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潘某某,男,1945年9月20河北省滄縣大鵝莊村。
原告:李某某,女,1960年6月18河北省滄縣大鵝莊村。
原告:潘文康,男,2006年10月11河北省滄縣大鵝莊村。
原告:潘文伊,男,2016年5月1河北省滄縣大鵝莊村。
原告潘文康、潘文伊的法定劉某:劉才紅,即第一原告。
以上五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印彪,滄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
負責人:王艷,職務:總經理。
市1—5號。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900MA07X2RB0J。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新明,該公司職員。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分公司。
法定代表人:邢運江,職務:經理。
保定市競秀區(qū)116號。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600805944471K。
委托訴訟代理人:閆文慧,河北傲宇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某告劉才紅、潘某某、李某某、潘文康、潘文伊與被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燕某保險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分公司(以下簡稱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劉某告劉才紅及五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印彪、被告燕某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新明、財產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閆文慧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500000元,訴訟過程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數額為548705元。2、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7年9月19日19時許,謝艷峰駕冀J×××××97TM號“凱馬”牌輕型普通貨車(登記車主為謝同恒),沿保滄公路由東向西行駛至保滄公路陳圩路段時在快車道內與同向左轉彎橫過公路的潘國松、李寶民各自駕駛的電動三輪車連續(xù)相撞,致使潘國松甩至公路南側快車道內車道,同時被由西向東行駛的鄧學冀F×××××5冀F×××××R06掛號“紅巖”牌重型半掛牽引車(登記車主為望都縣德馨道路運輸公司)后輪輾軋,造成潘國松死亡、李寶民受傷的交通事故。本次交通事故經滄縣公安交警大隊處理,2017年10月20日依法做出了滄公交認字第13092120170201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在謝艷峰、鄧學敏、潘國松的交通事故中謝艷峰和潘國松負此事故同等責任,鄧學敏付次要責任劉某告劉才紅是死者潘國松的配偶,原告潘某某、李某某是潘國松的父母,原告潘文康、潘文伊是潘國松的兒子
冀J×××××97TM號“凱馬”牌輕型普通貨車在被告燕某保險公司投保了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50萬元第三者責任保險(不計免賠);冀F×××××5冀F×××××R06掛號“紅巖”牌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財產保險公司投保了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30萬元第三者責任保險(不計免賠),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所以二被告依法在保險限額內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發(fā)生后,潘國慶代表原告和謝艷峰、鄧學敏達成協(xié)議,在保險賠償外,謝艷峰和鄧學敏分別賠償原告10.5萬元和5.5萬元,保險賠償歸原告所有。原告為維護自身權益,特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如所請。
原告為支持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1、身份證復印件、戶口本、村委會的證明,以證明原告主體適格及各原告之間的關系;
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死亡銷戶證明;
3、駕駛證和行車證復印件;
4、保險單(交強險和商業(yè)險);
5、交通費票據;
6、評估報告;
7、肇事司機與死者家屬的賠償協(xié)議書。
被告財產保險公司和燕某保險公司對事故過程及責任認定均無異議。
被告燕某公司辯稱,事故車輛謝艷冀J×××××97TM“凱馬”牌輕型普通貨車在我司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和不計免賠,因本次事故中還有其他人員受傷,請求法庭予以保留相關份額。請法庭核實駕駛員的駕駛資格,及該車輛的行車證是否合法有效。對原告的具體損失和主張在法庭調查時發(fā)表具體意見,鑒定費、訴訟費我司不予承擔。
被告財產保險公司辯稱,冀F×××××5132在我司投保交強險及30萬元的三者責任險并投保不計免賠,根據原告提交事故認定書及鄧學敏駕駛證,事發(fā)后鄧學敏駕車逃逸,且屬于增駕A2實習期,不能駕駛機動車牽引掛車,其屬于無證情形,我司不應當予以賠償,即便法庭予以判決,我司對交強險份額享有向侵權人追償的權利,商業(yè)險不予賠付。
對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被告燕某保險公司質證稱,對于我司投保的車輛,行車證應當有附頁,但是年檢只是顯示在2016年,是否在有效期限內,請法庭核實,如不在有效期限內,我司在商業(yè)險內不予賠付。首先對于原告的精神撫慰金,我司認為過高,應按照責任比例給付;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者父親潘某某的扶養(yǎng)人人數請法庭予以核實,具體數額請法庭具體計算;對于原告主張的交通費過高,并且與辦理喪葬事宜重復;對于車損鑒定費用及鑒定報告我司不予認可,該鑒定系原告方單方委托行為,我司未參與,程序不合法。在交強險限額內預留相關份額,另一傷者還未起訴,對于原告主張我司承擔80%的比例我司不予認可,根據事故認定書顯示我司承保的車輛,負此事故的同等責任,所以該事故我司應當在50%以下的比例承擔責任。
被告財產保險公司質證稱,鄧學敏駕駛證記載增駕A2實習期至2018年11月31日,也即事故發(fā)生時,其屬于實習期,根據道交法及相關規(guī)定,實習期禁止駕駛主掛車。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應當按被扶養(yǎng)人情況分段計算,年賠償總額應當不超過人均年消費支出。對于責任劃分堅持答辯意見,事故車輛駕車逃逸,根據保險條款第24條第2款第1項第5目屬于我司責任免除范疇。綜上,根據法律規(guī)定及保險合同約定,我司不予賠償,如果法庭予以認定,因原告自身在事故中負有相應責任,其主張的責任比例是不合理的,我司承保車輛負次要責任,事故的發(fā)生主要是因潘國松與謝艷峰的碰撞行為,致使我司投保車輛躲避不及,賠償比例不應超過10%。其他同意燕某保險公司的意見。
經審理查明,原告所述的事故過程及滄縣公安交警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屬實。本次事故造成潘國松死亡、李寶民受傷及車輛損壞。在謝艷峰、鄧學敏與潘國松發(fā)生事故中謝艷峰與潘國松負事故同等責任,鄧學敏負次要責任,在謝艷峰與李寶民發(fā)生事故中雙方負事故同等責任。
滄州市天平機動車鑒定評估有限公司作出評估結論書,意見為:電動三輪車的車損金額為4110元。
原告主張的損失如下:
