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浠水膳美食品有限公司。組織機構代碼:67366960-6。住所地: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zhèn)青鮮村(財稅路1號)。
法定代表人:王錦容,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馮謙,系該公司員工。委托權限為特別授權,即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辯論、和解或調解。
委托代理人:李建輝,湖北坤正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行證號:14211200710220249。委托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反訴原告):湖北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組織機構代碼:66226070-9.住所地:住所地: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zhèn)解放街。
法定代表人:談震,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王永宏,湖北華浩誠信事務所律師。執(zhí)行證號:14211200310273015。委托權限為特別授權,即代為應訴、承認或反駁訴訟請求,提起反訴,代收法律文書。
委托代理人:馮晶,湖北華浩誠信事務所律師。執(zhí)行證號:14211201410849301。委托權限為特別授權,即代為應訴、承認或反駁訴訟請求,提起反訴,代收法律文書。
浠水膳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浠水膳美公司)因與湖北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美味佳公司)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一案,于2014年9月26日向本院提起訴訟,后于2014年11月11日變更訴訟請求。湖北美味佳公司于2014年11月28日向本院提起反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1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浠水膳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錦容及其委托代理人馮謙、李建輝;湖北美味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談震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永宏、馮晶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浠水膳美公司訴稱:本公司于2001年11月12日將中文“巴河”和圖案構成的商標申請注冊,于2003年1月28日獲準,商標注冊證號為第3015878號,核準使用商品為含淀粉食品、含淀粉食物,生產(chǎn)地方特色商品魚面、藕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對原告申請的注冊商標,在獲準注冊前初步審定公告期內(nèi),被告湖北美味佳公司以和自己同期注冊的中文“巴河”商標相近似、容易引起消費者混淆為由提出異議。國家工商局商標局作出(2007)商標異字第00093號商標異議裁定書,裁定原告“巴河”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原告在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注冊商標核定范圍內(nèi)合法使用“巴河”注冊商標,生產(chǎn)藕粉為淀粉含量超過75%的商品,生產(chǎn)魚面為淀粉原料含量超過50%的商品。但被告明知其注冊商標與原告的相類似,明知其注冊商標的使用范圍為“魚制食品、干蔬菜”,是干魚、烤魚等非活水產(chǎn)品類商品,多年來公然違法超范圍、跨類別使用“巴河”注冊商標生產(chǎn)與原告同一種商品魚面和藕粉,違法使用注冊商標,改變注冊商標標志,冒充注冊商標。明知原告注冊商標文字為“巴河”,被告將“巴河”作為其商品名稱使用,誤導公眾。致使原告商品銷售額停滯不前且大幅度下降,侵害了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損害了原告的合法經(jīng)營利益。請求本院判令:1、湖北美味佳公司停止侵權使用“巴河”注冊商標生產(chǎn)魚面、藕粉;2、湖北美味佳公司因侵害原告“巴河”注冊商標專用權賠償原告40萬元;3、由湖北美味佳公司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湖北美味佳公司辯稱:1、本公司在魚面商品上使用“巴河”的商標注冊在先,原告申請在后。在2001年對魚面商品申請注冊商標時,由于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未對魚面商品進行類別劃分,故在核準使用商品時刪除了魚面。2、被告在注冊商標核準范圍內(nèi)使用,魚面雖沒有法定分類,但其他生產(chǎn)魚面的企業(yè)在申請注冊商標時,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將魚面劃分到第29類。3、原告“巴河”注冊商標只能在藕粉上使用,本公司在原告申請“巴河”注冊商標時,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提出異議,原告當時承諾只在藕粉商品上使用。4、本公司在藕粉商品上使用“巴河”的注冊商標在先,原告無權讓我們停止使用,且沒有侵權,不應承擔責任。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法律依據(jù),請求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被告湖北美味佳公司向本院提出反訴訴稱:本公司從1999年起生產(chǎn)魚面,是巴河鎮(zhèn)乃至浠水縣首創(chuàng)使用外包裝對外銷售的第一家。為發(fā)展需要,公司率先于2001年9月19日正式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巴河”牌注冊商標,并2002年10月28日獲準注冊。但由于當時國際分類表沒有魚面商品,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刪掉了魚面商品小項,劃歸為第29類“魚制食品”的大項,2012年獲準續(xù)展注冊。從2001年9月19日至今,本公司一直是“巴河”注冊商標的所有人。
