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惠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吳紅偉(黑龍江宏碩律師事務所)
張某某
劉某某
董婭娟(黑龍江正大律師事務所)
原告海林市惠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秦緒強,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紅偉,黑龍江宏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茂盛生態(tài)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社長。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董婭娟,黑龍江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海林市惠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張某某、劉某某股權轉讓糾紛一案,于2015年4月9日向本院起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本案。原告海林市惠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紅偉、被告張某某、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董婭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結合各方分歧意見,確認本案爭議焦點為:1、原告主體是否適格;2、股權轉讓是否在出質期間;3、原告的訴請是否應予支持。
原告貸款公司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一、原告與第一被告簽訂的借款合同,保證合同、借據。證明:1、本案被告一與原告存在著借款合同法律關系,道合食品作為第一被告張某某的保證人,同樣與原告存在著法律上的關系;2、原告按照協議約定,向被告一履行了發(fā)放借款170萬元的義務,被告一尚未履行償還借款義務,該案已經在本案訴訟之前經由貴院立案審理。
被告張某某認為,對借款沒有異議,有抵押,在2014年8月我就通知了原告說已經還不上了,至于道合擔保問題,合同是我任職期間個人做的,沒有經過股東會同意,可以起訴我個人行為。對起訴有異議。
被告劉某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據,只能證明原告與被告一張某某有債務糾紛,且該案件尚在貴院審理中,被告一是否欠原告借款尚不明確,并且從該份證據來看,該借款有房屋作為抵押擔保,按照擔保法,原告應以擔保物優(yōu)先受償,因此該證據與本案無關。
本院認為,對原告與被告張某某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應予以采信。
證據二、1、工商行政管理局調取的股權轉讓協議一份,2014年6月24日,表明簽字人是二位被告;2、公司經營增加事宜決議一份,2014年10月30日;3、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關于公司股權轉讓協議事宜的決議一份;證明:1、2014年6月24日股權轉讓協議不是第一被告本人簽字,進而表明不是第一被告真實意思表示;2、股權轉讓等事宜的決議不合法,該決議中僅有劉某某和姚杰的簽名,沒有郭振江的簽字,且姚杰的簽字應不是本人簽字,不合法體現在,該份決議是公司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其他股東不予購買才能轉讓給股東之外的第三人,而該決議等于沒有道合食品三位股東簽字、確認,不購買張某某的股權的情況下,直接將股權轉讓給被告二,違反公司法的規(guī)定。3、決議上第二被告和其母親的簽名,姚杰簽名不是本人簽字,且沒有郭振江簽字。
被告張某某認為,有異議。如果說不合法,工商行政管理局就不能給我們出具手續(xù),所以是合法的。后期修改與我無關,我不參與,我們經過股東會議決議了。
被告劉某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據股權轉讓協議并非被告一親筆簽字,但是是經被告一口頭授權,并過后追加書面授權,授權被告二的妻子,前往工商辦理的備案,其股權轉讓協議有被告一被告二親筆簽名的,但當時不符合工商行政管理局備案的要求,所以并沒有把原件備份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該協議經得道合公司的所有股東同意,而且該股權轉讓協議及變更,經過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查,符合法律規(guī)定,給予備案公示,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也證明了我方的觀點,該被告一與被告二股權轉讓協議符合法律規(guī)定。
