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建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張衛(wèi)華,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胡蕊,北京市京師(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余美佳,北京市京師(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彭仁高,湖北諾亞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建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107民初1211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支持建源公司一審全部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張某某的離職時間為2016年12月1日屬于事實認定依據(jù)不足及適用法律錯誤。1、雙方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截止時間為2016年4月30日,合同到期后張某某未再向建源公司提供對價勞動,雙方勞動關系已于2016年4月30日起自動解除,且張某某提供的證據(jù)也達不到證明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至2016年11月的目的。2、若張某某主張在2016年4月30日后仍然為建源公司提供勞動,則舉證責任應該在張某某。一審判決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認定該舉證責任在于建源公司,屬適用法律錯誤,本案不屬于該條規(guī)定的因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等決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的情況。張某某在勞動合同到期后是否提供了勞動的舉證責任在其本人。二、張某某以建源公司未給其繳納社保、未足額發(fā)放工資為由要求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事實依據(jù),由此引起的經(jīng)濟補償金、工資、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等都不應該被支持。綜上,一審判決事實依據(jù)不足、適用法律錯誤,二審法院應予以糾正。被上訴人張某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法律適用正確,請求維持一審判決,駁回建源公司的上訴請求。建源公司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建源公司不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2、建源公司不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3、建源公司不支付張某某2016年6月-11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4、建源公司不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72元;5、建源公司不支付張某某2015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2016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6、本案訴訟費用由張某某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張某某原系建源公司職工,擔任公司經(jīng)理職務。雙方簽訂有多份書面勞動合同,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期限為2014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建源公司未按時發(fā)放工資,張某某向武漢市青山區(qū)勞動保障監(jiān)察大隊反映相關情況。2016年11月3日張某某收到建源公司支付的2015年11月-2016年4月工資49,595.2元。2016年12月1日張某某以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及拖欠工資為由向建源公司郵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同日建源公司收到該通知書。2016年12月16日張某某向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2017年3月31日該仲裁委作出武勞人仲裁字[2017]113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建源公司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二、建源公司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三、建源公司支付張某某2016年6月-11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四、建源公司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72元;五、建源公司支付張某某2015年度未休年休假報酬2,280.24元、2016年度未休年休假報酬1,824.19元;六、建源公司為張某某出具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七、駁回張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因建源公司對該該仲裁裁決書不服,訴至法院。一審法院另查明,雙方均認可張某某2015年11月-2016年4月均工資為4,959.52元。2009年5月-2009年6月,張某某自行在武漢市武昌區(qū)社保處流動人員專戶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502.72元。2009年7月-2010年2月武漢天峽鱘都科技有限公司為張某某繳納社會保險費。從2010年3月起,建源公司為張某某繳納了社會保險費,其中2015年7月-2016年8月,基本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yè)保險處于欠繳狀態(tài),從2016年9月起各項社會保險費均處于欠繳狀態(tài)。2016年1月-4月,張某某應承擔的月社會保險費個人繳費部分金額為314.5元。一審法院再查明,2016年6月24日建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陳建敏變更為張衛(wèi)華。陳建敏現(xiàn)為建源公司占比5%的股東,任該公司董事,陳建敏為武漢天峽鱘都科技有限公司占比90.76%的股東,任該公司董事。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張某某入職和離職時間以及張某某與建源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因。建源公司主張張某某在2010年3月入職,2016年4月30日離職,張某某辯稱2009年5月入職,2016年12月1日離職。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苯ㄔ垂驹V稱張某某在2010年3月入職,2016年4月30日之后自動離職,但并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證明張某某的入職、離職時間,故建源公司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因建源公司未向法院提交相應的證據(jù)證明張某某系自動離職,也未在2016年4月30日之后通知張某某到單位上班或者下發(fā)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故建源公司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一審法院認定張某某入職時間為2009年5月,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因系建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離職時間為2016年12月1日張某某向建源公司郵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之日。關于建源公司要求不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的訴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一)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解除勞動合同的……”雙方勞動合同存續(xù)期間建源公司未為張某某足額繳納社會保險,2015年12月開始存在拖欠張某某工資的情形。2016年12月張某某以建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為由向建源公司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建源公司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4,959.52元+314.5元)/月×4.5個月],建源公司該項訴請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關于建源公司要求不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的訴請,建源公司訴稱張某某在2016年4月30日離職后未到公司上班,但其未向張某某下達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建源公司未向法院提交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據(jù),也未提交2016年4月30日之后通知張某某到公司上班的證據(jù),故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一審法院認定雙方勞動關系在2016年12月1日解除,建源公司應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4,959.52元/月×7個月)。建源公司該項訴請無事實依據(jù),不予支持。關于建源公司要求不支付2016年6月-11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的訴請,雙方勞動合同在2016年4月30日到期,建源公司應及時與張某某續(xù)訂勞動合同,因建源公司未及時與張某某續(xù)訂勞動合同,應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4,959.52元/月×6個月)。建源公司該項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關于建源公司要求不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62元的訴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guī)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guī)定共同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彪p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建源公司未為張某某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費,應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62元。建源公司該項訴請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關于建源公司要求不支付張某某2015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2016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的訴請,根據(jù)《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六條“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shù)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苯ㄔ垂疚刺峁┳C據(jù)證明安排張某某在2015年、2016年已休年休假或已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張某某2015年-2016年月均工資為4,959.52元,故建源公司應支付張某某2015年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4,959.52元/月÷21.75天×5天×200%)、2016年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4,959.52元/月÷21.75天×4天×200%)。建源公司該項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因雙方均未對武勞人仲裁字[2017]113號仲裁裁決書第六項裁決內容向法院起訴,應視為認可該仲裁書的該項裁決內容,予以照準。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第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五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建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二、建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三、建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張某某2016年6月-11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四、建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72元;五、建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張某某2015年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2016年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六、建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為張某某出具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一審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建源公司負擔。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湖北建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107民初12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一)張某某的離職時間;(二)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三)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四)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16年6月-11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五)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72元;(六)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15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2016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一)關于張某某的離職時間問題建源公司主張的張某某于2016年4月30日自動離職缺少證據(jù)證明,其既未在2016年4月30日之后通知張某某到公司上班,也未向張某某發(fā)放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故根據(jù)張某某提交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和郵寄單上載明的時間,認定張某某于2016年12月1日離職。(二)關于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的問題建源公司的確存在拖欠勞動報酬及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的事實,一審法院據(jù)此判決建源公司支付張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42,192.16元,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三)關于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的問題建源公司與張某某之間的勞動關系在2016年12月1日解除,而雙方均認可張某某的工資發(fā)放至2016年4月,故建源公司應支付張某某2016年5月-11月工資34,716.64元。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四)關于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16年6月-11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的問題雙方勞動合同在2016年4月30日到期,建源公司應及時與張某某續(xù)訂勞動合同,因其未及時與張某某續(xù)訂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建源公司應當支付張某某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9,757.12元。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五)關于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09年5月-6月社會保險損失502.72元的問題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建源公司未依法為張某某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費,張某某自行繳納2009年5月-6月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502.72元,應由建源公司對其進行補償。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六)關于建源公司應否支付張某某2015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2016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的問題建源公司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張某某在2015年、2016年已休年休假或已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故應支付張某某2015年未休年休假工資2,280.24元、2016年未休年休假工資1,824.19元。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綜上,建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湖北建源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