浠水膳美公司與本公司同處一鎮(zhèn),其于2001年11月12日同樣申請“巴河”牌商標,因本公司在先申請了第29類魚制食品,浠水膳美公司就申請第30類淀粉類食品,其申請商標時未按照規(guī)定如實填報商品類別和商品名稱,有意誤導和騙取申請注冊,使同樣生產(chǎn)魚面的一個巴河鎮(zhèn)出了兩個“巴河”注冊牌商標。因浠水膳美公司在2001年未取得“巴河”注冊商標的情況下,擅自制作帶的注冊商標標識,給廣大消費者造成了誤認,擾亂了市場,給本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2003年2月10日,浠水縣工商局依法對其商標侵權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國家工商局商標局作出的(2007)商標異字第00093號“巴河”商標異議裁定書中,浠水膳美公司稱,其與本公司商標注冊類別不同,并且已經(jīng)停止在魚面產(chǎn)品上使用被異議商標,而只使用在藕粉商品商標上,以此騙取了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從而商標獲準注冊。在該份裁定中,浠水膳美公司已承諾其商標不用在魚面商品上,即魚面商品不應在其商標適用范圍內(nèi)。
浠水膳美公司只能在藕粉上使用“巴河”注冊商標,其為了謀取利益,超范圍、跨類別使用在魚面商品,造成公眾的誤認,大幅度降低本公司的銷售業(yè)績和信譽,嚴重侵犯了本公司的商標專用權權益的行為,造成了極大的經(jīng)濟損失。請求法院判令:1、判令浠水膳美公司停止侵權使用“巴河”注冊商標生產(chǎn)、銷售魚面;2、浠水膳美公司侵害湖北美味佳公司“巴河”注冊商標專用權,賠償湖北美味佳公司經(jīng)濟損失300000元;3、浠水膳美公司賠償湖北美味佳公司維權費用30000元;4、浠水膳美公司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原告浠水膳美公司答辯稱:1、湖北美味佳公司雖對魚面商品申請了“巴河”牌注冊商標,但未被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在29類。2、本公司未受到過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3、本公司不存在騙取注冊商標的行為。請求依法駁回湖北美味佳公司的訴訟請求。
原告浠水膳美公司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A1、原告浠水膳美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擬證明原告的主體資格;
A2、被告湖北美味佳公司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擬證明被告主體資格;
A3、原告浠水膳美公司的商標注冊證、核準續(xù)展注冊證明;2014年9月18日引證商標資料、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擬證明的內(nèi)容為:原告的注冊商標號為3015878、商標國際分類為30類。注冊商標圖樣為中文“巴河”和圖案,核定使用商品為含淀粉食品(食物)、經(jīng)營范圍為魚面、藕粉。擬證明目的為原告在核定范圍內(nèi)依法擁有并使用注冊商標。
A4、湖北省地方標準DB42/T465-2008魚面。擬證明魚面為淀粉原料含量等于或超過50%、蛋白質(魚)含量等于或超過8%的商品。按照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網(wǎng)站《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分類說明》,魚面在商標國際分類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主要原料為淀粉,應以主要原料劃歸“含淀粉食品”類別。
A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標準gb/t25733-20100藕粉。擬證明藕粉為淀粉含量等于或超過75%(純藕粉)、40%(速溶藕粉、調制藕粉)的商品,按照《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分類表》明確規(guī)定,藕粉為“食用淀粉及其制品”,商標國際分類為30類,編號:藕粉c300095。
A6、2012年7月3日,鄂州市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所作出的檢(業(yè))字(2012)f206158號檢驗報告。擬證明魚面是以淀粉含量為主要成份,輔以少量魚肉的淀粉類食品。
A7、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fā)的《知名商標證書》,擬證明原告注冊并使用在含淀粉食品上的“巴河+圖形”商標為黃岡市知名商標。
A8、2014年9月18日被告引證商標資料。擬證明被告湖北美味佳公司注冊商標號:1999268,商標國際分類:29類。注冊商標圖案:中文“巴河”;使用商品:干蔬菜、魚(非活的)魚制食品、腌制蔬菜。
A9、2007年1月24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作出的(2007)商標異字第00093號“巴河”商標異議裁定書。擬證明依《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分類》,原告和被告各自所有的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功能、用途不同的非類似商品;兩商標中文文字構成相同,是近似商標但不是用于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