本院認為,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yè)檔案中的股權轉讓協議,經2014年12月30日庭審筆錄記載,被告劉某某自認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轉讓協議不是其本人和張某某簽訂的,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局格式要求,劉某某與其妻子黃金把原始協議給改了,但劉某某不能提供支持股權轉讓協議是按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求改動的相關證據。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存檔的關于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中股東簽名由劉某某及其妻子黃金代簽,對被告張某某未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股權轉讓協議中簽字,且在工商行政管理局股權轉讓登記時張某某未提供授權委托書,在庭審中張某某陳述:“工商登記時改動與其無關,我不參與?!睂竟蓹噢D讓等事宜的決議,未召開股東會議,故對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及關于公司股權轉讓等事宜的決議,不應予以采信。
證據三、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示的股權出質歷史信息一份、股權出質登記設立通知書三份;該股權出質登記設立通知書是第一被告另外欠原告借款的股權出質登記,目前該款已經償還完畢,與本案原告訴訟1700000元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不具有關聯性;證明:道合食品有限公司的單位股東郭振江、張某某、姚杰于2013年1月29日曾將三位股東100%的股權出質給原告,債務人雖償還主合同債務,但從合同股權質押解除至2015年4月2日時尚未解除,在質押沒有解除的情況下,被告二于2014年6月24日到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股權轉讓登記違反物權法226條,因此依據該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被告辦理股權轉讓協議,違反法律規(guī)定。
被告張某某認為,這個是當時在小貸公司用道合的100%股權做的質押,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做的質押登記,這筆錢還完了,我找過徐明兩次,讓他把質押去掉,這個質押只是對50萬說的,但是原告沒有給我撤,我退出道合之前,我們去小貸公司查過帳,證明已經還完錢了。
被告劉某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據只能證明道合公司曾經有過股權出質登記,不能證明現在股權出質還在存續(xù)期間,而且剛才原告與被告已當庭自認該借款已經償還完畢,主合同解除,從合同自然解除,而且被告二前往工商辦理股權轉讓登記時,工商行政管理局并沒有說或記載該股權處于存續(xù)期間,并且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道合公司股權出質登記信息沒有任何股權質押的公示記載,因此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
本院認為,本案雙方股權質押雙方對出質期限無具體約定,申請股權出質撤銷登記,可以由出質人或者質權人單方提出。出現主債權消滅、質權實現、質權人放棄質權或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導致質權消滅的,應當申請辦理注銷登記,本案出質人張某某、姚杰、郭振江及原告貸款公司并未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注銷登記,對工商行政管理局檔案記載的股權出質未依法解除,應予采信。
證據四、2014年12月30日庭審筆錄一份。證明:在另案原告訴張某某、姚敏、道合食品有限公司、山市鎮(zhèn)茂盛養(yǎng)殖合作社;1、第一第二股權轉讓沒有實質交易內容,被告二沒有向被告一交付1038724元;2、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備案的2014年6月24日股權轉讓協議張某某本人沒有簽字,進而依據合同法第44條規(guī)定,該股權轉讓協議沒有成立,且生效,因為該法律規(guī)定,合同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后成立并生效;3、該筆錄證明張某某認可劉某某是其連橋的兒子,界定一、二被告系親屬關系,股權轉讓意在逃避包括原告在內的債務。
被告張某某認為,我有轉讓的原始合同,備案的合同的確不是我親筆簽名,我在外地,被告二給我打電話,我已經同意了,字是他們代替我簽的。當時我欠106萬元,當時我用股權抵還了一部分,現尚欠38725元。原告說我和第二被告有親屬關系,但我沒有惡意躲避債務。這個不成立。
被告劉某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1、工商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不是被告一的親筆簽字,但是是被告一口頭授權并且事后給予書面授權追認,其該協議備案完全符合工商要求的,工商予以備案公示;2、該股權協議約定的轉讓費,是抵償被告一向被告二的母親姚杰90萬元借款及利息,因此不用實際交付,其庭審筆錄中所說的事實并非原告推想出來的,因此該證據證明不了原告所要證明的問題。
本院認為,對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不是張某某本人簽字,應予采信。
被告張某某未提供證據。
