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洪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洪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李寶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李秋苓,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李振菊,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秦夢雨,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秦艷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王淑坤,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楊玉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張東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原告:朱桂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昌黎縣。
共同委托代理人羅雪艷,河北秦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代理。
被告:昌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定代表人馮占中,該社理事長,公民身份號碼:×××。
委托代理人尹國勇,河北若輕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
原告洪某某、洪某某、李寶權、李秋苓、李振菊、秦夢雨、秦艷平、王淑坤、楊玉峰、張東江、朱桂香(以下簡稱十一原告)與被告昌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昌黎縣聯社)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十一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羅雪艷、被告昌黎縣聯社的委托代理人尹國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十一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等11人的損失共計86100元。2、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等11人是十里鋪鄉(xiāng)村民。自1997年開始,被告在十里鋪鄉(xiāng)張各莊二村建立代辦點,原告等在該代辦點存款。具體業(yè)務由代辦點的馬慧清辦理,有時也由馬慧清的愛人李遠明辦理,李遠明是被告的正式工作人員。截止至2014年10月底,原告等人在代辦點存款12300元。馬慧清、李遠明因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被判刑。上述事實經過昌黎縣人民法院2015昌刑初字第263號刑事判決確認。該判決已經生效。該刑事判決確定的其他136受害人已經提起民事訴訟。經過昌黎縣人民法院和秦皇島市中級法院審判,判決由被告承擔70%的賠償責任。原告等人因為沒有參加起訴,權益沒有得到法院判決的保護。故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決由被告承擔70%的賠償責任,賠償原告等人的損失共計86100元。
昌黎縣聯社辯稱,1、被告曾在十里鋪鄉(xiāng)張各莊二村辦理代辦點,由馬慧卿負責辦理業(yè)務,2006年該代辦點已經按照河北省政府相關文件已經撤銷。2、原告所述在代辦點存款與事實不符,原因為該代辦點已經撤銷不可能在代辦,原告持有的債權憑證是發(fā)生在2010-2014年期間的由馬慧卿出具的借條,其中對利息也做出了不同內容的約定,因此馬慧卿的行為是其個人行為,是與原告之間建立的民間借貸關系,并不是馬慧卿作為昌黎聯社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并不存在原告與昌黎聯社的儲蓄關系。3、原告提供的作為債權憑證的借條最早發(fā)生在2010年4月,最晚發(fā)生在2014年10月。結合原告的陳述,不難看出原告已經(2015)昌刑初字第263號判決認定為受害人,該判決責令由犯非法吸收供公眾存款罪的馬慧卿、李遠明退賠,原告與馬慧卿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不但債權憑證可以證明,也經貴院的刑事判決進行了確認。根據上述的時間節(jié)點,原告起訴的時間是2019.1.17日以后,訴訟請求超出訴訟時效。綜上請依法駁回原告對我方的訴訟請求。
被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2015)昌刑初字第263號判決書一份,用以證實生效判決已經認定馬慧卿、李遠明構成非法吸收供公眾存款罪,意味著馬慧卿與十一原告之間為民間借貸關系,原告的損失法院已經確認并責令退賠。證明原告在刑事判決作出時已經知道他的權力是否受到侵害。
經質證,原告對此證據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
真實性無異議,但證明內容有異議,刑事判決非法吸收供公眾存款和本案的儲蓄合同關系不是同一法律關系,刑事判決沒有就本案原被告的儲蓄合同關系進行任何處理和認定,債權憑證沒有履行期限隨時可以主張。