A10、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出版的《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擬證明第29類類別的類似商品與第30類類別的類似商品的區(qū)分,其中藕粉在第30類類別中,類別代碼為c300095。
A11、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網(wǎng)站《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分類說明》(http://sbic.gov.cn/sbsq/spfl/)。擬證明目的:在遇到分類表上沒有的商品及服務項目,需要進行分類時,可以按照規(guī)定標準劃分的類型。魚面依商品及服務分類遵循的原則,應劃分為含淀粉食品。
A12、原告生產(chǎn)商品照片三張,擬證明原告生產(chǎn)的藕粉、魚面包裝及注冊商標使用情況。
A13、浠水巴河永春魚面廠的商標注冊證和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擬證明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定魚面為第30類商品。
A14、原告購買被告商品的發(fā)票四張及銷售小票二張。擬證明被告使用“巴河”商標的藕粉、魚面在商場公開銷售證明。
A15、被告生產(chǎn)藕粉商品包裝及注冊商標使用情況的照片四張,擬證明被告使用原告注冊商標文字“巴河”用于藕粉商品,與原告注冊商標近似,屬于跨類、超范圍使用。
A16、被告生產(chǎn)藕粉商品包裝及冒用注冊商標使用情況的照片八張,擬證明被告在藕粉商品使用的商標與原告注冊商標近似,屬于跨類、超范圍使用;被告的注冊商標僅為文字“巴河”,其使用“巴河”+圖案系自行添加圖案且標注為注冊商標,系冒用注冊商標違法行為。
A17、被告生產(chǎn)商品魚面商品包裝及注冊商標使用情況的照片三張,擬證明被告在魚面商品使用的商標與原告注冊商標近似,屬于跨類、超范圍使用,因魚面產(chǎn)品的執(zhí)行標準依據(jù):db42/t465,應屬于使用淀粉為超過50%含量的商品。
A18、被告在阿里巴巴網(wǎng)站公司黃頁、聰慧網(wǎng)網(wǎng)站公司黃頁http://www.1688.com/company/xsmwj.html和http://www.meiweijiashipin.b2b.hc360.com宣傳網(wǎng)頁。擬證明被告在網(wǎng)站上宣傳、銷售魚面、藕粉,該公司固定資產(chǎn)為1380萬元,從業(yè)人員150人。
A19、被告在淘寶網(wǎng)站開店鋪銷售網(wǎng)頁。擬證明被告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銷售魚面、藕粉。
A20、2010年6月26日,被告申報黃岡市知名商標認定申請表和浠水縣工商管理局確認表。擬證明被告使用“巴河”商標使用年限達12年,最近兩年在不考慮增長因素情況下年產(chǎn)值1386萬元,銷售額1260萬元,盈利123萬元,最近兩年盈利數(shù)額至少是246萬元。
被告湖北美味佳公司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b1、2014年浠水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湖北美味佳公司變更通知書、稅務登記證、談漢生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湖北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與浠水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系同一企業(yè)法人,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
b2、2001年9月19日,浠水美味佳食品廠出具的商標注冊申請書;2001年10月23日,湖北省商標事務所出具的受理通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頒發(fā)給浠水美味佳食品廠的商標注冊證(第1999268號);2012年12月3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對第1999268號商標核準續(xù)展注冊證明。擬證明湖北美味佳公司對“巴河”注冊商標申請在先、受理在先、注冊在先,并且在商標有效期屆滿前獲準續(xù)展,一直都是“巴河”注冊商標的合法商標權人。
b3、2007年12月6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第1999268號注冊商標變更證明;2012年12月3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第1999268號注冊商標變更證明。擬證明湖北美味佳公司名稱與地址發(fā)生變更,其系“巴河”注冊商標的商標權人。
b4、浠水美味佳食品廠的商標異議申請書、關于申請商標異議報告材料、2003年1月13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對浠水美味佳食品廠的商標異議申請受理通知書。擬證明浠水膳美公司的商標注冊申請侵犯了湖北美味佳公司注冊在先的“巴河”注冊商標。
b5、2007年1月24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于作出的(2007)商標異字第00093號“巴河”商標異議裁定書。擬證明浠水膳美公司已經(jīng)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承諾其注冊“巴河”注冊商標不使用在魚面商品上,其不使用在魚面商品上是獲準注冊的先決條件,即魚面商品不在該公司注冊的“巴河”商標適用范圍內(nèi)。
