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宜昌市夷陵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蔣紅,湖北新世界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儀征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覃小漁,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國輝,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退還原告合作投資款人民幣1265000元,并賠償原告全部投資款的貸款利息;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2年5月2日,原告與被告雙方約定:自2012年5月5日起至2013年1月5日,由原告投資250萬用于合作磷礦石購銷經營,但原告不參與經營,并在合作期滿有權要求被告返還投資資金。被告每月分配給原告投資資金2%的利潤。至2012年12月15日,原告向被告所指示的出售磷礦石單位投資人民幣1265000元,而被告購得磷礦石并銷售后,既沒有給付原告利潤,也沒有按約支付工資,合作期未屆滿雙方因被告的違約沒有繼續(xù)合作經營,被告至今沒有返還原告全部投資款。原告于2014年8月因借款糾紛起訴時,曾向被告主張該1265000元權利,被告托詞該款項是打給被告購磷礦石相對方的柴林公司的出納個人,與被告無關。無奈原告后又起訴柴林公司及其出納返還不當?shù)美?,法院已依法駁回原告全部訴請,認為原告系為被告支付了購貨款,且柴林公司已向被告發(fā)出了磷礦石。據此,原告只能依雙方合作合同,再次請求被告依法返還原告投資款及其貸款利息。原告認為,被告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而致原告遭受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被告的過錯導致原告損失,應由被告返還原告全部投資款并承擔其全部貸款利息損失。被告陳某某辯稱,1、原告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按照協(xié)議約定2013年1月5日合作期滿,本次以合同糾紛起訴陳某某,已經超過法定訴訟時效。2、本案中的合同名為“合作經營”,實為民間借貸。該合同條款約定:甲方陳某某負責具體經營并承擔虧損,每月固定分配乙方王某某投資金額2%的利潤。合作期滿乙方王某某有權要求返還投資資金250萬元。原告為確保資金用途,防止資金風險,所以協(xié)議約定資金由原告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北美峰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賬面管理,并委派人員在貨場監(jiān)管。根據上述約定,可以認定原、被告并非合作經營、共同投資、共擔利潤和風險,而是約定月息2%的借貸,且原告在另一案中提交的原、被告2012年5月2日簽訂的一份合作協(xié)議中約定的利潤則是每月15萬元,實際上就是月利率高達6%的借貸。原告稱“被告既未向給付原告利潤,也未按月支付工資”純屬無理取鬧。所謂的利潤就是借款利息,已經在雙方之后的民間借貸訴訟中解決。該協(xié)議的簽訂地、履行地均在宜昌市××區(qū),興山峽口鎮(zhèn)僅為陳某某調運中轉礦石的地點,經營活動與原告無關,事實是原告請被告幫忙增加公司流水,故被告購磷礦資金通過原告開辦的美峰公司走賬。3、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及所有資金往來已經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判決,原告系重復起訴。2014年8月19日,原告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將陳某某訴至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將二人自2012年5月23日之后的雙方借款還款以及相關資金往來進行了核實并作出判決,認定的王某某提供證據表明:“截止2014年5月31日,陳某某共欠王某某567萬元,系歷年借款及其他投資所形成,之前的所有字據及憑證雙方已當面銷毀?!鄙鲜鲎C據表明二人之間的所有借款投資均已清算核對并通過法院判決,原告提起本次訴訟系虛假重復起訴。4、本案中的1265000元已經在興山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判決,原告系重復起訴。被告于2012年4月9日即通過儀征中天化工有限公司向美峰公司匯款41萬元。本合作協(xié)議簽訂前后,陳某某向柴林公司購磷礦石的貨款均匯入美峰公司或原告指定賬戶后再轉入柴林公司。原告并未以合同當事人的身份與柴林公司發(fā)生往來并進行結算。本訴中的1265000元系原告按照被告陳某某指示向柴林公司匯款,應與被告陳某某之間結算。原告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于2016年1月又以柴林公司不當?shù)美麨橛稍V至興山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此款應由王某某與陳某某之間結算,與柴林公司無關,遂作出(2016)鄂0526民初253號民事判決?;谏鲜鍪聦?,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訴訟費用由原告承擔。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原告王某某提供如下證據:1、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于2012年5月2日簽訂的《合作經營協(xié)議》,用于證明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簽訂合作經營協(xié)議及雙方合作的期限和權利義務。2、“2012年8月22日開戶銀行為中國工商銀行、貸戶名為羅鴻燕的個人業(yè)務憑證”、“2012年12月15日付款人為王某某、收款人為羅鴻燕的湖北銀行通用憑證”以及譚士喜的證明,用于證明原告王某某向柴林公司出納羅鴻燕支付126.5萬元購貨款的情況。