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潘斯
董濤(湖北延津律師事務所)
丁某
饒某
孫家智
王菊芳
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住所地: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二路19號。
法定代表人:辛明宏,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斯,該公司桃園支行客戶經理。
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為放棄、變更訴訟請求,參與調解、進行和解,代為簽收法律文書等)。
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濤,湖北延津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丁某,男,生于1976年8月5日,漢族,湖北省丹江口市人。
被告:饒某(系被告丁某的妻子),女,生于1982年8月4日,漢族,湖北省丹江口市人。
被告:孫家智,男,生于1962年2月8日,漢族,湖北省安陸市人,個體建筑商。
被告:王菊芳(系被告孫家智前妻),女,生于1962年9月6日,漢族,湖北省安陸市人,無固定職業(yè)。
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江農商行”)與被告丁某、饒某、孫家智、王菊芳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2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曉榮擔任審判長并主審、審判員沈競波、方局華參加的合議庭,于2016年8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丹江農商行的委托代理人潘斯、董濤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丁某、饒某、孫家智、王菊芳經本院合法傳喚均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丹江農商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丁某、饒某共同償還其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利息151874.24元(截止到2016年2月23日期間的利息),并從2016年2月24日起按照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的利息、罰息標準向其支付6330873.29元借款的利息至該借款全部還清時止;2、要求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對被告丁某應償還原告丹江農商行的上述借款本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3、本案的訴訟費由四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2014年12月24日,被告丁某與原告簽訂《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以下簡稱“《借款合同》”),該《借款合同》約定:被告丁某向原告借款750萬元,借款期限為24個月,以實際放款日為準,年利率為9.348%,若逾期還款,逾期利率為在借款合同約定利率的基礎上加收50%的罰息,還款方式為分期還款,按月結息,即在2015年7月10日還款75萬元、2016年1月10日還款75萬元、2016年7月10日還款150萬元,剩余借款在借款到期后全部還清。
合同還約定借款人未按約定的金額支付本合同項下的借款本息,貸款人有權宣布借款立即到期,立即收回未償還的款項。
同日被告孫家智與原告簽訂《抵押合同》,被告孫家智自愿以其夫妻共有的位于襄陽市樊城區(qū)長征路184號1幢1層面積為248.86平方米的商業(yè)門面房及其附屬76.12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和襄陽市樊城區(qū)前進路253號1幢1層2室面積為97.27平方米的商業(yè)門面房及其附屬的40.18平方米土地使用權為被告丁某的上述借款提供抵押擔保,并于2015年1月30日在相關部門辦理了抵押登記。
2015年1月30日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又與原告簽訂《保證合同》,自愿為被告丁某的上述借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保證期限為兩年,保證范圍為全部債務本金、利息、罰息、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
后在《借款合同》的履行期間,原告及被告丁某均同意將借款金額變更為650萬元。
2015年2月4日原告按照約定將650萬元借款發(fā)放給了被告,可被告丁某未按照約定在2015年7月10日償還原告借款75萬元,并拖欠原告借款利息27437.37元,原告遂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向被告宣布借款提前到期,并要求被告償還全部借款本息。
后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丁某僅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69126.71元,截止2016年2月23日尚欠原告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利息151874.24元。
為此,原告提起訴訟。
被告丁某、饒某、孫家智、王菊芳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副本后均未答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被告丁某與被告饒某于2009年6月11日登記結婚;被告孫家智與被告王菊芳于1985年12月8日登記結婚,2015年10月28日在襄陽市樊城區(qū)人民法院協(xié)議離婚。
2014年12月24日,被告丁某以購買鋼材為由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了一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以下簡稱“《借款合同》”,合同約定的借款金額為750萬元,借款期限為24個月,年利率為9.348%,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償還借款的,在上述約定的利率基礎上加收50%的罰息,還款方式為分期還款,按月/季結息,結息日為每月或每季末的20日,具體還款計劃為:2015年7月10日還款75萬元、2016年1月10日還款75萬元、2016年7月10日還款150萬元,其余借款到期一次性結清,若借款人違約,貸款人有權宣布本合同和貸款人與借款人之間其他合同項下未償還的借款和其他融資款項立即到期,立即收回未償還款項。
同日,被告孫家智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抵押合同》,約定:被告孫家智同意以其夫妻共有位于襄陽市樊城區(qū)長征路184號1幢1層面積為248.86平方米的商業(yè)門面房及其附屬76.12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和襄陽市樊城區(qū)前進路253號1幢1層2室面積為97.27平方米的商業(yè)門面房及其附屬的40.18平方米土地使用權為被告丁某的上述借款提供抵押擔保,并對抵押擔保物在相關部門辦理了房屋他項權利登記(房屋他項權利登記號分別為:襄陽市房他證樊城區(qū)字第00074994號、00074995號)。
抵押擔保的范圍為:主合同項下的全部債務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賠償金、實現(xiàn)債權和抵押權的其他應付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及評估費等)。
2015年1月30日,被告丁某、孫家智、王菊芳共同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出具承諾書,表示因工程款結算較為及時,只申請?zhí)峥?50萬元,其余部分不予提款。
被告孫家智、王菊芳于當日又分別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了一份《保證合同》,并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出具了一份《保證擔保承諾書》,均表示自愿對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所借的650萬元借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保證范圍包括主合同(即《借款合同》)項下全部債務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賠償金、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和所有其他應付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
2015年2月4日,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出具借款憑證一份,該憑證載明:借款金額為650萬元,利率為9.348%,借款到期日期為2017年1月22日等。
同日,原告丹江農商行將650萬元借款以轉賬方式轉入了被告丁某的銀行賬戶中。
后因被告丁某沒有按照雙方在《借款合同》中約定的期限償還原告丹江農商行借款,原告丹江農商行即在2015年7月13日向被告丁某發(fā)出貸款提前到期通知書,要求被告丁某立即償還全部借款650萬元及截止2015年7月13日的利息27437.37元。
被告丁某收到該通知書后僅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69126.71元,截止2016年2月23日尚欠原告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利息151874.24元。
原告丹江農商行多次派員催要均無果,遂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債務應當償還。
