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某某
龍秀英(湖北思捷律師事務所)
陳某
馬忠恒(湖北荊州楚天法律服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涂某某。
委托代理人:龍秀英,湖北思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
委托代理人:馬忠恒,荊州市楚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被告: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下簡稱三峽貿易公司),住所地:荊州市荊州區(qū)楚源路88號。
法定代表人:涂某某,該公司經(jīng)理。
原審被告: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簡稱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住所地:荊州市荊州區(qū)楚源路88號。
法定代表人:涂某某,該公司經(jīng)理。
上訴人涂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陳某、原審被告三峽貿易公司、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沙市民初字第017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認定,2012年10月10日,陳某(甲方)與涂某某(乙方)、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丙方)簽訂借款合同約定:乙方向甲方借款100萬元用于項目開發(fā)流動資金,甲方于2012年10月11日將借款匯入乙方帳戶,乙方收款后向甲方出具收據(jù)。借款利息為月利率3%,利息每月3萬元,自借款之日起每滿一個月支付一次,匯入甲方帳戶。借款期限一年,即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10月10日。借款期滿,乙方將借款匯入甲方帳戶。乙方逾期歸還借款本金,逾期部分按月利率4%計付滯納金。丙方為乙方借款的連帶責任保證人,保證期間直至乙方清償借款本金、利息和滯納金為止。雙方還約定了其他事項。陳某于2012年10月9日向涂某某的銀行卡轉帳70萬元、于2012年10月12日通過銀行卡向涂某某轉帳30萬元。
2012年10月17日,陳某(甲方)與涂某某(乙方)、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丙方)簽訂借款合同約定:乙方向甲方借款100萬元用于項目開發(fā)流動資金,甲方于2012年10月17日將借款匯入乙方帳戶,乙方收款后向甲方出具收據(jù)。借款利息為月利率3%,利息每月3萬元,自借款之日起每滿一個月支付一次,匯入甲方帳戶。借款期限一年,即2012年10月17日至2013年10月16日。借款合同約定的其他事項與2012年10月10日簽訂的借款合同相同。陳某于2012年10月17日通過銀行卡向涂某某轉帳100萬元。
2012年12月28日,陳某(甲方)與涂某某(乙方)、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丙方)簽訂借款合同約定:乙方向甲方借款70萬元用于項目開發(fā)流動資金,甲方于2012年12月28日將借款匯入乙方帳戶,乙方收款后向甲方出具收據(jù)。借款利息為月利率3%,利息每月21000元,自借款之日起每滿一個月支付一次,匯入甲方帳戶。借款期限一年,即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2月27日。借款合同約定的其他事項與2012年10月10日簽訂的借款合同相同。陳某于2012年12月29日通過銀行卡向涂某某轉帳70萬元。
涂某某于2012年10月17日向陳某出具收條:今收到陳某人民幣200萬元整;于2012年12月28日向陳某出具收條:今收到陳某人民幣70萬元整。
2013年10月18日,陳某(甲方)與涂某某(乙方)、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丙方)再次簽訂借款合同約定:乙方于2012年10月10日和10月17日分別向甲方借款100萬元共200萬元用于投資項目,借款到期后,乙方和丙方都沒有歸還借款,現(xiàn)三方簽訂本合同。借款金額及用途:乙方向甲方借款200萬元用于投資項目。借款期限一年,2013年10月18日至2014年10月17日。借款利息為每月8萬元,自2013年10月18日起每滿一個月支付一次,匯入甲方帳戶,遇節(jié)假日順延,合同期內共支付12次。借款期滿,乙方將借款匯入甲方帳戶。乙方逾期歸還借款本金,逾期部分繼續(xù)按月利率4%計付利息,直至付清為止;逾期支付利息,按日2‰計付滯納金;逾期支付利息超過30日,甲方可向乙方主張償還全部借款本息。丙方為乙方借款的連帶責任保證人,保證期間直至乙方清償借款本金、利息和滯納金為止。雙方還約定了其他事項。
本院認為,關于爭議焦點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 ?規(guī)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規(guī)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guī)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本案中,原審法院將2013年10月18日之后上訴人涂某某尚未付清的利息計入所欠本金,又按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息,該種計算方式不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上訴人關于“一審判決將上訴人應給付而未給付的利息加到本金中重復計息,明顯錯誤”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糾正。上訴人涂某某和被上訴人陳某對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18日期間,涂某某向陳某支付借款利息92.4萬元的事實均無異議,該期間陳某受法律保護的利息為62萬元,多付利息30.4萬元應沖抵借款本金,則2013年10月19日之后的利息應以239.6萬元(270萬元-30.4萬元)作為本金進行計算。其中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利率調整前的一年期貸款利率標準為6%,該期間陳某受法律保護的借款利息為239.6萬元×6%×4÷12個月×13個月=62.3萬元,2014年5月20日、2014年8月29日,涂某某分別向陳某支付利息20萬元、15萬元,則該期間涂某某尚欠陳某借款利息為27.3萬元(62.3萬元-20萬元-15萬元)。2014年11月22日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標準調整為5.6%,2014年11月23日至本判決指定的給付之日止的利息應以239.6萬元為本金,按年利率5.6%的四倍進行計算。
