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袁太友(代理權限參加訴訟
潘金國
張鐵(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明友,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袁太友(代理權限:參加訴訟,參與調解,代收法律文書
),湖北神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潘金國,男,1984年10月23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張鐵(代理權限:一般代理),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興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潘金國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
(2014)鄂曾都民初字第00782號
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4年12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呂丹丹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李小輝、孫峻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15年1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騰興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袁太友,被上訴人潘金國及其委托代理人張鐵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潘金國訴稱:2011年1月17日,原告在被告開發(fā)的樓盤購買房屋一套,與被告簽訂了購房合同,房屋建筑面積106.65平方米,總金額338643元。
約定2011年12月28日前交付房屋,若逾期交房,按原告已交付房價款日萬分之三支付違約金。
我按合同約定履行付款義務后,被告至今未能交房,請求確認我與被告簽訂的合同有效,判令
被告立即履行交房義務,并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53787.63元。
原審被告騰興公司辨稱:因政府職能部門公用事業(yè)單位的影響造成延期交房,屬于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查明:2011年1月17日,原告潘金國與被告騰興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位于隨州市東城青年路東端的金色港灣一期商品房第13幢1單元301號
房,總價款338643元,建筑面積106.65平方米。
付款方式為2011年1月17日首付108643元,余款230000元,辦理銀行按揭。
若原告逾期付款30日內,應每日向被告支付應付款萬分之二的違約金,合同繼續(xù)履行。
逾期超過30日的,被告有權解除合同。
被告應當于2011年12月28日前將經(jīng)驗收合格的商品房交付原告,出賣人逾期交房30日后,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或要求履行合同,并由出賣人自合同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按日向買受人支付已付房款的萬分之三的違約金。
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1年1月17日向被告支付房款108643元,4月13日辦理了銀行按揭貸款230000元,合計338643元。
2014年5月14日被告與原告辦理房屋交接手續(xù),原告在被告提供的《騰興交房手續(xù)辦理流程表》簽字且接受所購房屋。
原審法院
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內容未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
合同簽訂后,雙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義務。
原、被告雙方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第八條中約定,被告應當于2011年12月28日前將經(jīng)驗收合格的商品房交付原告,但被告向原告實際交房日期為2014年5月14日,逾期867天,其行為已經(jīng)構成違約,依法應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
根據(jù)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九條約定,違約金金額為338643元×0.03%×867天=88081元,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自2011年12月29日至2013年6月14日期間的違約金53787.63元,并自愿放棄自2013年6月14日之后的違約金,其請求符合合同約定和法律規(guī)定,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要求被告履行交房義務的請求,因被告已于2014年5月14日向原告交付房屋,原告簽字同意且已接受,房屋交付已實際履行完畢,不再處理。
至于被告的辯稱理由,因沒有提供相應證據(jù)證實,不予采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一、原告潘金國與被告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7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有效;二、被告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向原告潘金國支付違約金53787.63元。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140元,由被告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上訴人騰興公司不服原審法院
的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一審法院
認定基本事實不清。
雙方當事人在辦理交房手續(xù)時,被上訴人少繳納3071元物業(yè)管理費(等于四年應繳納的物業(yè)管理費),這視為上訴人因延期交房對被上訴人的賠償金,至此雙方的合同已全面適當履行,被上訴人不得再要求上訴人支付違約金。
二、一審法院
認定事實錯誤。
1、一審判決認定交房時間錯誤。
本案事實是上訴人于2012年5月31日在報紙上進行了公告,請業(yè)主們2012年7月28日及時到公司收房,但被上訴人故意拖延收房時間直至2014年5月14日才到公司收房,以期獲得更多的違約金。
2、一審未認定買賣合同中的免責事由錯誤。
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中已明確約定“如遇因政府或公共事業(yè)部門行為、異常天氣影響造成不能交房,出賣人可據(jù)實延期,并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本案中,上訴人之所以延期交房是因為政府職能部門的原因、異常天氣有52天(其中暴雨15天、高溫天氣37天),故上訴人雖延期交房,但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綜上,請求二審法院
