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涿鹿達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涿鹿縣礬山鎮(zhèn)林場。法定代表人:杜永林,該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李海燕,河北興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涿鹿縣人民政府,住所地涿鹿縣涿鹿鎮(zhèn)軒轅西路。法定代表人:殷飛,該縣縣長。被告:涿鹿縣礬山鎮(zhèn)人民政府,住所地涿鹿縣礬山鎮(zhèn)。法定代表人:張凱民,該鎮(zhèn)鎮(zhèn)長。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張繼,河北華祥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涿鹿達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某公司)訴被告涿鹿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縣政府)、涿鹿縣礬山鎮(zhèn)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礬山鎮(zhèn)政府)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2日立案受理,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5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達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二被告承擔2016年5月12、13日協議書前房屋產權瑕疵產生的31.8萬元經濟損失。事實和理由:2016年5月12日、13日原告就軒轅公館接管事宜分別與被告礬山鎮(zhèn)政府、縣政府達成協議,約定原告以51191632元的價格收購軒轅公館土地使用權、建筑物AB座主體工程所有權,并于2017年12月前付清全部款項。根據原告與被告縣政府達成的協議第五條規(guī)定,原告不承擔在收購前軒轅公館違法建設的所有責任。2017年8月涿鹿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向原告下達罰沒通知,告知原告土地上有違建物,責令原告繳納31.8萬元罰金及相關稅費并辦理手續(xù)。原告在規(guī)定期限內繳納了罰金,完善了相關手續(xù),但該罰金屬于協議公館收購前的遺留問題,屬于被告處理的范圍,故要求被告承擔該款項。被告縣政府口頭辯稱:認可原告所述事實,同意承擔該損失。被告礬山鎮(zhèn)政府口頭辯稱:軒轅公館的收購資金及轉讓資金均由被告縣政府支出和收取,其是協助執(zhí)行單位,該費用應由被告縣政府承擔。根據原、被告的陳述,本院查明如下事實:2016年5月12日原告達某公司與被告礬山鎮(zhèn)政府簽訂協議書,原告以51191632元的價格收購坐落于礬山鎮(zhèn)康祁公路北側,軒轅公館的土地使用權和軒轅公館AB座主體工程標的物的所有權。2016年5月13日原告與被告涿鹿縣政府簽訂協議書,被告縣政府同意原告與被告礬山鎮(zhèn)政府簽訂的協議內容,并承擔連帶責任,同時約定原告不承擔在收購之前軒轅公館違法建設的所有責任。2016年5月18日原告將第一期收購款2500萬元匯入被告礬山鎮(zhèn)財政所賬戶。2017年8月因原告收購的土地范圍內有原告收購前的違法建筑,涿鹿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向原告下達罰沒通知,責令原告繳納31.8萬元罰金,2017年8月16日原告繳納了該罰金,取得該國有土地的使用權。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原告提交的分別與被告簽訂的協議書兩份、工商銀行匯款憑證、涿鹿縣國土資源管理局罰款收據、國有土地使用證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認為:原告達某公司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與被告礬山鎮(zhèn)政府、涿鹿縣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書,收購軒轅公館項目土地使用權及軒轅公館AB座主體工程所有權,被告涿鹿縣人民政府在協議中承諾,與被告礬山鎮(zhèn)政府承擔連帶責任,并約定原告不承擔在收購之前軒轅公館違法建設的所有責任。涿鹿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對原告下達的罰沒通知,是對原告收購軒轅公館項目前已形成的違法建筑進行的處罰,原告對該處罰不應當承擔責任,原告已繳納了該罰沒款,二被告應歸還原告。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涿鹿縣人民政府、涿鹿縣礬山鎮(zhèn)人民政府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涿鹿達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3180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6070元,簡易程序減半收取3035元,由二被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郝悅民
書記員:馬玉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