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杜曉敏(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
張純(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
沈某
彭功平(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
陳世銀(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
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青山區(qū)和平大道1290號。
法定代表人:李旭東,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曉敏,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純,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沈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錫伯族,湖北省武漢市人,無職業(yè),住武漢市青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功平,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世銀,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與被告沈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杜曉敏、被告沈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彭功平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原告無需支付被告2015年10月-2016年4月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2、原告無需支付被告2016年4月工資2,600元。
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之間不屬于勞動關系,被告系原告的非全日制用工人員,屬于原告單位非在編在冊的兼職業(yè)務員。
被告在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團)公司工作,與湖北海外旅游(集團)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故原告不應該支付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
被告在2016年4月30日未提前告知原告的情況下辭職,影響了原告的正常運行,給原告造成了損失,被告也明確放棄4月份工資,所以原告不應該支付被告4月份工資。
被告在2016年5月23日向武漢市青山區(qū)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原告因對該仲裁委作出的青勞人仲裁字(2016)111號仲裁裁決書不服,訴至法院。
被告沈某辯稱:第一、原、被告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第二、原告并未舉證證明被告在原告處是兼職的情況,也未充分舉證被告與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第三、青山區(qū)勞動仲裁委作出的青勞人仲裁字(2016)111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堅持仲裁裁決的事項。
本院認為原告未提供原件核對,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
原告提交微信截圖,證明被告自愿放棄2016年4月工資,被告認為僅是截圖復印件,不是原件,真實性無法核實,證據(jù)形式不合法,無法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也不能證明是被告的身份。
本院認為該證據(jù)沒有原件核對,真實性不予采信。
原告提交被告微信朋友圈截圖,證明被告為原告的非全日制用工人員。
被告認為僅是截圖復印件,不是原件,真實性無法核實,證據(jù)形式不合法,無法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也不能證明是被告的身份。
被告從事導游職業(yè),是帶團旅游,并非在工作時間自己出去旅游。
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能達到被告系原告單位非全日制用工人員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被告向法院提交2015年9月3日-2016年4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流水,證明被告在2015年9月3日-2016年4月30日之間與原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及工資發(fā)放情況。
原告認為真實性無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被告僅是原告的兼職業(yè)務員,原告向被告支付業(yè)務提成也是正常的,原、被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本院認為該證據(jù)符合認定原、被告事實勞動關系的形式要件之一,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根據(jù)《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一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
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組成部分。
”原告定期向被告支付工資,被告從事的工作也是原告業(yè)務組成部分,接受原告的管理。
第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原告提交的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中載明“聘用時,應聘導游、業(yè)務員與公司簽訂《兼職導游/業(yè)務員聘用協(xié)議》,不愿簽訂者,不予聘用”,原告未向法院提交與被告簽訂的《兼職導游/業(yè)務員聘用協(xié)議》,未向法院提交考勤表及花名冊,也未向法院提交證據(jù)證明被告與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團)公司存在勞動關系,故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
原、被告在2015年9月3日-2016年4月30日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故原告應向被告支付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
根據(jù)《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六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shù)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原告未向法院提交被告2016年4月份工資計算標準,故應由原告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規(guī)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故原告應支付被告2016年4月工資2,600元、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15,863元+2,600元)。
綜上所述,原告要求無需支付被告2015年10月-2016年4月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及2016年4月工資2,600元的訴請,本院不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某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
二、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某2016年4月工資2,6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案件受理費10元,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未提供原件核對,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
原告提交微信截圖,證明被告自愿放棄2016年4月工資,被告認為僅是截圖復印件,不是原件,真實性無法核實,證據(jù)形式不合法,無法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也不能證明是被告的身份。
本院認為該證據(jù)沒有原件核對,真實性不予采信。
原告提交被告微信朋友圈截圖,證明被告為原告的非全日制用工人員。
被告認為僅是截圖復印件,不是原件,真實性無法核實,證據(jù)形式不合法,無法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也不能證明是被告的身份。
被告從事導游職業(yè),是帶團旅游,并非在工作時間自己出去旅游。
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能達到被告系原告單位非全日制用工人員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被告向法院提交2015年9月3日-2016年4月30日中國工商銀行流水,證明被告在2015年9月3日-2016年4月30日之間與原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及工資發(fā)放情況。
原告認為真實性無異議,證明目的有異議,被告僅是原告的兼職業(yè)務員,原告向被告支付業(yè)務提成也是正常的,原、被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本院認為該證據(jù)符合認定原、被告事實勞動關系的形式要件之一,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根據(jù)《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一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
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組成部分。
”原告定期向被告支付工資,被告從事的工作也是原告業(yè)務組成部分,接受原告的管理。
第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原告提交的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中載明“聘用時,應聘導游、業(yè)務員與公司簽訂《兼職導游/業(yè)務員聘用協(xié)議》,不愿簽訂者,不予聘用”,原告未向法院提交與被告簽訂的《兼職導游/業(yè)務員聘用協(xié)議》,未向法院提交考勤表及花名冊,也未向法院提交證據(jù)證明被告與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團)公司存在勞動關系,故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
原、被告在2015年9月3日-2016年4月30日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故原告應向被告支付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
根據(jù)《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六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shù)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原告未向法院提交被告2016年4月份工資計算標準,故應由原告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規(guī)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故原告應支付被告2016年4月工資2,600元、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15,863元+2,600元)。
綜上所述,原告要求無需支付被告2015年10月-2016年4月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及2016年4月工資2,600元的訴請,本院不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某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18,463元;
二、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沈某2016年4月工資2,6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湖北康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胡勝
書記員:吳崢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