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牛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辛集市人,現住辛集市。
原告:楊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策(系原告牛某外甥,原告楊某1兒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馮青濤,河北滄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被告:楊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被告:楊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法定代理人:孫某(系楊某3之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三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孟藏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三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田錦帥,河北新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被告:楊某5,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被告:楊某6,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辛集市。
原告牛某、楊某1與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楊某4、楊某5、楊某6繼承糾紛一案,原告于2016年5月5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經審理作出(2016)冀0181民初1022號民事判決,原告牛某、楊某1,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不服提起上訴,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冀01民終7869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2016)冀0181民初1022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我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1及原告牛某、楊某1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策、馮青濤,被告孫某、楊某2及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田錦帥、孟藏民,被告楊某4、楊某5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楊某6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牛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對楊高潮去世后的遺產進行依法分割,由原告取得價值50萬元的財產;2、請求法院對楊清如去世后的遺產進行依法分割,由原告取得價值30萬元的財產;3、本案訴訟費用被告承擔。后原告牛某申請變更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對楊高潮去世后的遺產進行依法分割,由原告取得共同財產的12%;2、請求法院對楊清如去世后的遺產進行依法分割,由原告取得其共同財產的60%;3、本案訴訟費用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的丈夫楊清如2014年8月6日去世,原告和楊清如有子女四人,分別是長子楊樹生,2007年5月27日去世,楊樹生有兩個女兒,即楊某4、楊某5,原告和楊清如還有女兒楊某1,兒子楊某6、兒子楊高潮,楊高潮于2010年6月11日去世。楊高潮與妻子孫某生有女兒楊某2、兒子楊某3。楊高潮和楊清如去世后,遺產沒有分割,現要求將遺產進行分割。楊高潮遺留的財產有:文昌路門市房兩處,楊家方碑村后街西口一處住宅(現已拆遷與村委會簽訂了安置補償協(xié)議),位于楊家方碑村物業(yè)樓西鄰的占地6畝的廠房宿舍(楊高潮和他人合伙,楊高潮占三分之一),和村委會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后支取的補償款,其他財產以查證為準。楊清如去世后遺留的財產有:楊家方碑村后街住宅一處(現已拆遷與村委會簽訂安置補償協(xié)議),楊家方碑村村北的宅基一處,該土地使用權系原告和楊清如取得,先由原告和楊清如在上面建的豬舍雞舍,后改建為簡易房出租,再后由楊高潮蓋上廠房對外出租,現已拆遷和村委會簽訂了安置補償協(xié)議。對于上述遺產,各繼承人之間不能達成一致的分割協(xié)議,請法院依法判決。
原告牛某提起訴訟時列楊某1為案件被告,后原告牛某撤回對楊某1的起訴,楊某1申請以原告身份參加訴訟,其訴稱:1、請求法院對楊高潮去世后的遺產進行依法分割,由原告取得其共同財產部分的2.5%;2、請求法院對楊清如去世后的遺產進行依法分割,由原告取得其共同財產部分的12.5%;3、本案訴訟費用被告承擔。
本次審理中二原告主張在計算分割比例時繼承人員多,兩次繼承比例上稍有差誤,以法律規(guī)定各當事人應當分割的比例為準。