依法撤銷原判,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上訴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潘金國答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請求二審法院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人騰興公司在二審期間向本院提交了一組新證據(jù),即證據(jù)1、上訴人的營業(yè)執(zhí)照一份,證明目的:上訴人的主體身份;證據(jù)2、商品房買賣合同一份,證明目的:雙方簽訂的合同中第八條約定,因政府職能部門的原因及異常天氣導致延期不承擔違約責任;證據(jù)3、隨州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行政執(zhí)法停工通知書
一份,證明目的:涉案商品房在建筑過程中因政府職能部門原因導致停工;證據(jù)4、延期交房公告一份,證明目的:上訴人已公告交房時間;證據(jù)5、記賬憑證及收據(jù)各一份,證明目的:上訴人已給被上訴人延期交房補償并達成協(xié)議。
經(jīng)庭審質證,被上訴人潘金國對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證據(jù)3、證據(jù)4、證據(jù)5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對其證明目的均有異議,對于證據(jù)2上訴人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延期交房符合免責事由,對證據(jù)3本案工程停工是上訴人自身違法原因造成的,并不是政府職能部門原因導致停工,對證據(jù)4雙方已明確約定了交房時間,公告時已經(jīng)違約,同時也未達到收房標準;對證據(jù)5被上訴人與上訴人并未就少交物業(yè)費達成任何協(xié)議。
對上訴人騰興公司提交的上述證據(jù),因被上訴人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均無異議,本院依法予以采信,至于能否達到當事人的證明目的,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jù)進行評判。
本院認為:本案中騰興公司與潘金國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被上訴人潘金國按合同約定已履行了給付全部購房款的義務,但上訴人騰興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按期交房,屬違約行為,應依法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上訴人上訴稱被上訴人少繳納3071元物業(yè)管理費視為被上訴人已獲得延期交房的賠償金,故被上訴人不得再要求上訴人支付違約金。
本院認為,雖然被上訴人在收房時少繳納3071元物業(yè)管理費,但上訴人沒有證據(jù)證明雙方已就該筆費用抵作延期交房違約金達成一致意見,故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上訴人還上訴稱其已在報紙上公示交房時間,故應當以該公示交房時間作為實際收房時間。
本院認為,雖然上訴人在報紙上公示了交房時間,但根據(jù)合同的約定上訴人在交房時應當出示房屋驗收合格的證明文件,同時還需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
》和《住宅使用說明書
》,而上訴人未能舉證證明其在公示交房時間時已取得了上述證明文件,故被上訴人根據(jù)合同約定有權拒絕交接,由此產(chǎn)生的延期交房責任應由上訴人承擔,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上訴人還上訴稱延期交房是由于政府職能部門及異常天氣原因造成,故其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經(jīng)查明,雙方簽訂的合同中已明確約定“因政府職能部門公用事業(yè)單位的影響或因異常天氣的影響”可以據(jù)實延期,但本案中商品房的建設停工原因是由于上訴人自身違法原因造成,并非屬于“因政府職能部門公用事業(yè)單位的影響”的情形,同時上訴人亦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合同履行過程中遭受到異常天氣的影響,故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適當,應予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50元,由上訴人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中騰興公司與潘金國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被上訴人潘金國按合同約定已履行了給付全部購房款的義務,但上訴人騰興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按期交房,屬違約行為,應依法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上訴人上訴稱被上訴人少繳納3071元物業(yè)管理費視為被上訴人已獲得延期交房的賠償金,故被上訴人不得再要求上訴人支付違約金。
本院認為,雖然被上訴人在收房時少繳納3071元物業(yè)管理費,但上訴人沒有證據(jù)證明雙方已就該筆費用抵作延期交房違約金達成一致意見,故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上訴人還上訴稱其已在報紙上公示交房時間,故應當以該公示交房時間作為實際收房時間。
本院認為,雖然上訴人在報紙上公示了交房時間,但根據(jù)合同的約定上訴人在交房時應當出示房屋驗收合格的證明文件,同時還需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
》和《住宅使用說明書
》,而上訴人未能舉證證明其在公示交房時間時已取得了上述證明文件,故被上訴人根據(jù)合同約定有權拒絕交接,由此產(chǎn)生的延期交房責任應由上訴人承擔,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上訴人還上訴稱延期交房是由于政府職能部門及異常天氣原因造成,故其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經(jīng)查明,雙方簽訂的合同中已明確約定“因政府職能部門公用事業(yè)單位的影響或因異常天氣的影響”可以據(jù)實延期,但本案中商品房的建設停工原因是由于上訴人自身違法原因造成,并非屬于“因政府職能部門公用事業(yè)單位的影響”的情形,同時上訴人亦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合同履行過程中遭受到異常天氣的影響,故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適當,應予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50元,由上訴人隨州市騰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呂丹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