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文琥,河北雙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被告:衡水中瑞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衡水市桃城區(qū)中心街商貿中心A座1-3層1號。
法定代表人:鄒松濤,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建設,河北中衡誠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衡水中瑞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中瑞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文琥,被告王某、中瑞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建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王某給付原告借款70萬元,并從2016年3月1日起至借款付清之日止,以70萬元為本金,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被告中瑞公司在抵押財產范圍內承擔擔保責任;2、本案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王某曾向原告借款160萬元,雙方約定為按月利率2%支付利息,償還部分利息后,至2016年3月1日,被告王某尚欠原告借款80萬元,并給原告寫下借條。之后原告向被告王某催要借款,被告王某給付10萬元后,由于不能繼續(xù)償還,原告與被告王某、中瑞公司于2016年10月31日達成還款協議。協議約定:被告中瑞公司自愿將位于饒陽縣中央花園小區(qū)1棟1單元1704號、2單元1703號房產及地下1號車位作為擔保抵押給原告,如被告王某在2016年12月31日前不能償還70萬元借款,原告有權將上述抵押財產按市場價格出售用于償還原告的借款,不足70萬元,被告王某繼續(xù)承擔償還責任?,F約定的還款期限已過,被告王某沒有償還借款,被告中瑞公司也不同意將房產出售。多次交涉未果,故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王某、中瑞公司辯稱:一、被告承認向原告借款,但沒有約定利息,雙方2016年10月31日簽訂的協議書也確認被告僅償還原告70萬元。原告主張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二、被告在2017年1月26日償還原告3萬元,該數額應當從70萬元中予以扣除。
本院經審理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與被告王某經人介紹認識,被告王某向原告借款160萬元,原告同意出借,雙方達成的口頭借款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成立,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被告王某認可原告向其提供了160萬元的借款的事實,原告已經履行了出借義務,但被告未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已構成了違約。二被告對原告提供2016年3月1日被告王某給原告出具的借條、2016年10月31日原告與二被告達成的協議書以及原告卡號為62×××10銀行卡的交易明細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故本院對以上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原告對二被告提供的2017年1月26日原告書寫的收條真實性沒有異議,且承認收到被告王某給付的現金3萬元,故本院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根據原告提供的銀行卡交易明細以及被告王某的自認可以證明至2016年6月份被告王某欠原告借款本金160萬元的事實,之后被告王某通過劉彩珍的銀行賬戶于2015年1月4日、2015年3月31日、2015年12月6日分別償還原告20萬元、60萬元、10萬元,2014年6月份至2015年3月份被告王某按月通過劉彩珍的銀行賬戶向原告銀行賬戶內支付3.2萬元,另被告王某通過劉彩珍的銀行賬戶于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2日、2015年7月1日分別向原告支付三筆1.6萬元,后于2015年8月30日支付0.8萬元,2015年10月1日向原告支付1.2萬元,根據原告的自認,2015年1月4日、2015年3月31日、2015年12月6日被告王某分別償還原告20萬元、60萬元、10萬元系對本金的償還,其余打款系給付的利息,截止至2015年12月6日被告王某尚欠原告借款本金70萬元,鑒于被告王某認可至2016年10月31日欠原告借款本金70萬元,與原告的上述自認不矛盾,故本院對以上事實予以確認。根據2016年10月31日原告與二被告達成的協議書中內容可知被告王某承諾于2016年12月31日償還拖欠原告的70萬元,但被告王某再次違約,現原告要求被告王某償還借款,合法合理,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借款本金數額,二被告辯稱2017年1月26日給付原告的現金3萬元系本金,但原告主張系利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被告王某于2017年1月26日償還的該筆欠款應用于抵充利息,故對二被告的該項抗辯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王某欠原告借款本金數額應為70萬元。關于利息,原告主張與被告王某口頭約定借期內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二被告辯稱未約定利息,但是根據原告卡號為62×××10銀行卡的交易明細顯示,2014年6月份至2014年12月份被告王某按月通過劉彩珍的銀行賬戶向原告銀行賬戶內支付3.2萬元,另在2015年1月4日償還原告20萬元本金后,自2015年1月份至3月份按月向原告支付2.8萬元,在2015年3月31日償還原告60萬元本金后分別于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2日、2015年7月1日分別向原告支付利息三筆1.6萬元,綜合以上情況可以推定被告王某每月按年利率24%向原告支付利息的事實,故對二被告的該項抗辯本院不予支持,應認定原告與被告王某之間的借款口頭約定了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故對原告關于借款利率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原告主張自2016年3月1日起以70萬元為本金,年利率24%計算利息至本息付清之日止,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但該利息應扣除被告王某于2017年1月26日已償還的3萬元。被告中瑞公司在2016年10月31日三方簽訂的協議書中簽字并加蓋公章,承諾將其位于衡水市饒陽縣中央花園的1棟1單元1704樓、1棟2單元1703樓、地下車位1號作擔保抵押給原告,用于清償被告王某欠原告的70萬元借款,以上房產及車位實際未辦理抵押登記,故原告對該房產不享有抵押權,但該份協議書中被告中瑞公司對被告王某所負70萬元債務的擔保意思真實、明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獨立于物權變動的結果行為,該房產和車位雖未辦理抵押登記,但不影響合同的效力,該協議書能夠表明被告中瑞公司的擔保范圍應以上述房產和車位價值為限。又鑒于協議書未注明保證責任方式,故應認定被告中瑞公司對70萬元借款本金承擔連帶責任保證。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三十三條、第四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王某某借款本金70萬元,并支付利息(利息計算方式:自2016年3月1日起以70萬元為本金,年利率24%計算至本息付清之日止,該利息總額需扣除被告王某已償還的3萬元);
二、被告衡水中瑞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其名下位于衡水市饒陽縣中央花園的1棟1單元1704樓、1棟2單元1703樓房產以及1號地下車位為限為上述借款本金70萬元承擔連帶給付責任,被告衡水中瑞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給付責任后,有權向被告王某追償。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2500元,簡易程序減半收取為6250元,保全費4520元,由被告王某、衡水中瑞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或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劉楚月
書記員: 杜晶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