3、本院(2016)鄂0526民初253號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興山柴林礦業(yè)有限公司、羅鴻燕、第三人陳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民事判決書、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書,用于證明126.5萬元購貨款沒有辦理結算。被告陳某某提供如下證據:1、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書、本院(2016)鄂0526民初253號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興山柴林礦業(yè)有限公司、羅鴻燕、第三人陳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民事判決書,用于證實原告起訴的126.5萬元已經由法院審理認定原、被告之間的往來關系,與柴林公司無關;同時證明原、被告之間的所有借貸及投資往來已經法院依法審理判決。2、2014年5月31日欠款人為陳某某、債權人為王某某、擔保人為宜昌嘉儀港務有限公司、儀征中天化工有限公司的欠條及相關證據、匯款的相關憑證,用于證明這些證據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中進行了舉證、質證、認證,原、被告之間的所有借貸、投資往來已經對賬認可,原告起訴的126.5萬元也包含在原、被告之間的此次對賬中。經過質證,(1)、對原告王某某當庭提交的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于2012年5月2日簽訂的《合作經營協(xié)議》,被告陳某某提出異議,認為該證據涉嫌偽造。經審查,該協(xié)議第四條第一項的表述為:“利潤分成:乙方投資500萬元,甲方每月分配乙方投資金額的2%?!倍嫱跄衬吃冢?016)鄂0526民初253號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興山柴林礦業(yè)有限公司、羅鴻燕、第三人陳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于2016年8月9日庭審中提交的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于2012年5月2日簽訂的《合作經營協(xié)議》,協(xié)議第四條第一項的表述為:“利潤分成:乙方投資250萬元,甲方每月分配乙方利潤15萬元。”兩份合作經營協(xié)議均系原告王某某在兩個不同的案件中當庭提交,雖能證實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有合作融資借款行為,但其內容不一致,且原告當庭提交的合作協(xié)議的內容與原告主張的事實相互矛盾,其真實性存在疑問,原告王某某的訴訟代理人當庭未能作出合理解釋,因而本院不予采信;(2)、原告王某某當庭提交的“2012年8月22日開戶銀行為中國工商銀行、貸戶名為羅鴻燕的個人業(yè)務憑證”、“2012年12月15日付款人為王某某、收款人為羅鴻燕的湖北銀行通用憑證”以及譚士喜的證明,結合已生效的本院(2016)鄂0526民初253號民事判決書及原、被告雙方當庭陳述,可以證實原告王某某分別于2012年8月22日、2012年12月15日兩次為被告陳某某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儀征中天化工有限公司預付購買磷礦石貨款1265000元,對于上述證據予以采信;(3)、原告王某某當庭提交本院(2016)鄂0526民初253號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興山柴林礦業(yè)有限公司、羅鴻燕、第三人陳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民事判決書、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書,均系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被告陳某某也當庭提交,可直接予以認定;(4)、被告陳某某當庭提交“2014年5月31日欠款人為陳某某、債權人為王某某、擔保人為宜昌嘉儀港務有限公司、儀征中天化工有限公司”之欠條及相關證據,該系列證據已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中進行了舉證、質證、認證,本院予以認定。對原、被告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原、被告有異議的證據,本院結合當事人陳述綜合認定本案的事實。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之間經濟往來頻繁。2012年5月2日,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簽訂合作經營協(xié)議,雙方約定了權利、義務及利潤分成、虧損分擔。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王某某多次替被告陳某某支付購貨款。后雙方因債務問題發(fā)生矛盾,原告王某某曾訴至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18日作出(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判由被告陳某某清償原告王某某4938802.74元及至本息清償之日止的利息。之后原告王某某于2016年6月21日向本院提起不當?shù)美V,要求被告興山柴林礦業(yè)有限公司、羅鴻燕及第三人陳某某共同返還1265000元,本院于2016年11月3日作出(2016)鄂0526民初253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原告王某某于2017年1月16日再次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陳某某返還合作投資款人民幣1265000元,并支付貸款利息。