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訴原告(反訴被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住所地宜昌市發(fā)展大道46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負責人:何成哲,該事務所主任。
委托代理人:劉鵬飛,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本訴被告(反訴原告):涂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武昌區(qū)。
委托代理人:徐國濤,湖北民基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本訴原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與本訴被告涂某某委托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劉鵬飛、被告涂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徐國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訴原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支付原告律師服務費45594元。2、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2017年11月14日,被告與原告簽訂《委托代理合同》,被告委托原告擔任其與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訴訟代理人,代理期限至本案執(zhí)行終結止。
原告接受委托后指派許弟慶律師向武漢市武昌區(qū)人民法院起訴,2018年3月16日,該院作出(2018)鄂0106民初467號民事判決“一、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涂某某活動板房費用176574.15元。二、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涂某某利息(利息自2015年1月31日起以欠付金額為本金按月息2%計算至全部款項清償之日止)。三、駁回涂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915.50元由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負擔”。
判決生效后,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未在確定的期限內(nèi)履行義務,許弟慶律師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該公司的銀行賬戶被凍結后,主動提出和解,根據(jù)判決書的判項計算至2018年8月15日,該公司應支付涂某某本金176574.15元、案件受理費1915.50元、利息150088元,2018年8月16日,涂某某與該公司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以26萬元結案,同日法院依法解除了對該公司的執(zhí)行保全措施。
根據(jù)原告與涂某某《委托代理合同》的約定,涂某某應支付律師服務費98084.50元,但其僅僅支付了52490.50元,剩余45594元再未支付。原告多次與其溝通,被告卻拒不履行付款義務。故原告具狀起訴,請求法院支持其訴請。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庭審中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1.《委托代理合同》一份,擬證實被告委托原告辦理訴訟事宜,代理費為16萬元加勝訴訴訟費之外的全部違約金或利息。
2.(2018)鄂0106民初467號民事判決書一份,擬證實原告代理被告進行訴訟,法院判決支持原告訴請。
3.《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解除保全申請書》各一份,擬證實執(zhí)行中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被告實現(xiàn)債權26萬元。
4.微信聊天記錄(打印),擬證實《委托代理合同》中手寫部分系雙方確認,原告一直照此要求被告支付律師服務費,但被告拒付。
反訴原告涂某某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返還涂某某多付的代理費31490.50元。2、反訴訴訟費由反訴被告承擔。
其反訴理由及本訴抗辯:1、簽訂代理合同時約定按照執(zhí)行金額的10%收取風險代理費用,且許弟慶僅僅幫助被告到武漢開庭一次,就收取了57000元的代理費,故代理費已給多了。2、委托代理合同中手寫部分未經(jīng)本訴被告同意,系本訴原告擅自添加。因此,請求法院駁回本訴原告的訴請,并返還多收的代理費31490.50元。
反訴原告涂某某為了支持自己的訴請及抗辯,庭審中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銀行卡流水明細及微信轉賬記錄,擬證實涂某某已支付代理律師許弟慶57490.50元。
經(jīng)庭審質證,涂某某認為《委托代理合同》中手寫體“委托人取得160000元加勝訴訴訟費之外,違約金或利息支付給受托人”系本訴原告單方添加,涂某某從未認可,其余部分涂某某認可;涂某某勝訴并實現(xiàn)260000元債權屬實;涂某某已經(jīng)支付57490.50元。本訴原告認可收到涂某某57490.50元。
對于雙方無異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于雙方的爭議焦點《委托代理合同》中手寫體“委托人取得160000元加勝訴訴訟費之外,違約金或利息支付給受托人”是否屬雙方合意,本院分析如下:其一、合同約定甲方可按“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確定應付乙方之代理費數(shù)額,故雙方約定風險代理;其二、合同約定“若委托人解除代理合同,由委托人直接賠償受托人律師費損失40000元”,依照常理雙方約定的律師代理費不會低于此金額;其三,涂某某已支付本訴原告57490.50元,超過涂某某所抗辯10%的金額,涂某某辯稱系在原告脅迫下支付,但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辯解應不予采信;其四、涂某某與代理律師許弟慶的微信通話顯示“(2018年8月17日)許弟慶:給我轉80000元,另幫我找你朋友買幾盒降血壓的茶;涂某某:好的。(2018年8月17日晚上)涂某某:下午人多不好說他們要15000元,我沒有表態(tài)說回家問問,晚上去找人他們在打牌!現(xiàn)在才回家。(2018年8月20日)許弟慶:這純粹是訛詐行為,因為你的執(zhí)行案合法合規(guī),像這種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礙需要通融的,另外因為他幫忙的一句話,就替你做主花這么多錢,你覺得可能嗎?你與我們律師事務所之間是有合同的,為了你盡快實現(xiàn)債權,我已經(jīng)在合同基礎上作出了讓步,再讓就不是我個人能做得了主的。所以你若決定給別人這個15000元,不能寄希望減少律師代理費,請盡快將約定的費用打過來,避免違約;涂某某:首先,許律師我不會違約的,希望你能站在我的立場考慮一下,明面上26萬可實際上把所有的開支除開有多少錢是我的,15000元不給是在你的立場,可我的立場他是我朋友公司的法律顧問,是我朋友讓他出面的,你說我應該給還是不給”。從微信記錄可明確看出許弟慶主張的律師費遠超涂某某所辯10%的金額,涂某某微信中并未否認,只是一再強調(diào)因案件執(zhí)行已給他人15000元,希望能在律師費中予以削減。結合上述四點分析意見,可認定《委托代理合同》中手寫體“委托人取得16萬元加勝訴訴訟費之外,違約金或利息支付給受托人”屬雙方合意,而非本訴原告單方添加,該條款對雙方皆具有約束力。
