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牟方平,男,生于1958年4月13日,土家族,湖北省利川市人,居民,戶籍本市,住恩施。委托代理人陳沭升,利川市東城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被告利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利川人社局),住址:利川市都亭街道辦事處公園路13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11422802011469023b。法定代表人毛昌勇,系利川人社局局長。委托代理人譚宗烈,系利川人社局副局長。特別授權代理。委托代理人胡建軍,湖北宏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原告牟方平訴被告利川人社局人事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王廣君獨任審理,于2017年10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牟方平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沭升,被告利川人社局委托代理人譚宗烈、胡建軍到庭參加了訴訟;因案情復雜,依法轉(zhuǎn)為普通程序,組成由審判員王廣君擔任審判長,人民陪審員黃美才、李明祥參加的合議庭,于2018年1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牟??平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沭升,被告利川人社局的委托代理人胡建軍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牟方平訴稱:原告原系利川市黨校助理講師。1988年與前妻徐永芳離婚,1990年4月原告與恩施教育學院女職工朱品瓊結婚,朱品瓊系初婚。結婚后,朱品瓊向其戶籍地湖北省××縣××鎮(zhèn)計生辦申請,該計生辦給朱品瓊頒發(fā)了《計劃生育證》,準許牟方平、朱品瓊夫妻生育一胎。1990年12月23日,朱品瓊在咸豐縣人民醫(yī)院生育雙胞胎,取名牟獲、牟眾。但是,被告利川人社局(人事局)卻于1991年5月3日下達《關于對牟方平違犯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錯誤的開除了牟方平的公職,停發(fā)了牟方平的工資。為保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原告不斷向利川市、恩施州、湖北省相關部門信訪,向國家信訪部門等處上訪,請求解決原告的問題,但各部門相互推諉,至今無果,致使原告的生活無著落。2017年8月16日,原告向利川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撤銷處分決定、恢復原告的工作崗位等,仲裁委員會下達《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再一次將原告的問題踢回原處。原告認為:原告夫妻在持有計劃生育主管部門頒發(fā)的《計劃生育證》的情況下生育小孩,卻被被告以原告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而開除公職、停發(fā)工資,處分決定自相矛盾,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請求人民法院判決撤銷利川市人事局利人懲(1991)9號《關于對牟方平違犯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判決被告利川人社局給原告安排適當?shù)墓ぷ鲘徫弧⒀a發(fā)1991年6月以后的工資1400000元。被告利川人社局辯稱:原告所訴被被告開除公職、停發(fā)工資屬實。原告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生育小孩,被告開除原告的公職符合當時的政策;原告沒有上班,其主張此期間的工資于法無據(jù)。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牟方平于1976年1月參加工作,原系利川市黨校教師,助理講師職稱。利川市黨校屬于事業(yè)單位,其組織人事關系由原利川市人事局統(tǒng)一管理。2010年8月利川市人事局與利川市勞動局合并成立利川人社局。牟方平與徐永芳于1982年結婚,婚后生育一子牟尼、一女牟艷。1988年9月,因夫妻關系不睦,牟方平向利川市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經(jīng)調(diào)解牟方平與徐永芳離婚,確定牟尼由牟方平撫養(yǎng)、牟艷由徐永芳撫養(yǎng)。后因徐永芳不服調(diào)解向本院提出申訴,本院于1990年3月進行再審,改判牟尼、牟艷均由徐永芳撫養(yǎng),牟方平給付撫養(yǎng)費2880元。牟方平離婚后,與在鄂西自治州教育學院的合同制工人朱品瓊于1990年4月再婚,朱品瓊系初婚???同年4月中旬,朱品瓊找鄂西自治州教育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開出介紹信,到其戶籍所在地咸豐××××鎮(zhèn)計劃生育辦公室申請辦理生育證。由于該計生辦工作人員審查把關不嚴,同意朱品瓊與牟方平夫婦于1990年生育一胎,并給朱品瓊頒發(fā)了《計劃生育證》。1990年9月22日,利川市黨校發(fā)現(xiàn)朱品瓊懷孕后,校長劉啟樹找牟方平談話,不同意牟方平夫妻生育小孩,要求牟方平采取計劃生育措施或者找利川市計生委了解政策。同年11月5日,劉啟樹找牟方平第二次談話,要求牟方平之妻朱品瓊做引產(chǎn)手術,在20天內(nèi)拿醫(yī)院證明到學校交帳。牟方平給朱平瓊做工作后,朱品瓊于12月13日入住咸豐縣人民醫(yī)院,準備終止妊娠,后因故出院。