十一原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1、本院(2016)冀0322民初416號民事判決書,主要內容龍作利等一百三十六人起訴昌黎縣聯社因其承擔撤銷代辦點過程中存在過錯,導致侵害存款人的合法權益;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冀03民終674號民事判決書,對本院的判決予以維持;中級法院判決已經生效。二被告人和本案被告為表見代理關系。
2、本院(2015)昌刑初字第263號刑事判決書,證實李遠明、馬惠清對包括十一原告在內的147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3、借條原件16份(其中缺原告洪某某的)。
經質證,被告對以上證據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
原告提交的判決與本案無關。本案中原告的債權憑證均是借條和刑事判決相互印證,11原告與馬慧卿之間為民間借貸關系。關于事實的認定和法律依據的適用也是錯誤的,我方已經申請再審,省高院正在審查當中。刑事判決關于數額的認定不能作為本案關于數額的依據,應該依據債權憑證為依據。原告提交的債權憑證證明原告與馬慧卿之間為民間借貸關系。
本院審核認為,原告的證據1、2是本院和上級法院就本案事實的法律文書,該判決與本案具有真實性、合法性,與本案相關聯,證據3是當事人的存取款證明,該證據已經本院刑事判決書核實,亦具有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本院對其均予以采納。被告的證據亦具有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但是與其證明目的不符,該判決中十一原告不是當事人,不能以此證實十一原告知道判決結果而計算訴訟時效。
本院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等11人是十里鋪鄉(xiāng)村民。自1997年開始,被告在十里鋪鄉(xiāng)張各莊二村建立代辦點,原告等在該代辦點存款。具體業(yè)務由代辦點的馬慧清辦理,有時也由馬慧清的愛人李遠明辦理,李遠明是被告昌黎縣聯社的正式工作人員。截止至2014年10月底,原告等人在代辦點存款11300元。馬慧清、李遠明因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被判刑。上述事實被本院已生效的2015昌刑初字第263號刑事判決確認。該刑事判決確定的其他136受害人已經提起民事訴訟。本院和秦皇島市中級法院審理后,判決由被告承擔70%的賠償責任。十一原告因當時不知刑事判決內容,而沒有參加起訴?,F十一原告請求本院判決被告承擔70%的賠償責任,賠償原告等人的損失共計86100元。。
本院認為,在農村,一般而言代辦站是信用社進行收儲放貸的合法經營場所,代辦員是經信用社向公眾明示、群眾認可的人員,作為儲戶有理由相信在固定的營業(yè)場所與自己熟知的代辦員進行存儲、貸款交易是合法的,與一般意義上的存儲、貸款活動并無區(qū)別。信用社在設立代辦站期間,應向公眾公告存單的式樣、印章模式、存款程序等并加強宣傳,告誡儲戶一定要索取正式存單,發(fā)現不規(guī)范存單應及時舉報。在撤銷代辦站時信用社亦應嚴格按程序辦理,廣泛宣傳告知,對解聘人員加強教育及內部監(jiān)管,密切關注已撤銷代辦站的潛在風險,防止發(fā)生遺留問題。本案中,李遠明在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案發(fā)前一直系上訴人十里鋪鄉(xiāng)信用社的職工,其妻馬惠清自1997年至2006年期間一直代表上訴人從事金融代辦業(yè)務。張各莊村代辦站于2006年被撤銷后在長達8年的時間里,代辦站的標志及相關設施并未改變,李遠明、馬惠清利用信用社代辦站多年以來建立起的公眾信譽度非法大量吸收公眾存款。上訴人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張各莊村代辦站于2006年被撤銷時,其履行了匯報及公示通知等義務,其對馬惠清、李遠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一直未予察覺,也表明其后續(xù)檢查監(jiān)管的缺位?,F李遠明、馬惠清吸收的存款無法兌付給被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經濟損失的產生,上訴人具有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昌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于本判決生效后二日內在本院2015昌刑初字第263號刑事判決認定的洪某某(3000元)、洪某某(5000元)、李寶權(16000元)、李秋苓(28000元)、李振菊(3000元)、秦夢雨(34000元)、秦艷平(12000元)、王淑坤(2000元)、楊玉峰(8000元)、張東江(1000元)、朱桂香(1000元)各自損失金額的基礎上,在李遠明、馬惠清未能退賠部分的范圍內對11名原告的損失分別承擔70%的賠償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976.0元由被告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向本院交納,逾期將移送執(zhí)行。。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榿三
書記員: 劉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