本案的適格被告。
原告王某優(yōu)對上述證據無異議。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且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二、被告中雅公司于2013年3月21日批準發(fā)布的《員工獎懲制度》及2014年2月7日的培訓簽到表,2014年7月18日向原告王某優(yōu)送達的《辭退解雇通知書》。擬證實被告中雅公司解除與原告王某優(yōu)勞動合同的依據及已對原告王某優(yōu)就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了告知和公示,而且在原告王某優(yōu)違反上述制度的情況下,對其予以辭退。
原告王某優(yōu)對《員工獎懲制度》、《辭退解雇通知書》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對其進行處罰并未按照《員工獎懲制度》規(guī)定的程序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事由也未達到該制度中規(guī)定的“嚴重違紀行為”的程度。培訓簽到表上注明的時間為2014年2月7日,而王某優(yōu)入職的時間為2013年1月26日,該簽到表上簽到的時間亦前后混亂,因此不能證實被告中雅公司已向原告王某優(yōu)告知、公示了《員工獎懲制度》。
本院認為,被告中雅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是《員工獎懲制度》制定的合法主體,通過組織培訓的方式向員工公示告知并無不當,在進行培訓時簽到的順序上并未按先后時間順序排列并不能否認已進行公示告知,同時原告王某優(yōu)亦未提供證據證明該簽到表上的簽名不是其所書,故對上述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三、被告中雅公司的工資表復印件18頁、員工考勤表復印件25頁、考勤卡復印件6張,擬證實原告王某優(yōu)實際工作時間和加班情況,以及其已按相關規(guī)定支付了加班工資。
原告王某優(yōu)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中雅公司計算加班費時應以工資表中記載的加班時間為依據,以應發(fā)工資作為計算加班費的基數。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本院予以采信。至于計算加班費應以何為基數,本院將另外評判。
四、秦遵宏(男,1971年10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紅安縣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劉國志(男,1984年5月出生,漢族,湖北省武穴市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楊盛林(男,1985年1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紅安縣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孫靜(女,1981年10月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李金鷹(男,1986年8月出生,漢族,湖北省鐘祥市人,湖北中國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被告中雅公司采購部員工梁庚鋒、來京軍出具的證明材料。其中秦遵宏、劉國志、孫靜出庭作證。秦遵宏的證明主要內容為:2014年5月份,公司領導安排王某優(yōu)安裝新宿舍樓的電纜,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王某優(yōu)仍未進行。劉國志的證明主要內容為:2014年上半年王某優(yōu)利用公司的生產材料制作躺椅供其個人使用。楊盛林的證明主要內容為:1、王某優(yōu)在工作時間利用公司生產材料制作躺椅及刀具供其個人使用;2、拒不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3、在工作中亂指揮,致使燒壞燙邊機元器件;4、對工作不負責任,工作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利用職務排擠報復與其有矛盾的員工,并散布公司沒有前途等言論。孫靜的證明主要內容為:1、2014年5月份,公司領導安排王某優(yōu)安裝新宿舍樓的電纜,時間長達一個多月,期間公司領導多次督促,王某優(yōu)仍未進行;2、王某優(yōu)上班時間經常串崗。李金鷹的證明主要內容為:其在擔任中雅公司4號宿舍樓項目經理一職時,中雅公司領導安排王某優(yōu)安裝新宿舍樓的總配電柜,但王某優(yōu)拒不安裝,此后其找中雅公司領導協調,王某優(yōu)仍拒絕進行,最后此項工作由另一名水電學徒完成。梁庚鋒、來京軍的證明主要內容為:2014年6月12日車間放假,工程部機器檢修,工程部人員將歐式制袋機線路接反,造成控制器及電容燒壞,總損失為1675元。
原告王某優(yōu)認為:1、上述證人沒有在庭審前十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程序違法,其證人證言不能作為證據適用;2、上述證人除李金鷹外,均系被告中雅公司員工,與被告有利害關系,其證言不應采納;3、對機器設備的損失應由專門機構進行鑒定,不能僅憑被告公司采購部的工作人員證明。
本院認為,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是對提請證人出庭作證的一方當事人程序上的要求,本案被告中雅公司所提供的證人在庭審時均已到庭,并經本院許可當庭接受當事人的質詢,意即已取得本院許可,不存在程序違法的情形。證人秦遵宏、劉國志、楊盛林、孫靜、李金鷹的證言系其親身經歷,是對事件發(fā)生經過的客觀描述,相互之間能夠印證,其中秦遵宏、劉國志、楊盛林、孫靜雖系被告公司員工,但對于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工作時的情況也只有該公司工作人員知情,對公司內部人員的證言不能因其與中雅公司有人身依附關系而一概否定。故對其證言本院予以采信。
經過庭審對上述證據進行舉證、質證、認證,并結合雙方當事人當庭的陳述,本院審理查明如下事實:
