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海某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昌區(qū)徐家棚街三角路村福星惠譽水岸國際第7幢9層3號。
法定代表人吳興華,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戰(zhàn)彪,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所地:湖北省通山縣,系該公司總經理助理(一般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吉新佳,湖北自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
被告陳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所地:湖北省通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闕林威,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湖北海某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某公司)訴被告陳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劉芳獨任審判,于2017年6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海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吉新佳、徐戰(zhàn)彪,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闕林威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海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1、判令原告與被告不存在勞動;2、判令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原告將其承包工程中的不銹鋼勞務部分發(fā)包給張平安,張平安為了完成自己的分包勞務,雇請被告為其提供勞務,被告的工作由張平安安排,工資由其發(fā)放,而張平安不是原告公司的員工。被告在工地的工作是階段性的,臨時性的,被告與原告沒有隸屬關系,不受原告的管理和約束。因此,被告與張平安是勞務關系,被告受傷的損失應為提供勞務受害責任糾紛。綜上,原告與被告不存在勞動關系。故原告不服仲裁,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本院認為:勞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的有報酬的勞動;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據(jù)此法律規(guī)定的事實勞動關系實質是,以勞動力換取報酬的一種交換關系,該種交換關系的實現(xiàn)不僅以雙方均具備主體資格以及一致的意思表示為前提,更取決于雙方在勞動者提供勞動過程中確立身份上的隸屬關系,因此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應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法上的隸屬關系予以衡量。隸屬關系是勞動關系的本質特征,其表現(xiàn)的具體形式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管理,安排工作,支付報酬。本案中,張平安分包了原告公司的勞務工程為自身獲利,為解決工程勞務問題而招用被告從事工地的搬運工作,其對被告直接進行用工的管理,并與被告口頭約定了按天計酬的工資,則據(jù)此認定張平安安排被告工作并發(fā)放其勞動報酬。被告陳某某并未提供原告公司直接招用其或向其發(fā)放工資并對其進行勞動管理的證據(jù)。原告與張平安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二者是建筑工程勞務分包的關系,張平安并不代表原告公司招用陳某某或對其進行勞動管理,則原告公司與陳某某間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也不存在身份上的隸屬關系。因此,雖然被告確實在原告分包給張平安的勞務工程中提供勞動,但是雙方間并不具備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2011】442號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五十九條:建設單位將工程發(fā)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又非法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給實際施工人,實際施工人招用的勞動者請求確認與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人存在勞動關系的,不予支持。本案原告公司是具有用工主體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其將承接的漢孝城際鐵路盤龍城站房工程中的不銹鋼勞務工程分包給張平安個人,張平安是自然人,不具備勞動用工和建筑承包的主體資格,其系為不銹鋼勞務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人,被告陳某某是實際施工人張平安自行招用的工地搬運工,則被告與原告公司間關于勞動關系的確認,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人社部發(fā)【2013】34號關于執(zhí)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承包業(yè)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yè)務時因工傷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用工主體責任和工傷保險責任雖然與勞動關系中的用人單位責任有一定的交叉,但是不能以此推定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或工傷保險責任的主體與對應的權利主體必然存在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成立是確認之訴,工傷保險責任承擔是給付之訴,二者性質不同,不能等同替代。本案中原告雖然具備用工主體資格,且將勞務工程項目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的張平安個人,但是原告應當承擔的是工傷保險責任,因此不能以工傷保險責任來推斷二者勞動關系的成立。
綜上,原告與被告間的勞動關系不成立,故原告主張雙方勞動關系不成立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人社部發(fā)【2013】34號關于執(zhí)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勞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判決如下:
原告武漢市海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陳某某間勞動關系不成立。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武漢市海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 芳
書記員:劉雨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