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雄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紅衛(wèi)何家巷2號1幢1-2。
法定代表人:熊家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學貴,該公司職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顯勇,湖北紫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十堰市張灣區(qū)財政局。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廣東路29號。
法定代表人:曹宇明,該局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長合,該局職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雪峰,湖北舉燭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湖北雄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獅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十堰市張灣區(qū)財政局(以下簡稱張灣區(qū)財政局)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張灣民二初字第0057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7月2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雄獅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程顯勇,被上訴人張灣區(qū)財政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長合、陳雪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的雙方發(fā)生糾紛的原因、經過等基本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北景钢?,雄獅公司提出因張灣區(qū)財政局沒有交付采石場而將20萬元工程款予以了抵扣,其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張灣區(qū)財政局應返還被抵扣的20萬元并支付占用利息的主張,雄獅公司應當對上述主張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從雙方陳述及相應證據看,雄獅公司在民事訴狀中認可“1994年12月9日雙方達成采石場買賣并用工程款抵扣采石場購買款的合意,當日公司即開據了20萬元的發(fā)票”,后雙方又于1998年11月20日補充簽訂了《三峽石場轉讓協(xié)議》。從常理分析,買賣行為是一方支付價款、另一方轉移買賣標的物的經濟行為,如果雄獅公司早已經開據用于抵扣的工程款發(fā)票履行完畢了付款義務,而張灣區(qū)財政局在收取抵扣發(fā)票甚至簽訂買賣協(xié)議后卻一直沒有履行交付采石場的合同義務的情況下,雄獅公司應當及時督促張灣區(qū)財政局履行交付義務或者采取其他合法方式以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一直到2015年11月才提起訴訟。故雄獅公司既未提交相應證據證明張灣區(qū)財政局沒有履行采石場交付義務,其行為表現也與常理不符,雄獅公司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和處理結果無誤,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300元,由上訴人湖北雄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廣泉 審判員 徐恩田 審判員 柯 幻
書記員:湯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