被告劉某某為證明其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一、1、2014年6月24日被告一張某某與被告二劉某某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一份(道合公司股東郭振江等在協議上簽字認可);2、被告一張某某出具的授權委托書一份;3、被告一張某某出具的情況說明一份。證明:1、被告一與被告二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真實有效的,且經過道合公司全體股東的同意;2、被告二及其妻子黃金是經過被告一的授權前往工商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其在工商備案時在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等股權變更需要的資料上,代表被告一簽署的文件、合同均屬有效;3、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股權轉讓費抵償被告一對被告二母親姚杰的借款及利息;4、被告一曾用該股權質押的債務已于2013年5月28日全部還清,該股權不存在質押情況。
原告貸款公司認為,1、被告出示的證據屬于逾期舉證,請法院依據民訴法65條規(guī)定不予采信;2、原告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理由:股權轉讓協議標注的時間是2014年6月24日,而在原告出示的庭審筆錄和本案二被告質證答辯時均已表明2014年6月24日第一被告不在海林本地,合同上標注的時間是2014年6月24日合同是不具有合法性,該合同標明的簽訂地點是道合食品的辦公室,同樣理由是2014年6月24日第一被告不在海林本地;關于授權委托書和說明,對真實性和合法性有異議,該證據沒有日期,按照被告抗辯的邏輯授權了黃金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變更登記,為什么沒有日期?沒有日期工商管理部門作為法定的行政執(zhí)法部門,因此原告認為該組證據是為了本案被告方而籌劃的證據。3、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該證據不能證明被告所要證明的事實。理由是:該證據中簽訂的時間和簽訂地點,已經不是客觀事實,就不能證明相關事實,登記于工商行政局的股權轉讓協議,是法定的股權變更文件,該股權轉讓協議對世人具有公示作用和公信作用,股權轉讓協議表明第一被告的股權于2014年6月24日轉讓給第二被告,這份股權轉讓協議必須是轉讓雙方親自簽名而不是由他人代簽,在第一被告外欠債務的情況下,親屬之間轉讓股權,就容易受他人質疑,并受法律否定,可是第二被告又代替第一被告在協議上簽字,顯然違反法律規(guī)定,原告訴訟的是登記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協議無效,不是二被告事后為了訴訟而進行的追認問題。
被告張某某認為,這個協議是2014年6月24日簽署的,當時說是格式不太對沒簽成,后期是我口頭授權的,原始協議是我親自簽的。也不存在惡意轉換股權。因為我在你們處有房產抵押。
本院認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股權轉讓協議與被告劉某某當庭出具的股權轉讓協議的簽訂日期雖為同一日,但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股權轉讓協議為被告劉某某與其妻子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另行書寫簽訂,書寫的日期均為2014年6月24日,據二被告陳述,2014年6月24日股權轉讓協議簽訂時被告張某某在海林市,但未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股權轉讓手續(xù),被告劉某某亦無證據證明在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登記時經本案被告張某某授權,且張某某明確表示,股權轉讓協議“后期修改與我無關,我不參與”,張某某本人簽字的股權轉讓協議第二頁第2條,乙方同意在本合同簽字之日向甲方支付萬元,金額處為空格,無具體數額,沒有對股權轉讓款進行約定,二被告均表明在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股權轉讓登記時以電話方式口頭授權,授權委托書是后補的,在工產部門辦理登記時未予授權,情況說明屬張某某單方陳述,沒有其他證據佐證證明情況說明中事實客觀存在,對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不應予以采信。
證據二、1、私營企業(yè)基本注冊信息查詢單一份;2、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下載的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公示信息中的登記信息及股權出質登記信息二份;3、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企業(yè)檔案變更卷一份;證明:1、被告一與被告二的股權轉讓已在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了變更登記,變更登記審核表上及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已明確記載現道合公司股東為:劉某某、姚杰、郭振江;2、道合食品有限公司沒有股權質押登記記載;3、道合公司章程第13條規(guī)定,股權轉讓,變更法定代表人需代表二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本案爭議股權轉讓,變更法人均屬符合法定程序,合法有效。
