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湖北宜都清江肉聯(lián)有限公司,住所地:宜都市姚家店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18號。
法定代表人陳國平,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胡守強,湖北仁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為,湖北仁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住所地:宜都市姚家店鎮(zhèn)過路灘村。
經營者姜玉年,個體工商戶。
被告周某,農民。
原告湖北宜都清江肉聯(lián)有限公司訴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周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聶其璽獨任審判,于2016年5月17日上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湖北宜都清江肉聯(lián)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為、被告周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的經營者姜玉年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4年宜都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條例》規(guī)定,決定加強對宜都市屠宰市場的規(guī)范管理,為保障群眾食品安全,規(guī)定宜都市的全部牲畜一律定點屠宰。2004年8月1日周某、姜玉年、胡正勇等15人訂立了《合伙設立陸某山羊屠宰場章程》,決定合伙成立陸某山羊屠宰場,章程第一條約定宰場名稱為“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第二條約定經營地址在陸某頭筆村三組;第三條、第四條約定經營范圍為山羊屠宰、經營方式為批發(fā)零售;第五條、第六條約定注冊資金30萬元,由15人各投資2萬元,屠宰場增加或減少資金必須經15人共同協(xié)商決定;第七條約定屠宰場負責人為周某,負責辦理各種證照;第八條約定各股東的權利;第九條約定各股東的義務,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會由五人組成,周某為理事長,會計、出納分別由姜玉年、周必壽擔任;第十條約定屠宰場清算辦法,屠宰場每十天扎帳一次,每十天分一次利潤。2005年8月19日對屠宰場上述設立章程進行了公證。2005年4月12日宜都市牲畜定點屠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文件批復,同意設立“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為了便于規(guī)范化管理,屠宰場選址在紅旗崗菜牛定點屠宰場內。2010年10月28日該領導小組辦公室下文同意屠宰場經營地址從紅旗崗菜牛定點屠宰場內,遷址到姚家店生豬定點屠宰場院內,之后股東由15人變?yōu)?人。2013年3月20日以原告湖北宜都清江肉聯(lián)有限公司為甲方,以被告周某個人為乙方,雙方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約定乙方在甲方公司內租賃生產車間一棟,以設置山羊屠宰場,合同共計十三條,其中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主要內容如下:1、甲方同意將臨近污水處理設施的3#待宰欄(位于宜都市姚家店鎮(zhèn)工業(yè)園區(qū)18號原告公司院內)租賃給乙方作為生產車間;2、房屋租賃期為三年,從2013年3月18日至2016年3月17日止,若到期后未達成續(xù)租協(xié)議或因乙方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則乙方無條件自行搬走,甲方不予任何補償,乙方留存物品甲方有權處置。在此期間任何一方要終止合同,須提前三個月通知對方,否則支付對方2萬元違約金。3、房屋租金第一年為25000元,第二年為27000元,第三年為29000元;合同簽訂時交納第一年房租,2014年3月內交納第二年房租,2015年3月內交納第三年房租。在合同期內,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如數交清了2013年度、2014年度的房租。2013年10月25日宜都市牲畜定點屠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文件批復,同意將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的負責人由周某變更為姜玉年,由姜玉年負責屠宰場的經營和管理工作。此后屠宰場的負責人便由周某變更為姜玉年,并在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了負責人變更登記。同時查明,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雖為9人合伙,但從2005年成立之初至今,在進行工商登記時均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在2013年10月25日之前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周某,之后變更為姜玉年,變更后姜玉年仍為個體工商戶,但其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場所已變更至宜都市姚家店鎮(zhèn)過路灘村。另查明,在租賃了原告的3#待宰欄之后,3#待宰欄主要為被告周某一人所用,其他8人極少在此宰殺牲畜。2014年3月19日周某、姜玉年等8人達成協(xié)議,一致同意由周某在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從事羊產品經營活動,并由周某負責承擔屠宰場的水電費,并負責場內安全措施、財產保管等工作,后由于對2015年度房租29000元的承擔主體問題周某與姜玉年等其他人員產生爭議,原告多次催收未果。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在庭審中的陳述及提交的證據在案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的房租費29000元應當由誰承擔。本案中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雖然在宜都市工商局登記為個體工商戶,但根據其2004年的設立章程,實質上是合伙關系,當登記信息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時,應當按照實際經營情況認定其性質,故本院依法據實認定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是合伙關系。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不符合合伙企業(yè)情形,只能認定為起字號的個人合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合伙人可以推舉負責人,合伙負責人和其他合伙人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伙人承擔民事責任。該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合伙人對合伙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償還合伙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伙人,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本案被告周某在2013年3月20日與原告簽訂的《租賃合同》雖然是以其個人名義簽訂的,但《租賃合同》中已明確租賃用途是作為山羊屠宰場的生產車間,實際上該租賃場地為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所用,因此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應承擔給付租金的義務,3#待宰欄是被告周某代表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租賃的,且其為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的合伙人之一,故被告周某對合伙期間形成的債務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是對自己訴訟權利的放棄,不影響對本案的審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宜都市陸某山羊定點屠宰場償還其下欠原告湖北宜都清江肉聯(lián)有限公司的房屋租金29000元,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三日內付清。
二、被告周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本案案件受理費526元,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減半收取案件受理費263元,由二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聶其璽
書記員:楊雪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