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辯稱,遺產查證以后,清償債務,依法分割,原告訴狀所訴不屬實,楊清如沒有遺產。
被告楊某4辯稱,依法繼承應繼承的份額。
被告楊某5辯稱,依法繼承應繼承的份額,楊清如有遺產。
被告楊某6原一審時辯稱,如果有我的份額,依法繼承。
(2016冀0181民初1022號民事判決,判決內容:一、對于被告孫某名下的房產934.5平米,原告牛某具有12%、原告楊某1具有2%、被告楊某6具有2%、被告楊某4、楊某5各具有1%、被告孫某具有60%、被告楊某2、楊某3各具有11%的份額;二、駁回原告牛某、楊某1的其他訴訟請求。
(2017)冀01民終7869號民事裁定書,認為原審認定基本事實不清,裁定:一、撤銷(2016)冀0181民初1022號民事判決;二、本案發(fā)回河北省辛集市人民法院重審。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
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在原審時提供下列證據:1、楊家方碑村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第003號,其中一份安置樓房的面積是468平方米,另外一份是556.5平方米,原一審庭審中原告申請法院對村委會進行調查,哪一份補償協(xié)議針對哪一份宅基,但是村委會沒有給出具體的書面說明和答復意見;2、楊高潮的房屋權屬登記檔案資料;3、辛集市辛集鎮(zhèn)楊家方碑村村民委員會的證明;4、國土資源局的宅基地清理登記表;5、楊清如和楊高潮1994年1月12日的收據兩張;6、楊清如宅基地證復印件、楊高潮宅基地證復印件、楊彥君宅基地證復印件;7、房屋登記簿,欲證實房屋是楊高潮在世時取得所有權,楊高潮2010年6月11日去世,房屋雖然登記所有權人為楊某3,但登記時間是2012年6月7日,楊高潮去世后沒有征求其他繼承人的同意而直接登記成了楊某3。
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對原告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宅基地清理登記表及宅基證、房產證這些從有關部門調取檔案的真實性沒有意見,但是對原告所要證明的證據指向不認可,原告在原一審、二審以及本次庭審中多次提到辛集市文昌路兩處門店,這兩個門店登記的所有權人是楊高潮的兒子楊某3,根據法律規(guī)定,不應列入遺產范圍,有當初購買房產時楊某3的繳款憑條兩份,2009年8月19日繳款憑條對應文昌旺鋪9號,2010年1月18日繳款憑條對應文昌旺鋪8號。關于原告提到的楊方村北豬舍雞舍在原審卷有兩份收據,繳款時間是1994年1月12日,兩個條上一個寫的是楊清如,一個是楊高潮,在寫有楊高潮名字的收據上寫的很清楚,面積12×29=348平米×5.208333,已付1200元,再交612.5元,印證了實際購買人、使用人均是楊高潮,在楊高潮繳款條上寫的很清楚,面積就是這么多,這個根本不是楊清如的遺產,實際情況原被告當事人都在,這塊地以及地上的房屋這些年均是楊高潮夫妻二人占有使用,廠房對外出租,租金收取人也均是楊高潮和孫某。簽訂的安置補償協(xié)議是2012年7月份、12月份,當時楊清如尚在世,楊高潮已經去世,楊方村委會在村內通過廣播、貼告示、開會等形式明確告知村民,如對宅基地、房屋有爭議,及時向村委會申報,村委會對有爭議的宅基和房屋一律不予簽訂拆遷補償協(xié)議,待協(xié)商好后或有關部門解決后才能簽訂,在簽訂協(xié)議以后該房屋及地上建筑物均被推平開始搞建設,如果真如原告牛某所說,那么在2012年房屋進行拆遷時楊清如尚在世,一直到本案到法院起訴,牛某、楊清如沒有找過村委會,相反,在2013年1月15日楊清如給被告孫某出具了兩份證明,就是防止在楊清如老人去世后,擔心他的其他直系親屬會和孫某起糾紛,所以在答辯中說楊清如沒有遺產。楊方村后街西口宅基是購買的同村村民楊彥君的,購買之后是孫某的個人財產,不是家庭財產,與楊高潮無關,拆遷之后的利益也屬于孫某個人所有。3、楊方村后街老宅分家時已經言明屬老三楊高潮所有,兩個老人牛某和楊清如有居住權,原審卷宅基地清理登記表和楊清如在土地部門留下的宅基地檔案,楊高潮在土地部門的檔案,開始是兩個證,楊清如一個,楊高潮一個,辦兩個證是因為當初聽說拆遷時一個證賠三處,所以協(xié)商辦兩個證,后來沒有拆遷,就又辦回楊高潮一個人的證了,房管局1988年2月20日發(fā)的證,拆遷時已經收回村委會了,這處宅基說明所有權人楊高潮,所有權性質私,房屋座落城北楊方,建筑面積191,第2頁使用國有土地摘要,使用土地面積364.54平方米,與先前楊高潮、楊清如兩個宅基地清理登記表記錄的數字完全吻合,這處房產與楊清如無關。孫某和楊高潮為了方便兩個家庭獨立生活,另建了一處房子,建房所有的工費料全部由孫某夫婦所出,拆遷時原本應該將補償款給付孫某,而實際上這筆6.8萬元的款是由牛某在他外甥的帶領下在村委會支取,我們認為這筆款應該歸孫某所有。
被告楊某4對原告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對原告陳述及證據沒有異議。
被告楊某5對原告證據的質證意見為:楊清如名下有房產,宅基應該是土地局的,房產局只管房產,對原告陳述及證據沒有異議。
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在原審時提供下列證據:1、文昌路門市房產證復印件,欲證實該兩處房產是楊某3單獨所有,與他人無關。2、楊清如于2013年1月15日出具的證明兩份及楊清如的身份證復印件兩份,欲證實楊清如沒有遺產。3、證人田某1、李某、田某2、史某證明,欲證實為了給楊清如治病,孫某向親友借款。