b6、2001年11月,2001年中國國際農(nóng)業(yè)博覽會湖北省籌備委員會頒發(fā)給本公司證書,認定巴河魚面為2001中國國際農(nóng)業(yè)博覽會湖北省名牌產(chǎn)品;2003年11月,黃岡市消費者委員會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巴河魚面為黃岡市2002-2003年度消費者滿意商品;2003年11月,黃岡市消費者委員會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巴河魚面為黃岡市2002年-2003年度消費者滿意商品稱號;2005年1月,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巴河牌魚面為湖北省2003年-2004年度消費者滿意商品;2005年1月,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巴河魚面為2003-2004年度消費者滿意商品稱號;2005年3月,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黃岡市消費者委員會頒發(fā)給公司證書,認定浠水美味佳食品廠為2004年度誠信維權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11月5日,中國武漢農(nóng)業(yè)博覽會組委會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授予“巴河牌望天湖魚面”第四屆中國武漢農(nóng)業(yè)博覽會金獎;2007年12月,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該單位注冊并使用在干蔬菜、聽裝(灌裝)魚、魚(非活的)等上的“巴河”商標為黃岡市第一屆知名商標;2010年12月,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巴河”商標為黃岡市第二屆知名商標;2013年1月,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頒發(fā)給該公司證書,認定浠水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為2011-2012年度消費者滿意單位。擬證明該公司“巴河”商標自2001年到至今已經(jīng)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認可度,14年來“巴河”商標用在魚面商品上已經(jīng)被社會上廣泛認可并經(jīng)行業(yè)組織及相關主管部門認可。
b7、商標注冊分類表。擬證明魚面雖然沒有法定分類,但類似產(chǎn)品魚用魚膠290062、魚制食品290125、人食用魚粉290145等均被劃分為第29類。
b8、生產(chǎn)魚面相關企業(yè)的商標注冊信息復印件:大冶市楚仙魚面有限公司“楚仙”、黃梅縣二度梅食品有限公司“二度梅”、麻城夫子河魚面專業(yè)合作社“夫子河”、江西國興集團“百丈泉”、興國六福食品廠“將軍宴”、鄂州大同食品工貿(mào)有限公司“梁子水鄉(xiāng)”、李桂能“傳圣”、云夢縣魚面行業(yè)協(xié)會“云夢魚面”、武漢市新洲張店魚面有限公司“張店”、武漢市新洲區(qū)魚面加工協(xié)會“張店魚面”、張桂枝“張二嫂魚面”。擬證明從事魚面制作、加工、銷售的個人、企業(yè)及行業(yè)協(xié)會申請注冊的商標均將魚面劃歸為第29類。
b9、舉報材料、浠水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處字(2003)第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擬證明自2001年起至今原告一直侵犯該公司合法注冊的“巴河”商標,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行政處罰,至今任未停止其侵權行為。
b10、武漢美臣達包裝有限公司的書面證明、匯佳購物中心購物小票、增值稅發(fā)票。擬證明原告侵犯該公司“巴河”注冊商標權的事實。
b11、原告使用巴河商標的魚面產(chǎn)品的外包裝。擬證明原告侵犯該公司“巴河”注冊商標權的事實。
b12、原告的雨鄉(xiāng)商標的藕粉、雨鄉(xiāng)商標的魚面商品的外包裝。擬證明原告“雨鄉(xiāng)”的注冊商標為第29類商標,原告的該商標使用中包含了魚面產(chǎn)品,表明原告明知行業(yè)中一般將魚面商品歸為第29類,并且以自己的實際行為認可魚面商品歸屬第二十九類商標。
b13、1999年該公司使用“巴河”牌商標生產(chǎn)的魚面藕粉的外包裝。擬證明該公司在藕粉上在先使用“巴河”商標。
上述證據(jù)經(jīng)庭審質證,雙方當事人對證據(jù)a1、a2、a5、a7、b1、b3、b5均無異議,本院認為,以上證據(jù)真實、合法,與本案的事實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
對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證據(jù),具體質證意見如下:
被告浠水美味佳公司對原告浠水膳美公司提交的證據(jù)a3、a4、a6、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目的有異議,均不能證實原告所認為的魚面商品應屬于《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第30類,其注冊商標可以使用在魚面商品上。
原告浠水膳美公司對被告浠水美味佳公司提交的證據(jù)b2、b4、b6、b7、b11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目的有異議。