原告貸款公司認為,1、同上一份質證意見;2、該證據不能證明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原告向法庭出示的第三組證據足以證明一、二被告股權轉讓時股權存在質押情形,另外,該工商檔案所注明的法人變更及股權轉讓是目前的焦點問題,股權轉讓是否合法,法人的產生,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有待本案審結后確認;3、說明:企業(yè)檔案的第28頁已經明確表明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檔案變更的授委托人是第二被告,而非第二被告和第一被告所稱的劉某某其妻子,該28、27、26頁的材料表明,第二被告辦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xù)的時間是2014年6月24日,如果不是該日期,第二被告的委托書不會是工商行政部門的文本。
被告張某某認為,后期變更的事我不知道。
本院認為,私營企業(yè)注冊查詢單只能證明現工商部門登記的變更股權情況,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相應的信息記載,全國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下載的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公示信息中的登記信息及股權出質登記信息是網上工商電子信息管理,該證據雖未表明股權出質,但根據工商部門的證明,出質并未解除。被告所出示的網上信息查詢未得到相關部門確認,故本院對其所要證明的問題不應予以采信。
證據三、1、戶籍證明一份;2、2012年4月5日張某某向劉鳳俠出具的90萬元借據一份;3、申請法院調取的2012年4月5日姚杰打入張某某公司海林市山市鎮(zhèn)傻帽山產品加工廠80萬元銀行記載;證明:1、劉鳳俠與姚杰系夫妻關系;2、張某某向姚杰借款90萬元;3、與第一組證據中的3互相印證,股權轉讓款抵償被告一向姚杰的借款,股權轉讓費已履行完畢
原告貸款公司認為,1、該證據不能證明被告二所要證明的問題,理由是:中國工商銀行客戶存款對賬單,不能證明姚杰與被告一之間存在著借貸關系,理由是通過對賬單無法證明雙方之間存在80萬元的匯兌往來歷史記錄;2、因第二被告向法庭提供借據是復印件,且姚杰與張某某系親屬關系,故原告對借據是否客觀存在的真實性存在合理性的法律懷疑,其二對賬單表明的是姚杰另外一方是海林市山市鎮(zhèn)傻帽山產品加工廠,不是第一被告自然人的名字,因此兩者之間不存在關聯性;3、該組證據與本案不存在關聯性,原因:本案訴爭的是一、二被告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即工商登記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為第一被告簽字,而股權款是否交易,是在一二被告之間進行的,假定姚杰與張某某之間存在客觀真實的借貸關系,通過目前證據無法證實,加之第一被告沒有將股權轉讓給姚杰,而是債權債務以外的劉某某,那么按照合同法規(guī)定,債權轉移,債務授讓要經過法定的轉讓手續(xù)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而本案第二被告出示的該組證據不能證明一二被告及姚杰之間履行了法定的債權債務概括轉讓程序,這一點被告在答辯中也沒有向法庭表明三方履行了債權債務轉讓程序,因此在沒有書面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各被告之間的相互認可,顯然是為了規(guī)避本案原告的訴求。4、原告對姚杰與劉鳳俠的夫妻關系,表示認可,但證明為夫妻關系應當向法院提供結婚證,予以證實,對此請被告方向法院提交劉鳳俠與姚杰的結婚證來證明婚姻關系。
被告張某某認為,對于債務關系,傻帽加工廠是我名下的個人企業(yè),這筆錢是打到了我的賬戶上,借款還完之后欠據已經撕毀了,在這80萬之前還有10萬元,劉鳳俠有病的時候我還了10萬元,病好后又借我10萬,共計90萬元,是分兩次打給我的。至于原告說證據與本案無關,那么就不能說明我是惡意規(guī)避債務。我認為我們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所有手續(xù)都有效。
本院認為,對案外人姚杰向海林市傻茂加工廠匯款800000元的事實予以采信。銀行記錄只能證明在2012年4月5日姚杰打入海林市山市鎮(zhèn)傻茂加工廠帳戶80萬元,除此以外,無證據佐證80萬元匯款用途及性質,以及該款是否由傻茂加工廠償還過;但對該款性質及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不應予以采信。對張某某向劉鳳俠出具的借據90萬元,因該借條為復印件,沒有原件核對,同樣沒有相關證據佐證。對劉鳳俠與姚杰系夫妻關系予以采信。但對該款性質及被告所要證明的問題不應予以采信。
證據四、證人姚杰的證言。證明:1、在2012年借款800000元給本案張某某,并與被告一及被告二協商,將被告一在道合公司60%股權折合1038724元轉讓給被告二,抵償其800000借款及利息;2、該股權轉讓全體股東都同意,我當時雖然沒有在場,但是我已經口頭告訴我兒子,我同意股權轉讓;3、以前張某某用股權做質押的借款,都已償還完畢;4、工商行政管理局法人變更有異議,股東事先沒有接張某某60%股權的時候,股東就動員讓我兒子接管張某某的60%股權,我們沒有惡意的,我們不懂法,簽字蓋章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事實都是合理合法的。股東都承認的。
原告貸款公司認為,對證人證明問題的真實性及證明的問題都有異議,理由是:1、該證人在原告與第一被告借款1700000元案件庭審時參加過庭審活動,對原告方申請1700000元借款案件中止審理的理由進行了詳細的旁聽活動,因此請法庭考慮該證人出庭是否影響其作證的客觀真實性;2、該證人與本案各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法律利害關系,與原告存在道合食品承擔保證合同問題,與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系親屬關系;3、原告對第二被告代理人向證人詢問后該證人所回答的問題均有異議,理由是:在代理人向證人詢問問題時,代理人使用了誘導語言進行詢問,該詢問方式存在著誘導證人回答問題的情況,所以原告方對證人所回答的全部問題均有異議。