2013年1月26日原告王某優(yōu)與被告中雅公司簽訂了一份《勞動合同》,合同約定:中雅公司聘用王某優(yōu)為其公司員工;王某優(yōu)同意在中雅公司生產部擔任電工的工作;工作地點為湖北省紅安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期限為2年;自2013年1月26日起至2015年1月25日止,其中前3個月為試用期;中雅公司每月向王某優(yōu)支付勞動報酬,基本工資為1300元。2014年2月7日被告中雅公司組織包括王某優(yōu)在內的員工進行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公司相關情況介紹及公司制度征求意見”。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處工作期間,利用公司的生產材料制作了一張?zhí)梢魏鸵话训毒?,供自己使用?014年5月份,被告中雅公司新宿舍樓主體工程完工,公司負責人安排原告王某優(yōu)配合宿舍樓承建方安裝該樓電網,王某優(yōu)在接到工作任務后遲遲不執(zhí)行,后經公司領導多次督促仍未執(zhí)行,最終此項工作在延遲十幾天后由被告中雅公司另一名員工完成。2014年6月份被告中雅公司進行日常生產設備檢修,原告王某優(yōu)作為公司工程部電工負責人安排、指揮下屬員工對一臺歐式制袋機進行檢修,在檢修過程中對下屬工作不聞不問,致使在連接電源時將零線、火線接反,燒壞機器,造成一定損失。此后被告中雅公司于2014年7月18日向原告王某優(yōu)下達了《辭退解雇通知書》,以原告王某優(yōu)因“1.工作不負責任,且拒絕完成上級安排的本職工作;2、工作無計劃、無記錄,且消極怠工;3、無組織紀律觀念,上班時間在工廠閑逛、聊天,嚴重不遵守公司規(guī)章制度;4、傳播散布負能量,影響極壞;5、打擊報復下屬員工?!睘橛?,對王某優(yōu)給予解雇處理,并按當月原告王某優(yōu)實際出勤天數,扣除制作躺椅所使用的材料費用300元后發(fā)放當月工資647.83元。原告王某優(yōu)自2013年1月26日至2014年7月18日在被告中雅公司工作期間,除試用期和2014年7月份外,最低的月工資為2013年7月,實發(fā)工資3517元,最高的月工資為2014年2月,實發(fā)工資4399.94元。以上工資的組成部分包括崗位補助200元、餐費200元以及考勤工資和考核獎金。其中考勤工資的組成為:(基本工資1300元÷應出勤天數÷8小時)×200%×(加班天數×8小時+加班小時)+基本工資1300元。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實際工作一年七個月,在此期間未享受帶薪年假,被告中雅公司亦未支付應休未休年假工資。
本院認為,被告中雅公司于2013年2月21日批準發(fā)布、于2013年3月1日實施的《員工獎懲制度》是由中雅公司制定并發(fā)布實施的,中雅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制定該制度主體合法,此后通過組織員工培訓以對公司制度征求意見的方式對包括王某優(yōu)在內的員工進行了公示,且內容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政策規(guī)定,不違反公序良俗,不存在明顯不合理的情形,故該制度應屬有效。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處工作時應當遵守該制度,被告中雅公司亦能依據該制度對原告王某優(yōu)進行管理、處罰。為維護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我國《勞動法》第25條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且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六種情形,其中包括“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而對于如何判斷勞動者的行為是否屬于嚴重違紀,應當根據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并結合用人單位的行業(yè)特點和勞動者的具體工作崗位進行合理性判斷。本案中被告中雅公司開業(yè)投產不久,正處于聚集企業(yè)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秩序的關鍵時期,而原告王某優(yōu)擅自使用企業(yè)生產資料為自己制作用具,損公肥私,對公司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拒不完成,消極怠工,在企業(yè)內部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破壞了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其行為可以認定為達到嚴重程度。因此被告中雅公司對其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的規(guī)定,故對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被告中雅公司支付經濟賠償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被告中雅公司支付工作期間加班費的問題。被告中雅公司在庭審中已向本院提交了原告王某優(yōu)的上下班打卡記錄及員工考勤表,原告王某優(yōu)對該證據所證實的加班時間、被告已以基本工資為基數發(fā)放加班工資的事實無異議,雙方爭議的主要焦點在于原告王某優(yōu)加班工資基數應當如何確定。本案中原、被告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已明確約定原告王某優(yōu)的月基本工資為1300元,該標準不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而且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處工作時每月的工資組成部分:考勤工資、崗位補助、考核獎金、餐費,其中考勤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加班工資,其余部分均為用人單位可自行決定給付的福利,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以每月實發(fā)工資為計算基數沒有法律依據,因此在計算原告王某優(yōu)的加班工資時應當以其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為基數。對原告王某優(yōu)的此項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按前期的標準發(fā)放2014年7月份工資的訴訟請求。