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
關鴻儒(黑龍江海林城區(qū)法律服務所)
黑龍江中儲糧海林直屬庫
王蘇
梁紅玉(黑龍江高盛律師事務所)
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
孫鵬飛
原告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
經營者王艷明,男,1976年11月1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關鴻儒,海林市城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
被告黑龍江中儲糧海林直屬庫。
法定代表人朱華錦,男,該糧庫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蘇,男,滿族,黑龍江中儲糧海林直屬庫綜合科科長。
委托代理人梁紅玉,黑龍江高盛律師集團事務所律師。
被告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孫鵬飛,男,該公司經理。
被告孫鵬飛,男,1981年4月25日出生,漢族,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經理。
原告王艷明與被告黑龍江中儲糧海林直屬庫(以下簡稱海林直屬庫)、被告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源公司)、被告孫鵬飛倉儲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5日立案受理。審理中,原告王艷明將原告變更為其個體工商戶的字號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以下簡稱昌盛服務站),并追加被告孫鵬飛任法定代表人的怡源公司為第二被告。本案依法由代理審判員許萬福適用簡易程序于2015年7月14日、2015年8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經營者王艷明,被告海林直屬庫的委托代理人王蘇、梁紅玉,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被告孫鵬飛到庭參加訴訟。原告的委托代理人關鴻儒于2015年8月4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對于原告(經營者孫鵬飛)提供的證據,本院認為,證據一,與被告海林直屬庫沒有法律關系。被告怡源公司對該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被告孫鵬飛未陳述質證意見,視為放棄該項權利。認定該份證據有效。但該證據不能證明被告孫鵬飛代表被告海林直屬庫將4003噸國家臨儲糧存放在原告的庫房。結合原告提供的第二份證據,孫鵬飛是代表怡源公司與原告達成的倉儲合同。證據二,結合被告海林直屬庫及被告怡源公司的質證意見,認定有效。被告孫鵬飛未發(fā)表質證意見,視為放棄該項權利。
被告海林直屬庫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提供證據如下:
證據一、中儲糧黑(2013)269號文件一份,2013年12月15日黑龍江中儲糧海林直屬庫與海林怡源公司簽署的租庫合同書一份,2014年4月30日黑龍江中儲糧海林直屬庫與海林市怡源公司有限公司簽署的倉儲保管合同書一份,2014年5月11日怡源公司為第一被告出具糧食權屬確認書一份,證明第二被告系第一被告2013年度第一批租倉收購臨儲糧庫點。依據中儲糧黑(2013)269號文件,怡源公司為海林直屬庫指定租賃庫點,海林直屬庫可以與該庫點建立政策性糧食租倉收儲法律關系。若不在中儲糧黑(2013)269號文件列示的指定租倉庫點之內,海林直屬庫不得與之建立租倉法律關系。2013年12月15日海林直屬庫與怡源公司簽署書面的租庫合同書,2014年4月30日海林直屬庫與怡源公司簽署糧食倉儲保管合同書,海林直屬庫租賃怡源公司倉房用于存儲(貨位號分別為海LC01-YY02、海LC01-YY03),玉米數(shù)量分別為11997噸、4003噸。2014年5月11日怡源公司確認海林直屬庫在怡源公司存儲兩個貨位的糧食,貨位號及儲量數(shù)量與4月30日的書面合同完全相同,糧權性質為國儲糧。該等書證可以證實LC01-YY03號貨位是海林直屬庫租賃怡源公司的倉房進行保管糧食,與本案的原告無關。海林直屬庫與怡源公司兩次簽署的倉儲保管協(xié)議書明確,如乙方(怡源公司)造成甲方的損失,其應向甲方支付全額貨款百分之二十的違約金,如造成糧食丟失、短少等應照價賠償,且海林直屬庫有權扣除怡源糧庫的履約保證金;如怡源公司存在違約行為,海林直屬庫有權扣除倉儲保管費用并追加違約責任。
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無異議。
被告怡源公司質證稱,按照文件我無權租賃延伸庫點,我公司沒有做任何名稱的牌匾及形態(tài)卡。第一被告只授予我公司保管糧食安全,包括確認糧權,收取存儲費用。在2014年租賃協(xié)議中說明按照季度支付存儲費用,違約有滯納金。
被告孫鵬飛未陳述任何質證意見。
證據二、2015年4月4日-4月21日怡源公司庫點集并說明一份,國家糧食局赴海林工作組意見書一份,證明2014年年末由前述文件列舉的各方主體在國糧局的牽頭下對怡源公司拖欠農民糧款及造成海林直屬庫庫存虧庫事宜進行調查,經過調查確認怡源公司造成庫存糧食短缺4161噸,拖欠農民糧款1321萬元,則成海林市政府全力追繳怡源公司涉嫌犯罪資金,并由海林市政府會同牡丹江直屬庫先行墊付資金,解決農民糧款。在2015年4月4日-21日期間,海林直屬庫將存放于怡源糧業(yè)YY02號貨位的糧食調出,糧食數(shù)量為9752噸,與糧權確認書上列示的糧權數(shù)量相差4000余噸。據此,怡源公司違反了海林直屬庫與其簽訂的倉儲租賃合同的相關約定,造成海林直屬庫的千萬余元的經濟損失。其非但無權向第一被告主張給付保管費,且應當向第一被告承擔巨額的經濟損失。
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質證稱,與本案無關。
被告怡源公司無異議。
被告孫鵬飛未陳述任何質證意見。
對于被告海林直屬庫提供的證據,本院認為,證據一、證據二,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該兩組證據與本案無關,不予認定。
被告怡源公司及被告孫鵬飛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證據。
根據當事人舉證、質證、法庭調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
