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潘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閘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正萍,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亞林,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潘某某與被告李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晶獨任審判。本案于2019年4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潘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正萍、被告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亞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潘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確認2016年2月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汽車轉押合同》無效;2、請求被告返還購車款人民幣95,000元;3、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2月23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汽車轉押合同,約定被告將滬ACXXXX榮威汽車轉讓抵押給原告,原告分三次共支付95,000元。原告在駕駛該車時被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扣押。后原告查明該車輛登記所有人為上海天盈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盈公司),自2015年11月10日一直被法院查封。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退款并解除合同。
被李某辯稱,不同意原告全部訴請。雙方在轉押合同里寫明榮威車由李某使用,沒寫明是買賣。在交付時,該車是被告從第三方小貸公司(即車主天盈公司)獲得,被告與天盈公司沒有主債務,被告和第三方是買賣合同關系,當時被告給了天盈公司87,000元,天盈公司于2016年2月將車給了被告。2016年2月底,被告與原告簽了本案的轉押合同。簽合同時原告明知天盈公司存在,且被告將與天盈公司簽訂的合同也交付給了原告。被告與原告簽訂了名為轉押,實為租賃的合同。當時約定原告每月交3,000元給被告使用該車,微信里顯示95,000元已經(jīng)拿回來,95,000元是租金(2016年2月23日起至2018年9月22日),一次性給掉了,租期沒定,讓原告先用起來,并不是說將車子賣給原告。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2月,原告與被告達成《汽車轉押合同》。合同載明,甲方:李某在2016年2月23日轉押一輛榮威950滬ACXXXX,以后這輛榮威由潘某某使用,違章事故都由潘某某負責。已收到轉押款玖萬伍仟元整。甲方:李某。原告并支付被告95,000元。
另查明,榮威牌滬ACXXXX小型汽車(發(fā)動機號XXXXXXXXX)登記車主為上海天盈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使用性質非營運,車輛狀態(tài)違法未處理,查封、抵押。該車輛于2015年11月10日、2015年12月7日被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法院查封、2015年11月17日被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人民法院查封、2016年1月5日、8月17日被上海市崇明區(qū)人民法院查封、2016年11月4日、2017年11月2日被寶山區(qū)人民法院查封。2016年11月23日被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查封。該車輛于2014年1月22日辦理了抵押登記,抵押權人為顧慧靜。
以上查明的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原告提供的汽車轉押合同、機動車信息查詢表、銀行卡轉賬憑證及明細予以證明,上述證據(jù)并經(jīng)庭審質證,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審理過程中,原告陳述,原告認為本案原、被告簽訂的汽車轉押合同并不是擔保合同,雙方不存在基礎法律關系。被告告訴原告該車是別人合法抵押給他的,車子不是被告的,但被告是抵押權人只是沒有辦理抵押登記。但事后經(jīng)查被告既不是所有權人也不是抵押權人,且被5個法院查封。故被告屬于無權處分,系爭合同應無效。
本院認為:關于雙方所簽訂的合同的法律性質。質押合同是出質人與質權人雙方基于主債務合同就質物擔保事項達成的書面擔保合同。本案中,訴訟雙方雖然簽訂的是《車輛轉押合同》,但雙方之間并無主債務關系。雙方簽訂協(xié)議后,被告向原告交付了車輛,原告向被告支付了價款,該行為符合買賣合同的特征,本院確認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名為轉押合同,實為買賣合同。被告主張該合同是租賃合同,但雙方簽訂合同中并未載明租賃關系,也未載明租賃期間,且合同是寫明以后車輛由原告使用,違章事故都由原告負責,根據(jù)合同內(nèi)容和雙方實際交易行為,對被告主張本院難以采納。關于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被告出賣給原告的車輛并非被告登記所有,被告也不能證明其對車輛有處分權。被告主張系爭車輛是被告從第三人處購買所得,在交易時將交易憑證給了原告。但原告對此并不認可,被告也未能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故對被告主張本院難以采納。原、被告簽訂買賣合同后,被告未取得處分權且未經(jīng)涉案車輛權利人(包括登記抵押權人)追認,故被告買賣車輛的行為系無權處分行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被告無權處分行為并不影響雙方買賣合同的效力。對于原告要求確認雙方于2016年2月簽訂的《汽車轉押合同》無效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基于合同無效要求被告返還購車款缺乏相應請求權基礎,對原告相應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另主張系爭車輛被司法機關查封后轉讓,屬于違法出售,買賣合同應無效。本院認為,司法機關查封行為是對標的車輛在被查封期間的登記過戶進行限制,轉讓人負有消除標的車輛上存有的限制登記過戶的情形的履行義務,但不能僅僅據(jù)此認定買賣合同本身無效,原告主張沒有相應法律依據(jù),故對原告主張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潘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175元,減半收取1,087.50元,由原告潘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晶
書記員:陸澄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