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借款650萬元有被告丁某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的《借款合同》以及相關借款憑證所證實,雙方之間所簽訂的《借款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亦不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該《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原、被告雙方理應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丹江農商行已按照合同約定向被告丁某發(fā)放了貸款,被告丁某理應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分期向原告償還借款本息,但雙方在《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第一筆應償還原告的75萬元借款還款期限屆滿后,被告丁某未按照約定償還原告該借款本息,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原告有權向被告宣布未償還的借款立即全部到期,并要求被告立即償還,被告丁某應對其所欠原告的借款本息承擔償還責任;被告饒某作為被告丁某的妻子,雖然未在被告丁某與原告丹江農商行所簽訂的《借款合同》上簽名,但因本案債務產生于其與被告丁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的規(guī)定,本案借款應屬于二被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夫妻共同債務,被告饒某對被告丁某所欠原告的借款本息應承擔共同清償責任;被告孫家智、王菊芳自愿為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的借款提供擔保,并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了相應的《保證合同》、《抵押合同》,另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出具了保證擔保承諾書,承諾對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所借的650萬元借款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含罰息)以及實現(xiàn)債權所支付的費用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均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亦不違反相應法律規(guī)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的規(guī)定,其二被告亦應對被告丁某欠原告丹江農商行的借款本金以及相應的借款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丹江農商行要求被告丁某、饒某共同償還該行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并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支付其相應的利息、罰息;要求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對被告丁某應償還該行的借款本金、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訴訟請求,均有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四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應視為其對所享有的抗辯權以及對原告方所提交證據進行質證權利的自愿放棄,由此產生的不利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本案可依法缺席判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第二十一條 ?第一款 ?、第三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 ?第二款 ?、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一百四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丁某、饒某自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向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償還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并向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截至2016年2月23日前的借款利息(包括逾期罰息)151874.24元,共計6482747.53元;并自2016年2月24日起按照雙方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約定的利息、罰息標準向原告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利息、罰息至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全部還清時止;
二、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對被告丁某在本判決第一項中應償還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借款本金、利息及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在承擔清償責任后,有權向被告丁某追償;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7179元、公告費700元,合計57879元,由被告丁某、饒某、孫家智、王菊芳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
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廣場支行;賬號:17×××01。
通過郵局匯款的,匯款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郵電街12號。
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
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
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guī)定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本院認為:債務應當償還。
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借款650萬元有被告丁某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的《借款合同》以及相關借款憑證所證實,雙方之間所簽訂的《借款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亦不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該《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原、被告雙方理應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丹江農商行已按照合同約定向被告丁某發(fā)放了貸款,被告丁某理應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分期向原告償還借款本息,但雙方在《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第一筆應償還原告的75萬元借款還款期限屆滿后,被告丁某未按照約定償還原告該借款本息,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原告有權向被告宣布未償還的借款立即全部到期,并要求被告立即償還,被告丁某應對其所欠原告的借款本息承擔償還責任;被告饒某作為被告丁某的妻子,雖然未在被告丁某與原告丹江農商行所簽訂的《借款合同》上簽名,但因本案債務產生于其與被告丁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的規(guī)定,本案借款應屬于二被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夫妻共同債務,被告饒某對被告丁某所欠原告的借款本息應承擔共同清償責任;被告孫家智、王菊芳自愿為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的借款提供擔保,并與原告丹江農商行簽訂了相應的《保證合同》、《抵押合同》,另向原告丹江農商行出具了保證擔保承諾書,承諾對被告丁某向原告丹江農商行所借的650萬元借款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含罰息)以及實現(xiàn)債權所支付的費用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均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亦不違反相應法律規(guī)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的規(guī)定,其二被告亦應對被告丁某欠原告丹江農商行的借款本金以及相應的借款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丹江農商行要求被告丁某、饒某共同償還該行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并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支付其相應的利息、罰息;要求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對被告丁某應償還該行的借款本金、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訴訟請求,均有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四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應視為其對所享有的抗辯權以及對原告方所提交證據進行質證權利的自愿放棄,由此產生的不利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本案可依法缺席判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第二十一條 ?第一款 ?、第三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 ?第二款 ?、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一百四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丁某、饒某自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向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償還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并向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截至2016年2月23日前的借款利息(包括逾期罰息)151874.24元,共計6482747.53元;并自2016年2月24日起按照雙方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約定的利息、罰息標準向原告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利息、罰息至借款本金6330873.29元全部還清時止;
二、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對被告丁某在本判決第一項中應償還原告湖北丹江口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借款本金、利息及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孫家智、王菊芳在承擔清償責任后,有權向被告丁某追償;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7179元、公告費700元,合計57879元,由被告丁某、饒某、孫家智、王菊芳共同負擔。
審判長:張曉榮
審判員:沈競波
審判員:方局華
書記員:劉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