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住所地獻縣。投資人:李占華,男,漢族,1963年7月出生,住河北省滄州市獻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龍一明,湖南木楓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瀘州市。法定代表人:余效國,職務: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晏繼光,男,漢族,1965年3月出生,住四川省營山縣,系該公司職員。追加被告:蒙昌某,男,漢族,1974年8月出生,住重慶市合川市。
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共向原告支付自2013年11月30日起至2017年3月27日止所欠租金共計527841.95元,并支付自2017年3月28日起至實際歸還全部租賃器材之日止的后續(xù)租金;2.判令解除原告與兩被告簽訂的《建筑器材租賃合同》,并判令兩被告歸還原告租賃器材鋼管16367.5米、扣件13228套、頂托851套、底座176套,兩被告不予歸還或歸還不足的,則按照鋼管15元/米、扣件5元/套、頂托12元/套、底座15元/套的價格予以賠償;3.判令兩被告共同向原告支付自2014年6月16日起至2017年3月27日止的違約金共計人民幣151545.87元,并支付自2017年3月28日起至欠款全部付清之日止的后續(xù)違約金(合同約定日率3‰,原告自愿調整為日率0.5‰計算);4.判令被告承擔原告進行訴訟所支出的律師費50000元;5.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及為進行訴訟保全擔保所花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簽訂建筑材料租賃合同。合同約定:被告承建嵐皋溫泉旅游城工程,租用原告建筑器材,租金收取標準為鋼架管每米每天0.009元、扣件每套每天0.008元、頂托28*500型每套每天0.03元、頂托30*700型每套每天0.04元,并對租金的計算與交納、雙方的責任以及爭議的解決方式等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原告即嚴格按合同約定提供建筑器材,認真履行合同,但被告卻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租金等費用。截至2017年3月27日止,被告尚需依約支付租金合計527841.95元。另外需賠償原告租賃器材鋼管16367.5米、扣件13228套、頂托851套、底座176套,共計價值324504元。另,被告拖欠原告租金的行為已構成違約,應依約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原告為進行訴訟程序,所花費的律師費50000元,根據(jù)合同約定,應由敗訴方承擔。綜上,被告累計應支付原告款項共計人民幣1053891.82元,并應向原告支付自2017年3月28日起到欠款全部還清之日止的后續(xù)違約金。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辯稱:1.涉案工程不是我公司施工,我公司沒有簽訂合同的行為;2.追加被告的答辯狀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其內容表述的意思是他們與佳成公司簽訂協(xié)議,不是其本人所簽,是別人代寫的,是偽造的協(xié)議,我方認為此協(xié)議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3.涉案項目工程與我公司沒有關系,是前期意向用過我們公司,不是真正意義上承建,但是我們公司早就撤出。蒙昌某向本院提交了書面答辯意見辯稱:2013年12月15日我與被告瀘州十建公司簽訂《中國嵐皋溫泉旅游城開發(fā)項目一期別墅施工勞務分包合同》后,便組織、帶領民工在被告瀘州十建公司承包的嵐皋縣龍爪子花園洋房建設項目,為其修建別墅提供勞務。期間瀘州十建公司與原告簽訂《建筑器材租賃合同》租用原告的鋼管、扣件、頂托等建筑器材用于該項目的工地,蔣小兵作為勞務分包合同的合伙人之一在該合同瀘州十建公司代理人欄上簽我的名字,實屬未經(jīng)我本人同意,就簽上了我的名字,到現(xiàn)在我才知道,客觀上租賃的建筑器材的確是用于瀘州市十建公司項目工程的工地。我作為勞務分包合同的相對人,負責為瀘州十建公司承建的工程提供勞務,根據(jù)勞務承包合同的約定,我已于2014年8月即該工程項目停工前,結清租用上述建筑器材的全部租金。在勞務分包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由于瀘州十建公司不具備相應的建筑資質,涉案項目工程的業(yè)主變更為四川省華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華昌公司承接了瀘州市十建公司的權利義務,成為涉案項目工程的新業(yè)主,由于華昌公司承建的涉案項目工程資金鏈斷裂,拖欠農民工工資,涉案項目工程在建途中被迫停工,租賃的建筑器材無法拆除,才導致本案糾紛發(fā)生。綜上,首先我不是《建筑器材租賃合同》的合同相對人,該租賃合同上有瀘州十建公司法人印章,也是別人簽的我的名字。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原、被告(包括追加被告)之間是否存在租賃關系?如存在,被告欠原告租金數(shù)額?未退租賃物名稱、數(shù)量以及如何折價?2.如存在租賃關系,被告是否構成違約?如何承擔違約責任?3.律師費5萬元應否由被告承擔?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原告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圍繞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建筑器材租賃合同一份,擬證實原告與被告簽訂建筑器材租賃合同,約定被告因承建嵐皋溫泉旅游城工程,租用原告的建筑器材,合同對原、被告雙方的責任、解決糾紛的方式、器材的價格、租金等進行了約定;2、租金核算表28張,擬證實合同的履行情況、收發(fā)貨情況及欠款情況。截止2017年3月27日,被告尚欠原告租金527841.98元。未退還的器材有鋼管16367.5米、扣件13228套、頂托851套、底座176套,按原合同約定價格計算,在租租賃物價值324504元。租金結算表簽字人員是合同的指定人員;3、委托代理合同及收據(jù),擬證實原告因本案花費律師費5萬元;4、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申請表一份;5、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6、施工標志牌2張;第4、5、6份證據(jù)擬證實中國嵐皋溫泉旅游城開發(fā)項目的承建單位是本案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發(fā)表了如下質證意見:1、對于原告提交的租賃合同,該合同前面抬頭寫的是四川省鹽亭縣大地勞務有限責任公司,我方瀘州公司寫到后面,是后來添加的,不符合簽合同的慣例;且合同里蒙昌某的簽名是虛假的,我公司沒有此人;根據(jù)追加被告答辯,蒙昌某的簽字是別人幫他寫的。綜上,合同是偽造的,和我公司沒有關系;2、對于原告提交的租金結算清單,里面的產品數(shù)量不是我公司使用的,里面的貨物與我公司無關;3、對于原告提交的委托代理合同及收據(jù),該合同是原告方私自決定的,我方不發(fā)表意見;4、對于原告提交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申請表,原告想要證明該項目是瀘州公司承建的,我方對其予以否認,因為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申請表不具有法律效力,若想證明工程是誰承建的需要施工許可證,原告提交的申請表不能作為依據(jù);5、對于原告提交的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也不能證明是我方承建了該工程,具體要以中標通知書為準;6、對于原告提交的兩張照片,原因是一開始想用我公司進行施工,后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不能證明我方在此施工。綜上,證據(jù)4、5、6與我公司沒有關系。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蒙昌某在法定期限內未向本院提交相關證據(jù)。