關于爭議焦點二,二審經(jīng)審查,陳某作為出借人、涂某某作為借款人、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作為保證人于2013年10月18日續(xù)訂的《借款合同》第五條載明:涂某某逾期歸還借款本金,逾期部分繼續(xù)按月利率4%計付利息,直至付清為止;逾期支付利息,按日2‰計付滯納金。根據(jù)該合同內容,雙方就逾期利息已作明確約定,因此,涂某某上訴認為借款到期后“雙方是否再約定利息,約定多少點的利息并不明確”,該上訴主張沒有事實依據(jù),不能成立,一審法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逾期利率符合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不當,涂某某的部分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改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沙市民初字第01777號民事判決;
二、涂某某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陳某償還借款本金239.6萬元及利息(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11月22日期間尚欠的利息為27.3萬元,2014年11月23日至本判決指定的給付之日止的利息以239.6萬元為本金,按年利率5.6%的四倍進行計算);
三、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向陳某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四、駁回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28400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共計33400元,由陳某負擔4400元,涂某某、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29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800元,由陳某負擔2900元,涂某某、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29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關于爭議焦點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 ?規(guī)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規(guī)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guī)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本案中,原審法院將2013年10月18日之后上訴人涂某某尚未付清的利息計入所欠本金,又按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息,該種計算方式不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上訴人關于“一審判決將上訴人應給付而未給付的利息加到本金中重復計息,明顯錯誤”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糾正。上訴人涂某某和被上訴人陳某對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18日期間,涂某某向陳某支付借款利息92.4萬元的事實均無異議,該期間陳某受法律保護的利息為62萬元,多付利息30.4萬元應沖抵借款本金,則2013年10月19日之后的利息應以239.6萬元(270萬元-30.4萬元)作為本金進行計算。其中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利率調整前的一年期貸款利率標準為6%,該期間陳某受法律保護的借款利息為239.6萬元×6%×4÷12個月×13個月=62.3萬元,2014年5月20日、2014年8月29日,涂某某分別向陳某支付利息20萬元、15萬元,則該期間涂某某尚欠陳某借款利息為27.3萬元(62.3萬元-20萬元-15萬元)。2014年11月22日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標準調整為5.6%,2014年11月23日至本判決指定的給付之日止的利息應以239.6萬元為本金,按年利率5.6%的四倍進行計算。
關于爭議焦點二,二審經(jīng)審查,陳某作為出借人、涂某某作為借款人、和興房地產(chǎn)公司作為保證人于2013年10月18日續(xù)訂的《借款合同》第五條載明:涂某某逾期歸還借款本金,逾期部分繼續(xù)按月利率4%計付利息,直至付清為止;逾期支付利息,按日2‰計付滯納金。根據(jù)該合同內容,雙方就逾期利息已作明確約定,因此,涂某某上訴認為借款到期后“雙方是否再約定利息,約定多少點的利息并不明確”,該上訴主張沒有事實依據(jù),不能成立,一審法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逾期利率符合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不當,涂某某的部分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改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沙市民初字第01777號民事判決;
二、涂某某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陳某償還借款本金239.6萬元及利息(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11月22日期間尚欠的利息為27.3萬元,2014年11月23日至本判決指定的給付之日止的利息以239.6萬元為本金,按年利率5.6%的四倍進行計算);
三、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向陳某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四、駁回陳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28400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共計33400元,由陳某負擔4400元,涂某某、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29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800元,由陳某負擔2900元,涂某某、湖北三峽貿易有限公司、荊州市和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2900元。
審判長:肖俊文
審判員:楊詩新
審判員:曾凡玉
書記員:黃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