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為證實自己的主張在本次審理時提供下列證據:1、證人趙某、楊某7出庭作證,欲證實2013年1月15日楊清如證明的真實性。證人趙某出庭證言稱:“搬到樓上以后是鄰居,孫某說有點事叫證人過去,說家里的老住宅和村北工棚那一塊立個字據,都是楊高潮造的,讓作個見證人。到了以后現場有孫某和楊清如,后楊某7才去的。2013年1月15日的兩份證明是楊清如口述,孫某書寫的,寫后給楊清如念了一遍,確認以后楊清如簽的自己的名字,并捺手印,趙某也簽名捺手印?!弊C人楊某7出庭證言稱:“與楊高潮是親叔伯弟兄,寫過2013年1月15日的兩份證明,楊高潮住的房子和村北蓋的工房都是楊高潮蓋的,孫某打電話讓去的,去了楊清如在場,孫某的鄰家趙某也在,楊清如說出去轉著玩,有很多老頭跟他說沒有高潮了,把房子寫寫,然后楊清如說著,孫某寫的,各人簽了各人的名捺了手印?!?、2009年8月19日、2010年1月18日辛集市博遠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收據,欲證實文昌路門市兩處與楊高潮無關,屬楊高潮的兒子楊某3所有。
原告牛某、楊某1對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證據的質證意見為:1、文昌路房產證提供的復印件,對房產證的合法性提出異議,這處房產取得所有權是在楊高潮去世之后,也就是說在辦證時,該房屋已經發(fā)生了繼承,雖未進行分割,但實際是所有繼承人共有狀態(tài),在沒有經過其他繼承人同意的情況下把房產證辦成楊某3的名字,侵犯了其他繼承人的權利,該房產證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2、4份借款的證據,作為證人應出庭接受雙方質證,如果證人不能出庭,對真實性不能認可,如果想證明存有債務,應提交楊高潮去世前發(fā)生的醫(yī)療費單據,如果真正存在借款,應提供當時所打的借條及款項來往記錄相互印證,每個證明人均提到用房子抵賬的問題,拆遷補償協(xié)議是2012年下半年簽訂,沒有簽補償協(xié)議就約定用拆遷房抵賬不符合情理。3、對楊清如簽字的兩份證明真實性有異議,牛某在家里當家,楊清如從未提過上述兩處房產的處置和出具證明的情況,并且楊清如不認字,也不會寫字,只認識自己的名。4、對兩位出庭證人證言的質證意見為:楊清如會寫自己的名,但是他不識字,寫的和口述的是不是一樣。2013年1月15日兩份證明為什么不是楊清如找的證人,為什么不在公證處進行公證,牛某不知情。最先是楊樹生去世,然后是楊高潮去世,楊樹生去世的時候楊清如受點刺激,楊高潮去世后楊清如受刺激更大,有點老年癡呆,孫某是不是利用這一點讓楊清如簽的這個證明,直系親屬沒有在場,不認可。原告楊某1稱我們有很多親的叔伯弟兄,僅叫了楊某7,不贊成。5、購門臉應該是正規(guī)發(fā)票,兩個門店的平方面積是一樣的,但是繳款數額差距大。文昌店的門臉購買時間和楊高潮生病是同一時間,有錢買房為什么沒錢看病,完全可以用這個錢看病,為什么說還有欠款。
被告楊某4對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證據的質證意見為:1、對上述三被告原審提供所有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2、門臉收款人沒有寫名,只寫了王,另一個沒有。
被告楊某5對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證據的質證意見為:買房子應該有合同,不能憑一個收據證明房子是誰的。老宅不是楊高潮的,是楊清如的。
經審理,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牛某和楊清如有子女四人,分別是長子楊樹生(2007年5月27日去世),楊樹生有兩個女兒,即楊某4、楊某5;女兒楊某1;兒子楊某6;兒子楊高潮(2010年6月11日去世),楊高潮與妻子孫某生有女兒楊某2、兒子楊某3,上述事實有庭審陳述及原告提供的辛集市辛集鎮(zhèn)楊家方碑村村民委員會證明予以證實。
辛集市北區(qū)文昌路西側文昌旺鋪08號、09號登記的房屋所有權人楊某3,單獨所有,登記時間2012年6月7日;房產交款時間2009年8月19日、2010年1月18日,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房屋登記簿及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提供的文昌路門市房產證復印件、辛集市博遠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收據予以證實。
原告提供楊清如國土資源局的宅基地清理登記表、楊清如宅基地證復印件,楊清如1994年1月12日的收據欲證實楊清如在楊方村后街有住宅一處,楊方村北住宅一處。
原告提供楊高潮的房屋權屬登記檔案資料,宅基地證復印件,楊彥君宅基地證復印件,楊高潮1994年1月12日的收據,楊家方碑村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第003號欲證實楊高潮的遺產情況。
原被告庭審中表明:1994年收據所說的廠房的位置、楊方村后街老宅和后街西口購買楊彥君的宅基,三處財產簽訂了兩個補償協(xié)議;補償協(xié)議03號拆遷面積是楊方村后街老宅基面積加上購買楊彥君后街西口宅基面積,計556.5平方米,其中老宅子面積是364.5平方米,購買的楊彥君宅基的面積是192平方米;補償協(xié)議003號是1994年收據載明的楊方村北廠房,面積是348平方米,多出來的120平方米是村委會獎勵的每個人30平方米,是楊高潮夫妻和其兒女的,合計120平方米,故003號協(xié)議的總面積是468平方米。拆遷補償協(xié)議載明的補償款320221元、409077元均由孫某支取,孫某稱支取后用于償還楊高潮治病期間欠下的債務。