1990年12月23日,朱品瓊生育一雙胞胎,取名牟獲、牟眾。1991年1月16日,咸豐××××鎮(zhèn)派出所給牟獲、牟眾辦理了戶籍登記。在朱品瓊懷??期間,利川市黨校、利川市人事局等相關單位未與鄂西自治州教育學院、咸豐計生部門等相關單位取得聯(lián)系,采取有效措施使朱品瓊終止妊娠。1991年3月20日,利川市黨校將朱品瓊生育小孩的案件呈利川市計生委,并建議開除牟方平公職。同年4月25日利川市計生委報利川市人民政府領導批準。1991年5月3日,被告利川人事局下達利人懲(1991)9號《關于對牟方平違犯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以原告“違犯計劃生育規(guī)定”為由,根據(jù)利發(fā)(1990)23號文件第一條之規(guī)定,給予牟方平開除公職的處分。從1991年6月起,停發(fā)了牟方平的工資。1991年3月、5月咸豐計劃生育部門、鄂西州教育學院先后發(fā)現(xiàn)朱品瓊生育小孩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同年6月19日鄂西州教育委員會下達《關于對朱品瓊違犯計劃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對朱品瓊給予開除公職的處分。從1991年7???起,停發(fā)了朱品瓊的工資。原告牟方平對利川人事局的處分決定有異議,長期不斷向利川市、恩施州、湖北省、國家信訪部門上訪,多次向利川市黨校反映情況,請求解決其工作問題,但至今無果,致使原告一家的生活無著落。2017年8月17日,原告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撤銷處分決定、恢復原告的工作崗位等,仲裁委員會下達《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后,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另查明:1、《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關于實施(湖北省計劃生育條例)的規(guī)定》應用中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凡無《生育證》而生育者統(tǒng)稱為計劃外生育;重新組合家庭中夫妻雙方合共已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不論離婚時法院將孩子判給了哪一方,再生的孩子應視為多孩;對計劃外生育三孩的國家公職人員,一律開除黨籍、公職”。2、1989年8月7日利川市人民政???《關于計劃生育獎懲辦法的補充規(guī)定》規(guī)定,“超計劃生育三胎及以上的干部職工,夫妻雙方均開除公職”。3、1990年7月4日中共利川市利發(fā)(1990)23號文件規(guī)定,干部職工計劃外生育三胎及以上者,夫妻雙方均開除公職。4、1990年10月1日中共咸豐縣委、縣政府《關于實行計劃生育的規(guī)定》規(guī)定,“夫妻雙方均系非農(nóng)業(yè)戶口的國家行政、企事業(yè)單位的干部職工,無計劃生育二胎均作開除公職處分”。原告牟方平在被開除公職時為助理講師職稱,其與仍然在利川市黨校任教的教師何啟發(fā)的工資收入基本一致,199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基本工資(不包含績效工資、津貼、獎金)總額約為626000元。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結婚證、計劃生育證、利川市人事局處分決定、關于朱品瓊信訪事項的復查意見、利川市人事局復函、利川人社局告知書及說明、知音雜志??信件、國家信訪局復函,利川市黨校證明及附件、仲裁委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被告利川人社局提供的利川市委黨校案件呈報表及附件材料、鄂西自治州委、利川市委、利川市人民政府、咸豐縣委縣政府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的文件,以及原、被告陳述材料等在卷佐證,足以認定。審理中,原、被告為牟方平是否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發(fā)生爭議:原告認為,朱品瓊是在取得咸豐計劃生育主管部門頒發(fā)的《計劃生育證》后生育的小孩,屬于計劃內(nèi)生育,原告未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被告利川人事局以原告牟方平違反計劃生育規(guī)定為由,對牟方平作出開除公職的處分不當;被告利川人事局認為,原告夫妻生育第三胎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被告對原告的處分程序合法、實體處理恰當,被告開除原告公職是正確的。由于雙方各持己見,致使本案調(diào)解不成。經(jīng)本院做原告的工???,原告表示只要被告補發(fā)工資400000元,放棄其余工資部分。本院認為:開除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的公職,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規(guī)定辦理,違反規(guī)定開除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公職的行為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在1993年9月30日以前處分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尚無法律規(guī)定,應該以當時的政策和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jù),參照1957年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guī)定》辦理;在1993年10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處分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應參照國務院《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人事部《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從2006年1月1日起,處分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應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辦理。