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臨西縣城平安大街與龍興東路交叉口東南角。法定代表人:李曉茹,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高紅艷,女,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田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遼寧省瓦房店市人,農(nóng)民,現(xiàn)住。委托代理人:南德芹,河北冀南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于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遼寧省瓦房店市人,現(xiàn)住。
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田某某向原告償還欠款315,215元及其違約金(違約金計算:自2012年3月26日至履行完畢止按每日欠款余額的萬分之七支付),被告于水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事實和理由:2011年7月8日原告與被告田某某簽訂《車輛融資租賃服務合同》(合同編號:遼沈新民L0088),合同約定:被告田某某從原告處以融資租賃方式租賃車輛1部,該車租金總額461,515元,被告田某某于合同簽訂之日起3日內(nèi)一次性向原告交納首付租金38,300元,剩余租金423,215元分24個月繳納,從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8月(首月)25日前交納18,000元、以后每月25日前交納18,000元,最后一期交納9,215元。同日,原、被告簽訂《擔保協(xié)議》,約定被告于水對上述合同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同生效后,原告依照合同約定履行了義務,但被告田某某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按期向原告交納租金。被告田某某自2012年3月26日起拖欠全部未還租金共計315,215元及其違約金,經(jīng)原告多次催告,被告田某某拒不償還。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1.2011年7月8日原告與被告田某某簽訂的《車輛融資租賃服務合同》(合同編號:A遼沈新民L0088)一份;2.2011年7月8日原告與被告田某某、于水簽訂的《擔保協(xié)議》(合同編號:C遼沈新民L0088)一份;3.提車介紹信一份;4.車輛交付清單一份;5.欠款明細表一份;6.(2015)臨民初第511號民事裁定書一份;7.2015年3月20日本院預收44個案件訴訟費71,750元收據(jù)一張以及44個案件的案號和訴訟費明細一張。被告田某某辯稱,1.原告起訴的事實是編造的。答辯人沒有租賃L0088編號合同項下的冀G×××××這部車。多年前,被告通過遼寧大運公司沈陽總代理,在原告處租過牌號G90879大貨車一輛,且租金早已付清,該車已由原告方強行收回。答辯人清楚記得,在租賃冀G×××××時,原告讓答辯人在四份空白格式合同上簽上了“田某某”姓名,合同空格處沒有填寫“車輛情況,租金以及付款金額等”,原告利用答辯人簽名的空白格式合同,在答辯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添上他人承租的車輛?!败囕v交付清單”上的姓名也不是本人田某某本人簽名,也從沒有承租該車,即原告未向答辯人交付租賃物,該租賃合同依法不生效,更不存在拖欠和拒付租金之事。原告起訴的事實無中生有。2.該案無論何人拖欠租金,均已超過訴訟時效,原告的主張不應得到支持。合同約定:車輛租賃期限為24個月,在合同簽之日起3日內(nèi)繳納首付租金,合同簽訂日未2011年7月8日,至今,原告從沒有催被告繳納租金,該格式合同文本也是原告提供的,依據(jù)合同法及融資租賃解釋之規(guī)定該案已超過訴訟時效,不應得到法律保護。3.融資租賃性質(zhì)的公司應經(jīng)行政審批后方可從事該經(jīng)營活動,該類公司依法應由銀監(jiān)會或者商務部審批,原告未提供行業(yè)準入審批文件,其所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無效。被告田某某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被告于水辯稱,本人于水從來沒有購買過汽車,也從來沒有為任何人擔保購買過汽車,你們所說的一切我都不知情,我也沒有為任何擔保簽過字。一切事情都與我沒有任何關系。被告于水未提交相關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在訴訟過程中,原告方針對被告田某某的主張申請了字跡鑒定,被告田某某予以配合并提供檢材,但原告方一直不繳納鑒定費,后撤回了鑒定申請。對原告方證據(jù)1,被告田某某稱其簽字時系空白合同,但其未提交相關證據(jù),故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對原告方證據(jù)2,被告田某某、于水均不認可,二人均主張未在擔保協(xié)議上簽字。本院認為,對該證據(jù)二被告均不認可,原告方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證明其真實性,綜合案情,不予認定。對原告方證據(jù)3、4,被告田某某主張不是本人所簽,且也沒有收到過該車輛。本院認為,對該證據(jù)田某某不認可,原告方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證明其真實性,綜合案情,不予認定。對原告方證據(jù)5,被告對其真實性不認可,認為該證據(jù)不符合該類證據(jù)的特征,應提供銀行出具的相關記錄。本院認為,該明細表系原告單方出具的,沒有對方的認可,也沒有相關原始票據(jù)等予以證實,不予認定。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1年7月8日,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甲方)與新民開元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乙方)和被告田某某(丙方承租人)簽訂《車輛融資租賃服務合同》(合同編號:A遼沈新民L0088)一份,合同約定:被告田某某從原告處以融資租賃方式租賃車輛(主車)1部,租賃期間該車輛所有權歸原告所有,并登記在乙方名下,掛乙方牌照。車輛租賃期限為24個月,租金總額461,515元,被告田某某于合同簽訂之日起3日內(nèi)一次性向原告交納首付租金38,300元,剩余租金分24個月交納,從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該合同并約定:被告田某某應按時交納每期的租金,逾期不交的,需按每日欠款余額的萬分之七向原告交納滯納金。原告曾于2015年3月20日向本院起訴田某某、于水,后于2015年12月13日撤訴。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訴爭的融資租賃合同是否有效;2.原告請求被告田某某償還所欠租金315,215元和滯納金并請求被告于水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的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關于爭議焦點1。被告方主張,原告未提供融資租賃相關審批文件,原告沒有從事融資租賃的資格,營業(yè)執(zhí)照上明確應經(jīng)相關部門審批,請原告方出示相關文件。原告方主張,原告方提供的營業(yè)執(zhí)照上的經(jīng)營范圍包括融資租賃業(yè)務。
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被告田某某、于水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高紅艷、被告田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南德芹到庭參加訴訟,于水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方提供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的經(jīng)營范圍包括融資租賃業(yè)務,被告認為原告沒有從事融資租賃的資格,依據(jù)不足,其主張合同無效的主張不予支持。關于爭議焦點2。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田某某之間的《車輛融資租賃服務合同》,雖然田某某稱自己是在空白合同上簽字,但其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予以證實,其本人也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故該合同成立并有效,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但本案中,原告方主張將車輛交付給田某某、田某某欠租金并于水承擔連帶責任的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可補充證據(jù)后另行主張。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6,030元,由原告港聯(lián)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