根據(jù)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及當庭陳述查明如下事實:原告與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30日簽訂《建筑器材租賃合同》,該合同出租方(甲方)為本案原告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承租方為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嵐皋溫泉旅游城開發(fā)項目建筑安裝工程項目部。該合同約定了租賃物品種、租賃單價、丟失賠償價格、違約責任等條款。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被告提供鋼管、扣件等租賃物資供被告施工使用,截止到2017年3月27日,共計產生租金534628.59.元,原告主張被告支付了部分租金,尚欠527841.95元未支付。未退租賃物鋼管16367.5米、扣件13228套、頂托851套、底座176套,上述租賃物依合同約定賠償價格鋼管每米15元,扣件每套5元,頂托每套12元,底座每套15元,共計折價324504.5元。截止目前,被告仍繼續(xù)使用未退租賃物,按合同約定租金單價每天共計產生285.7元的租金,現(xiàn)原告主張后續(xù)日租金標準285元每天。根據(jù)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第七條約定:“乙方應按月度交付租金,于每月十五號將應交付租金交付清結,乙方應按時繳納租金,未按時繳納的,每逾期一天,按應繳租金的3‰加收違約金至繳清之日止?!痹摋l款約定了違約責任,現(xiàn)原告主張自2014年6月16日起至2017年3月27日止的違約金共計151545.87元,并主張被告支付自2017年3月28日起至租金全部付清之日止的后續(xù)違約金(違約金以所欠租金為本金,利率合同約定為每日千分之三,原告自愿調整為每日萬分之五計算)。
原告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與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5日作出(2017)冀0929民初2047號民事判決,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不服,提起上訴,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9月6日作出(2017)冀09民終4524號民事裁定,撤銷本院(2017)冀0929民初2047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于2017年10月12日立案后,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12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委托訴訟代理人龍一明、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晏繼光到庭參加訴訟,追加被告蒙昌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30日簽訂《建筑器材租賃合同》一份,有原告提交的租賃合同予以證實。該合同出租方(甲方)處蓋有原告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印章,并有委托代理人任玉峰的簽字,承租方(乙方)處蓋有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中國嵐皋溫泉旅游城開發(fā)項目建筑安裝工程項目部印章,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庭審中認可其公司曾成立過該項目部,故該合同是原、被告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屬有效合同,依法受法律保護。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被告提供了鋼管、扣件等租賃物資供被告使用。截止到2017年3月27日,共計產生租金534628.59.元,原告主張被告支付了部分租金,尚欠527841.95元未支付,被告應當給付原告。未退租賃物鋼管16367.5米、扣件13228套、頂托851套、底座176套,被告應當返還原告,如逾期不能返還,依合同約定賠償價格鋼管每米15元,扣件每套5元,頂托每套12元,底座每套15元,共計折價324504.5元予以賠償。上述未退租賃物每日產生租金285元,被告應當繼續(xù)給付,自2017年3月28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租金,構成違約,依法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原告主張151545.87元違約金及后續(xù)違約金過高,本院依法予以調整,違約金以所欠租金527841.95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逾期貸款利率的1.3倍計算,自2017年3月28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最高不得超過15萬元。原告主張由被告承擔原告委托律師的費用,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中國嵐皋溫泉旅游城開發(fā)項目建筑安裝工程項目部為被告公司內設機構,因其不具有法人資格,故因該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應當由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被告蒙昌某辯稱合同上的簽名不是其書寫,因合同上加蓋了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公司中國嵐皋溫泉旅游城開發(fā)項目建筑安裝工程項目部印章,依據(jù)該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不應由合同簽訂人承擔,故被告蒙昌某不承擔給付義務。綜上所述,原告要求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給付租金及后續(xù)租金、違約金、返還未退租賃物的主張,依法予以支持。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租金,構成違約,該租賃合同依法應予解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與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30日簽訂的租賃合同;二、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支付租金527841.95元及后續(xù)租金,后續(xù)租金以每日285元標準自2017年3月28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三、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返還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租賃物鋼鋼管16367.5米、扣件13228套、頂托851套、底座176套,如逾期不能返還,折價324504.5元予以賠償;四、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支付違約金,違約金以所欠租金527841.95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逾期貸款利率的1.3倍計算,自2017年3月28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最高不得超過150000元;五、駁回獻縣佳成建材租賃站的其他訴訟請求。上述給付內容,除第三項給付內容外,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第三項給付內容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按照《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4285元,由原告負擔4285元,被告四川省瀘州市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100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