被告中雅公司在支付原告王某優(yōu)該月份工資時是以雙方約定的基本工資、原告王某優(yōu)實際工作的天數并扣除王某優(yōu)使用公司生產材料的價值,該計算方式符合雙方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約定,且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原告要求按前期標準發(fā)放7月份工資并且不能扣除使用的材料費300元,沒有事實、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支付應休未休年假工資的訴訟請求。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工作滿一年,應當享受5天的年休假。而休假權并非單純的私權利,而是一項社會權,用人單位應主動安排勞動者年休假,勞動者未提出申請的,不應視為自愿放棄年休假。故對原告王某優(yōu)的此項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具體金額本院將依據原告王某優(yōu)基本工資據實核算。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第(二)項 ?、第四十四條 ?第(二)項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第五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原告王某優(yōu)2014年7月份工資647.83元;
二、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原告王某優(yōu)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896.55元(1300元/月÷21.75天×300%×5天);
三、駁回原告王某優(yōu)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一、二項限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一次性履行完畢。
如未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00元,由原告王某優(yōu)負擔50元,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負擔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上訴費100元,款匯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能夠證明被告中雅公司單方面與原告王某優(yōu)解除勞動合同,對此本院予以采信,而對于是否屬于違法解除,本院將結合雙方當事人提交的其他證據予以認定。
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金山支行出具的客戶名稱為王某優(yōu),自2014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19日的銀行交易查詢單,以及被告中雅公司出具的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的工資表。擬證實原告王某優(yōu)前11個月的工資發(fā)放情況、加班的具體時間、工資構成情況及2014年7月份工資異常情況。
被告中雅公司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原告王某優(yōu)依據上述證據提出的加班工資計算方式有異議。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能夠證明原告王某優(yōu)工資發(fā)放的基本情況,對此本院予以采信;而對于是否計發(fā)了加班工資,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予以認定。
被告中雅公司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庭審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一、2014年7月24日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公司變更通知書》及同日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擬證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自2014年7月24日起,原湖北中雅包裝有限公司變更為湖北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現為本案的適格被告。
原告王某優(yōu)對上述證據無異議。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且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二、被告中雅公司于2013年3月21日批準發(fā)布的《員工獎懲制度》及2014年2月7日的培訓簽到表,2014年7月18日向原告王某優(yōu)送達的《辭退解雇通知書》。擬證實被告中雅公司解除與原告王某優(yōu)勞動合同的依據及已對原告王某優(yōu)就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了告知和公示,而且在原告王某優(yōu)違反上述制度的情況下,對其予以辭退。
原告王某優(yōu)對《員工獎懲制度》、《辭退解雇通知書》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對其進行處罰并未按照《員工獎懲制度》規(guī)定的程序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事由也未達到該制度中規(guī)定的“嚴重違紀行為”的程度。培訓簽到表上注明的時間為2014年2月7日,而王某優(yōu)入職的時間為2013年1月26日,該簽到表上簽到的時間亦前后混亂,因此不能證實被告中雅公司已向原告王某優(yōu)告知、公示了《員工獎懲制度》。
本院認為,被告中雅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是《員工獎懲制度》制定的合法主體,通過組織培訓的方式向員工公示告知并無不當,在進行培訓時簽到的順序上并未按先后時間順序排列并不能否認已進行公示告知,同時原告王某優(yōu)亦未提供證據證明該簽到表上的簽名不是其所書,故對上述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三、被告中雅公司的工資表復印件18頁、員工考勤表復印件25頁、考勤卡復印件6張,擬證實原告王某優(yōu)實際工作時間和加班情況,以及其已按相關規(guī)定支付了加班工資。
