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黃石市人,住所黃石市黃石港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鄧國明,湖北人本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14102200310815132。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出庭參加訴訟,調解、和解,代收法律文書。被告: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黃石市人,住所黃石市黃石港區(qū),第三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住所黃石市南京路18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200878423941M。代表人:胡國祥,該分行行長。委托訴訟代理人:胡銳,該分行員工。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肖遙,該分行員工。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
原告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熊某某與朱某某于2016年10月17日簽訂的關于浠水碧桂園映翠灣2街22幢6號樓的《房屋轉讓協議》合法有效;2.判決被告朱某某就上述房屋協助原告辦理不動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xù);3.判決第三人在原告代被告清償全部貸款本息(購買浠水碧桂園映翠灣2街22幢6號樓的貸款本息)的情況下解除對上述不動產的抵押登記;4.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朱某某分別于2015年7月2日、7月20日向原告借款80萬元、60萬元,被告朱某某提出附條件的將其所有的房屋轉讓給原告以清償債務,轉讓條件為原告再給予被告半年的還款期,即被告若在2017年4月30日前將所欠的140萬元借款本息全部還清,則原被告按借款合同的約定履行雙方的權利義務,若被告未在2017年4月30日之前清償借款本息的,則原被告不再履行借款合同,而履行《房屋轉讓協議》。房屋轉讓協議明確房屋總價款為4410319元,被告已支付購房款284萬元,房屋轉讓價格約定為290萬元,被告欠原告的140萬元的借款抵充140萬元的房屋價款,剩余150萬元(以第三人出具的貸款本息數據為準)的被告所欠的該房屋的按揭貸款由原告償還,原告償還貸款后,被告認可原告支付完全部房款?,F被告到期未還借款,原告要求被告履行房屋轉讓協議,并同意還清銀行貸款。被告不知所蹤,不按協議履行,請求法院依法判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被告朱某某未答辯。第三人黃石工行述稱,依據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主債權消滅的,抵押權也隨之消滅。本案中,我行貸款事實清晰,抵押擔保合法有效,請法院依法認定。原告熊某某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材料:1.原告熊某某身份證;2.被告朱某某身份證;3.朱某某作為轉讓方與熊某某作為受讓方于2016年10月17日簽訂的房屋轉讓協議;4.浠水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作為出賣人與朱某某作為買受人于2013年10月11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5.浠水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向朱某某開具的不動產銷售發(fā)票3份;6.朱某某向熊某某出具的借條2份。經當庭質證,第三人黃石工行質證意見為:對證據1、2、4、5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無異議,證據3、6,與我行沒有關系,不予質證。第三人黃石工行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材料:1.借款/擔保合同,用以證明借款、擔保關系合法、有效;2.借款借據,用以證明黃石工行已按合同約定發(fā)放了貸款176萬元;3.抵押預告登記證明,用以證明已經按法律規(guī)定辦理了抵押預告登記;4.本息電腦截屏,用以證明截止到2017年8月22日被告所欠本金和利息。經當庭質證,原告熊某某對第三人提交的證據均無異議。本院對上述證據認證如下:原告提供的證據1、2、4、5,第三人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證據3、6,有被告朱某某的簽名、捺印,形式合法,內容與本案有關,本院予以確認。第三人提交的證據,原告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根據上述舉證、質證及認證意見,結合原告、第三人的當庭陳述,本院確認如下事實:2013年10月11日,被告朱某某經與浠水碧桂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了位于浠水縣散花鎮(zhèn)碧××街××商品房××套,建筑面積為482.98㎡,單價為9131.47元/㎡,總價款為4410319元。被告已支付的購房款,含被告以該房屋抵押從第三人黃石工行所借的貸款176萬元(已于2014年11月4日辦理抵押登記)。除被告償還的部分本息外,截至2017年8月22日,該176萬元貸款的余額(本金)為1547333.15元。被告朱某某分別于2015年7月2日、7月20日向原告熊某某出具借條,借款80萬元、60萬元。2016年10月17日,朱某某與熊某某簽訂《房屋轉讓協議》,約定主要內容有:一、朱某某同意將其所購買的上述碧桂園房屋一套轉讓給熊某某,房屋總價款為4410319元,朱某某已支付購房款284萬元。二、朱某某同意房屋轉讓價格為290萬元,付款方式為被告欠原告的140萬元借款沖抵140萬元的房屋價款,剩余150萬元(以第三人出具的貸款本息數據為準)為被告所欠銀行的該房屋的按揭貸款由原告償還,原告償還該150萬元貸款后,被告認可原告已將房價款全部付清。三、轉讓條件為,原告給予被告半年的還款期并作為房屋買賣的附加條件,雙方商定被告若在2017年4月30日前將所欠原告的140萬元借款全部還清,則雙方按借款合同的方式履行雙方的權利義務;若被告未在2017年4月30日之前清償借款的,則雙方不再履行借款合同,而履行《房屋轉讓協議》。后被告未依協議約定向原告償還所借款,原告遂訴至本院。
原告熊某某與被告朱某某、第三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以下簡稱黃石工行)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熊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鄧國明、第三人黃石工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胡銳、肖遙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朱某某經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北景副桓嫦瘸鼍呓钘l向原告借款,后又因該借款未償還而與原告簽訂房屋轉讓協議,即雙方當事人先后簽訂了借款合同和房屋買賣合同,該兩份合同均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亦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均已依法成立并生效,雙方當事人之間先后設立了借款和房屋買賣兩個法律關系。原、被告在房屋轉讓協議中約定的“原告給予被告半年的還款期并作為房屋買賣的附加條件”,實質上就是房屋買賣合同履行的前置條件,同時也是借款合同解除的前置條件。當事人對于是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還是履行借款合同具有選擇性,即在半年還款期限內,被告還清了借款,則表示履行了借款合同,房屋買賣合同無須再履行;在半年還款期限內,被告未還清借款,則表示借款合同不再履行,轉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但不可能是兩份合同同時履行,也不可能是兩份合同均不履行。而且,對于究竟履行哪一份合同,被告更具主動性。至本案原告起訴時,原、被告約定的半年還款期限早已屆滿,被告仍未還清借款,借款合同的解除條件已成就,房屋買賣合同的履行條件也同時成就,故原告有權要求被告履行房屋轉讓協議,交付房屋,并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但本案中,因被告已將該房屋先行設定了抵押,原、被告間的房屋轉讓協議不能約束第三人黃石工行,故在抵押解除前,暫時無法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此外,原告雖表示愿意代被告清償銀行債務,但代償債務不是原告的權利,故原告無權主張解除抵押登記。綜上所述,本院對原告熊某某的部分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對第三人黃石工行的述稱意見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百八十條、第一百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熊某某與被告朱某某于2016年10月17日簽訂的涉及浠水縣散花鎮(zhèn)碧桂園江灣城22號映翠灣2街6號商品房的《房屋轉讓協議》有效;二、駁回原告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18300元,由被告朱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