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某公司”),住所地松滋市城東工業(yè)園永興路。
法定代表人:謝遠松,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謝昊煒,男,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丁赟,湖北豐年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涂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石首市。
委托代理人:彭屬軍,湖北楚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傅惟法,湖北楚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涂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松滋市人民法院(2016)鄂1087民初4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謝昊煒、丁赟,涂某的委托代理人傅惟法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沃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判,判令上訴人不支付工資及經濟補償金。事實及理由:1、上訴人在一審已提交鑒定意見證明落款時間2013年9月10的勞動合同與李子樂簽署的兩份落款時間為2012年2月8日的勞動合同、2013年9月21日的勞動合同是同一時間形成的,充分證明上述包括涂某的合同在內的三份合同均是偽造的,被上訴人在一審提交的費用收據(jù)也是偽造的,一審法院對此并未查明,導致錯誤的認定被上訴人的工資標準及工作年限,被上訴人從2014年3月16日起未為上訴人提供任何勞動,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終止,上訴人無需向被上訴人支付工資;2、被上訴人2015年7月才就經濟補償金主張權利,已經超過了1年的仲裁時效,其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訴請不應得到支持。
涂某辯稱:1、勞動合同真實合法有效,合同上約定的工作時間及工資標準真實,應予采信。2、上訴人沃某公司認為超過仲裁時效不能成立,答辯人在提起仲裁的時候還在勞動合同期間內。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沃某公司向一審起訴請求:不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及經濟賠償金。
一審認定,2013年9月10日,原告沃某重工與被告涂某簽訂用工《協(xié)議》一份,約定:原告招聘被告為該公司工程車輛維修技術人員,負責為公司生產、銷售車輛進行售后維修服務,時間二年,月工資3000元,當月工資在下月15日前發(fā)放。松滋市國家稅務局提供的納稅情況證明顯示,沃某重工2013年12月辦理稅務登記,但2014年1月后申報銷售額、應納稅額均為零,亦即說明沃某重工一直未正常生產經營。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原告沃某重工于2014年3月26日委托朱某向被告轉款5000元;2014年4月19日、5月16日委托趙某向被告2次轉款8000元,共計13000元。此后,未依照《協(xié)議》約定按時、足額向被告涂某發(fā)放工資,亦未給被告辦理社會保險。被告涂某遂于2015年7月20日向松滋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與原告解除勞動關系,補發(fā)工資、支付經濟補償并辦理社會保險。2016年1月29日,松滋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松勞人仲裁字〔2015〕第68號仲裁裁決:1.原被告于2015年7月解除勞動關系;2.由原告支付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6000元;3.由原告向被告補發(fā)工資56000元。上述事實,有下列經庭審舉證、質證的證據(jù)予以證實:1.原告沃某重工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被告涂某的身份證;2.原被告簽訂的用工《協(xié)議》;3.松勞人仲裁字〔2015〕第68號仲裁裁決書;4.原被告提交的沃某重工工資表;5.沃某重工委托趙某、朱某給被告轉款的銀行交易明細;6.松滋市國家稅務局出具的證明。
一審認為,原告沃某重工與被告涂某經協(xié)商于2013年9月10日簽訂的勞動合同不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合法有效,應予維護。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的爭議焦點有三,本院分別評判如下:一、關于被告的工資標準。原告稱被告涂某的月工資為2000元,但被告不予認可,應按《協(xié)議》約定確定為每月3000元。二、關于被告在原告處的工作時間。被告主張其2012年2月起即在原告處工作,但原告不予認可,且原告提交的給被告及公司其他員工發(fā)放工資的銀行交易記錄顯示,原告給被告通過銀行匯款最早時間為2014年3月26日,而被告又未提交能夠推翻原告主張的證據(jù)。因此,被告與原告建立勞動關系的起始時間應按《協(xié)議》簽訂時間認定為2013年9月。原告訴稱2014年3月26日被告即不辭而別,其在原告處僅工作6個月,但此后原告沃某重工又委托趙某二次給被告匯款,2014年5月被告向原告移交費用單據(jù),上述證據(jù)表明原告主張的事實與實際不符,不予采信。被告在原告單位的工作時間應為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共計23個月。三、關于原告向被告發(fā)放工資的數(shù)額。被告認可原告按3000元每月的標準向其發(fā)放了2012年9、10、11月的工資,原告稱已于2014年分3次通過銀行給被告發(fā)放工資13000元,雙方主張的事實相去甚遠,又無其他證據(jù)予以印證。因此,只能將原告通過銀行匯款的13000元確定為向被告發(fā)放的工資。