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湖北全洲揚某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孝感市香澳路5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法定代表人:熊青林,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明,湖北自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代簽收法律文書,轉委托權等。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光云,湖北自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代簽收法律文書,轉委托權等。
被申請人:湖北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經濟開發(fā)區(qū)三軍社區(qū)。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法定代表人:熊祖耀,該公司總經理。
申請人湖北全洲揚某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洲公司)與被申請人湖北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公司)申請確認仲裁協(xié)議效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3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9月26日舉行聽證,申請人全洲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明、王光云到庭參加聽證,被申請人華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聽證。本案現已審查終結。
申請人全洲公司的請求:1.依法確認全洲公司與華某公司簽訂于2011年1月19日的《施工補充合同》第十三條第8項約定的仲裁條款無效。2.本案訴訟費用由華某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全洲公司與華某公司于2010年10月5日簽訂了《湖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并于2011年1月19日簽訂了《施工補充合同》(以下簡稱“補充合同”)。該補充合同的爭議解決條款即合同的第十三條第8項約定:“雙方一致同意首先應通過友好協(xié)商和談判方法解決合同中的爭執(zhí)問題,如談判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向孝感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比薰菊J為:該補充合同在2011年1月簽訂時并無所謂的“孝感市仲裁委員會”,而合同約定由一個虛構的機構來解決合同的爭議,其約定違背了合同訂立真實性、合法性原則。是此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仲裁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訴至法院,請求法院支持全洲公司的請求。
被申請人華某公司未到庭參加聽證,在答辯期內亦未向本院提交書面意見。
全洲公司為支持其請求向本院提交四組證據,華某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證據。全洲公司提交的證據一為《營業(yè)執(zhí)照》,擬證明全洲公司為本案適格的申請人。證據二為企業(yè)信息,擬證明華某公司為本案適格的被申請人。證據三:3-1全洲公司與華某公司簽訂于2010年10月5日的《湖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3-2全洲公司與華某公司簽訂于2011年1月19日的《施工補充合同》。擬證明:1.全洲公司與華某公司雙方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事實;2.該合同的爭議解決條款約定了一個虛構的機構來解決合同爭議。證據四:4-1孝感市人民政府印發(fā)于2017年4月18日的孝感政函(2017)32號《人民政府關于設立孝感仲裁委員會的通知》;4-2湖北省司法廳印發(fā)于2017年5月5日的鄂司許決仲字(2017)1號文件:《關于準予孝感仲裁委員會登記的決定》。擬證明:1.孝感仲裁委員會成立于2017年5月;2.該仲裁委員會的名稱與《施工補充合同》約定的機構不一致。
庭審中,本院核對了申請人全洲公司提交的證據原件,認為全洲公司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與本案有關的以下事實,亦可實現其證明目的,對其提交的所有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
經審理查明:2010年10月5日,華某公司與全洲公司簽訂一份《湖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華某公司將位于孝昌縣府東路的“孝昌翰墨情文化商業(yè)街”工程項目(包括1#、2#、3#、4#、5#、6#、7#樓及全部工程)發(fā)包給全洲公司。2011年1月19日,華某公司與全洲公司簽訂《華某·府東明珠2、3#樓施工補充合同》(以下簡稱補充合同)約定:本補充協(xié)議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當補充協(xié)議與原合同出現矛盾時以本合同為準,本補充協(xié)議未述及的均按原合同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補充合同第十三其它第八條約定:雙方一致同意首先應通過友好協(xié)商和談判方法解決履行合同中的爭執(zhí)問題,如談判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向孝感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同時查明,2017年4月28日,孝感市人民政府下發(fā)孝感政函[2017]32號《市人民政府關于設立孝感仲裁委員會的通知》載明:新組建的仲裁委員會名稱為孝感仲裁委員會。同年5月5日,湖北省司法廳下發(fā)鄂司許決仲字[2017]1號《關于準予孝感仲裁委員會登記的決定》,其內容為:“孝感市人民政府:你單位與5月2日向本機關提出設立孝感仲裁委員會的申請材料收悉。經審核,孝感仲裁委員會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仲裁委員會登記暫行辦法》規(guī)定的條件,決定予以登記。申請人在收到本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持本決定書和單位信函到本機關領取登記證書?!?/p>
本院認為,本案屬于當事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xié)議效力的案件。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住所地均在本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xié)議效力的案件,由仲裁協(xié)議約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仲裁協(xié)議約定的仲裁機構不明確的,由仲裁協(xié)議簽訂地或者被申請人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規(guī)定,本院對本案有管轄權。
仲裁協(xié)議是雙方當事人選擇解決糾紛的選擇權與排除訴訟解決糾紛的決定權的意思表示,是當事人對自身權利明確的選擇與主張,應當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和明確具體的約定。一經確定和選定,便應得到充分的尊重。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多種,既可以通過友好協(xié)商達成和解;也可以通過訴訟,由人民法院裁判;還可以通過仲裁,由仲裁機構裁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八條“仲裁協(xié)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xié)議;達不成補充協(xié)議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的規(guī)定,要求當時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對仲裁事項和仲裁委員會的約定必須是明確具體的,否則,仲裁協(xié)議無效。
本案中,華某公司與全洲公司簽訂案涉補充合同時所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約定,雙方一致同意首先應通過友好協(xié)商和談判方法解決履行合同中的爭執(zhí)問題,如談判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向孝感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在簽訂補充合同時(2011年1月19日)上述仲裁機構不存在,雙方當事人選定一個不存在的仲裁機構來解決之間的紛爭,不能反映其真實意思表示。亦即,雙方當事人于2011年1月19日簽訂補充合同中約定不存在的仲裁機構應當認定為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事后,雙方當事人也未達成補充仲裁協(xié)議。雖然2017年5月5日,湖北省司法廳準予孝感仲裁委員會登記,但孝感仲裁委員會的設立、登記不影響案涉補充合同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案涉補充合同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是此,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確認申請人湖北全洲揚某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湖北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9日簽訂的《華某·府東明珠2、3#樓施工補充合同》中第十三、其它第8條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
申請費400元,由被申請人湖北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本裁定送達當事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審判長 石仁禮 審判員 汪書力 審判員 代紹娟
書記員:潘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