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11月14日,本訴原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與本訴被告涂凱君簽訂《委托代理合同》,約定“因委托人涂某某與巴東縣乾峰投資公司訴訟法律事務,甲方(涂某某)需委托乙方(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辦理,經(jīng)協(xié)議達成如下各條,供雙方遵照履行:1、乙方接受甲方委托,指派許弟慶律師為甲方的訴訟代理人。2、代理人的權限為:(2)特別授權,具體權限以授權委托書為準。4、經(jīng)雙方協(xié)商,甲方按以下(2)方式向乙方繳納代理費:(2)甲方可按“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確定應付乙方之代理費數(shù)額,其比例為索回金額的10%,…(印刷體)。委托人取得16萬元加勝訴訴訟費之外,違約金或利息支付給受托人(手寫體)。7、代理人的代理權限,自本合同簽訂之日起至本案執(zhí)行終結止。9、雙方若發(fā)生糾紛,可由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若委托人解除代理合同,由委托人應直接賠償受托人律師費用損失40000元”。
本訴原告接受委托后指派許弟慶律師代理此案,依法向武漢市武昌區(qū)人民法院起訴,2018年3月16日,該院作出(2018)鄂0106民初467號民事判決“一、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涂某某活動板房費用176574.15元。二、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涂某某利息(利息自2015年1月31日起以欠付金額為本金按月息2%計算至全部款項清償之日止)。三、駁回涂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915.50元由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負擔”。
判決生效后,巴東縣乾峰投資有限公司未在確定的期限內(nèi)履行義務,許弟慶律師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該公司的銀行賬戶被凍結后,主動提出和解,根據(jù)判決書的判項計算至2018年8月15日,該公司應支付涂某某本金176574.15元、案件受理費1915.50元、利息150088元(合計328577.65元),2018年8月16日,涂某某與該公司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以260000元結案,同日法院依法解除了對該公司的執(zhí)行保全措施。
同時查明,涂某某已支付許弟慶費用57490.50元。
上述事實,有經(jīng)庭審雙方舉證、質證,本院審核確認的《委托代理合同》、(2018)鄂0106民初467號民事判決書、《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銀行及微信轉款記錄、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本訴原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與本訴被告涂某某形成委托合同法律關系,該所已完成受托義務,涂某某應按委托合同約定支付原告相應報酬。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律師服務費的金額,雙方爭議金額一多一少,非此即彼,一方訴請成立則吞并另一方訴請?!段写砗贤分小?、經(jīng)雙方協(xié)商,甲方按以下(2)方式向乙方繳納代理費:(2)甲方可按“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確定應付乙方之代理費數(shù)額,其比例為索回金額的10%,…。委托人取得16萬元加勝訴訴訟費之外,違約金或利息支付給受托人”,該手寫體部分系雙方合意,故應以此支付律師費,涂某某辯稱該手寫體系原告擅自添加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涂某某實際收回260000元,扣除160000元及案件受理費1915.50元,剩余98084.50元即為約定原告應得律師費金額。涂某某辯稱風險代理收費不能超過30%,《律師收費管理辦法》和《湖北省律師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均規(guī)定“實施風險代理收費,最高收費金額不得高于收費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故該辯解意見本院予以采納。本案中按照合同約定原告應得律師費98084.50元,比例約為37.72%,故超出30%部分無效,原告應得律師費為78000元(260000×30%),原告已支付57490.50元,故尚欠20509.50元。因此,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部分訴請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涂某某反訴請求不成立,應予駁回。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三百九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本訴被告涂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本訴原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下欠律師服務費20509.50元。
二、駁回本訴原告湖北君任律師事務所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駁回反訴原告涂某某的訴訟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70元(本訴原告已預交),由本訴原告、本訴被告各負擔235元;反訴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294元(反訴原告已預交),由反訴原告涂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高云環(huán)
書記員: 高夢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