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提供楊清如2013年1月15日出具的證明及楊清如的身份證復印件兩份,見證人趙某、楊某7出庭作證,欲證實楊清如沒有遺產。2013年1月15日楊清如證明載明:“楊方村后街老宅所有權力歸楊高潮,其父母楊清如、牛某養(yǎng)老騰宅”;“村北房產所有一切都是楊高潮一手購置,所有產權和本人沒有任何關系”。
本院認為,依據法律規(guī)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楊高潮去世后,其遺產應當由其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包括配偶孫某,子女楊某2、楊某3,父母牛某、楊清如。楊清如去世后,其遺產由其配偶牛某,子女楊某1、楊某6,被告楊某4、楊某5代其已經去世父親代位繼承,楊某2、楊某3代其已經去世父親代位繼承。
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提供證人田某1、李某、田某2、史某的證明,原告及其他被告有異議,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對其主張的債務情況未提供充足證據,故對三被告主張的債務情況不予認定。原被告提供的房屋登記簿、房產證復印件、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收據顯示文昌旺鋪兩處房產房屋所有權人楊某3,原告主張文昌旺鋪兩處房產是楊高潮遺產,證據不足,對該主張不予支持。原告提供的楊清如國土資源局的宅基地清理登記表、宅基地證復印件及楊高潮的房屋權屬登記檔案資料、宅基地證復印件、楊彥君宅基地證復印件、楊家方碑村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相互印證,可以證實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總安置樓房面積556.5平方米中,有182.27平方米原系楊清如名下宅基地;楊清如2013年1月15日出具的證明及身份證復印件,證人趙某、楊某7出庭證言欲證實“楊方村后街老宅所有權力歸楊高潮,其父母楊清如、牛某養(yǎng)老騰宅”,因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未提供證據證實該意思表示經原告牛某認可,故對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該部分(182.27平方米)歸楊高潮所有的主張不予支持。1994年1月12日的收據、楊高潮的房屋權屬登記檔案資料、宅基地證復印件、楊彥君宅基地證復印件、證人趙某、楊某7出庭證言及楊家方碑村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第003號相互印證,可以證實置換總安置樓房面積1024.5平方米,共計補償729298元,其中包括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楊高潮四個人的免費安置房120平方米,孫某、楊某2、楊某3的補償房屋不在遺產之內,182.27平方米應為楊清如、牛某夫妻共有財產。
楊高潮去世后,安置樓房面積752.23平方米及補償款729298元先分出其中的50%由被告孫某所有,其余50%為楊高潮的遺產(即安置樓房面積376.115平方米、補償款364649元),由被告孫某、楊某2、楊某3、原告牛某及其丈夫楊清如五人平均繼承,原告牛某和楊清如各繼承10%份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繼承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楊清如去世后,安置樓房面積182.27平方米及牛某、楊清如繼承楊高潮的遺產(即累計安置樓房面積332.716平方米、補償款145859.6元),先分出其中的50%由原告牛某所有,其余50%為楊清如的遺產(即安置樓房面積166.358平方米、補償款72929.8元),由原告牛某、原告楊某1、被告楊某6、被告楊某4及楊某5代其父親楊樹生代位繼承、被告楊某2及楊某3代其父親楊高潮代位繼承,分五份平均繼承。
對原被告未提供證據證實的其他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五條、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四條、第一百零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楊家方碑村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003號協(xié)議載明的被告孫某名下的安置樓房面積中的752.23平方米、補償款729298元,被告孫某享有60%份額,被告楊某2享有10%份額,被告楊某3享有10%份額;
二、楊家方碑村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二期)第03號協(xié)議載明的被告孫某名下的安置樓房面積中的182.27平方米以及牛某、楊清如繼承楊高潮的遺產即累計安置樓房面積332.716平方米、補償款145859.6元,原告牛某享有60%份額,原告楊某1享有10%份額,被告楊某6享有10%份額,被告楊某4享有5%份額,被告楊某5享有5%份額,被告楊某2享有5%份額,被告楊某3享有5%份額;
三、駁回原告牛某、楊某1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1800元,由原告牛某負擔7080元、被告孫某負擔472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少云
人民陪審員 李家
人民陪審員 袁燦
書記員: 張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