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源和電力機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住所地:恩施市東風大道88號(鳳凰大道38-2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0059146907X5。
法定代表人:和顯澤,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鐘安國,湖北硒都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連某某,男,生于1970年2月15日,漢族,湖北省利川市人,農民,住本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方敏,湖北麗川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上訴人湖北源和電力機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源和工程建設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連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法院(2018)鄂2802民初314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3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第二款規(guī)定,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規(guī)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本案中,根據前述《通知》第四條之規(guī)定,上訴人系經合法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經營范圍明確,應屬合法的用工主體,而鄧德君和劉洋并無用工主體資格。上訴人將涉案工程發(fā)包給鄧德君,后鄧德君又將其中部分工程分包給劉洋,此分包行為顯系違法分包。被上訴人作為合法的勞動者,其雖受劉洋所雇請,但四者之間關系完全符合前述《通知》之規(guī)定,故上訴人仍因其違法分包行為而應對被上訴人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另,從被上訴人提交的工作牌可以明確,被上訴人對外系作為上訴人公司普工參與涉案工程,其雖受雇于劉洋,但對涉案工程上訴人仍有管理權限,并依托其接受分包人對相應勞動者進行管理。因此,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被上訴人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并無不當。上訴人在一、二審訴訟中并未提交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上訴理由,因此,上訴人理應對其上訴理由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綜上,湖北源和電力機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劉開平
審判員 段斌
審判員 覃恩洲
書記員: 楊新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