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證如下:對原告浠水膳美公司提交的證據(jù)a3、a4、a6、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來源合法、真實,能證明本案部分事實,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浠水美味佳公司提交的證據(jù)b2、b4、b6、b7、b10、b11來源合法、真實,能證明本案部分事實,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b8、b9是復印件,未提供原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采信。證據(jù)b12與本案無關聯(lián),本院不予采信。證據(jù)b13,真實、合法,能證明案件的事實,本院予以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浠水縣美味佳食品廠(以下簡稱浠水美味佳廠)于1999年開始將“巴河”作為商品商標使用在其公司生產(chǎn)的魚面和藕粉等食品包裝上。并于2001年9月19日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注冊“巴河”商標,申請商品服務項目為:1、魚制食品;2、干蔬菜;3、腌制蔬菜;4、魚(非活的);5、聽裝(罐裝)魚;6魚面。2002年,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在第1999268號商標注冊證上,核準了“巴河”文字字樣為該公司的注冊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29類,即:干蔬菜;聽裝(罐裝)魚;魚(非活的);魚制食品;腌制蔬菜,有效期為2002年10月28日至2012年10月27日止,但其申請的魚面商品不在核準使用商品(第29類)中。浠水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浠水美味佳公司)成立后,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對第1999268號商標注冊人名義、地址的變更,2007年12月6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第1999268號商標變更后注冊名義為浠水美味佳公司,變更后注冊人地址為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zhèn)解放街116號。2012年12月3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了第1999268號商標續(xù)展注冊,有效期自2012年10月28日至2022年10月27日止。2014年9月9日,經(jīng)浠水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浠水美味佳公司名稱變更登記為湖北美味佳公司。浠水美味佳廠、浠水美味佳公司及變更名稱后的湖北美味佳公司的產(chǎn)品及“巴河”文字商標先后于2001年11月被中國國際農(nóng)業(yè)博覽會湖北省籌備委員會認定為2001中國國際農(nóng)業(yè)博覽會湖北省名牌產(chǎn)品;2003年11月被黃岡市消費者委員會認定為黃岡市2002-2003年度消費者滿意商品及消費者滿意商品稱號;2005年1月被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認定為湖北省2003年-2004年度消費者滿意商品及消費者滿意商品稱號;2005年3月被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黃岡市消費者委員會認定為2004年度誠信維權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11月5日被中國武漢農(nóng)業(yè)博覽會組委會授予第四屆中國武漢農(nóng)業(yè)博覽會金獎;2007年12月被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黃岡市第一屆知名商標;2010年12月被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巴河”商標為黃岡市第二屆知名商標;2013年1月被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認定為2011-2012年度消費者滿意單位。
2001年11月12日,浠水縣巴河善美捶魚面廠(以下簡稱浠水善美廠)以“巴河”文字加圖形構成商標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注冊。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在第3015878號商標注冊證上,核準了“巴河”字樣加圖案為浠水善美廠的注冊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30類,即含淀粉食物,有效期為2003年1月28日至2013年1月27日止。2008年4月21日,浠水膳美公司經(jīng)浠水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成立。2012年12月27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第3015878號商標變更后注冊名義為浠水膳美公司,變更后注冊人地址為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zhèn)青鮮村(財稅路1號)。到期后辦理了續(xù)展注冊,有效期自2013年10月28日至2023年1月27日止。2014年4月,浠水膳美公司的“巴河”加圖形被黃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黃岡市知名商標。
