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住所地:河間市新華南大街125號。
法定代表人:張虎,該公司經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李某分,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河間市。
委托代理人:楊中華,北京市信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某分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河間市人民法院(2016)冀0984民初259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0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虎、被上訴人李某分及其委托代理人楊中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二審查明,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中約定:2014年6月1日前交納上半年場地占用費27590元,2014年10月10日前交納下半年場地占用費27590元。二審庭審期間,上訴人提交了李某分出具的五份收據及一份交納電費單據,證明李某分從樂某自家店內取走玻璃、兩個魚缸、玻璃門、一個架子以及李某分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1日交納電費14元(1134度至1147度)。被上訴人李某分對該證明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是認為鑒定報告中的鑒定項目并包含上述物品;2016年7月1日是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向我追要拖欠電費的時間,不能根據交納電費時間確定我經營的截止時間。
本院認為,雙方的爭議焦點為:被上訴人李某分經營租賃場地的起止時間;上訴人應否賠償被上訴人損失,原審判令的責任比例及數(shù)額是否妥當。
關于被上訴人李某分經營租賃場地的起止時間。根據合同約定李某分經營的開始時間為2014年6月11日,經營截止到何時為止,雙方各持己見。根據被上訴人李某分提交的證據,能證明2015年10月30日上訴人經營的場地被河間市消防大隊處罰并查封,雖然上訴人提交了李某分交納電費票據,但是該票據中載明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被上訴人李某分僅用了13度電,與正常經營的用電量不符,不能用交納電費的時間推定經營的截止期限,在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上訴人經營的場地被查封后被上訴人仍在正常經營的情況下,應當認定上訴人經營的場地被查封之日為被上訴人經營的截止日。即被上訴人李某分經營租賃場地的起止時間為2014年6月11日至2015年10月30日;在上訴人無法提供正常經營條件的情況下要求被上訴人支付場地占用費于法無據,本院對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上訴人應否賠償被上訴人損失,原審判令的責任比例及數(shù)額是否妥當。根據雙方簽訂了商鋪租賃協(xié)議,李某分應當在上半年交納一次租金,下半年交納一次租金。但是本案中被上訴人李某分僅交納了上半年租金,未按合同約定交納下半年租金,被上訴人李某分存在違約行為;同時,因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的經營場所存在火災隱患,被河間消防隊處罰并查封,致使被上訴人李某分承租的店鋪不能繼續(xù)經營,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亦存在違約行為,且由于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的違約行為導致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故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應當承擔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的主要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zhèn)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一項規(guī)定:“因出租人違約導致合同解除,承租人請求出租人賠償剩余租賃期內裝飾裝修損失的,應予支持”。一審期間,河間市人民法院委托滄州鑒真價格事務所對李某分在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經營場所的裝修費用進行鑒定,該價格評估報告鑒定程序合法,鑒定機構與鑒定人員具有相關的鑒定資質;雖然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提交了被上訴人李某分取走玻璃、魚缸、玻璃門等相關物品的收據,但是鑒定報告中并不包含上述物品。在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不能提交相應證據推翻上述鑒定報告的情況下,該鑒定報告應當作為確定損失的定案依據。一審法院根據雙方的違約情況、過錯大小、結合鑒定報告中可拆除物品等情況綜合考慮并酌情確定上訴人承擔80%的責任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上訴人河間市樂某裝飾材料廣場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郭淑仙
審判員 張梅
審判員 劉俊蓉
書記員: 張雅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