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獻縣光軍試模廠,住所地獻縣。經(jīng)營者:何光軍,男,漢族,1974年12月出生,住獻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世兵,河北林風(fēng)律師事務(wù)所律師。被告: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豐臺區(qū)。法定代表人:劉本法,職務(wù):董事長。
獻縣光軍試模廠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依法判令被告給付租賃費193200.42元,并承擔違約金30000元;2、判令被告返還價值493844元的租賃器材或等同價款;3、未退還租賃物按每日租金645.75元延算至給付之曰止;4、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興達公司于2016年7月18日簽訂《財產(chǎn)租賃合同》,由原告提供鋼管、扣件、跳板等建筑器材,被告給付租金。合同約定了雙方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租金的計算方式、違約責任等,簽訂合同后,原告依照約定全面履行了提供建筑器材的義務(wù)。截止到目前,尚欠原告租賃費193200.42元,有價值493844元的建筑器材未退還。被告拖欠租賃費的行為已構(gòu)成違約,依照合同約定,被告理應(yīng)承擔巨額違約金,原告自愿將違約金調(diào)整至30000元。以上費用經(jīng)催要,被告未能給付,無奈求助法律幫助解決,望依法判如所請。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未作答辯。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被告興達公司未出庭應(yīng)訴也未提供證據(jù)。為證明自己的訴訟主張,原告提供《財產(chǎn)租賃合同》,并提供送貨單及退貨單。
原告獻縣光軍試模廠(以下簡稱光軍試模廠)與被告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達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9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獻縣光軍試模廠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世兵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財產(chǎn)租賃合同》承租方處蓋有“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印章,并有沈連江簽字。庭審中原告稱,案涉工程所在地為牡丹江市,合同于牡丹江市簽訂,“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印章系沈連江在牡丹江市加蓋。現(xiàn)原告不能提供興達公司委托沈連江與其簽訂租賃合同的委托證明,也不能證明沈連江系興達公司工作人員,不能證明《財產(chǎn)租賃合同》中加蓋的“北京中成興達建筑有限公司”印章系興達公司所有。庭審中原告稱,《財產(chǎn)租賃合同》簽訂后,承租方給付押金10000元,原告不能證實該押金系興達公司所付,也不能證實因《財產(chǎn)租賃合同》興達公司向其支付過相應(yīng)款項的相關(guān)證據(jù)?,F(xiàn)原告提供證據(jù)不能證實,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租賃合同關(guān)系,也不能證實興達公司對原告的訴訟主張應(yīng)承擔相應(yīng)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原告應(yīng)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對原告的訴訟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970元,由原告獻縣光軍試模廠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榮金輝
審判員 張冬梅
審判員 尹洪利
書記員:魏建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