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牛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曉杰,河北詠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住所地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自強路6號。
負責人:王翔,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俊寶,該公司員工。
原告牛某某與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石家莊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牛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曉杰、被告人保財險石家莊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郭俊寶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牛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車損71045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6月8日23時10分,張風卷駕駛車牌號為冀A×××××冀A×××××重型半掛貨車沿國道209線由北向南行駛至374KM+100M處時,與前方由張慶利駕駛的冀A×××××冀A×××××半掛貨車相撞,造成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的交通事故。經山西省嵐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張風卷負事故全部責任,張慶利無責任。冀A×××××冀A×××××車的實際車主為原告牛某某,在被告處投保了車損險243000元且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因與被告協(xié)商未果,故訴至法院。
被告人保財險石家莊公司承認原告在本案中所主張的事實,但認為:1、保險合同約定了兩個受益人;2、對于公估報告,原告應當提供維修發(fā)票及維修清單予以佐證;3、不承擔訴訟費。
本院認為,被告人保財險石家莊公司承認原告牛某某在本案中主張的事實,故對牛某某主張的事實予以確認。原告作為事故車輛冀A×××××冀A×××××的實際所有人在被告處投保了車損險且不計免賠,其中冀A×××××的機動車損失保險243000元,冀A×××××的機動車損失保險73000元。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機動車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有效,雙方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權利義務。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而致損,屬于保險合同承保的保險責任范圍。被告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承擔保險賠償責任。針對被告提出的“保險合同中約定了兩個受益人”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首先,《保險法》第十八條第三款明確規(guī)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根據該規(guī)定受益人的概念僅存在于人身保險合同中,而本案雙方簽訂的是財產保險合同,故該合同中關于受益人的約定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其次,財產保險合同通常是以補償因保險事故的發(fā)生致使被保險人受到的財產實際損失為目的,根據保險補償原則,只有享有保險利益的人才有可能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受到損害,因此才有權獲得保險賠償金。若合同中約定受益人為第三人,那么第三人的利益并未受到損害卻能取得保險金與保險補償原則相違背。第三,在按揭買車的情況下,抵押權人的權益并非得不到保障。根據《擔保法》的規(guī)定,若發(fā)生保險事故導致抵押財產毀損或滅失,因毀損或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抵押財產,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未屆清償期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對保險金、賠償金或補償金等采取保全措施。這就意味著借款人取得的保險金仍要作為擔保抵押權人債權實現的抵押財產,抵押權人的抵押權不受影響。同時,若發(fā)生保險事故時還款期限尚未屆滿,抵押權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取得保險金,實際上等同于借款人提前還款,損害了借款人的利益,對借款人并不公平。因此,在保險合同中約定受益人缺乏法律依據,本院對被告的此項抗辯意見不予采納。對原告關于車輛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應首先以實際修理費用為賠償依據,未實際修理的則應以預估費的數額確定,本案沒有證據證實對事故車輛進行了實際修理,故應以雙方協(xié)商選定、本院依法委托的公估機構做出的鑒定結論作為確定本案車輛損失的依據,故被告應承擔71045元的車輛損失費用。綜上,原告牛某某要求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賠償車輛損失費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及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牛某某車輛損失費7104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76元,減半收取計788元,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承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璐璐
書記員: 李飛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