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牡丹江市興某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牡丹江市東安區(qū)東新安街東安農貿市場。
法定代表人:張玉芹,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至巍,黑龍江鑫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牡丹江市天合職業(yè)技術學校,住所地牡丹江市西地明街43號。
負責人:王建偉,該學校校長。
被告:天合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牡丹江市愛民區(qū)西地明街43號。
法定代表人:李廣峰,該公司董事長。
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樊琳,牡丹江市東安區(qū)七星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牡丹江市興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某公司)與被告牡丹江市天合職業(yè)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技術學校)、天合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石油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0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10月31日、2016年12月7日、2017年4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張玉芹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高至巍,二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樊琳到庭參加訴訟。審理期限到期后,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xù)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經本院院長批準,延長審限三個月。2017年3月1日到2017年3月20日,原、被告庭外和解未果。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興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給付貨款72795元,被告技術學校承擔連帶責任;2.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年前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為了給職工搞福利從原告處購買食用油1055桶,原告按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的要求給被告技術學校開具了發(fā)票,被告技術學校將發(fā)票入賬。后經原告多次向二被告索要貨款,二被告互相推諉,拒絕支付貨款,原告無奈訴至法院。
技術學校辯稱,1.技術學校雖然在2015年2月購買了價值近370000元的春節(jié)物品,但該貨款已在天合石油集團匯豐石油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豐公司)借款并轉賬付給齊春偉,齊春偉也向技術學校提供了價值近370000元的物品。技術學校已將該款陸續(xù)償還給了匯豐公司,現(xiàn)在被告不欠任何貨款;2.被告主體不適格,因齊春偉收到貨款后,一直未向被告提供增值稅發(fā)票,被告一再追要下,齊春偉向被告提供了一份由原告開具的增值稅發(fā)票。但這并不能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被告技術學校是向齊春偉購買的物品且已支付價款,如原告認為齊春偉向其購買食用油沒支付貨款,應該起訴齊春偉而不是被告技術學校。
天合石油公司辯稱,被告主體不適格,原告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請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興某公司舉示證據:1.齊春偉簽字的銷售單、欠據各一張,原告給被告技術學校開具的增值稅發(fā)票一張,證明被告天合石油公司職工齊春偉到原告處購買調和油1055桶,作為職工的福利,原告依其要求開具了給被告技術學校的增值稅發(fā)票,但二被告沒有支付貨款。
被告技術學校對增值稅發(fā)票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銷售單和欠據有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1.銷售單和欠據是否是齊春偉本人簽字,原告應該舉示其他證據予以證實;2.發(fā)票上時間與被告技術學校購買物品的時間不符,被告技術學校早于2015年2月12日已經將貨款以轉賬的形式支付給齊春偉,后在被告技術學校一再催促下,齊春偉提供了一份由原告出具的發(fā)票;3.銷售單、欠據和發(fā)票的時間不符。故原告舉示的這三份證據不能證明原告與被告技術學校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也不能證實被告技術學校從原告處購買了貨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請法院對于該組證據及所要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
被告天合石油公司認為其與原告之間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該組證據與被告無關。
本院認為,被告技術學校對發(fā)票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此份證據能夠證明原告給被告技術學校開具了調和油1055桶,合計72795元的增值稅普通發(fā)票的事實,對以上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2.2016年4月29日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張玉芹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廣峰之間的通話錄音一份(提供的錄音資料整理的是錄音的主要內容),證明被告天合石油公司收到了原告的貨物,但將貨款支付給了案外人齊春偉,并且由被告技術學校向原告索取發(fā)票,原、被告雙方買賣關系成立,但原告沒有收到貨款。
二被告對此份證據的形式要件有異議。認為原告稱此段錄音并非通話雙方完整的錄音,而是通話的部分內容,不具有完整性。對于是否是被告天合石油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原告法定代表人之間的對話,被告代理人回去核實庭后三日內答復。假設錄音中的聲音是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從該段錄音內容可以聽出李總并不清楚是否在原告處購買了貨品,也沒有肯定原告所說的內容。此份證據不能證明原告與二被告存在買賣關系,也不能證實二被告收到了原告的貨物。
本院認為,關于通話對方是不是被告天合石油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廣峰,被告代理人庭后三日內未答復本院,視為被告天合石油公司認可是其法定代表人李廣峰的聲音。但是從通話內容中不能認定被告天合石油公司認可原告與其公司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事實,并且該段錄音并不是通話全部內容,故對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本院不予確認。
3.發(fā)票一張、業(yè)務回單一張,證明2013年10月28日匯豐公司向原告支付貨款103400元,并由原告為其出具相應金額的發(fā)票,原告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之間有業(yè)務往來。
