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
委托代理人羅漢衛(wèi),河北百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葉某。
被告劉某某。
原告王某訴被告葉某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畢海波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委托代理人羅漢衛(wèi)、被告葉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12月30日,被告葉某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載明:“今借王某現(xiàn)金柒萬元整,限期6個月,每月利息1400,壹仟肆佰元整。借款人:葉某××2013年12月30日”。
原告稱,2013年12月份因為二被告經(jīng)營無限極產(chǎn)品,借款的時候原告和葉某是朋友關系,原告不認識劉某某,葉某向原告借款進行經(jīng)營無限極產(chǎn)品,2013年12月30日原告和他丈夫從銀行取了70000元現(xiàn)金,交給了被告葉某,葉某在銀行給原告出具了《借條》一份,該筆款項是被告劉某某和葉某共同借的,后來劉某某和葉某償還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0月份的借款的利息8000元,本金一直沒有償還。要求二被告償還借款70000元并自2015年11月1日起至實際履行之日止按照月息2分支付利息。
原告提交:2013年12月30日提交《借條》一份;原告丈夫夏海東在民生銀行取款70000元的《個人賬戶對賬單》一份,證明借款的時間和數(shù)額。被告葉某對《借條》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個人賬戶對賬單》真實性無法認定,但我確實替劉某某收了七萬元。
被告葉某稱,我和原告去銀行存錢,她說利息不多找不到合適的人借出去,我告訴她劉某某我的朋友要用錢,她說你問問她兩分利對方能不能接受,我當時打電話問了劉某某,她說能接受,我就跟原告說你如果愿意就把錢借給她,當時劉某某在盧龍,讓我?guī)退龑憘€借條,第二天她會盡快把她的身份證復印件和房本復印件作為抵押給到原告,她們二人商定好如何還利息,利息還到原告的賬戶上,從借款日開始一直由劉某某償還利息,我沒有還過一分利息,2016年1月26日原告因病住院說交不起住院費,作為朋友我匯款給她8000元,作為原告住院的費用,不是利息,微信中說的很清楚這不是我還她的錢,因為我不欠原告錢,是因為我在意我們的情誼給她的錢,原告并沒有說這是我還的利息,我多次幫原告到劉某某的父母家中帶朋友去幫她追討劉某某的欠款,原告也很清楚劉某某承認這筆錢是她用的,也答應要還款,我一直積極努力的幫原告追討。借款利息一直都由劉某某償還,還多少不清楚。
被告葉某未提交任何證據(jù)。
被告劉某某未到庭參加訴訟,其放棄當庭陳述、舉證、質(zhì)證的權(quán)利。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及相應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被告葉某對向原告出具《借條》,并收到原告提供的借款70000元沒有異議,其辯解稱劉某某是借款人,只是幫劉某某給原告寫了借條,把收到借款全部交給了劉某某,其不是借款人,但未提交任何證據(jù),不予采信,被告葉某應償還原告借款。原告主張被告劉某某是共同借款人,被告劉某某未到庭參加訴訟,其放棄當庭陳述、舉證、質(zhì)證的權(quán)利,被告劉某某亦應償還原告借款。原告要求被告自2015年11月1日起至實際履行之日止,按照月息2%支付利息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葉某、被告劉某某償還原告王某借款70000元,并自2015年11月1日起至實際履行之日止,按照月息2%支付利息。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上述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50元,減半收取,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畢海波
書記員:尚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