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洪湖市公共汽車出租公司。
住所地:洪湖市新堤宏偉北路68號。
法定代表人:肖本豐,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榮茂,湖北興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代元紅。
被告劉某。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支公司。
住所地:洪湖市新堤新洪路1號。
法定代表人:孫小兵,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亞軍,湖北藍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洪湖市公共汽車出租公司(簡稱洪湖公汽公司)與被告代元紅、劉某、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支公司(簡稱洪湖財保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石光榮獨任審理,原告洪湖公汽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某、陳榮茂、被告劉某、被告洪湖財保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亞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代元洪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洪湖公汽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劉某、代元紅賠償經濟損失2.3萬元,被告洪湖市財保公司在保險責任范圍內承擔替代賠償責任;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3月21日7時50分,原告司機陳某駕駛鄂d×××××小型轎車搭載乘客劉姣春、董志兵沿文泉東路由西向東直行,恰逢被告代元紅駕駛鄂a×××××小型普通客車沿洪湖市萬家墩大道由北向南行駛,當車行駛至文泉東路相交路口路段時,兩車相撞造成乘客受傷,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洪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洪公交認字(2015)第1001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另獲悉被告代元紅駕駛的車輛車主系劉某,該車輛在洪湖財保公司購買了“兩險”,發(fā)生事故時在“兩險”期內。原告司機駕駛的是出租車,屬營運車輛,因此次交通事故用去修車費用11600元,停運時間一個月,造成損失11400元。因無法達成賠償協(xié)議,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訴諸法院,請求按前請求事項判決。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洪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代元紅承擔主要責任,原告出租車司機陳某承擔次要責任。
證據二,原告出租車鄂d×××××修車發(fā)票,證明原告支付修車費11600元。
證據三,原告出租車承擔經營協(xié)議,證明原告停止營運一個月,夜班營運損失2400元。
證據四,新堤寶路馳汽車服務站出具的證明,證明原告出租車在該修理廠修車17天,含交警扣車時間共停止營運1個月。
證據五,原告洪湖市公共汽車出租公司對掛靠出租車鄂d×××××號出租車收入情況的陳述,證明該出租車每月白班收入9000元。
經審理查明,2015年3月21日7時30分,原告司機陳某駕駛鄂d×××××出租車在新堤文泉東路與萬家墩大道相交路口與被告代元紅駕駛鄂a×××××小型客車相撞,致乘客受傷。車輛受損。洪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洪公交認字(2015)第1001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代元紅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司機陳某負次要責任。
另查明,鄂a×××××小型客車車主為被告劉某,事故當天,被告劉某將該車出借給被告代元紅辦事使用。該車在被告洪湖財保公司購買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該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事發(fā)后原告鄂d×××××出租車修車費支出11600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對原告出租車修理費11600元均無異議,此系原告方的財產損失,因被告購買了交強險,因先在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項內賠償原告2000元,其余部份按責任分擔,被告因在交強險外又購買了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其余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承擔,即被告在此事故中負主要責任,應承擔70%的賠償責任,賠償原告修理費2000+(11600-2000)×70%=8720元,原告洪湖公汽公司自行負擔修車費30%即11600-8720=2880元。原、被告對原告出租車停止營運一個月的損失11400元分歧較大,本院認為,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出租車停止營運一個月屬實,但對停運一月損失收入11400元的舉證不充分,本院酌定其停運損失額為5000元,該損失應認定為系原告的直接損失,應由被告洪湖財保公司按責任比例(70%)予以賠償,應賠償原告3500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洪湖市公共汽車出租公司經濟損失12220元(修車費8720元,停運損失3500元)。
二、駁回原告洪湖市公共汽車出租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生效判決履行給付義務,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150元,由被告劉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訴訟費,款匯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7×××30,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荊州市長江大學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石光榮
書記員:鄭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