被告張某某認為,沒有異議。
被告劉某某認為,沒有異議。
本院認為,證人姚杰系海林市道合公司的股東,雖可以做為證人出庭,但姚杰與劉某某系母子關系,與張某某系親屬關系,與本案原告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從其證言內容與客觀事實存在諸多矛盾點,亦無其他證據佐證,故對其證言所證明的內容,不應予以采信。
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法庭調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2013年1月22日被告張某某與案外人郭振江、姚杰在海林市經濟開發(fā)區(qū)北苑街以南組建成立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經濟性質企業(yè)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貨幣出資額為:2000000元,占注冊資本100%。股東成員為:張某某、郭振江、姚杰,其中張某某出資金額為1200000元,持股比例為60%,郭振江出資金額為400000元,持股比例為20%,姚杰出資金額為400000元,持股比例為20%。法定代表人張某某,注冊資本2000000元,實收資本2000000元,經營范圍:經營菌類菜,貨物進出口。
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章程第十章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不同意轉讓股東應當購買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該股權轉讓未書面通知股東,也未召開股東會。
根據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檔案存檔記載,2014年6月24日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關于公司股權轉讓等事宜的決議,會議的召集人為張某某,參加人員為張某某、姚杰、郭振江,會議的內容為:1、股東張某某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了公司及全體股東;2、全體股東充分行使了優(yōu)先購買權,決定放棄購買該轉讓的股權,同意張某某將所持公司占注冊資本60%股權對外轉讓;3、購買股權后,購買者將成為公司股東,成立新一屆股東會;公司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并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原股東承繼公司的債權債務。該會議記錄雖裝訂在股權轉讓檔案中,但無股東張某某、郭振江簽字,其中姚杰的簽名據其陳述為被告劉某某代簽。
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存檔的2014年6月24日股權轉讓協議轉讓方為張某某,受讓方為劉某某,在庭審中被告劉某某、張某某均認可該轉讓協議簽名不是張某某本人簽署,當時張某某并未對其進行授權,劉某某陳述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要求對股權轉讓協議進行的改動,但并無證據證明上述主張。
被告劉某某庭審時出具股權轉讓協議1份,該協議由被告張某某、劉某某、姚永泉、郭振江簽字。協議第二條約定:“轉讓股權交割期限及方式。乙方(劉某某)同意按下列期限及方式將合同價款支付給甲方(張某某);乙方同意在本合同雙方簽字當日向甲方支付∕元人民幣?!钡谒臈l2款約定“如果乙方未能按本合同第二第的規(guī)定按時支付股權價款,每延遲一天,應按延遲部分價款的5‰支付滯納金。乙方向甲方支付滯納金后,如果乙方的違約給甲方造成的損失超過滯納金數額,或因乙方違約給甲方造成其它損害的,不影響甲方就超過部分或者其它損害要求賠償的權利。”二被告簽訂的協議中體現,股權轉讓金為合同簽訂當日現金支付,轉讓協議中未約定股權轉讓價款,被告劉某某在庭審中抗辯支付股權轉讓金1038724元無證據支持。被告劉某某自認與被告張某某間無任何經濟往來,雖主張股權轉讓為以股權抵償原張某某欠案外人劉風俠借款,但無證據證明借款與本案股權轉讓的關聯性。
本院認為,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通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意見,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30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2014年6月24日被告張某某、劉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協議明確約定張某某將其持有股權轉讓給劉某某,股權轉讓時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未召開股東會,也未書面將股權轉讓情況通知其他股東,張某某做為原道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股權轉讓決定屬于公司運營中的重大事項,根據道合公司公司章程第十章的規(guī)定,屬于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但該股權轉讓時并未由股權轉讓人召集全體股權召開股東會進行決議,亦未書面通知其他股東法定代表人股權轉讓的相關情況。該股權轉讓無股東會議紀錄。
