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潘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清河縣人,一冶退休職工,住武漢市青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蔡亮,湖北法輝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原告:潘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清河縣人,廣西萬晨投資有限公司職工,住武漢市青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蔡亮,湖北法輝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被告:潘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清河縣人,武冶退休職工,住武漢市青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萌,北京大成(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潘某1、潘某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決被告潘某3返還應由原告潘某1、潘某2繼承的835,388元及增值利益;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潘某1、原告潘某2、被告潘某3系兄弟關系。父親潘金華于2000年5月去世,母親謝仲游于2016年11月13日去世。父母共留有的遺產為:房屋一套和存款9,400元。其中房屋已拆遷,獲得拆遷款835,388元及還建房一套,上述財產均被被告潘某3占有。母親生前患有疾病,被告潘某3未履行贍養(yǎng)義務,還存在諸多應當剝奪其繼承權的行為,因此原告潘某1、潘某2是合法遺產繼承人,被告潘某3應返還其占有的遺產。被告潘某3辯稱,1、根據法律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合法財產,被告繼承人謝仲游的遺產應以其死亡時的財產來確定,原告訴稱的拆遷款是2012年取得的,因此該拆遷款不是本案訴爭的遺產。被繼承人謝仲游于2016年11月16日去世,被告并沒有私自占有拆遷款。2、被告名下的位于錦繡龍?zhí)兜姆课莶皇潜焕^承人的遺產,也不是還建房。3、原告訴稱被告有諸多應剝奪法定繼承權的行為與事實不符。被繼承人謝仲游2000年至2012年7月、2013年至其去世,十多年一直隨被告共同生活,受到被告的悉心照顧,充分說明被告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4、被繼承人死亡后其存款長期被原告占用并且拒絕分配。被告現要求分配銀行存款,并且被告長期贍養(yǎng)被繼承人應當多分。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遺產的范圍。武漢市青山區(qū)紅衛(wèi)路42街45門8號的房屋是被繼承人潘金華和謝仲游的夫妻共同財產,被繼承人潘金華于2000年5月17日去世,2012年該房屋拆遷,2012年7月18日被繼承人謝仲游出具收條承認收到房屋拆遷款835,388元,該款于同年8月2日付至被繼承人謝仲游的銀行帳戶。2012年8月6日被告與武漢龍?zhí)吨脴I(yè)有限公司簽訂了《武漢市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了位于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的房屋,建筑面積為94.48平方米,房屋單價為8,366.87元/平方米,總房款為790,000元,由被繼承人謝仲游從拆遷款中支付。此外,該房屋的裝修款44,582.50元及維修基金、物業(yè)管理費9,500元,共計54,082.50元,均從拆遷款所在賬戶支付,上述本院確認的案件事實有被繼承人謝仲游的銀行交易流水、收條、《武漢市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被繼承人謝仲游的日記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予以采信。因武漢市青山區(qū)紅衛(wèi)路42街45門8號的房屋所獲得的拆遷款,已全部用于支付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房屋的購房款、裝修款及物業(yè)管理費,故本案訴爭的遺產應按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的房屋價值計算。被繼承人謝仲游去世后,其喪葬費及工資為159,036.02元、銀行存款為212,100元,共計371,136.02元,均由原告潘某1保管,原、被告雙方當庭予以認可,并且同意從喪葬費及銀行存款中扣除60,000元作為被繼承人謝仲游辦理喪事的費用,剩余的311,136.02元作為遺產進行分割。2、被繼承人謝仲游用拆遷款為被告潘某3購房的行為是否屬于贈與。被繼承人謝仲游有一定的文化,其生前還在炒股,其在武漢市青山區(qū)紅衛(wèi)路42街45門8號房屋拆遷時在房屋拆遷部門留有遺囑及承諾書,表示拆遷款由被告潘某3繼承,其此后為被告潘某3支付購房款的行為與其意思表示相一致,故本院認定被繼承人謝仲游已將自己應繼承的房屋拆遷款,贈與給被告潘某3購房。因被繼承人潘金華生前未留有遺囑,按法定繼承計算,被繼承人謝仲游應繼承房屋拆遷款的62.50%,即522,117.50元。兩原告和被告應分別繼承房屋拆遷款的12.50%,即104,423.50元。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房屋的購房款為790,000元。被繼承人謝仲游和被告潘某3分得的拆遷款為626,541元,不足以支付購房款,超出部分為163,459元,該款及支付的房屋裝修費、維修基金、物業(yè)管理費54,082.50元,均是被繼承人潘金華的遺產,被繼承人謝仲游無權處分,是原告潘某1和潘某2應繼承的遺產。因原、被告雙方均不同意對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房屋的價值進行評估,本院了解的同地段房屋單價為20,000元/平方米左右,故本院認定超出部分163,459元增值后的價值為390,729.15元(20,000元÷8,366.87元×163,459元),應由原告潘某1和潘某2分得。
原告潘某1、潘某2與被告潘某3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由審判員周翔林擔任審判長,人民陪審員周媛、白琳參加的合議庭,于2017年8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潘某1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蔡亮、原告潘某2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蔡亮、被告潘某3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繼承人潘金華和謝仲游系夫妻關系,婚后生育三個子女,即原告潘某1、原告潘某2及被告潘某3。武漢市青山區(qū)紅衛(wèi)路42街45門8號房屋是潘金華和謝仲游夫妻共同財產。潘金華于2000年5月17日去世且未留有遺囑,故武漢市青山區(qū)紅衛(wèi)路42街45門8號房屋獲得的拆遷款835,388元的百分之五十,應按法定繼承進行分割,當時謝仲游尚健在,故并未對拆遷款進行分割。現拆遷款已全部用于支付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房屋購房款、裝修費、維修基金及物業(yè)費,根據本院上述確認的案件事實,除去被繼承人已明確贈與給被告潘某3的房屋拆遷款522,117.50元,尚未分配的被繼承人潘金華和謝仲游遺產為:兩原告應分拆遷款購買房屋后的現價值390,729.15元、喪葬費及銀行存款311,136.02元、被告潘某3分得的拆遷款104,423.50元、房屋裝修等費用54,082.50元,共計860,371.17元,其中因被告潘某3已提前用分得的房屋拆遷款購買了房屋,故其不應享受房屋增值的利益。只應繼承被繼承人的謝仲游的喪葬費及銀行存款311,136.02元,即103,712元。因被告潘某3實際獲得了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房屋、裝修等費用,價值為444,811.65元(390,729.15元+54,082.50元)??鄢鋺^承的喪葬費及銀行存款103,712元后金額為341,099.65元,由其向原告潘某1、潘某2每人支付補償款170,549.82元?,F被繼承人謝仲游的銀行存款及喪葬費,共計311,136.02元,由原告潘某1保管,應由原告潘某1和原告潘某2共同所有,各得百分之五十,即155,568.01元。原告潘某1、潘某2要求剝奪被告潘某3繼承權的訴訟請求及被告潘某3要求多分遺產的的抗辯理由,缺乏證據支持及法律依據,本院均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一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武漢市青山區(qū)工業(yè)路28號錦繡龍?zhí)?棟1單元2201號房屋歸被告潘某3所有;二、被繼承人謝仲游名下的銀行存款、喪葬費,共計311,136.02元,歸原告潘某1、原告潘某2共同所有,各分得155,568.01元;三、被告潘某3分別支付原告潘某1、潘某2每人170,549.82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四、駁回原告潘某1、潘某2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2,154元,由原告潘某1負擔4,051元、原告潘某2負擔4,051元、被告潘某3負擔4,052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