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
李永良(河北侯鳳梅(吳某)律師事務所)
李某某
王秀平
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博,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永良,河北侯鳳梅(吳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職工。
委托代理人王秀平。
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空壓機公司)與被告李某某經(jīng)濟補償金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永良、被告李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王秀平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為:“依法裁決終止勞動關系后原告給付被告相應的經(jīng)濟補償金10640元”。在開庭審理時,原告主張其訴訟請求僅包括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不包括請求法院判令原被告雙方勞動合同終止,在開庭過程中,原告空壓機公司主張2010年8月31日勞動合同終止,2008年、2009年被告李某某就在葉峰的鑄造車間工作,自2008年、2009年,原告就不給被告李某某發(fā)工資了,但原告為被告李某某繳納社會保險等費用到2010年。同時,原告提交的證明中顯示,被告李某某在公司鑄工車間正常上班截止時間為2005年4月份,于2005年5月份不再上班。出具的說明中顯示2005年,被告就不在原告處工作了,但在開庭審理時,原告陳述,2008年搬遷后,被告李某某繼續(xù)在原告處上班,幾個月后去鑄造車間工作。原告同時主張,2008年、2009年就已經(jīng)不給被告李某某發(fā)放工資了,但還繼續(xù)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原告空壓機公司前后的陳述相互矛盾,且2010年8月31日,勞動合同期滿后,被告李某某非因本人原因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原告無證據(jù)證明自2010年8月31日至2012年7月被告李某某的用工主體發(fā)生變化,且原告空壓機公司未對被告李某某在該車間工作表示異議,原告無法證實該段期間原被告雙方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終止。2012年7月,原告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決定改制,將公司出賣,組成新的公司,2012年7月31日前,公司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2013年10月24日,鑄造車間的負責人葉峰成立了吳某縣鐵龍鑄造有限公司,該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吳某縣鐵龍鑄造公司成立以來,被告李某某一直在該公司工作至今,從以上實際情況看,即使原被告無書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據(jù),但自被告李某某在吳某縣鐵龍鑄造公司工作開始,原被告雙方實際接受了解除實際勞動關系的現(xiàn)實。因此,被告李某某在新公司工作之前的工作,雖未與原告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已經(jīng)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被告李某某在吳某縣鐵龍鑄造有限公司工作之后,雖未與原告簽訂書面解除勞動合同的協(xié)議,但事實上,其已與原告解除了勞動關系,與鐵龍鑄造公司形成了新的勞動關系。被告與原告有關解除勞動關系的待遇應計算至2013年10月30日。
被告提交的委托代理人王秀平的營業(yè)執(zhí)照、林志恒的解除勞動合同證明等證據(jù),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對于在本案審理過程中,被告李某某提出的原告應賠償其損失,支付雙倍工資、精神撫慰金等問題,應由被告李某某依據(jù)法定程序另行處理。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四十四條 ?、第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1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給付被告李某某2013年10月30日前,因雙方解除勞動合同而應給付被告李某某的經(jīng)濟補償(具體標準以原告在企業(yè)改制時計算的標準為準);
二、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為被告李某某繳納勞動合同存續(xù)期間未繳納的養(yǎng)老保險費、醫(y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等,具體險種的繳費基數(shù)和繳費系數(shù)以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確認為準。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為:“依法裁決終止勞動關系后原告給付被告相應的經(jīng)濟補償金10640元”。在開庭審理時,原告主張其訴訟請求僅包括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不包括請求法院判令原被告雙方勞動合同終止,在開庭過程中,原告空壓機公司主張2010年8月31日勞動合同終止,2008年、2009年被告李某某就在葉峰的鑄造車間工作,自2008年、2009年,原告就不給被告李某某發(fā)工資了,但原告為被告李某某繳納社會保險等費用到2010年。同時,原告提交的證明中顯示,被告李某某在公司鑄工車間正常上班截止時間為2005年4月份,于2005年5月份不再上班。出具的說明中顯示2005年,被告就不在原告處工作了,但在開庭審理時,原告陳述,2008年搬遷后,被告李某某繼續(xù)在原告處上班,幾個月后去鑄造車間工作。原告同時主張,2008年、2009年就已經(jīng)不給被告李某某發(fā)放工資了,但還繼續(xù)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原告空壓機公司前后的陳述相互矛盾,且2010年8月31日,勞動合同期滿后,被告李某某非因本人原因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原告無證據(jù)證明自2010年8月31日至2012年7月被告李某某的用工主體發(fā)生變化,且原告空壓機公司未對被告李某某在該車間工作表示異議,原告無法證實該段期間原被告雙方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終止。2012年7月,原告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決定改制,將公司出賣,組成新的公司,2012年7月31日前,公司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2013年10月24日,鑄造車間的負責人葉峰成立了吳某縣鐵龍鑄造有限公司,該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吳某縣鐵龍鑄造公司成立以來,被告李某某一直在該公司工作至今,從以上實際情況看,即使原被告無書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據(jù),但自被告李某某在吳某縣鐵龍鑄造公司工作開始,原被告雙方實際接受了解除實際勞動關系的現(xiàn)實。因此,被告李某某在新公司工作之前的工作,雖未與原告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已經(jīng)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被告李某某在吳某縣鐵龍鑄造有限公司工作之后,雖未與原告簽訂書面解除勞動合同的協(xié)議,但事實上,其已與原告解除了勞動關系,與鐵龍鑄造公司形成了新的勞動關系。被告與原告有關解除勞動關系的待遇應計算至2013年10月30日。
被告提交的委托代理人王秀平的營業(yè)執(zhí)照、林志恒的解除勞動合同證明等證據(jù),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對于在本案審理過程中,被告李某某提出的原告應賠償其損失,支付雙倍工資、精神撫慰金等問題,應由被告李某某依據(jù)法定程序另行處理。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四十四條 ?、第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1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給付被告李某某2013年10月30日前,因雙方解除勞動合同而應給付被告李某某的經(jīng)濟補償(具體標準以原告在企業(yè)改制時計算的標準為準);
二、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為被告李某某繳納勞動合同存續(xù)期間未繳納的養(yǎng)老保險費、醫(y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等,具體險種的繳費基數(shù)和繳費系數(shù)以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確認為準。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河北省吳某空壓機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審判長:謝榮坤
審判員:張璇璇
審判員:王貴雙
書記員:于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