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住址:涉縣涉左路(涉縣南關橋頭)。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王建軍,任加油站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韋韋、李波,河北卓耀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涉縣公安局。住址:涉縣平安大街。法定代表人:魏江海,任該局局長職務。
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訴稱,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期間,涉縣城關派出所在原告處加油,截至2010年5月5日,涉縣城關派出所共欠原告油款53083.31元,并向原告出具一份欠據(jù)。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未予付款。因涉縣城關派出所系被告涉縣公安局的派出機構,應當對派出所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為維護原告合法利益,現(xiàn)訴至法院請求:一、請求法院判決被告給付原告油款53083.31元,利息25480元;二、訴訟費用及其他費用由被告承擔。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法庭提供了由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出具的欠條、并申請證人賈某出庭作證。被告涉縣公安局在答辯期內未提供答辯狀,舉證期限內未提供證據(jù),庭審時缺席。經(jīng)審理查明,2006年7月份至2010年5月份,原告城區(qū)橋頭加油站與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之間存在買賣石油業(yè)務往來,經(jīng)結算,2010年5月5日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向原告出具了一份欠條,內容為“今欠到城區(qū)石油現(xiàn)款伍萬叁仟零捌拾叁元叁角壹分(53083.31元)注:2006年7月—2010.5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2010.5.5”。被告未付上述油款,經(jīng)原告催要被告僅給付13083.31元,剩余油款40000元未付。原告遂于2018年2月6日將被告涉縣公安局訴諸本院。
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與被告涉縣公安局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波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涉縣公安局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向本院提供的由涉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出具的欠條,足以證明原告與被告涉縣公安局的派出機構城關派出所之間存在買賣石油合同關系,以及因該合同關系而產生的欠原告油款40000元的事實。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因城關派出所系被告涉縣公安局的派出機構,其本身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資格,故原告請求被告涉縣公安局承擔民事責任,給付油款40000元,證據(jù)確實充分,且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另外,原告對利息部分的請求因未提供充分證據(jù),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限被告涉縣公安局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油款40000元;二、駁回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764元,減半交納為882元,原告涉縣城區(qū)橋頭加油站負擔282元,被告涉縣公安局負擔6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孫魁林
書記員:王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