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梁金舉職務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劉曉紅,河北國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雨凡(系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副經(jīng)理)。
被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曲威,河北智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9日向本院起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9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曉紅、劉雨凡,被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曲威到庭參加訴訟,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梁金舉,被告張某某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訴稱,原告于2013年9月13日注冊登記成立,被告于2014年1月1日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開始到原告處上班,從事炸藥服務工作,工作地點是灤平縣境內(nèi),工作期間原告為被告繳納了各項保險。2015年1月1日原告公司開始放假,為被告發(fā)放了1月份、2月份生活費。2015年經(jīng)原告公司領導安排自2015年4月1日起將被告派遣到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因原告系從事保安服務性質公司,有勞務派遣證,對被告的勞務派遣屬于正常工作范疇。被告接到原告公司多次通知后,并沒有按照原告的工作安排到崗位上班。被告于2015年6月向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于2015年7月24日作出(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裁決書,該裁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做出了錯誤裁決。因(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裁決書中,被告的身份證號存在筆誤,2015年9月6日,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作出(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決定書,更正了被告的身份信息。故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判決原告不為被告繳納2015年4月、5月的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中單位承擔部分;不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2948.00元及2015年3月、4月、5月放假生活費3144.00元,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提供如下證據(jù)材料:
1、(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裁決書。證實該裁決書是2015年7月27日送達原、被告的。
2、(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決定書。證實2015年9月6日,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作此決定書,更正了被告的身份信息。
3、送達證明。證實(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決定書于2015年9月6日送達。
被告方對上述1、2、3號證據(jù)認可。
4、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原、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書,證明原、被告之間勞動關系起始時間是2014年1月1日。
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在簽訂合同時,被告只是填寫基本信息和簽字,其他的內(nèi)容都是原告后來填上去的。
5、勞務派遣經(jīng)營許可證2頁,證明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是勞務派遣單位,對被告的勞務派遣屬于正常工作范疇。
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為:認為證據(jù)與本案無關,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是勞動合同,雙方不是勞務派遣關系,而是勞動關系。
6、公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管理制度第十五頁第十九條第四項中明確寫明員工無故曠工連續(xù)三日,公司可以予以解聘,且不發(fā)給資遣費。
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為:有異議,沒有被告的簽字,不能證實原告為被告培訓學習過此項制度。
7、原告公司的調(diào)令、原告辦公室主任焦新華證明、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證明、證人劉海龍證明。證明2015年3月24日原告公司辦公室正式通知,自2015年4月1日起被告張某某被派到灤平泰騰爆破公司上班,被告接到通知,2015年5月13日劉海龍還告知過被告去上班,但被告沒有到派遣崗位上班。
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為:《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第四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guī)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jīng)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xié)商確定。
……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guī)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原告在仲裁階段及民事起訴狀中明確說明“原告公司領導決定將被告調(diào)至其他公司工作”,由此可見未與被告協(xié)商,更沒有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協(xié)商及公示。
8、原告單位的工資表。證明被告工資情況。
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為:對工資表認可。
9、2014年3月3日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小營服務隊的會議記錄,其中“四、總公司對我們下屬分公司人員調(diào)整屬于正常工作,我們要無條件服從,同時一定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被告張某某的質證意見為:安全例會被告沒有參加簽字。此項會議記錄的筆跡與前三項不符,明顯是后加的。且安全方面的會議記錄與人事調(diào)動不應有關系。
被告張某某辯稱,一、本案是勞動爭議案件,經(jīng)過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作出了仲裁決定書,原告是超過起訴期限提起訴訟,應當駁回原告的起訴。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15)灤勞人字第103號裁決書中將被告的身份證號碼×××誤錄為×××,后作出決定書進行了補正。但是此補正只對身份證號碼進行更正,補正決定書沒有改變仲裁裁決書的事實、理由和裁決結果,不涉及裁決書的實質性內(nèi)容,不影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所以不能視為新的裁決,更不能把更正決定書送達的時間作為裁決書送達時間。原、被告領取仲裁裁決書的時間是2015年7月27日,原告不服仲裁裁決書的起訴期限應為2015年7月27日至2015年8月10日。因原告在法定期限內(nèi)沒有提起對仲裁裁決書不服的起訴,故應駁回原告的起訴。依據(jù)是原勞動部《關于勞動爭議當事人對糾正后裁決不服是否有申訴權問題的復函》的意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對未向法院起訴,已發(fā)生法律效力而且確實有錯誤的裁決書,通過監(jiān)督程序予以糾正。如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就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或具體裁決意見等予以糾正并重新作出新的裁決,當事人對該裁決書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仲裁裁決書中的筆誤,在制作該裁決書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補正后,若不影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當事人僅就此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倍⑷舴ㄔ赫J定原告起訴沒有超過法定期限。