1、死亡賠償金12881元(2017年農村居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257620元;
2、精神損害撫慰金6萬元;
3、喪葬費:32613元;
4、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潘文康10536元(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10年2人=52680元;(2)、潘文伊10536元×17年2人=89556元;(3)、潘某某105**元×7年2人=36876元;合計179112元。
5、交通費5000元;
6、鑒定費250元
7、辦理喪葬事宜的人員誤工費:10000元
8、車損4110元
另查明,冀J×××××97TM號“凱馬”牌輕型普通貨車在被告燕某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一份和50萬元商業(yè)三者險,并投保不計免賠險。冀F×××××5冀F×××××R06掛號“紅巖”牌重型半掛牽引車主車在被告財產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一份和30萬元商業(yè)三者險,并投保不計免賠險。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劉某告劉才紅是死者潘國松的配偶;原告潘某某、李某某是潘國松的父母,該二原告有潘國松等子女2人;原告潘文康、潘文伊是潘國松的兒子。
訴訟過程中,李寶民表示燕某保險公司的11萬元交強險傷殘賠償限額為其預留3萬元,其余全部用于潘國松的賠償。
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12881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536元。
五原告的各項損失,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1、潘國松于1981年出生,其死亡賠償金按照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881元的賠償標準計算20年為257620元,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予以支持。
2、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0元數額較高,結合本案實際情況,本院酌情認定50000元。
3、喪葬費按照河北省2018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65266元的賠償標準計算六個月為32633元。
4、潘國松的長子潘文康xxxx年xx月xx日出生,需撫養(yǎng)8年,其有2個撫養(yǎng)人,次子潘文伊xxxx年xx月xx日出生,需撫養(yǎng)17年,其有2個撫養(yǎng)人,潘國松的父親潘某某19**年9月出生,需撫養(yǎng)8年,其有2個子女。因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年賠償總額不得超過河北省2018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536元的賠償標準,原告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為131700元(10536元年×8年+10536年×9年÷2)。
5、交通費結合本案實際情況酌情認定為800元。
6、辦理喪葬事宜人員的誤工費原告主張10000元數額過高,本院依照2018年度農林牧漁業(yè)平均工資23384元年÷365天×5人×3天為961元。
7、電動三輪車損失4110元,有公估報告為證,本院予以認定。
8、原告主張鑒定費250元,未提交鑒定費發(fā)票,對該項損失本案不予處理。
綜上,可以認定原告的損失為477824元。
五原告均同意保險公司將賠劉某入劉才紅在中國農業(yè)銀行滄州迎62×××790679賬戶中。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因此事故造成潘國松死亡,五原告作為其近親屬主張合理合法的損失,被告應當依法賠償。
滄縣公安交警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事實清楚,謝艷峰和潘國松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鄧學敏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該認定書合法有效,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財產保險公司辯稱鄧學敏駕駛證記載增駕A2實習期至2018年11月31日,即事故發(fā)生時,其屬于實習期,根據相關規(guī)定,實習期禁止駕駛主掛車。因被告財產保險公司未有提交證據證明其已經就該免責條款對投保人盡到了明確說明義務,故其應當對原告的損失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同時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應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的賠償限額內賠償,超出交強險賠償限額的其余部分損失,應按照當事人的過錯程度,由保險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限額內賠償。
本案中,冀J×××××97TM號“凱馬”牌輕型普通貨車在被告燕某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一份和50萬商業(yè)三者險,并投保不計免賠險。冀F×××××5冀F×××××R06掛號“紅巖”牌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財產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一份和30萬元商業(yè)三者險,并投保不計免賠險。按照以上規(guī)定,原告的電動三輪車損失4110元由二被告保險公司在各自財產損失限額內平均負擔,即二被告保險公司各自承擔2000元。原告其余損失473714元由被告燕某保險公司在死亡傷殘限額內賠償80000元,由被告財產保險公司在死亡傷殘限額內賠償110000元。超出二被告交強險各分項限額損失283824元按照事故責任,本院酌定由被告燕某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承擔50%的責任即141912元,被告財產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承擔30%的責任即元85147元,其余20%的責任由原告自行承擔。
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各分項限額內賠償原告8200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的限額內賠償原告141912元。
二、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分公司在交強險各分項限額內賠償原告11200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的限額內賠償原告85147元
以上待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給付款項直接劉某告劉才紅在中國農業(yè)銀行滄州迎62×××790679賬戶。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644元,由被告燕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負擔1800元,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分公司負擔1444元,由原告負擔14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蘇文藝
書記員: 王丹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