原告王某優(yōu)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中雅公司計算加班費時應以工資表中記載的加班時間為依據,以應發(fā)工資作為計算加班費的基數。
本院認為,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本院予以采信。至于計算加班費應以何為基數,本院將另外評判。
四、秦遵宏(男,1971年10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紅安縣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劉國志(男,1984年5月出生,漢族,湖北省武穴市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楊盛林(男,1985年1月出生,漢族,湖北省紅安縣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孫靜(女,1981年10月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被告中雅公司員工)、李金鷹(男,1986年8月出生,漢族,湖北省鐘祥市人,湖北中國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被告中雅公司采購部員工梁庚鋒、來京軍出具的證明材料。其中秦遵宏、劉國志、孫靜出庭作證。秦遵宏的證明主要內容為:2014年5月份,公司領導安排王某優(yōu)安裝新宿舍樓的電纜,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王某優(yōu)仍未進行。劉國志的證明主要內容為:2014年上半年王某優(yōu)利用公司的生產材料制作躺椅供其個人使用。楊盛林的證明主要內容為:1、王某優(yōu)在工作時間利用公司生產材料制作躺椅及刀具供其個人使用;2、拒不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3、在工作中亂指揮,致使燒壞燙邊機元器件;4、對工作不負責任,工作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利用職務排擠報復與其有矛盾的員工,并散布公司沒有前途等言論。孫靜的證明主要內容為:1、2014年5月份,公司領導安排王某優(yōu)安裝新宿舍樓的電纜,時間長達一個多月,期間公司領導多次督促,王某優(yōu)仍未進行;2、王某優(yōu)上班時間經常串崗。李金鷹的證明主要內容為:其在擔任中雅公司4號宿舍樓項目經理一職時,中雅公司領導安排王某優(yōu)安裝新宿舍樓的總配電柜,但王某優(yōu)拒不安裝,此后其找中雅公司領導協調,王某優(yōu)仍拒絕進行,最后此項工作由另一名水電學徒完成。梁庚鋒、來京軍的證明主要內容為:2014年6月12日車間放假,工程部機器檢修,工程部人員將歐式制袋機線路接反,造成控制器及電容燒壞,總損失為1675元。
原告王某優(yōu)認為:1、上述證人沒有在庭審前十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程序違法,其證人證言不能作為證據適用;2、上述證人除李金鷹外,均系被告中雅公司員工,與被告有利害關系,其證言不應采納;3、對機器設備的損失應由專門機構進行鑒定,不能僅憑被告公司采購部的工作人員證明。
本院認為,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是對提請證人出庭作證的一方當事人程序上的要求,本案被告中雅公司所提供的證人在庭審時均已到庭,并經本院許可當庭接受當事人的質詢,意即已取得本院許可,不存在程序違法的情形。證人秦遵宏、劉國志、楊盛林、孫靜、李金鷹的證言系其親身經歷,是對事件發(fā)生經過的客觀描述,相互之間能夠印證,其中秦遵宏、劉國志、楊盛林、孫靜雖系被告公司員工,但對于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工作時的情況也只有該公司工作人員知情,對公司內部人員的證言不能因其與中雅公司有人身依附關系而一概否定。故對其證言本院予以采信。
經過庭審對上述證據進行舉證、質證、認證,并結合雙方當事人當庭的陳述,本院審理查明如下事實:
2013年1月26日原告王某優(yōu)與被告中雅公司簽訂了一份《勞動合同》,合同約定:中雅公司聘用王某優(yōu)為其公司員工;王某優(yōu)同意在中雅公司生產部擔任電工的工作;工作地點為湖北省紅安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期限為2年;自2013年1月26日起至2015年1月25日止,其中前3個月為試用期;中雅公司每月向王某優(yōu)支付勞動報酬,基本工資為1300元。2014年2月7日被告中雅公司組織包括王某優(yōu)在內的員工進行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公司相關情況介紹及公司制度征求意見”。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處工作期間,利用公司的生產材料制作了一張?zhí)梢魏鸵话训毒?,供自己使用?014年5月份,被告中雅公司新宿舍樓主體工程完工,公司負責人安排原告王某優(yōu)配合宿舍樓承建方安裝該樓電網,王某優(yōu)在接到工作任務后遲遲不執(zhí)行,后經公司領導多次督促仍未執(zhí)行,最終此項工作在延遲十幾天后由被告中雅公司另一名員工完成。2014年6月份被告中雅公司進行日常生產設備檢修,原告王某優(yōu)作為公司工程部電工負責人安排、指揮下屬員工對一臺歐式制袋機進行檢修,在檢修過程中對下屬工作不聞不問,致使在連接電源時將零線、火線接反,燒壞機器,造成一定損失。此后被告中雅公司于2014年7月18日向原告王某優(yōu)下達了《辭退解雇通知書》,以原告王某優(yōu)因“1.工作不負責任,且拒絕完成上級安排的本職工作;2、工作無計劃、無記錄,且消極怠工;3、無組織紀律觀念,上班時間在工廠閑逛、聊天,嚴重不遵守公司規(guī)章制度;4、傳播散布負能量,影響極壞;5、打擊報復下屬員工?!睘橛?,對王某優(yōu)給予解雇處理,并按當月原告王某優(yōu)實際出勤天數,扣除制作躺椅所使用的材料費用300元后發(fā)放當月工資647.83元。原告王某優(yōu)自2013年1月26日至2014年7月18日在被告中雅公司工作期間,除試用期和2014年7月份外,最低的月工資為2013年7月,實發(fā)工資3517元,最高的月工資為2014年2月,實發(fā)工資4399.94元。以上工資的組成部分包括崗位補助200元、餐費200元以及考勤工資和考核獎金。其中考勤工資的組成為:(基本工資1300元÷應出勤天數÷8小時)×200%×(加班天數×8小時+加班小時)+基本工資1300元。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實際工作一年七個月,在此期間未享受帶薪年假,被告中雅公司亦未支付應休未休年假工資。
