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某某
侯連合
蔣艷敏(河北灤天律師事務所)
原告牟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身份證號xxxx,漢族,古冶區(qū)林西街道辦事處員工,現(xiàn)住古冶區(qū)林西龍江瑞景小區(qū)15樓1單元103號。
被告侯連合,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身份證號xxxx,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灤縣九百戶鎮(zhèn)趙百戶營村5片64號。
委托代理人蔣艷敏,河北灤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牟某某訴被告侯連合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牟某某、被告侯連合及其委托代理人蔣艷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庭審質證,本院對兩份判決書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
三、原告提交2011年2月20日吳連旺書寫的字條一張,內(nèi)容為沙子、磚共計1460元。2011年2月20日唐家莊興隆土產(chǎn)商店出具的銷貨憑證一份,內(nèi)容為六九水泥,金額為600元。上述材料損失共計2060元。
被告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提出是否用于壘墻無法證實。吳連旺寫的證據(jù)不真實,字條上寫的磚是6000塊,單價0.26元/塊,總價款應是1560元,而不是1460元,也不是原告說的沙子和磚合計1460元,所以被告對此證據(jù)不予認可。水泥的收據(jù)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不能證實用于壘此墻了。被告承認用了6000塊磚,單價約0.24至0.25元/塊,用了6袋水泥,單價為13元/袋。
經(jīng)庭審質證,被告承認壘墻所用的磚和水泥,價款合計約為1518元(6000×0.24﹢6×13),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承攬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按他方的要求完成一定工作,并將工作成果交付他方,他方接受工作成果并給付酬金的合同。承攬人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勞力等完成工作任務,不受定作人的指揮管理,獨立承擔完成合同約定的質量、數(shù)量、期限等責任,在交付工作成果之前,對標的物意外滅失或工作條件意外惡化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本案中原告牟某某將壘墻工程交付給被告侯連合完成,雙方約定用一天的時間完成,被告使用自己的設備、技術、勞力完成該壘墻的工作任務,價款為1100元,完全符合承攬合同的法律特征。被告否認雙方存在承攬合同法律關系,主張原告在本院(2012)古民初字第98號卷宗中承認原、被告是勞務關系,但結合本案原、被告雙方的口頭約定、實際履行情況,應認定原、被告存在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對被告所辯稱的勞務關系,缺乏事實根據(jù),不予采信。原告牟某某作為定作人在與被告侯連合達成口頭壘墻協(xié)議時,對被告侯連合是否具備相應建筑資質和安全生產(chǎn)條件未盡審查義務,對選任承攬人及對該工程完工的合理預期均存在過失,因此原告對被告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失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被告侯連合作為承攬人所施工的壘墻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墻體倒塌致人損傷,應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紤]原、被告的過錯程度,本院酌定原、被告按2比8的責任比例承擔各項損失。故對原告牟某某要求被告侯連合賠償經(jīng)濟損失171845.23元[(211057.54+2231+1518)×80%]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牟某某承擔該損失的20%,即42961.31元。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 ?、第二百六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侯連合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牟某某經(jīng)濟損失171845.23元。
二、原告牟某某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47元,由被告侯連合負擔3637元,由原告牟某某負擔910元。
如果被告侯連合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承攬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按他方的要求完成一定工作,并將工作成果交付他方,他方接受工作成果并給付酬金的合同。承攬人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勞力等完成工作任務,不受定作人的指揮管理,獨立承擔完成合同約定的質量、數(shù)量、期限等責任,在交付工作成果之前,對標的物意外滅失或工作條件意外惡化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本案中原告牟某某將壘墻工程交付給被告侯連合完成,雙方約定用一天的時間完成,被告使用自己的設備、技術、勞力完成該壘墻的工作任務,價款為1100元,完全符合承攬合同的法律特征。被告否認雙方存在承攬合同法律關系,主張原告在本院(2012)古民初字第98號卷宗中承認原、被告是勞務關系,但結合本案原、被告雙方的口頭約定、實際履行情況,應認定原、被告存在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對被告所辯稱的勞務關系,缺乏事實根據(jù),不予采信。原告牟某某作為定作人在與被告侯連合達成口頭壘墻協(xié)議時,對被告侯連合是否具備相應建筑資質和安全生產(chǎn)條件未盡審查義務,對選任承攬人及對該工程完工的合理預期均存在過失,因此原告對被告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失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被告侯連合作為承攬人所施工的壘墻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墻體倒塌致人損傷,應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紤]原、被告的過錯程度,本院酌定原、被告按2比8的責任比例承擔各項損失。故對原告牟某某要求被告侯連合賠償經(jīng)濟損失171845.23元[(211057.54+2231+1518)×80%]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牟某某承擔該損失的20%,即42961.31元。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 ?、第二百六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侯連合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牟某某經(jīng)濟損失171845.23元。
二、原告牟某某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47元,由被告侯連合負擔3637元,由原告牟某某負擔910元。
如果被告侯連合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趙彩虹
審判員:么偉利
審判員:李健
書記員:歐陽麗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