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誠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深圳大道東8號,組織機構代碼58549213-4。
法定代表人:朱子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鳴天,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代云松,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某,無業(yè)。
委托代理人:吳興云,湖北邦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肖翠蘭,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系陳某某之妻。
上訴人湖北誠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和建設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陳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掇刀民一初字第0005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5月2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6月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誠和建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鳴天,被上訴人陳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肖翠蘭、吳興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3年4月18日上午,陳某某在誠和建設公司承建的團林朝陽新城小區(qū)16#樓的工地上工作時從鋼管架上掉下摔傷。陳某某受傷后被送至荊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35天,誠和建設公司為陳某某支付了醫(yī)療費用。2013年6月24日,荊門市掇刀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掇人社傷認(2013)117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陳某某受傷為工傷。2013年6月25日,陳某某為檢查花費625元。2013年9月13日,荊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評定陳某某工傷致殘程度為9級,停工留薪期為6個月。后陳某某因工傷待遇向荊門市掇刀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該仲裁委員會于2013年12月30日作出掇勞人裁字(2013)第32號裁決書,裁決誠和建設公司向陳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1879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431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9172元、停工留薪期工資1458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25元、醫(yī)療費625元、鑒定費350元。誠和建設公司對該裁決書不服,遂訴至原審法院,請求原審法院判決誠和建設公司不承擔陳某某的工傷保險待遇,案件的訴訟費由陳某某承擔。
另查明,荊門市2012年度企業(yè)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29172元,即2431元/月。
原審認為,荊門市掇刀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陳某某作出工傷認定,并將《工傷認定決定書》送達至誠和建設公司,誠和建設公司沒有在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也沒有在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誠和建設公司亦未對陳某某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申請再次鑒定,故掇人社傷認(2013)117號工傷認定決定書及荊勞殘鑒(2013)315、316號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已發(fā)生效力,陳某某以此提出工傷賠償的仲裁申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對誠和建設公司未收到工傷認定決定書及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的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關于工傷待遇,因陳某某受傷屬工傷,且雙方當事人對荊門市掇刀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1879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431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9172元、停工留薪期工資1458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25元、醫(yī)療費625元、鑒定費350元的金額無異議,應予以確認。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勞動者發(fā)生工傷事故后,其應享受的工傷待遇應由用人單位承擔。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二條第二款,《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湖北誠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判決書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陳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1879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431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9172元、停工留薪期工資1458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25元、醫(yī)療費625元、鑒定費350元。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予以免收。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一致確認本案爭議的焦點為:誠和建設公司與陳某某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以及誠和建設公司是否應向陳某某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第七十九條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對勞動關系的確認,既可由社會勞動保障部門在作出工傷決定時同時認定,也可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仲裁時確認。當事人不服的,可相應提起行政訴訟或民事訴訟。本案中,荊門市掇刀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了掇人社傷認(2013)117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誠和建設公司與陳某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陳某某受傷系工傷。該工傷決定書是荊門市掇刀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在其職權范圍內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該決定書的告知和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誠和建設公司可在收到工傷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荊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或掇刀區(qū)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或在三月內依法向掇刀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誠和建設公司并未通過相應途徑尋求救濟,其在本案中對該工傷認定提出爭執(zhí),已超出本案的審理范圍。誠和建設公司上訴稱其沒有收到過該工傷認定決定書,但從陳某某在一、二審中向法院提交的荊門市掇刀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調查通知書及工傷認定決定書的送達回執(zhí)來看,誠和建設公司的員工劉淑華已簽收了該決定書。現該決定系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在未經變更或撤銷的情況下,其作出的關于勞動關系及工傷的認定,法院不宜在民事訴訟中予以撤銷或調整。故對誠和建設公司要求確認其與陳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陳某某在與誠和建設公司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工傷,依法應享受相應的工傷醫(yī)療待遇和工傷保險待遇。因誠和建設公司未能及時為陳某某辦理社會保險,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應由誠和建設公司按《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向陳某某支付相關費用。故對誠和建設公司要求不支付陳某某各項工傷保險待遇的上訴請求,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誠和建設公司的上訴請求無事實、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合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湖北誠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肖 芄 代理審判員 李 瑞 代理審判員 李 丹
書記員:龍金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