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溫州興安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崇禮紫金分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四臺嘴鄉(xiāng)東坪村。法定代表人:肖云藝,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浩,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崇城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高雅慧,河北環(huán)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郭少偉,河北環(huán)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興安公司上訴請求:1、原審認定事實錯誤,程序違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發(fā)回重審。2、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原審判決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結合本案事實,根本不存在欠繳養(yǎng)老保險金和失業(yè)保險金的問題。興安公司在原審中提交的《工程單價承包合同書》、《勞動合同書》和《個人申請書》,證明被上訴人提前預支了上訴人的養(yǎng)老、失業(yè)保險金的單位應該繳納的部分,為此其訴求的欠繳養(yǎng)老、失業(yè)保險金,沒有事實依據(jù)。加之,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提交了自動離職的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書,為此,其要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的。二、原審程序違法,原審判決應予以撤銷。眾所周知,為了防止串供,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一律不準旁聽,但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特別是頭幾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眾多的被上訴人幾乎都在旁聽,造成了20個案件的被上訴人的串供,還有一審法官向被上訴人提問,被上訴人回答問題時,其律師在旁教唆,違法了法庭秩序,喪失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綜上,原審判決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并且原審程序違法。為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上訴,請依法判決。王某辯稱,興安公司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王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原告于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10日間存在勞動關系;2、判令被告支付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10日間解除勞動關系的經(jīng)濟補償金27000元;3、判令被告支付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10日間養(yǎng)老保險的現(xiàn)金賠償20400元(暫計);4、判令被告支付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10日間失業(yè)補助金13356元;5、判令被告支付2017年10月、12月停工期間生活補助費3180元;6、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本人于2013年10月入職興安公司,工種為司機,工資發(fā)放為現(xiàn)金發(fā)放。截至2018年1月10日公司未為我繳納社會保險,經(jīng)我到社保局查詢后,告知單位并未開戶,即使社?;艘膊荒芙o我補繳。崇勞仲案字[2018]第02號仲裁裁決書認定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我不予認可。特訴至貴院,請依法判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王某原系興安公司員工,工種是司機,于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31日在被告興安公司上班。2017年10月份北京召開重大會議,因安保停供火工器材,興安公司臨時停產(chǎn)28天,即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28日。同年12月份因外協(xié)施工單位發(fā)生“12.3”人員傷亡事故,安監(jiān)局責令企業(yè)停產(chǎn)整頓,興安公司停工共25天,即2017年12月3日至2017年12月27日。2017年12月29日興安公司下達了復工通知要求:“全體員工于2017年12月29日正常上班,在職員工三日內如不到崗上班,按自動離職處理”。2018年1月12日,王某等20人以快遞方式向興安公司郵寄了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2013年河北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為62512元,2014年河北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為61913元,2015年河北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為59661元,2016年河北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為54862元,2017年河北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為55397元。一審法院認為,發(fā)生勞動爭議,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應承擔不利后果。本院兩次責令被告興安公司限期提供涉案工人的個人監(jiān)護檔案合同以及歷年的工資發(fā)放情況,被告拒不提供,由此造成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起始時間及工資情況無法確定,其不利后果應由被告承擔。根據(jù)原告庭審提供的入坑工作證、入井工作證及庭審陳述等相關證據(jù)證明原被告勞動關系的起始時間是2013年4月。雙方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后,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及時續(xù)訂勞動合同或依法辦理勞動合同終止手續(xù)。根據(jù)被告興安公司的復工通知、原告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及原被告雙方未續(xù)訂勞動合同這一事實,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的終止時間為2017年12月31日,故原被告的勞動關系存續(xù)時間為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31日。被告主張按照2017年勞動合同書確定的司機工資2100元/月作為經(jīng)濟賠償金賠償標準,因該合同還含有效益獎,且被告拒絕提供原告在職的工資發(fā)放情況,故被告該意見不予采信,應按照河北省歷年采礦業(yè)人均可支配收入確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故原告王某主張的經(jīng)濟補償金應按照2013-2017年河北省采礦業(yè)平均工資確定其5個月的經(jīng)濟補償金即24528.75元(62512÷12+61913÷12+59661÷12+54862÷12+55397÷12)。被告興安公司提供的王某自愿把社會保險和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及解除合同后的補償工資一同和每月的工資一并發(fā)放的申請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關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養(yǎng)老保險金和失業(yè)補助金的請求,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因此,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故對該請求不予受理。原告主張的2017年10月、l2月放假期間最低生活補貼,因原告在2017年10月及12月停工均未滿一個月,故對原告主張的生活補助費不予支持。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一百條,《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三條、(三)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原告王某與被告溫州興安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崇禮紫金分公司于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31日間存在勞動關系;二、被告溫州興安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崇禮紫金分公司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給付原告王某因解除勞動關系造成的經(jīng)濟補償金人民幣24528.75元;三、駁回原告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溫州興安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崇禮紫金分公司(以下簡稱興安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qū)人民法院(2018)冀0709民初4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9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興安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浩,被上訴人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高雅慧、郭少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興安公司上訴稱被上訴人王某的單位應為其繳納部分的養(yǎng)老、失業(yè)保險金已在工資中逐月發(fā)放,公司不存在欠繳養(yǎng)老保險和失業(yè)保險金的問題,原審判決支付其經(jīng)濟補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吨腥A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和失業(yè)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繳納手續(xù),繳納單位應為其繳納部分的養(yǎng)老保險和失業(yè)保險金,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能因雙方的約定而免除。故被上訴人王某以用人單位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解除勞動關系,一審判決興安公司支付其經(jīng)濟補償金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維持;興安公司稱原審程序違法的事實和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信。綜上所述,溫州興安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崇禮紫金分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溫州興安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崇禮紫金分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艷龍
審判員 牟 鍵
審判員 趙 亮
書記員:蘇曉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