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
王江棉
史學蘭
徐某某
王天飛
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地址:深澤石油大街。
法定代表人申立軍,職務:理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江棉,女,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史學蘭,女,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徐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天飛,男,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以下簡稱信用聯(lián)社)與被告徐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于2013年3月8日作出(2012)深民一初字第00371號民事判決書。
原告不服,提起上訴,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返還深澤縣人民法院審理,我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信用聯(lián)社委托代理人王江棉、史學蘭,被告徐某某及委托代理人王天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信用聯(lián)社訴稱:被告徐某某系農(nóng)民身份,原是我單位下屬的鐵桿信用社的非全日制員工,與我單位之間是勞務關系。
被告上班時只負責為鐵桿信用社需值班的員工做飯,每天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4個小時。
被告上班期間,有時出現(xiàn)需要晚間臨時看護單位的情形,被告為了多收入一些,總是主動要求在單位“值班”,信用社另以夜餐費的形式按每天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給付被告報酬。
被告的工資半月或一個月一結。
用工當初雙方也沒有約定試用期,可隨時終止用工。
原告沒有被告的考勤及社會保險,職工花名冊沒有被告名字,也沒有給被告發(fā)放勞動費的收條。
綜上,原、被告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
而被告于2012年3月20日向深澤縣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提起了仲裁。
我社不服仲裁委作出的(2012)第005號仲裁裁決書,依法起訴至貴院請求確認原告不應當對被告承擔任何基于勞動關系而產(chǎn)生的各種賠償、補償;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徐某某辯稱,我于1989年11月到原告下設分支機構鐵桿信用社任炊事員,雙方一直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原、被告之間是無固定期的勞動關系。
原告未給我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低于政府最低工資標準支付我工資,我曾多次找原告協(xié)商未果。
2012年原告要求我簽訂食堂承包協(xié)議,企圖將勞動關系變?yōu)槌邪P系,我拒簽后原告強行將我辭退。
原告非法解除與我的勞動關系,侵害了我的合法權益。
我申請了仲裁,仲裁委依法作出了公正的裁決,應予支持。
本院認為:非全日制是用工的一種形式,勞動關系雙方存在的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勞動關系。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除具備《勞動合同法》中所列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外,還應到當?shù)貏趧颖U闲姓块T辦理錄用備案手續(xù)。
本案原、被告雙方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的勞動關系主體的資格。
被告在原告單位從事有報酬的勞動,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其從事的廚師工作是為原告職工服務的,可以認為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組成部分的延伸,盡管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事實勞動關系是存在的。
原告主張被告是非全日制用工,沒有到勞動行政部門辦理相關錄用備案手續(xù),也沒有提供其他相關證據(jù)證實,應承擔舉證不能之責任。
另外,原告無法確定被告每天具體工作時間,每小時的具體工資標準,也無法明確勞動報酬結算的支付周期,且原告承認有時被告工資是以月來支付,所以原、被告之間不符合認定非全日制用工的標準,被告在原告單位的用工形式應認定為全日制用工。
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為職工辦理養(yǎng)老保險手續(xù)。
被告要求原告補交社會保險金,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社會保險的勞動爭議”問題的答復,對此主張不予支持。
原告招用被告,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根據(jù)“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原告應就計算被告的工作年限及勞動報酬等承擔舉證責任,但其以沒有為借口,拒不提供,應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依據(jù)庭審調(diào)查,應認定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終止日期為2012年2月23日。
被告從1989年11月開始在原告單位工作,到2008年2月應當簽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未按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規(guī)定執(zhí)行,應承擔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共十一個月雙倍工資賠償責任;被告工作期間,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工資低于同期最低工資標準,應予補差。
因被告無法提供2010年2月以前月工資額,因此只支持2010年2月以后的工資補差{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符合最低工資標準,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工資補差(760-600)*12、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工資補差(960-700)*8}。
被告因非本人意愿終止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原告應負違法解除責任,故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7條、第48條、第87條規(guī)定的經(jīng)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被告支付賠償金。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四十八條、六十八條、七十二條、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十二條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為被告徐某某補辦養(yǎng)老保險手續(xù)。
二、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支付給被告徐某某1、(760元-600元)×12個月+(960元-700元)×8個月=4000元的最低工資補差;2、從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減去已經(jīng)支取部分)600元×11個月=6600元;3、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960元×45個月=43200元;以上共計53800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
三、駁回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非全日制是用工的一種形式,勞動關系雙方存在的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勞動關系。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除具備《勞動合同法》中所列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外,還應到當?shù)貏趧颖U闲姓块T辦理錄用備案手續(xù)。
本案原、被告雙方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的勞動關系主體的資格。
被告在原告單位從事有報酬的勞動,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其從事的廚師工作是為原告職工服務的,可以認為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組成部分的延伸,盡管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事實勞動關系是存在的。
原告主張被告是非全日制用工,沒有到勞動行政部門辦理相關錄用備案手續(xù),也沒有提供其他相關證據(jù)證實,應承擔舉證不能之責任。
另外,原告無法確定被告每天具體工作時間,每小時的具體工資標準,也無法明確勞動報酬結算的支付周期,且原告承認有時被告工資是以月來支付,所以原、被告之間不符合認定非全日制用工的標準,被告在原告單位的用工形式應認定為全日制用工。
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為職工辦理養(yǎng)老保險手續(xù)。
被告要求原告補交社會保險金,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社會保險的勞動爭議”問題的答復,對此主張不予支持。
原告招用被告,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根據(jù)“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原告應就計算被告的工作年限及勞動報酬等承擔舉證責任,但其以沒有為借口,拒不提供,應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依據(jù)庭審調(diào)查,應認定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終止日期為2012年2月23日。
被告從1989年11月開始在原告單位工作,到2008年2月應當簽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未按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規(guī)定執(zhí)行,應承擔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共十一個月雙倍工資賠償責任;被告工作期間,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工資低于同期最低工資標準,應予補差。
因被告無法提供2010年2月以前月工資額,因此只支持2010年2月以后的工資補差{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符合最低工資標準,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工資補差(760-600)*12、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工資補差(960-700)*8}。
被告因非本人意愿終止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原告應負違法解除責任,故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7條、第48條、第87條規(guī)定的經(jīng)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被告支付賠償金。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四十八條、六十八條、七十二條、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十二條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為被告徐某某補辦養(yǎng)老保險手續(xù)。
二、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支付給被告徐某某1、(760元-600元)×12個月+(960元-700元)×8個月=4000元的最低工資補差;2、從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減去已經(jīng)支取部分)600元×11個月=6600元;3、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960元×45個月=43200元;以上共計53800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
三、駁回原告深澤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負擔。
審判長:張運啟
書記員:劉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