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趙增啟(河北達公律師事務所)
楊潔(河北達公律師事務所)
燕賢明
孫國林(河北金房律師事務所)
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組織機構代碼證:××。
住所地定興縣固城鎮(zhèn)一號。
法定代表人夏彤,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趙增啟、楊潔,河北達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男,1972年12月1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固城鎮(zhèn)石油地調五處四小區(qū)54號。
委托代理人孫國林,河北金房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同公司)與被告燕賢明勞動爭議糾紛一案((2014)定民初字第1070號)、原告燕賢明與被告智同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2014)定民初字第1105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將兩案合并進行了審理,原告(互為被告)智同公司委托代理人趙增啟、楊潔,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的委托代理人孫國林到庭參加了訴訟,案件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智同公司與被告燕賢明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到期后,雙方雖未續(xù)簽勞動合同,但被告燕賢明仍在該單位工作,原告未提出異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三款 ?之規(guī)定,應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方均應按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一、關于終止勞動關系問題。
原、被告之間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雙方均同意終止事實勞動關系。
二、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
原告智同公司在被告燕賢明實際勞動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且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被告要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依法應予支持。
1、關于計算年限。
2001年4月30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jīng)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規(guī)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jīng)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jīng)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被告燕賢明于2000年12月按當時有關政策與原單位辦理買斷工齡手續(xù),故之前的工作年限不再計算。被告燕賢明自2001年1月開始在保定三九濟世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工作,后該公司因企業(yè)改制變更原告智同公司,被告請求合并計算工作年限,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規(guī)定,每滿一年計算一個月,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計算半個月,故經(jīng)濟補償金計算13.5個月,不應按仲裁認定的14.5個月計算。
2、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標準。
被告燕賢明主張按應發(fā)工資計算,未提交充分證據(jù)證實,不予支持。結合工資表及定興仲裁委查明的事實,被告燕賢明待崗前12個月的實發(fā)平均工資為3152元。
故經(jīng)濟補償金數(shù)額為3152元×13.5個月=42552元。
三、關于生活費。
原告智同公司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未足額發(fā)放生活費,應予補發(fā)。依據(jù)《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原告應支付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的生活費為最低工資標準960元×80%×14個月+1150元×80%×16個月=25472元。原告已支付19315.64元,未支付6156.36元,應予補發(fā)。
原告智同公司主張應扣除其代繳的社保中個人應承擔的部分,根據(jù)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再就業(yè)協(xié)調管理中心協(xié)管字(2009)8號、9號文件內容,原告代繳的社保個人部分系物探局向被告因買斷發(fā)放的社保補貼,不應認定為原告出資繳納,故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被告燕賢明要求賠償生活費的25%的經(jīng)濟補償金,無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四、關于被告燕賢明主張的社會保險費。
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屬于行政管理的范疇,用人單位未按時進行繳費申報或未足額繳納社保費的,應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理,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圍。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三款 ?、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第九十七條 ?第三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終止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與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二、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支付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經(jīng)濟補償金42552元。
三、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支付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生活費6156.36元。
四、駁回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五、駁回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則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兩案案件受理費20元,由原、被告各負擔1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智同公司與被告燕賢明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到期后,雙方雖未續(xù)簽勞動合同,但被告燕賢明仍在該單位工作,原告未提出異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三款 ?之規(guī)定,應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方均應按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一、關于終止勞動關系問題。
原、被告之間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雙方均同意終止事實勞動關系。
二、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
原告智同公司在被告燕賢明實際勞動期間未簽訂勞動合同,且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被告要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依法應予支持。
1、關于計算年限。
2001年4月30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 ?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jīng)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規(guī)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jīng)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jīng)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被告燕賢明于2000年12月按當時有關政策與原單位辦理買斷工齡手續(xù),故之前的工作年限不再計算。被告燕賢明自2001年1月開始在保定三九濟世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工作,后該公司因企業(yè)改制變更原告智同公司,被告請求合并計算工作年限,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規(guī)定,每滿一年計算一個月,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計算半個月,故經(jīng)濟補償金計算13.5個月,不應按仲裁認定的14.5個月計算。
2、關于經(jīng)濟補償金標準。
被告燕賢明主張按應發(fā)工資計算,未提交充分證據(jù)證實,不予支持。結合工資表及定興仲裁委查明的事實,被告燕賢明待崗前12個月的實發(fā)平均工資為3152元。
故經(jīng)濟補償金數(shù)額為3152元×13.5個月=42552元。
三、關于生活費。
原告智同公司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未足額發(fā)放生活費,應予補發(fā)。依據(jù)《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原告應支付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的生活費為最低工資標準960元×80%×14個月+1150元×80%×16個月=25472元。原告已支付19315.64元,未支付6156.36元,應予補發(fā)。
原告智同公司主張應扣除其代繳的社保中個人應承擔的部分,根據(jù)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再就業(yè)協(xié)調管理中心協(xié)管字(2009)8號、9號文件內容,原告代繳的社保個人部分系物探局向被告因買斷發(fā)放的社保補貼,不應認定為原告出資繳納,故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被告燕賢明要求賠償生活費的25%的經(jīng)濟補償金,無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四、關于被告燕賢明主張的社會保險費。
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屬于行政管理的范疇,用人單位未按時進行繳費申報或未足額繳納社保費的,應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理,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圍。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三款 ?、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第九十七條 ?第三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終止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與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二、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支付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經(jīng)濟補償金42552元。
三、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支付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生活費6156.36元。
四、駁回原告(互為被告)河北智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五、駁回被告(互為原告)燕賢明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則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兩案案件受理費20元,由原、被告各負擔10元。
審判長:李虹橋
審判員:田學偉
審判員:韓金
書記員:劉彥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