2002年12月13日,浠水美味佳廠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對浠水善美廠申請注冊在30類的“巴河”文字加圖形的商標的提出異議申請,認為不能在同一鎮(zhèn)內(nèi)生產(chǎn)同一魚面商品,同時注冊兩個“巴河”牌注冊商標,要求及時撤銷浠水善美廠申請的商標公告。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受理后商標異議的申請后,于2007年1月24日作出(2007)商標異字第00093號“巴河”商標異議裁定書,認為兩商標指定使用商品為功能、用途不同的非類似商品,雖中文文字構成相同,但未構成使用于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被異議商標的注冊和使用應不會引起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故裁定:浠水美味佳廠的異議理由不成立,第3015878號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另查明,藕粉屬于《商標注冊用商品或服務國際分類表》中第30類,編號為:c300095?!渡虡俗杂蒙唐坊蚍諊H分類表》及《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中未檢索到魚面商品。
湖北美味佳公司與浠水膳美公司均注冊在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zhèn),兩家公司均以生產(chǎn)、銷售魚面和藕粉為主。因兩公司在魚面和藕粉商品上各自使用的注冊商標中帶“巴河”字樣,均相互認為對方侵犯其注冊商標權,遂均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巴河鎮(zhèn)屬湖北省浠水縣所管轄,其以著名近代愛國詩人“聞一多”的故鄉(xiāng)而聞名。本案原、被告兩公司的注冊商標中均含有“巴河”兩字,采用“巴河”地名使用在注冊商標中,屬于地名商標。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將兩公司的注冊商標分別核準指定使用在第30類“含淀粉食物、含淀粉食品”和第29類“魚制食品、干蔬菜”等商品上。兩公司的注冊商標均使用在魚面和藕粉的同一商品上,均含有“巴河”文字,讀音相同,在字形字體結構上差別不大,浠水膳美公司的注冊商標為“巴河”中文字樣和圖案組合而成,湖北美味佳公司的注冊商標僅有“巴河”中文字樣,容易產(chǎn)生誤認和混淆,構成近似商標。
根據(jù)雙方的爭議內(nèi)容,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魚面屬于哪家公司的注冊商標中被核定使用的商品?哪家公司存在侵犯對方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二、被告在藕粉商品上是否擁有商標在先使用權?原告主張被告在藕粉商品上使用的注冊商標是否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關于魚面屬于哪家公司的注冊商標中被核定使用的商品的問題。根據(jù)本案查明的事實,浠水美味佳廠在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注冊“巴河”為注冊商標時,申請商品服務項目為:1、魚制食品;2、干蔬菜;3、腌制蔬菜;4、魚(非活的);5、聽裝(罐裝)魚;6魚面。該局核準了“巴河”為該公司的注冊商標,核準適用商品為29類,即:干蔬菜;聽裝(罐裝)魚;魚(非活的);魚制食品;腌制蔬菜。浠水美味佳廠將魚面作為具體商品進行了申請,但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未核準。浠水善美廠以“巴河”文字加圖案構成商標向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申請注冊,該局核準了帶“巴河”字樣加圖案為其廠的注冊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30類,即含淀粉食物。浠水善美廠既未在申請注冊時將魚面商品進行申請,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使用的范圍內(nèi)亦未包括魚面。同時,《商標注冊用商品或服務國際分類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中,均未將魚面商品進行類別的劃分。
浠水膳美公司主張魚面屬于《商標注冊用商品或服務國際分類表》沒有的商品,應按照《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分類說明》中商品及服務分類遵循的原則中“在遇到分類表上沒有的商品及服務項目,需要進行分類時,可以按照成品或半成品按其組成的原材料分類時,如果是由幾種不同原材料制成,原則上按其主要原材料進行分類。魚面為混合物食品,其主要原材料是魚肉和淀粉,二種原材料缺一不可,且不可替代,離開其中任何一種原材料均無法制作成功。因原材料中的魚制品和淀粉分別劃分在第29類和第30類中,無法按原材料確定所屬類別,按此方法劃分類別只是在申報商品注冊時的參考,商品使用的類別應以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的核準來確定。故浠水膳美公司主張按原材料對魚面所屬類別進行劃分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浠水美味佳公司主張魚面雖沒有法定分類,但其他生產(chǎn)魚面的企業(yè)、個人申請注冊的商標均將魚面劃歸為第29類,魚面商品應類推為第29類。國家工商局商標局對注冊商標的核準和核定使用范圍,是對特定對象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具體權利義務的行政許可行為,并非是針對不特定對象的抽象行政行為。將其他企業(yè)和個人核準商品的所屬類別推定自己注冊商標被核準使用的范圍,無法律依據(jù)。故浠水美味佳公司的該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經(jīng)過將浠水膳美公司與湖北美味佳公司的注冊商標和產(chǎn)品包裝進行對比,浠水膳美公司的注冊商標為“巴河”中文字樣和圖案組合而成,湖北美味佳公司的注冊商標僅僅為“巴河”中文字樣。浠水膳美公司的包裝袋整體為大紅色,著重放大“捶魚面”文字加魚面實物圖案,其中“捶魚”為空心灰色字,“面”為黑色字。在下方標明聞一多故鄉(xiāng)特產(chǎn)和公司名稱,同時配有“營養(yǎng)美味一起來”的廣告用語。左上角印制其公司的注冊商標,其為黑體字“巴河”加紅色圖象,背景為圓形白底組合而成,并在下面注有所獲得的獎項名稱,形成較為復雜的外觀包裝。