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2017年1月1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由審判員胡軍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李忠、人民陪審員萬直參加的合議庭,于2017年3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蔣紅,被告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覃小漁、朱國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雖然于2012年5月2日簽訂合作經營協(xié)議,但根據合作經營協(xié)議內容,原告王某某并不參與經營,只是投資資金,其合作經營實質是被告陳某某向原告王某某融資借款,因而本案是民間借貸糾紛。本案爭議焦點:一是原告起訴的126.5萬元是否包含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之中的問題;二是原告的起訴是否已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三是原告的起訴是否屬于重復訴訟的問題。一、根據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認定,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之間經濟往來頻繁,2014年5月31日,被告陳某某向原告王某某出具欠條一份,約定截止2014年5月31日,被告陳某某累計欠原告王某某567萬元,并注明“上述資金系歷年的借款及其他投資所形成,對上述欠款事實的真實性及數(shù)額雙方無任何異議。之前所有字據及憑證雙方已當面予以銷毀?!睂τ谇窏l的真實性,被告陳某某在該案中提出異議,(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已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作出了認定,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從該欠條反映,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已于2014年5月31日對歷年的借款及其他投資進行了結算,并由宜昌嘉儀港務有限公司、儀征中天化工有限公司進行擔保,共同承擔連帶還款責任。之后,在(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案件審理過程中,經原告王某某核算后確認截止到2014年5月31日,被告陳某某仍欠原告王某某本金4789787.14元,利息149015.6元,合計4938802.74元。由此,可以認定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已無其他資金往來沒有結算。原告王某某當庭提交“2012年8月22日開戶銀行為中國工商銀行、貸戶名為羅鴻燕的個人業(yè)務憑證”、“2012年12月15日付款人為王某某、收款人為羅鴻燕的湖北銀行通用憑證”用于證實被告陳某某尚欠1265000元,但這兩份資金往來憑證均發(fā)生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且只能反映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之間的資金往來情況,而不能證實至今被告陳某某尚下欠原告王某某1265000元的事實。原告王某某稱,從資金往來時間來看,(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不包括2012年8月22日、2012年12月15日兩筆資金往來,缺乏證據支持,且原告當庭陳述,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之間的資金往來也沒有相應的財務憑證,無法重新審核計算;因此,原告王某某提交的證據,不足于證實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之外,被告陳某某尚下欠原告王某某1265000元。二、關于訴訟時效問題。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于2012年5月2日簽訂的合作經營協(xié)議,約定合作經營期限自2012年5月5日起至2013年1月5日止,但自2013年1月5日后雙方仍有大量資金往來。雙方于2014年5月31日對歷年的借款及其他投資進行了結算,對還款期限重新進行了約定。之后,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因債務問題經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18日作出(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原告王某某2016年曾起訴與被告興山柴林礦業(yè)有限公司、羅鴻燕、第三人陳某某不當?shù)美?,本院?016年11月3日作出(2016)鄂0526民初253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后原告王某某以在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民事判決之外,被告陳某某尚下欠原告王某某1265000元,不斷主張權利,并于2017年1月16日再次提起訴訟,未超過訴訟時效。三、關于是否屬于重復訴訟問題。本案是原告王某某起訴要求被告陳某某退還合作投資款1265000元,并賠償原告全部投資款的貸款利息。而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宜昌中民一初字第00337號案件當事人還有被告宜昌嘉儀港務有限公司、儀征中天化工有限公司,且兩個案件的訴訟標的也不相同,因此本案訴訟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關于認定重復起訴的相關規(guī)定,不構成重復起訴。綜上,原告王某某起訴要求被告陳某某退還合作投資款1265000元,并賠償原告全部投資款的貸款利息的訴訟請求,因其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對被告陳某某提出原告王某某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不予支持;對被告陳某某提出原告王某某的起訴屬于重復起訴的抗辯理由不予支持。本案經本院主持調解未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185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