2013年至2014年,被告怡源公司與被告海林直屬庫存在倉儲合同關系。2014年3月5日,被告怡源公司與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口頭達成協(xié)議,被告怡源公司租用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的位于海林市長汀鎮(zhèn)哈達村的糧食儲存庫房,被告怡源公司將被告海林市直屬庫的4003噸玉米存放于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的庫房內。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口頭約定每年每噸40元倉儲費,玉米運到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的庫房后,由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負責卸車,每卸一噸糧食費用4元。2014年10月16日,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向原告出具欠條一份,明確共租用227天,倉儲費為115580元(包括卸車費用16012元在內),并承諾此款半個月內結算。2014年10月17日,被告海林直屬庫將該4003噸玉米提走。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已給付原告昌盛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36000元倉儲費,剩余79580元至今未給付。
本院認為: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二(國家臨時儲存??ǎ撟C據表明保管單位為被告怡源公司,即向原告提出建立合同關系的要約方為被告怡源公司,孫鵬飛作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原告締結合同關系系職務行為。與原告締結合同關系系被告怡源公司為履行與被告海林直屬庫的合同義務。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與原告(經營者王艷明)口頭約定將被告海林市直屬庫的4003噸玉米存放于原告(經營者王艷明)的庫房內,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于2014年10月16日與原告(經營者王艷明)結算,向原告(經營者王艷明)出具欠付倉儲費的欠條。原告(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怡源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符合倉儲合同特征。因此,二者之間產生的糾紛應為倉儲合同糾紛。原告(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怡源公司之間的倉儲合同合法有效。原告已依約履行合同的義務,被告怡源公司應承擔承擔違約責任。原告向被告孫鵬飛個人主張權利無事實及法律依據。被告怡源公司與海林直屬庫之間系倉儲合同法律關系,二者之間單獨進行倉儲費的結算。原告未舉證證明孫鵬飛系以被告海林直屬庫的名義與其設立合同關系。因此,原告主張孫鵬飛的行為系代理被告海林直屬庫不能成立。綜上,原告(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海林直屬庫及被告孫鵬飛個人之間無法律關系,其向被告海林直屬庫及被告孫鵬飛個人主張權利無事實根據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三百六十六條 ?第一款 ?、第三百七十九條 ?第一款 ?、第三百八十一條 ?、第三百八十二條 ?、第三百九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5日內給付原告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倉儲費79580元;
二、駁回原告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當事人未按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89.50元,減半收取894.75元,由被告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二(國家臨時儲存專卡),該證據表明保管單位為被告怡源公司,即向原告提出建立合同關系的要約方為被告怡源公司,孫鵬飛作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原告締結合同關系系職務行為。與原告締結合同關系系被告怡源公司為履行與被告海林直屬庫的合同義務。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與原告(經營者王艷明)口頭約定將被告海林市直屬庫的4003噸玉米存放于原告(經營者王艷明)的庫房內,被告怡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鵬飛于2014年10月16日與原告(經營者王艷明)結算,向原告(經營者王艷明)出具欠付倉儲費的欠條。原告(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怡源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符合倉儲合同特征。因此,二者之間產生的糾紛應為倉儲合同糾紛。原告(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怡源公司之間的倉儲合同合法有效。原告已依約履行合同的義務,被告怡源公司應承擔承擔違約責任。原告向被告孫鵬飛個人主張權利無事實及法律依據。被告怡源公司與海林直屬庫之間系倉儲合同法律關系,二者之間單獨進行倉儲費的結算。原告未舉證證明孫鵬飛系以被告海林直屬庫的名義與其設立合同關系。因此,原告主張孫鵬飛的行為系代理被告海林直屬庫不能成立。綜上,原告(經營者王艷明)與被告海林直屬庫及被告孫鵬飛個人之間無法律關系,其向被告海林直屬庫及被告孫鵬飛個人主張權利無事實根據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三百六十六條 ?第一款 ?、第三百七十九條 ?第一款 ?、第三百八十一條 ?、第三百八十二條 ?、第三百九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5日內給付原告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倉儲費79580元;
二、駁回原告海林市長汀鎮(zhèn)昌盛農副產品服務站(經營者王艷明)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當事人未按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89.50元,減半收取894.75元,由被告海林市怡源糧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許萬福
書記員:吳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