二被告此份證據有異議,認為與二被告無關,二被告不清楚原告與匯豐公司之間是否存在業(yè)務往來,真實性無從考證。
本院認為,原告舉示的是其與匯豐公司的業(yè)務往來證明,不能證明其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存在業(yè)務往來,故對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本院不予確認。
被告技術學校舉示的證據:客戶借記通知單一份,證明被告技術學校于2015年2月12日因購買春節(jié)物品,向匯豐公司借款將貨款轉賬付給齊春偉,齊春偉也向被告技術學校提供了價值近370000元的貨物,因此被告技術學校不欠原告的貨款。
原告對此份證據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1.匯款人是匯豐公司而不是被告技術學校;2.該匯款總額為369536元,與本案訴訟標的不符?;谝陨蟽牲c,原告認為該證據不能證實被告技術學校所要證明的問題。
本院認為,原告對此份證據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技術學校舉示的該份證據系匯豐公司給齊春偉的匯款,不能證明與本案有關,故對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本院不予確認。
被告天合石油公司未舉示證據。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被告技術學校是一個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學校類型是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辦學內容是中等職業(yè)技術培訓。被告天合石油公司是企業(yè)法人。被告技術學校是為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培養(yǎng)和輸送技術職工的。二被告的辦公地址均為牡丹江市西地明街43號。匯豐公司是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出資的子公司。案外人齊春偉曾系被告天合石油公司職工,職務為司機,于2016年離職。原告提出2015年2月齊春偉以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名義從原告處購買金龍魚調和油1087桶,原告將1087桶食用油送到了天合石油公司的大院內(即牡丹江市西地明街43號),并于2015年8月25日依齊春偉的要求給被告技術學校開具了1055桶調和油,總價值72795元的增值稅普通發(fā)票。被告技術學校提出2015年2月被告技術學校將貨款付給齊春偉后收到了齊春偉提供的價值近370000元的貨物(其中包括食用油),之后向其索要發(fā)票,齊春偉提供了原告出具的72795元的增值稅普通發(fā)票,現(xiàn)已將該發(fā)票入賬。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如下:一、案外人齊春偉向原告購買食用油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行為或表見代理;二、原告與二被告之間哪一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
(一)關于案外人齊春偉向原告購買食用油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務行為或表見代理的問題。首先,齊春偉的行為是否是職務行為。齊春偉在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的職務是司機,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并未授權其向原告購買食用油,并且據原告所述齊春偉到原告的門市購買食用油時也是自稱其是被告天合石油職工,并未出具授權委托書等手續(xù),而原告舉示的銷售單和欠據上也只有齊春偉的簽字,并沒有被告天合石油公司的公章,故齊春偉的行為并非職務行為。其次,齊春偉的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原告提出其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合作三年了,可是其舉示的是匯豐公司跟原告進行業(yè)務往來的憑證,匯豐公司雖是由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出資的,但是在法律上是兩個獨立的法人,所以不能夠認定原告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之間存在過業(yè)務往來,故不能推定原告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案外人齊春偉是有代理權的,從而不能認定齊春偉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
(二)關于原告與二被告之間哪一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問題。因原告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案外人齊春偉的行為是代表被告天合石油公司,故不能夠認定原告與被告天合石油公司存在買賣合同關系。關于被告技術學校認為食用油是從齊春偉處購買,是將貨款給付了齊春偉之后才收到了齊春偉提供的由原告開具的發(fā)票,無奈之下將發(fā)票入賬。首先,技術學校作為一個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應該清楚齊春偉作為個人是沒有賣食用油的資質的,更沒有權利開具發(fā)票;其次,齊春偉于2015年2月在原告處購買了食用油,而被告技術學校此時也收到了齊春偉提供的包括食用油在內的近370000元的春節(jié)物資,按常理推斷被告技術學校收到的就是原告的食用油;再次,被告技術學校稱已經將貨款給付齊春偉,其舉示的匯豐公司給齊春偉的匯款憑證不能證明與本案有關。綜上,被告技術學校既然收到了原告的食用油,且已經將原告開具的發(fā)票入賬,可以認定原告與被告技術學校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原告已經履行了給付貨物的義務,被告技術學校理應履行給付價款的義務。如果被告技術學校確已將貨款給付齊春偉,可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被告技術學校應給付原告貨款72795元,被告天合石油公司不承擔民事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第六十條、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五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五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牡丹江市天合職業(yè)技術學校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牡丹江市興某食品有限公司貨款72795元;
二、駁回原告牡丹江市興某食品有限公司對被告天合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如被告牡丹江市天合職業(yè)技術學校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之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自本判決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案件受理費1620元,減半收取計810元,由被告牡丹江市天合職業(yè)技術學校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張 雪
書記員:王宇佳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