在股權轉讓協議中約定:劉某某于合同簽訂當日給付價款1038.724元,協議簽訂后,被告劉某某未向張某某支付轉讓金,被告劉某某雖主張以張某某在道合公司60%的股權抵償債務1038.724元,但雙方未能提供以物抵債協議書,且被告劉某某主張股權轉讓款系案外人海林市傻茂山產品加工廠向劉風俠借款,但無證據證明該借款與本案的的股權轉讓具有關聯性,欠款金額與股權轉讓價款不符。2013年1月29日海林市道合公司的股東張某某、姚杰、郭振江以其股權在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出質登記,未設定出質期限,至本案起訴時,出質未解除。股權出質后,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對在工商部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應認定為尚未生效。對原告貸款公司主張確認在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的主張,應予支持。
被告張某某主張原告不應該起訴,股權轉讓是經過工商局的合法有效。對被告主張,本案原告主體不適格,因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存在著債權債務法律關系,在二被告辦理股權轉讓變更登記時,該債務尚未結清,因此,原告作為利害關系人是本案適格的原告。股權轉讓因依法定程序予以進行,方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案二被告進行進行股權轉讓,屬于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張某某對外轉讓股權,應召開股東會會議,并對股權轉讓事項制作會議記錄,由出席會議的股東簽名。在決定對外轉讓時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并應以書面通知的方式征求其他股東是否同意對外轉讓,其他股東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才視為同意對外轉讓。被告張某某對外轉讓股權,未履行上述程序,被告一、二主張2014年6月24日前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應予以支持。
被告劉某某主張,原告與本案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系原告主體不適格。本案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有債務關系尚未結清,本案爭議的法律關系直接涉及原告所享有的或者由其支配、保護的權益。本案原告主體適格。登記于原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標注時間為2014年6月24日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因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股權轉讓協議格式不符合要求,在辦理股權轉讓協議時劉某某的愛人黃金持有張某某的授權委托書,在庭審中,被告劉某某并未出示證據證明在股權變更登記時,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要求按照該機關的格式予以變更,被告劉某某無證據證明其主張。被告劉某某主張其已向張某某交付股權轉讓金,該轉讓金是用張某某欠其父劉風俠借款900000元及利息以股權折抵債務,庭審時被告劉某某出示案外人姚杰向海林市傻帽山產品加工廠的銀行匯款憑證和姚杰證言證明借款,姚杰曾向海林市傻茂山產品加工廠匯款80000元事實存在,但無其他證據證明該匯款系張某某個人借款,并應由其用道合公司的60%股權予以償還。另外,用債權轉移頂賬作為股權轉讓款支付,在庭審中被告未出示債權債務轉移的相關證據,證明用姚杰債權在海林市傻茂山產品加工廠的債權抵頂劉某某應支付的股權轉讓款,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綜上所述,對被告的上述主張,不應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一十一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八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七十五條 ?、第一百零三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十一條 ?、第四十四條 ?、第七十二條 ?、第一百零五條 ?、第一百零八條 ?的規(guī)定,擬判決如下:
確認2014年6月24日劉某某及案外人黃金代替被告張某某簽訂的在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案件受理費14148.52元,保全費5000元,19148.52元,由被告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通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意見,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30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2014年6月24日被告張某某、劉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協議明確約定張某某將其持有股權轉讓給劉某某,股權轉讓時海林市道合食品有限公司未召開股東會,也未書面將股權轉讓情況通知其他股東,張某某做為原道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股權轉讓決定屬于公司運營中的重大事項,根據道合公司公司章程第十章的規(guī)定,屬于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但該股權轉讓時并未由股權轉讓人召集全體股權召開股東會進行決議,亦未書面通知其他股東法定代表人股權轉讓的相關情況。該股權轉讓無股東會議紀錄。