湖北美味佳公司的包裝袋整體為粉紅色,著重放大“巴河”兩字,相應縮小“手搟魚面”的文字,配有小字體的英文字母和“魚之味,乃百味之味”的廣告詞,左上方印制其公司的注冊商標,其為白色字體“巴河”。正下方表注公司名稱,包裝外觀較為簡單。雖然使用在魚面商品上的兩個注冊商標相近似,但整體對兩公司對魚面商品的外觀包裝觀看,有顯具的差別,并不會引起消費者的誤認和混淆。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shù)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兩家公司均將產(chǎn)品的產(chǎn)地巴河鎮(zhèn)中的“巴河”地名申請為注冊商標,地名是標志自然形態(tài)或者地理區(qū)域的符號,屬于社會通用名稱。魚面是中國部分地區(qū),尤其是湖北的部分地方特色傳統(tǒng)手工制作食品,提及“巴河”或魚面,并不能讓共眾將“巴河”地名與魚面緊密聯(lián)想在一起,“巴河”僅僅只能表明魚面商品的產(chǎn)地,亦不像“青島啤酒”一樣可以區(qū)別不同的商品和服務,具有商標顯著性的特征。由于地名屬公共領域的詞匯,采用地名作為文字商標注冊,僅能描述商品或服務的產(chǎn)地或出處,而不能區(qū)別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不具有商標的顯著性,地名商標屬于弱顯著性商標的范疇,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公共產(chǎn)品色彩,對其保護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他人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合理使用。兩公司應通過提高各自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工藝、質量、口感,吸引全國的消費者,并擴大市場的知名度,共同讓使用的“巴河”地名注冊商標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并成為相關公眾所熟知的商標。
綜上,具體商品進行類別的劃分和核準使用,屬相關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行為,兩家公司所爭議的魚面商品均未被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使用,另基于地名商標的弱保護性特征,兩公司均可合理、善意使用,且兩家公司在產(chǎn)品的包裝上也不會對消費者對不同商家的同一商品產(chǎn)生誤解和混淆,故兩家公司認為其注冊商標被對方侵權,判令對方停止侵權使用“巴河”注冊商標生產(chǎn)、銷售魚面和賠償因侵權造成損失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被告在藕粉商品上是否擁有商標在先使用權?原告主張被告在藕粉商品上使用的注冊商標是否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59條第3款規(guī)定,商標注冊人申請商標注冊前,他人已經(jīng)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先于商標注冊人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圍內(nèi)繼續(xù)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qū)別標識。不同的商標凝聚著消費者對經(jīng)營者不同信任和信賴,因此產(chǎn)生不同的經(jīng)濟價值,該經(jīng)濟價值的產(chǎn)生是基于經(jīng)營者對商標的使用而產(chǎn)生,即商標的價值是因使用而產(chǎn)生,不是因注冊而產(chǎn)生。在先使用人就是因其對商標的使用而使商標積累了經(jīng)濟價值,因此保護在先使用人的在先使用權實際就是對商標使用人創(chuàng)造的商標價值的保護,是對在先使用人勞動成果的認可。根據(jù)本案查明的事實,浠水縣美味佳廠在1999年就開始在生產(chǎn)的魚面和藕粉上使用“巴河”商標,后雖于2002年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巴河”商標,但其并未對藕粉商品或第30類商品申請注冊。浠水善美廠是2003年被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核準在第30類商品使用“巴河”加圖形的商標。雖浠水縣美味佳廠及注冊商標承繼人湖北美味佳公司在藕粉商品上使用其注冊商標,屬超核定范圍外使用,侵犯了浠水膳美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但浠水縣美味佳廠先于浠水膳美公司申請注冊商標之前就已使用多年,并在銷售區(qū)域內(nèi)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同時,兩公司的注冊商標屬于地名商標,對其保護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湖北美味佳公司在原使用范圍內(nèi)可以合理使用。故浠水膳美公司主張湖北美味佳公司在藕粉商品上使用的注冊商標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浠水膳美食品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二、駁回湖北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的反訴請求。
案件受理費10425元,由原告浠水膳美食品有限公司負擔7300元,由被告湖北美味佳精制食品有限公司負擔31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賬號:05×××69-1。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楊靜
審判員 倪志勇
審判員 朱衛(wèi)
書記員: 劉延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