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百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襄陽市襄州區(qū)鄧城大道1號。
法定代表人:李家俊,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鑫,湖北真武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襄陽市人,住襄陽市襄州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釗,湖北隆中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訴人湖北百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盟投資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某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襄陽市襄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607民初172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09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鑫,被上訴人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彭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百盟公司上訴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或發(fā)回重審;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和理由:一、被上訴人怠于行駛權(quán)利導(dǎo)致?lián)p失的擴大,應(yīng)當由其自行承擔責任,不應(yīng)由上訴人承擔。商品房買賣是雙方自主自愿的行為,雙方在享受權(quán)利的同時也承擔了相應(yīng)的義務(wù),上訴人作為出賣方有通知被上訴人收房的義務(wù),同時被上訴人也有收取房屋的義務(wù)。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已經(jīng)明確約定了交房時間為2014年2月1日,交房時間的確定也說明交房通知義務(wù)是上訴人的附隨義務(wù),同時說明被上訴人是清楚交房時間的,一旦過了交房時間,上訴人即使未通知被上訴人,被上訴人也應(yīng)知曉自己的權(quán)利受到侵害。上訴人的房屋已經(jīng)具備了交付的條件,且也履行了通知的義務(wù),不能以被上訴人的懈怠行為,全部歸責于上訴人的責任,并造成損失的無限擴大。二、一審判決認定逾期交房天數(shù)為1113天明顯與事實不符。實際逾期的時間應(yīng)從合同約定時間至2014年8月20日,而非一審判決認定的2017年2月21日。雙方的合同附件中約定的書面文件等雖未直接送達被上訴人,但從合同相對性而言,收房是被上訴人的權(quán)利,也是其合同目的。在約定的收房時間如果沒有接到收房通知,作為相對人應(yīng)當采取相應(yīng)措施,防止損失擴大。而且本案訴爭的房屋在2014年8月20日辦理房屋竣工驗收備案,在8月27日上訴人在襄陽晚報刊登交房通知,已經(jīng)履行了通知交房義務(wù)。被上訴人購買的房屋共計七套,價值2357081元,如此巨大的交易金額,被上訴人不可能不注重自己權(quán)利義務(wù)。而且,大部分的業(yè)主也均按照報紙通知,在2014年8月30日前辦理了收房手續(xù)。故逾期交房的時間只能計算至2014年8月30日,而不能以被上訴人實際收房的2017年2月21日作為截止時間。三、被上訴人的請求超過了訴訟時效。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為二年,從知道或者應(yīng)當知道權(quán)利被侵害時計算。雙方合同約定的為2014年2月1日,超過了該約定時間,被上訴人即應(yīng)當知曉自己的權(quán)利受到侵害,因此本案的訴訟時效應(yīng)當從2014年2月1日起計算,即便法院認為違約行為繼續(xù),那么違約行為亦應(yīng)從2014年8月20日房屋竣工驗收時計算。綜上,請求二審法院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本院認為,一審法院對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與被上訴人王某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效力認定為有效合同正確,本院予以確認。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提出,雖其未按照合同約定的2014年2月1日前交付買受房屋,但是在2014年8月20日實際竣工驗收后,即于8月27日在襄陽晚報上刊登了交房通知,雖存在逾期交房事實,但僅截止到2014年8月27日。而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雖進行了報紙公示的交房通知,但是該通知方式不屬于合同約定的通知方式,而未予采納,并以被上訴人王某實際收房時間,即2017年2月21日作為收房時間。本院認為,雙方的《合同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的交房通知方式為“以信函、電話等方式送至買受人提供的地址”,雖然沒有約定登報通知的明確方式,但該約定中存在“等”類情形,對于在本地大范圍流通的地方報紙上通知,符合公眾獲取信息的通知形式,亦不為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所禁止。故對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以刊登報紙通知交房的方式,雖未合同中明確約定,但是該方式亦符合實際交易習(xí)慣,應(yīng)認定其已履行了通知交房的合同義務(wù)。一審法院認定該通知方式不符合合同約定錯誤,應(yīng)予以糾正。故應(yīng)認定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在2014年8月27日已履行了通知交房的義務(wù)。其實際逾期交房的期間應(yīng)自2014年2月2日至8月27日止。因雙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確約定了逾期交房違約責任方式,同時,被上訴人王某請求按照繼續(xù)履行合同,并支付逾期違約金。該請求符合雙方的合同約定,應(yīng)當予以支持。即按照已向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支付的購房款1197081元,按照實際逾期的時間,按照日萬分之五的標準計算違約金。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提出該違約金標準過高,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該標準系雙方合同明確約定,應(yīng)屬于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的合意,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同時,結(jié)合本案的標的及實際違約的程度及性質(zhì),按照該違約金標準計算違約金并無過高情形。依法應(yīng)予支持。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還提出本案超過訴訟時效,本院認為,被上訴人王某與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交房僅為合同履行中的約定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全部合同的履行終結(jié)。同時,被上訴人王某自2017年2月21日尚收取房屋,雖存在一定延誤,但并不必然導(dǎo)致其對權(quán)利損害的認知和確認的喪失。故其訴訟請求并未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的該上訴請求亦因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而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百盟投資公司的上訴請求中對違約時間的主張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襄陽市襄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607民初1729號民事判決;
二、上訴人湖北百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被上訴人王某違約金123786元(以1197081元為基數(shù),自2014年2月2日起至2014年8月27日止,按照日萬分之五標準計付);
三、駁回被上訴人王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29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4208元元,合計7108元。由上訴人百盟投資公司負擔5000元,被上訴人王某負擔2108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蘇 軼 審判員 魏 俊 審判員 嚴庭東
書記員:岳偉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