原告請求判決不為被告繳納2015年4月、5月的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中單位承擔部分;不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2948元及2015年3月、4月、5月放假生活費3144.00元,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的。首先,關于2015年4月份、5月份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問題,仲裁階段仲裁庭根據(jù)原告的自述及原告提供的相關證據(jù)查明相關事實:原告為被告繳納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至2015年5月份,這能夠證明2015年5月份之前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既然存在勞動關系,根據(jù)《社會保險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為原告補交養(yǎng)老保險和工傷保險的至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之日。其次,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12948元,原告應支付的理由:原告拖欠被告放假期間的生活費、未及時全面的為被告繳納相關的社會保險,并且未經(jīng)被告同意將被告調(diào)至其他用人單位工作。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第四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guī)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jīng)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xié)商確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guī)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原告在仲裁階段及民事起訴狀中明確說明“原告公司領導決定將被告調(diào)至其他公司工作”,由此可見原告調(diào)動工作未與被告協(xié)商,更沒有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協(xié)商及公示。最后,2015年3至5月份,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原告應支付勞動報酬,實際上3至5月份是放假期間,既然支付了1月份、2月份的生活費,同樣處于放假期間,沒有理由不支付3至5月份的生活費。三、關于原告在民事訴狀中訴稱原告有勞務派遣證與本案無關,更不能證明被告就是勞務派遣員工,實際上被告接受原告的管理,由原告分配工作并支付勞動報酬,有原告在仲裁階段出示的被告2014年、2015年勞動合同予以證明,被告2015年1月1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為1年,原告在合同期內(nèi)無故變動被告的單位及工作性質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四、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jīng)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jīng)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本案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原告的訴求完全沒有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請法院判令原告給付被告(2015)灤勞人字第103號裁決書裁決的待遇。
被告張某某提供如下證據(jù)材料:
1、2012年7月1日被告張某某與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意見為: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并不是與原告簽訂的。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縣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梁金舉,原告與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沒有承繼關系。
2、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和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縣分公司的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意見為: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縣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梁金舉,原告與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沒有承繼關系。
經(jīng)審理查明,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注冊成立于2012年2月23日,企業(yè)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法定代表人為梁金舉,住所為灤平縣灤平鎮(zhèn)三地溝門村,已于2013年12月26日注銷,注銷原因是決議解散。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13年9月13日,企業(yè)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法定代表人為梁金舉,住所為灤平縣灤平鎮(zhèn)三地溝門村。
2012年7月1日,被告張某某與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期限自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被告張某某在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的工作內(nèi)容為負責炸藥安全的運輸、配送保障工作。2014年1月1日,被告張某某與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期限為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月1日,被告張某某與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期限為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被告張某某在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內(nèi)容為在灤平縣境內(nèi)從事炸藥監(jiān)管服務工作,工作地點灤平縣。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為被告張某某連續(xù)繳納了2009年9月至2015年3月的養(yǎng)老保險、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的工傷保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的失業(yè)保險、被告張某某的醫(yī)療保險、生育保險已經(jīng)繳納至2015年5月。
2015年1月1日,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安排被告張某某放假,并支付了被告張某某2015年1月、2月放假期間的生活費。2015年3月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決定自2015年4月1日起調(diào)被告張某某到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被告張某某不同意,未到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作。2015年5月21日,被告張某某向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與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由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給予解除合同的相關待遇。