被告在原告公司供職時間為23個月,原告應向其發(fā)放工資69000元﹙23月×3000元/月﹚,已發(fā)放13000元,還應補發(fā)56000元。原告要求不向被告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無事實依據(jù),且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支持。關于被告涂某要求原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24000元的請求,雖然原告不依約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的規(guī)定應該請求勞動行政部門處理,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審理范圍,在本案中不宜處理。原告長期拖欠被告工資,被告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準許,原告依法應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被告在原告單位實際工作時間為1年11個月,其經濟補償金應確定為6000元(3000元/月×2個月)。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二)、(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一、原告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與被告涂某于2015年7月解除勞動關系。二、由原告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補發(fā)被告涂某工資56000元。三、由原告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支付被告涂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6000元。四、駁回原被告其他訴訟請求。上述第二、三項判決確定的支付金額合計620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本院二審期間,經上訴人沃某公司申請,證人周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首市××街道××)、趙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箭區(qū))、朱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石首市人民醫(yī)院9號樓202室,退休人員)分別出庭作證。證人周某當庭陳述:其與沃某公司法人代表謝遠松系翁婿關系,在擔任沃某公司副總期間,以個人名義辦理了卡號為62×××10的農行卡,該卡開辦后個人使用較少,主要是交于沃某公司為員工發(fā)放工資。2012年1月18日至2012年10月19日從個人賬戶轉向涂強、車能、李子樂、劉水生賬戶的錢款是發(fā)放的工資,其中2012年1月18日的11144元是其經手轉的,其他是公司安排轉的,其與本案勞動者不存在個人經濟往來。證人趙某當庭陳述:其曾是沃某公司法人代表謝遠松之子謝昊煒的女友,受謝遠松和謝昊煒的指示從其個人賬戶向涂強、車能、李子樂、劉水生及其近親屬的賬戶轉款用于補發(fā)2013年的工資,其與本案勞動者不存在個人經濟往來。證人朱某當庭陳述:其是沃某公司股東,與法人代表謝遠松系夫妻關系,通過其個人賬戶向涂某、涂強、李子樂賬戶轉款用于發(fā)放2013年的工資,其與本案勞動者不存在個人經濟往來。
涂某經質證認為:三位證人與公司及公司主要負責人是親屬關系,所做的證言沒有證明力,不否認收到了錢款,但是性質是外派人員的業(yè)務費用。
涂某二審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本院認為,針對沃某公司的上訴理由及上訴請求,本院評判如下:1、關于涂某的工資標準。依據(jù)一、二審查明的事實,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所簽的《協(xié)議》是雙方協(xié)商一致的結果,上訴人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月工資標準3000元向被上訴人支付工資報酬,上訴人關于《協(xié)議》系被上訴人單方偽造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2、關于涂某的工作年限。上訴人未就被上訴人單方離職行為進行舉證,相反,其提交的證據(jù)反證了被上訴人在2014年3月16日之后繼續(xù)為上訴人提供勞動,雙方勞動關系繼續(xù)存續(xù)的事實,上訴人此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3、關于關于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已超過仲裁時效的主張。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金應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勞動者辦理工作交接時由用人單位支付,故經濟補償金的仲裁時效應從勞動者辦理工作交接時起算,本案中,涂某在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解除勞動關系時一并提出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該請求并未超過仲裁時效。另外,沃某公司在仲裁及一審均未對仲裁時效提出抗辯,應認定當事人接受該仲裁申請可以進入勞動爭議仲裁程序及一審訴訟程序,公司在二審提出仲裁時效抗辯的,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一審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妥當,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湖北沃某重工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葛筱立 審判員 曾凡玉 審判員 王同軍
書記員:黃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