對于發(fā)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以前的人事爭議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以當時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jù),參照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員法》辦理。結合本案,利川市黨校屬于事業(yè)單位,原告牟方平屬于該單位工作人員,牟方平與朱品瓊生育第三胎是不爭的事實,而原告是否屬于計劃外生育第三胎,是利川市人事局能否開除原告公職的先決條件。牟方平與前妻徐永芳雖然生育有二個小孩,但是,朱品瓊是初婚,牟方平與朱品瓊結婚后,朱品瓊找鄂西州教育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開出介紹信,到其戶籍所在地咸豐××××鎮(zhèn)計劃生育辦公室申請辦理生育證,該單位同意朱品瓊與牟方平夫婦于1990年生育一胎,并給朱品瓊頒發(fā)了《計劃生育證》,朱品瓊在有效期內(nèi)生育小孩屬于計劃內(nèi)生育,利川市人事局以“牟方平嚴重違犯計劃生育規(guī)定”為由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屬于認定事實錯誤、實體處理不當。對于給牟方平、朱品瓊夫婦頒發(fā)《計劃生育證》的行政行為,咸豐××××鎮(zhèn)計劃生育辦公室有審查不嚴格之過失,是造成本案的根本原因,但是,計劃生育行政許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如果在未生育小孩前不撤銷,在生育小孩后再處分生育者,要行政許可相對人承擔行政許可錯誤所帶來的不利法律后果,于牟方平、朱品瓊夫婦不公平,與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明顯相悖。利川市人事局對牟方平、朱品瓊夫妻已經(jīng)辦理了《計劃生育證》的事實未加重視,未與咸豐計生部門進行工作協(xié)調(diào),在《計劃生育證》未撤銷前,作出《關于對牟方平違犯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屬于處理程序不當。被告開除原告牟方平公職、駁奪原告勞動權利、停放原告的工資,致使其無經(jīng)濟收入,其要求被告補發(fā)工資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1990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基本工資(不包含績效工資、津貼、獎金)損失總額約為626000元。原告表示只要被告補發(fā)工資400000元,放棄其余工資部分,是自行處分其民事權利,本院準許。綜上所述,無論是依據(jù)當時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guī)定》或者是依據(jù)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并結合鄂西自治州、咸豐、利川市有關計劃生育政策文件規(guī)定,原告持證生育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未破壞計劃生育秩序,不屬于應當被開除公職的情形。被告開除原告公職處理程序及認定事實錯誤、實體處理不當,依法應予糾正。故本院依法支持原告關于撤銷利川市人事局《關于對牟方平違犯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及由被告利川人社局給原告安排適當?shù)墓ぷ鲘徫坏脑V訟請求,部分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補發(fā)1991年6月以后工資的訴訟請求。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人事爭議處理規(guī)定》第三條、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被告利川人社局(原利川市人事局)1991年5月3日所下達的利人懲(1991)9號《關于對牟方平違犯生育政策的處分決定》。二、被告利川人社局于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nèi)恢復原告牟方平的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教師)身份并安排適當?shù)墓ぷ鲘徫?。三、被告利川人社局于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十日日內(nèi)補發(fā)1991年6月至2017年12月基本工資人民幣4000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依法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利川人社局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