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以下簡稱湖北銀行襄陽分行)。住所地:襄陽市高新區(qū)長虹北路5號。
負責人盧偉,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彭釗、馬國超,湖北隆中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袁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南省光山縣人,住址河南光山縣。
被告閆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鄖縣人,住址湖北省鄖縣。
被告彭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隨州市人,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王欽付,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隨州市人,住址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系彭艷之夫。
被告袁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南省光山縣人,住址河南光山縣。
被告易紅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河南省光山縣。
被告袁勇、易紅梅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易建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被告侄子。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張德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福建省屏南縣。
被告高少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張德峰之妻。
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與被告袁某某、閆某、彭艷、王欽付、袁勇、易紅梅、張德峰、高少艷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因被告袁某某、閆某、彭艷、王欽付、張德峰、高少艷下落不明,本院依法以公告方式向被告送達了法律文書,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的委托代理人彭釗、馬國超,被告袁勇、易紅梅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易建國到庭參加訴訟,被告袁某某、閆某、彭艷、王欽付、張德峰、高少艷經本院公告?zhèn)鲉疚吹酵⒓釉V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F本案已審理終結。
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訴稱,2011年7月13日,袁某某、閆某因經營需要向湖北銀行襄陽分行申請貸款。雙方簽訂《個人貸款合同》約定:貸款金額20萬元,年利率13%,借款期限自2011年3月21日起至2012年3月20日,逾期還款的罰息率按計收罰息之日的執(zhí)行借款利率加收50%。2011年3月21日,彭艷、王欽付、袁勇、易紅梅、張德峰、高少艷與湖北銀行襄陽分行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約定,彭艷、王欽付、袁勇、易紅梅、張德峰、高少艷為本次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貸款到期后袁某某、閆某未依約償還全部貸款及利息,故請求判令袁某某、閆某立即清償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貸款本金193722.41元及利息139253.08元并支付自2015年9月16日起按年利率19.5%計算至還清之日止罰息;被告彭艷、王欽付、袁勇、易紅梅、張德峰、高少艷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袁某某、閆某、彭艷、王欽付、張德峰、高少艷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提交答辯意見。
被告袁勇、易紅梅的共同辯稱,答辯人對該筆借款不應承擔保證責任,因該借款已超過保證期間,答辯人應免除保證責任。即便答辯人承擔保證責任,因答辯人沒有能力承擔保證責任,原告可要求其他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經審理查明,原襄樊市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乙方)現名稱變更為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于2011年3月21日與被告袁某某、閆某(甲方)訂立編號為2011年微字第6061號的《個人貸款合同》。合同主要約定:乙方向甲方發(fā)貸款人民幣20萬元,借款用途為進石材,期限12個月自2011年3月21日起至2012年3月20日止,借款人提款方式為2011年3月21日一次性提款,利率為固定利率13%。還款方式:按月付息,付息日為每月20日,貸款到期日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違約責任:甲方不按本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償還到期應付的借款本金,自逾期之日起,按本合同約定的利率加收50%作為罰息利率,計收逾期利息;甲方在貸款期限內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應按本款約定的貸款利率計收復利;貸款逾期后仍未支付的利息,應按本款約定的罰息利率計收復利。袁某某、閆某做為共同借款人在個人貸款合同上簽字。同日,原告與彭艷、王欽付、袁勇、易紅梅、張德峰、高少艷簽訂了一份編號:2011年保字第032號《最高額保證合同》。合同約定:為確保2011年3月21日至2012年3月20日期間袁某某(債務人)在人民幣貳拾萬元向債權人提供保證,擔保主債權包括全部本金、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賠償金、實現債權的費用、因債務人違約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和其他所有應付費用,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合同簽訂的當日,原告將貸款20萬元轉入被告袁某某個人賬戶。借款之后,原告陳述被告償還借款內利息25592.31元,償還本金6277.59元,尚欠原告本金193722.41元及借款內利息2407.69元。其他保證人未代借款人償還過本息。
另查明,被告袁某某、閆某向原告借款期限為12個月自2011年3月21日起至2012年3月20日止,保證人為借款人出具的擔保期限為主債務到期后兩年即2014年3月20日止。本院曾于2014年5月21日受理了原告提起的訴訟,后原告自行撤回了起訴。
本院認為,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與被告袁某某、閆某于2011年3月21日訂立編號為2011年微字第6061號的《個人貸款合同》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各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上述合同簽訂后,湖北銀行襄陽分行依約向被告袁某某、閆某發(fā)放了20萬元貸款。袁某某、閆某償還部分借款及利息后,尚欠原告借款本金193722.41元及借款內的利息2407.69元,故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要求被告袁某某、閆某償還前述本息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主張的罰息、復利問題,本院認為,原、被告在合同中約定,被告未按期償還原告借款本金,自逾期之日起在貸款利率13%的基礎上加收50%作為罰息利率,該約定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故原告主張從借款到期的次日即2014年3月21日起按貸款利率13%的標準加收50%計算罰息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對原告主張的復利,因原告主張的罰息亦能彌補其損失,且付息對計算的期限約定不明,故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彭艷、王欽付、張德峰、高少艷、袁勇、易紅梅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限已屆滿,原告未舉證證明其在約定保證期間屆滿前依法向上述六被告主張過權利,應當免除該六被告的擔保責任,被告袁勇、易紅梅的抗辯成立,本院予以采納;對原告請求前述被告承擔保證責任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袁某某、閆某、彭艷、王欽付、張德峰、高少艷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對其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袁某某、閆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貸款本金193722.41元及利息2407.69元,并以此本金193722.41元為基數,自2014年3月21日起在年利率13%的基礎上加收50%計算罰息至還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湖北銀行襄陽分行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300元,由被告袁某某、閆某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出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襄陽萬山支行,賬號:17×××56,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周建軍
代理審判員 陳愛軍
代理審判員 張家國
書記員: 陳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