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熊某某,男,生于1957年9月29日,漢族,湖北省黃梅縣人,住湖北省黃梅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洪文峰,湖北恩祺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起訴、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和解、調解、代簽法律文書等特別授權。
被告:石某,男,生于1970年12月12日,漢族,湖北省黃梅縣人,住湖北省黃梅縣。
原告熊某某與被告石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洪文峰、被告石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熊某某與被告石某2016年5月16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2、依法判決被告石某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6年5月16日熊某某與石某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簽訂后,石某沒有支付購房款,熊某某多次催石某交清全部購房款,石某說合同取消不履行,直到2018年12月31日石某仍不支付購房款,其行為已經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故訴至本院,要求判令如上訴請。
被告石某辯稱:房屋買賣合同是真實的,但不同意解除房屋買賣合同,要求原告交付房屋或償還借款,原告熊某某向我借款,同時出具了借條,后來借款不能如期償還,我就同意將其差欠我的借款抵作購房款用于購買其在武漢的房屋,雙方也簽訂了合同,原告也出具了收條,現在原告既交付不了房屋,又不能償還我借款。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依法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
原告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原告的身份證,擬證明原告的身份主體適格;2、被告的戶籍證明,擬證明被告的身份信息;3、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擬證明原、被告雙方的合同關系;4、武漢市洪山區(qū)康泰花園的業(yè)主證明,擬證明位于武漢市洪山區(qū)康泰花園的案涉房屋系案外人熊文靜所有;5、證人張某、梅某的證言,擬證明原、被告雙方簽訂合同后被告沒有支付購房款。
被告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1、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擬證明原、被告雙方的買賣合同關系;2、收條一份;3、銀行轉賬記錄,證據2、3擬證明被告已經支付了購房款給被告;4、張某跟王義兵擔保書,擬證明案外人張某、王義兵雙方替原告如未償還借款就講其所有的房屋抵作借款給我的事實;5、張某與被告的微信聊天記錄,擬證明原、被告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的產生由來及真實性;6西恩基天然氣公司股東章程,擬證明原、被告是同事關系,雙方發(fā)生借款關系符合常理;7、被告與原告及其子、兩位擔保人張某、王義兵的通話、短信、微信記錄,擬證明被告一直向原告催其交付房屋。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被告對原告證據5真實性和關聯性均有異議,且兩位證人無法定理由均未出庭,證人證言的效力不符合法定形式,結合案情綜合評析,依法不予采信;原告對被告證據2、3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提交的銀行轉賬記錄中向原告支付的47萬元與本案無關聯性,系另一法律關系,且購房款并未實際支付,但未提交相應反證,故對被告證據1、2、3予以采信;被告證據4、5、6、7結合原、被告當庭陳述,前后能夠映證,符合民事行為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和邏輯性,能夠達到證明雙方合同形成的來由和真實性,予以采信。
根據上述有效證據并結合當事人陳述,本院認定如下事實:2014年5月8日,原告熊某某因經營需要資金周轉向被告石某借款470000元并出具借條,約定于2016年5月15日前還款,在雙方約定的口頭還款日期到期后,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協議,并于2016年5月16日訂立合同,由原告熊某某將位于武漢市洪山區(qū)板橋村四組的拆遷還建房預售給被告石某,并以下欠的借款本息作價564000元抵付房屋交易款,雙方合同同時約定:如在2018年年底未能交房,則以坐落于武漢市洪山區(qū)八一花園的120平米等面積房屋交付,上述房屋如均未能交付,則由原告熊某某退還購房款并以總價款564000元為基數,每月30%承擔違約金同時原告熊某某收回之前出具給被告石某的借款借據并由其向被告石某出具收到購房款564000元的收條。在雙方達成上述協議后,案外人張某、王義兵自愿作為擔保人,書面承諾在2018年年底前如原告熊某某未能依約交房給被告石某則愿意就雙方因買賣合同形成的債務提供擔保保證,擔保范圍為應返還的購房款564000元及自2019年元月1日起至還款為止按月利率3%計算的利息。但原告熊某某擬交付給被告石某的房屋至今均未取得所有權亦未實際交付。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解除雙方合同。
本院認為,原告熊某某與被告石某自愿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雙方訂立的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雙方經協商一致由被告石某將合同訂立之前享有的對原告熊某某的出借款債權抵作雙方房屋買賣合同的購房款并已實際履行,亦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視為被告石某已履行支付購房款的合同義務,而原告熊某某在雙方約定的交房期限屆滿后至今仍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致使不能依合同約定轉移和交付以致不能實現合同主要目的,且被告在另案中亦明確表示要求解除合同,故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訴請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亦合雙方當事人意愿和實情,應予支持。被告的反駁主張已于同日另案起訴,本案中不作評析。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九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解除原告熊某某與被告石某于2016年5月16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被告各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梅景宏
審判員 王偉
審判員 桂彥
書記員: 陳曉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