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武珞路473號。
法定代表人:李瑞華,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進、彭榮,湖北民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沿江路3號35、36棟。
法定代表人:劉文銀,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盛、石勇,湖北公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002民初15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9月1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胡進、彭榮,被上訴人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林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一、原審認定上訴人“湖北省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承建的荊州新天地小區(qū)C區(qū)5號樓與B區(qū)樁基工程于2015年7月全部竣工,且供貨質量符合約定”,屬于事實認定錯誤。一審法院不能以土方工程開工來認定C區(qū)、B區(qū)樁基工程的竣工和驗收合格日期。二、在B區(qū)進行土方開挖,是對樁基工程進行驗收工作之前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不構成發(fā)包人對B區(qū)樁基工程的擅自使用,原審法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推定B區(qū)樁基工程的供貨質量符合約定,屬于適用法律錯誤。三、上訴人沒有逾期付款的違約行為,不應當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支付逾期付款利息。
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向一審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所欠混凝土貨款1212850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利息723555.39元,并從2016年8月26日起至欠款全部付清日止,按年利率24%的標準支付后續(xù)利息;3、判令被告負擔本案訴訟費。
一審認定:2014年11月20日,原被告簽訂了《荊州市建設工程預拌混凝土買賣合同》,約定被告從原告處購買混凝土以承建湖北坤寶置業(yè)有限公司開發(fā)的荊州新天地小區(qū)的C區(qū)5號樓與B區(qū)。2014年12月25日前按欠款總額的60%支付給賣方,工程完工、驗收后15天內(nèi)賣方付清貨款,開工之日起2個月竣工,共7棟樓樁基。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4年11月24日開始供貨,被告于同日開始施工,2015年1月26日原告向被告最后一次供貨。被告已經(jīng)支付了1850000元,尚欠1212850元未付。
一審另查明:湖北坤寶置業(yè)有限公司陳述,荊州新天地小區(qū)C區(qū)5號樓與B區(qū)樁基工程為坤寶公司交給被告承建,該工程是陸續(xù)施工,輪流完工,現(xiàn)該項目已經(jīng)完工,但基礎部分未驗收,樁基工程后續(xù)的土方工程也是陸續(xù)施工,C區(qū)的土方工程是2015年1月開始施工,B區(qū)是從2015年7月開始施工,最后一次是2017年1月。
一審認為:被告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在其所承建的荊州新天地小區(qū)C區(qū)5號樓與B區(qū)樁基工程完工后,將其交付給建設方,建設方分別于2015年1月對C區(qū)、2015年7月B區(qū)進行后續(xù)的土方工程,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結合建設方湖北坤寶置業(yè)有限公司的陳述,可認定被告湖北省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承建的荊州新天地小區(qū)C區(qū)5號樓與B區(qū)樁基工程于2015年7月全部竣工,且供貨質量符合約定。竣工時間酌定為2015年7月31日。根據(jù)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荊州市建設工程預拌混凝土買賣合同》約定:“2014年12月25日前按欠款總額的60%支付給賣方……在工程完工、驗收后15日內(nèi)付清全部貨款。”故被告應當于2015年8月15日前付清貨款。2015年8月15日之前的逾期付款利息原告予以放棄,其行為是對自己訴訟權利的處分,一審予以認可。原被告約定逾期超過30天付款按每日千分之五支付利息,經(jīng)審查,原被告約定的違約金過高,且被告就違約金標準也提出異議,就違約金標準,一審酌定被告以欠貨款總額1212850元為基準,從2015年8月15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計付利息。一審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支付原告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貨款1212850元,并從2015年8月15日起,以1212850元為基準,按照年利率24%支付利息。二、駁回原告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被告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了下列證據(jù):證據(jù)1:①情況說明、湖北增值稅普通發(fā)票。②湖北增值稅普通發(fā)票、銀行承兌匯票、中國建設銀行單位客戶專用回單。用于證明因被上訴人過錯,致被上訴人付款時間順延。上訴人根據(jù)合同約定在樁基工程竣工驗收后,向被上訴人付清貨款1212850元。證據(jù)2: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荊州新天地領取清單和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用于證明上訴人承建的荊州新天地B區(qū)樁基工程竣工日期為2017年6月25日。被上訴人對上列證據(jù)的質證意見是:對證據(jù)1,認為付款時間和金額屬實,但是對于證明目的不予認可,認為只是履行了一審判決書確定的本金,但是利息和訴訟費均沒支付。對證據(jù)2,認為不屬于新證據(jù)。證據(jù)2是在2017年5月形成,一審正在審理中,應該向一審提交。合議庭認為,上列證據(jù)符合本案證據(jù)特征,能夠作為本案證據(jù)使用。
本院二審查明,2017年10月1日,被上訴人向上訴人開具了1212850元的增殖稅發(fā)票,2017年10月9日,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支付了一審判決書確定的工程款1212850元。2017年5月12日,上訴人單位員工鄭喜紅收到被上訴人提交的混凝土強度合格證,同年5月15日,上訴人承建的荊州新天地B區(qū)樁基工程驗收合格。除此之外,本案的其他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一致。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是:上訴人是否具有違約行為,上訴人是否應向被上訴人支付利息。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在簽訂的買賣合同中第二條第3款質量驗收D項中約定:該工程完工、驗收后壹拾伍天內(nèi),買方付清全部混凝土貨款給賣方。本案驗收合格日期是2017年5月15日,上訴人應當依上述約定在2017年6月1日前向被上訴人支付剩余貨款,而上訴人在2017年10月9日向被上訴人支付了余下貨款,延遲支付貨款130天,具有一定的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對于上訴人違約責任的承擔,應以貨款總額1212850元為本金,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計付利息,即上訴人應向被上訴人支付利息103673元。綜上,上訴人的部分上訴理由成立。一審認定事實基本清楚,因上訴人在二審期間向被上訴人支付了貨款,本院須對一審判決進行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002民初1566號民事判決;
二、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由上訴人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向被上訴人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支付利息103673元;
三、駁回被上訴人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保全費27227元,由上訴人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負擔20000元,由被上訴人荊州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負擔7227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373元,由上訴人湖北省地質勘查基礎工程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陳時中 審判員 韓秀士 審判員 謝成勇
書記員:程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