在股權轉讓協議中約定:劉某某于合同簽訂當日給付價款1038.724元,協議簽訂后,被告劉某某未向張某某支付轉讓金,被告劉某某雖主張以張某某在道合公司60%的股權抵償債務1038.724元,但雙方未能提供以物抵債協議書,且被告劉某某主張股權轉讓款系案外人海林市傻茂山產品加工廠向劉風俠借款,但無證據證明該借款與本案的的股權轉讓具有關聯性,欠款金額與股權轉讓價款不符。2013年1月29日海林市道合公司的股東張某某、姚杰、郭振江以其股權在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出質登記,未設定出質期限,至本案起訴時,出質未解除。股權出質后,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對在工商部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應認定為尚未生效。對原告貸款公司主張確認在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的主張,應予支持。
被告張某某主張原告不應該起訴,股權轉讓是經過工商局的合法有效。對被告主張,本案原告主體不適格,因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存在著債權債務法律關系,在二被告辦理股權轉讓變更登記時,該債務尚未結清,因此,原告作為利害關系人是本案適格的原告。股權轉讓因依法定程序予以進行,方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案二被告進行進行股權轉讓,屬于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張某某對外轉讓股權,應召開股東會會議,并對股權轉讓事項制作會議記錄,由出席會議的股東簽名。在決定對外轉讓時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并應以書面通知的方式征求其他股東是否同意對外轉讓,其他股東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才視為同意對外轉讓。被告張某某對外轉讓股權,未履行上述程序,被告一、二主張2014年6月24日前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應予以支持。
被告劉某某主張,原告與本案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系原告主體不適格。本案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有債務關系尚未結清,本案爭議的法律關系直接涉及原告所享有的或者由其支配、保護的權益。本案原告主體適格。登記于原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標注時間為2014年6月24日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因工商行政管理局認為股權轉讓協議格式不符合要求,在辦理股權轉讓協議時劉某某的愛人黃金持有張某某的授權委托書,在庭審中,被告劉某某并未出示證據證明在股權變更登記時,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要求按照該機關的格式予以變更,被告劉某某無證據證明其主張。被告劉某某主張其已向張某某交付股權轉讓金,該轉讓金是用張某某欠其父劉風俠借款900000元及利息以股權折抵債務,庭審時被告劉某某出示案外人姚杰向海林市傻帽山產品加工廠的銀行匯款憑證和姚杰證言證明借款,姚杰曾向海林市傻茂山產品加工廠匯款80000元事實存在,但無其他證據證明該匯款系張某某個人借款,并應由其用道合公司的60%股權予以償還。另外,用債權轉移頂賬作為股權轉讓款支付,在庭審中被告未出示債權債務轉移的相關證據,證明用姚杰債權在海林市傻茂山產品加工廠的債權抵頂劉某某應支付的股權轉讓款,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綜上所述,對被告的上述主張,不應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一十一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八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七十五條 ?、第一百零三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十一條 ?、第四十四條 ?、第七十二條 ?、第一百零五條 ?、第一百零八條 ?的規(guī)定,擬判決如下:
確認2014年6月24日劉某某及案外人黃金代替被告張某某簽訂的在海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備案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案件受理費14148.52元,保全費5000元,19148.52元,由被告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高秋蘭
審判員:付潔
審判員:蔣國彬
書記員:王明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