本院認為,被告中雅公司于2013年2月21日批準發(fā)布、于2013年3月1日實施的《員工獎懲制度》是由中雅公司制定并發(fā)布實施的,中雅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制定該制度主體合法,此后通過組織員工培訓以對公司制度征求意見的方式對包括王某優(yōu)在內的員工進行了公示,且內容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政策規(guī)定,不違反公序良俗,不存在明顯不合理的情形,故該制度應屬有效。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處工作時應當遵守該制度,被告中雅公司亦能依據該制度對原告王某優(yōu)進行管理、處罰。為維護用人單位的用工自主權,我國《勞動法》第25條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且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六種情形,其中包括“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而對于如何判斷勞動者的行為是否屬于嚴重違紀,應當根據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并結合用人單位的行業(yè)特點和勞動者的具體工作崗位進行合理性判斷。本案中被告中雅公司開業(yè)投產不久,正處于聚集企業(yè)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秩序的關鍵時期,而原告王某優(yōu)擅自使用企業(yè)生產資料為自己制作用具,損公肥私,對公司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拒不完成,消極怠工,在企業(yè)內部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破壞了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其行為可以認定為達到嚴重程度。因此被告中雅公司對其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的規(guī)定,故對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被告中雅公司支付經濟賠償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被告中雅公司支付工作期間加班費的問題。被告中雅公司在庭審中已向本院提交了原告王某優(yōu)的上下班打卡記錄及員工考勤表,原告王某優(yōu)對該證據所證實的加班時間、被告已以基本工資為基數發(fā)放加班工資的事實無異議,雙方爭議的主要焦點在于原告王某優(yōu)加班工資基數應當如何確定。本案中原、被告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已明確約定原告王某優(yōu)的月基本工資為1300元,該標準不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而且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處工作時每月的工資組成部分:考勤工資、崗位補助、考核獎金、餐費,其中考勤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加班工資,其余部分均為用人單位可自行決定給付的福利,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以每月實發(fā)工資為計算基數沒有法律依據,因此在計算原告王某優(yōu)的加班工資時應當以其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為基數。對原告王某優(yōu)的此項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按前期的標準發(fā)放2014年7月份工資的訴訟請求。被告中雅公司在支付原告王某優(yōu)該月份工資時是以雙方約定的基本工資、原告王某優(yōu)實際工作的天數并扣除王某優(yōu)使用公司生產材料的價值,該計算方式符合雙方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約定,且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原告要求按前期標準發(fā)放7月份工資并且不能扣除使用的材料費300元,沒有事實、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王某優(yōu)要求支付應休未休年假工資的訴訟請求。原告王某優(yōu)在被告中雅公司工作滿一年,應當享受5天的年休假。而休假權并非單純的私權利,而是一項社會權,用人單位應主動安排勞動者年休假,勞動者未提出申請的,不應視為自愿放棄年休假。故對原告王某優(yōu)的此項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具體金額本院將依據原告王某優(yōu)基本工資據實核算。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第(二)項 ?、第四十四條 ?第(二)項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第五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原告王某優(yōu)2014年7月份工資647.83元;
二、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原告王某優(yōu)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896.55元(1300元/月÷21.75天×300%×5天);
三、駁回原告王某優(yōu)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一、二項限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一次性履行完畢。
如未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00元,由原告王某優(yōu)負擔50元,被告中雅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負擔50元。
審判長:陳峰
審判員:程軍華
審判員:夏篤華
書記員:劉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