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具有灤平縣內(nèi)保安從業(yè)人員勞務派遣經(jīng)營許可資質,但是原、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未約定原告可以對被告進行勞務派遣。原、被告勞動合同約定的終止期限為2015年12月31日,而2015年3月原告決定將被告調(diào)到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作時,雙方的勞動合同并未到期。
經(jīng)查,2014年6月至12月被告張某某在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正常工作,月平均工資為3224.50元。2015年1至5月灤平縣最低月工資標準為1310.00元。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訴辯陳述、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調(diào)令、營業(yè)執(zhí)照、勞動合同書、工資表、(2015)灤勞人裁字第103號仲裁裁決書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是具有用人資格的法人單位,被告張某某在原告處工作,雙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對于雙方的勞動關系,原、被告認可。在履行勞動合同中,2015年1月原告安排被告放假,在放假期間的3月原告出具調(diào)令將被告張某某調(diào)到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被告張某某不同意,原告雖有勞務派遣資質,但原、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未約定原告可以對被告進行勞務派遣。而且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與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系兩個獨立的法人,原告在調(diào)令中并未說明是否與被告保留勞動關系,也沒有出示可以在兩個公司之間相互調(diào)動工作關系的相應制度。原告提交的公司會議記錄及安全培訓制度未能證明原告的派遣符合法律規(guī)定或勞務合同約定。故原告將被告調(diào)到灤平泰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作,違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被告張某某于2015年5月21日向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故依法確認原、被告的勞動關系自2015年5月21日予以解除。
被告要求原告為其繳納2015年4月、5月的養(yǎng)老保險等保險和工傷保險。對于此項請求,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及《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三條規(guī)定,繳費單位未按規(guī)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因此,社會保險的征繳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的職責,此項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訴訟受案范圍,本案中不予審理。
原告自2015年1月始安排被告放假,至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5月21日。沒有支付被告2015年3月、4月、5月放假期間的生活費,根據(jù)《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非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勞動者停工一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生活費。生活費標準為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百分之八十”的規(guī)定,原告應按照灤平縣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放假期間的生活費。故原告應支付被告2015年3月、4月、5月放假生活費1310.00元/月×80%×3月=3144.00元。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原告應當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因為被告張某某自2009年9月至2005年5月先后在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及原告處工作,承德市和泰保安民爆服務有限公司灤平分公司與原告的住所、法定代表人一致,被告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沒有改變,且原告為被告連續(xù)繳納了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的養(yǎng)老保險,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的規(guī)定,被告到原告處工作應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jīng)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于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原告應支付被告自2009年9月至2015年5月21日共6個月的經(jīng)濟補償金。根據(jù)被告張某某2014年6月至12月的月平均工資和灤平縣2015年度1至5月份最低工資標準,被告解除勞動關系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2158.08元,故原告應支付被告經(jīng)濟補償金為2158.08元/月×6月=12948.48元。
根據(jù)是原勞動部《關于勞動爭議當事人對糾正后裁決不服是否有申訴權問題的復函》的意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對未向法院起訴,已發(fā)生法律效力而且確實有錯誤的裁決書,通過監(jiān)督程序予以糾正。如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就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或具體裁決意見等予以糾正并重新作出新的裁決,當事人對該裁決書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仲裁裁決書中的筆誤,在制作該裁決書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補正后,若不影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當事人僅就此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灤平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15)灤勞人字第103號裁決書中將被告的身份證號碼×××誤錄為×××,后作出決定書進行了補正。該補正涉及的是當事人身份,直接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原告據(jù)補正決定書起訴,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被告認為原告是超過起訴期限提起訴訟,應當駁回原告起訴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第七十二條、第一百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條,《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自2015年5月21日起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某解除勞動關系;
二、由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給付被告張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2948.48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nèi)付清;
三、由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給付被告張某某2015年3月、4月、5月放假期間生活費3144.00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nèi)付清;
四、駁回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和被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灤平和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對方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廷祿
人民陪審員 董占山
人民陪審員 佟長永
書記員: 王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